接线盒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11930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盒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接线盒一般包括盒体、与盒体配合的上盖、收容于盒体内的若干端子及二极管。盒体设有前壁及贯穿前壁的通孔,外部电缆自接线盒外部通过通孔进入盒体内以与端子电性连接。现有技术中,电缆与端子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往往出现空焊,导致在外力作用下电缆与端子脱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接线盒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夹持来固定电缆的接线盒。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容纳在盒体内的端子及电性连接端子的电缆,所述盒体包括前壁,该前壁设有通孔,所述电缆自通孔延伸入盒体内,所述盒体内设有竖向槽及横向槽,横向槽将竖向槽分为第一槽与第二槽,所述端子连接有弹片,该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扣持部、连接部及插入部,所述扣持部设有开口,所述插入部伸入开口内,所述端子包括延伸部及自延伸部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从开口侧缘与插入部之间穿过开口,所述延伸部与插入部固持于第一槽,所述支撑部固持于第二槽,连接部在外力作用下朝靠近插入部的方向移动时,扣持部沿横向槽运动并在开口侧缘与端子支撑部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电缆通过通孔后伸入此空间并在外力撤销后被夹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向一侧弯折后再反向弯折,形成一凸起及位于凸起背面的凹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设有收容于所述凹部的弯折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包括位于凹部下方的自由部,所述自由部固持于第二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端子板,所述横向槽与竖向槽设置在端子板上,所述端子板还设有与横向槽相通的通道,所述电缆依次穿过通孔及通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板两侧设有凹槽,所述盒体包括底壁、自底壁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及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收容腔,所述底壁朝向收容腔凸设有与凹槽配合的扣持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腔包括位于中间区域用以容纳端子板的第一空间及位于第一空间两侧的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有加强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扣持臂与所述侧壁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呈横竖排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凸柱,所述端子板设有与凸柱配合的孔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借助弹片回复力,使电缆夹持在开口侧缘与支撑部之间,操作方便并且夹紧牢固。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接线盒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I所示接线盒 中端子模组与盒体的分离图;图3为图2所示端子模组的俯视图;图4A为图3所示端子与弹片的组装图;图4B为图4A中端子的立体图;图4C为图4A中弹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接线盒包括盒体I、收容于盒体I内的端子模组2及与盒体配合的上盖3。如图2所示,盒体I包括底壁11、自底壁11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12、连接两侧壁12的前壁13及位于两侧壁12之间的收容腔15。底壁11在靠近侧壁12处向上设有凸伸入收容腔15的扣持臂16。在本实施方式中,靠近每一侧壁设有两个扣持臂16。另外,底壁11还设有凸柱17以方便端子板21 (后文详细描述)定位。以扣持臂16为界,收容腔15分为第一空间151和第二空间152,第一空间151为收容腔15的中间区域,用以容纳端子板21 ;第二空间152为第一空间151两侧区域,即扣持臂16与相应侧壁12之间空间,在第二空间152内分布有横竖排列的若干加强筋18以加强盒体I的强度。前壁13设有贯穿其自身的通孔14,该通孔14供外部电缆(未图示)延伸入盒体I内部。如图2、图3、图4A、图4B、图4C所示,端子模组2包括端子板21、固持于端子板21上的若干端子22及电性连接相邻端子的若干二极管24。端子板21的两侧设有与盒体I中扣持臂16相扣持的凹槽212,前侧设有与通孔14对应的通道213。另外,端子板21上还设有与凸柱17相配合的孔洞(未图示),以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22的数目为4个,依次为第一端子221、第二端子222、第三端子223及第四端子224。其中,第一端子221及第四端子224为外侧端子,这两个外侧端子末端各固持有一弹片4。弹片4包括依次相连的扣持部41、连接部42及插入部43,扣持部41上具有开口 411,插入部43伸入开口 411内并与开口侧缘412相抵持,插入部43的末端设有弯折部44以防止插入部43脱离开口 411。下面以第一端子221为例具体说明,第一端子221包括延伸部225及穿过弹片开口 411的支撑部226,所述支撑部226向一侧弯折一定角度后再反折,从而在支撑部226上形成一凸起227,支撑部226在凸起227上方的部分定义为抵持部228,凸起226下方的部分定义为自由部229。第一端子221与弹片4装配时,抵压插入部43使插入部43朝向连接部42移动,这样在开口侧缘412与插入部43之间形成一空间,第一端子221的支撑部226通过此空间穿过开口 411,然后释放插入部43,借助弹力作用,支撑部226被夹在开口侧缘412与插入部43之间,具体地,抵持部228与开口侧缘412相抵持,弯折部44收容于凸起227背面的凹部230内,从而防止弹片4与第一端子221意外脱落。端子板21设有供弹片4套接的凸块214及紧挨凸块214的槽道215。槽道215包括竖向槽216及与竖向槽216大致垂直的横向槽217,竖向槽216被横向槽分为第一槽218及第二槽219,第一端子221的延伸部225及弹片4的插入部43固持于第一槽218,而第一端子221的自由部229则固持于第二槽219。竖向槽217与通道213相通,弹片4的扣持部41可沿横向槽217运动。在实际操作中,可使用工具(未图示)将弹片4的连接部42朝靠近插入部43的方向推动,这样扣持部41沿横向槽217运动并在开口侧缘412与第一端子221抵持部228之间形成空间,此时将电缆依次通过盒体I通孔14及端子板通道213伸入空间内,去掉工具,扣持部41在回复力作用下朝远离插入部43的方向运动从而夹紧电缆,使电缆与第一端子221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块214设有远离槽道215的抵持面 2140,当连接部42与抵持面2140相抵时,可表面空间大小已适合电缆插入。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板21与盒体I是分离的,当然端子板21也可与盒体I 一体注塑,从而成为盒体I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借助弹片的回复力,使电缆夹持在开口侧缘与支撑部之间,操作方便并且夹紧牢固。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容纳在盒体内的端子及电性连接端子的电缆,所述盒体包括前壁,该前壁设有通孔,所述电缆自通孔延伸入盒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竖向槽及横向槽,横向槽将竖向槽分为第一槽与第二槽,所述端子连接有弹片,该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扣持部、连接部及插入部,所述扣持部设有开口,所述插入部伸入开口内,所述端子包括延伸部及自延伸部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从开口侧缘与插入部之间穿过开口,所述延伸部与插入部固持于第一槽,所述支撑部固持于第二槽,连接部在外力作用下朝靠近插入部的方向移动时,扣持部沿横向槽运动并在开口侧缘与端子支撑部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电缆通过通孔后伸入此空间并在外力撤销后被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向一侧弯折后再反向弯折,形成一凸起及位于凸起背面的凹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设有收容于所述凹部的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位于凹部下方的自由部,所述自由部固持于第二槽。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子板,所述横向槽与竖向槽设置在端子板上,所述端子板还设有与横向槽相通的通道,所述电缆依次穿过通孔及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两侧设有凹槽,所述盒体包括底壁、自底壁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及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收容腔,所述底壁朝向收容腔凸设有与凹槽配合的扣持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包括位于中间区域用以容纳端子板的第一空间及位于第一空间两侧的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扣持臂与所述侦_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横竖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凸柱,所述端子板设有与凸柱配合的孔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容纳在盒体内的端子及电性连接端子的电缆,盒体内设有竖向槽及横向槽,横向槽将竖向槽分为第一槽与第二槽,端子连接有弹片,该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扣持部、连接部及插入部,扣持部设有开口,插入部伸入开口内,端子包括延伸部及自延伸部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从开口侧缘与插入部之间穿过开口,延伸部与插入部固持于第一槽,支撑部固持于第二槽,连接部在外力作用下朝靠近插入部的方向移动时,扣持部沿横向槽运动并在开口侧缘与端子支撑部之间形成空间,电缆伸入此空间并在外力撤销后被夹持,操作方便并且夹紧牢固。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721153SQ20122024155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段正刚 申请人: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