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电磁接触器是一种根据是否接入控制信号,供应或切断从电源侧向负载,例如,向电动机等供应电力的电力设备。这种电磁接触器包括固定触头及有选择地接触或离开上述固定触头的移动触头。就直流电磁接触器而言,是供应或切断来自直流电源的电力,因此上述固定触头包括分别接触电源侧及负载侧的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在这种电磁接触器中,在上述固定触头及移动触头相互接触的过程中,S卩,在供应·电力的过程中发生电弧。可是,在交流电流的情况下,由于表现出电流大小可变的正弦曲线,因此,在电流值相对较小的区间,电弧的大小会被减小。与之相反,在直流电流的情况下,由于电流值恒定,与交流电流相比,电弧的大小也相对增加。因此,就直流电磁接触器而言,发生的电弧的大小比交流的情形相对增加,因而发生难以迅速使电弧消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能够有效地使电弧迅速消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包括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分别具备固定触点;以及移动触头,安装得能相对于上述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进行上下移动,具备分别与上述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的固定触点进行接触的移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备供上述固定触点中的任意一个及上述移动触点中的任意一个接触的内部空间,形成电弧引导开口 ;以及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安装于上述外壳,形成磁场;而且,因上述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的接触而产生电流流动,与上述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的磁场产生外力,在外力作用下,在上述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接触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弧被通过上述电弧引导开口导向上述外壳的外部。在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中,永久磁铁磁场向与流过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之间的电流方向垂直的方向产生,所以,根据佛来明左手定则,向固定触头的端子部方向发生作用,把电弧导向外壳的外部。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获得的效果是可以更迅速地使电弧消弧。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上固定的永久磁铁的方向被设定。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获得的效果是可以把永久磁铁安装得朝向更容易设计磁场方向的方向。
图I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0010]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弧引导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图I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弧弓I导机构的分解立体图。首先,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100包括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 ;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 ;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 ; 以及电弧引导装置200。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和120、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和140以及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和160起到供应或切断直流电源的作用。而且,上述电弧引导装置200起到引导在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和120、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和140、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和160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弧的作用。更详细地说,上述第一负极侧固定触头110及第一正极侧固定触头130与上述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20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40相互离开预先设定的距离。在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与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上分别具备I个固定触点111,121,131,141。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或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的一端部上面。而且,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与上述第一负极侧固定触头110和第一正极侧固定触头130,以及上述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20和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40接触或离开。为此,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向与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和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相互离开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且,在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的两端部,具备移动触点(图中未示出)。上述移动触点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的底面两端部,接触或离开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的固定触点111,121,131,14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以及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排列得构成一条串联闭合回路。例如,上述第一负极侧固定触头110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40可以连接于直流电源(图中未示出)侦牝上述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20及第一正极侧固定触头140可以连接于直流负载(图中未示出)侧。因此,从直流电源供应的直流电流,通过上述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40、第二移动触头160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20供应给直流负载。而且,来自上述直流负载的电流可以构成通过上述第一正极侧固定触头130、第一移动触头150以及第一负极侧固定触头110流向上述直流电源的串联闭合回路。另一方面,为了引导在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和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与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接触过程中发生的电弧,即,实际上是在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与移动触点接触过程中发生的电弧,上述电弧引导装置200由与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或移动触点的个数对应的个数构成。上述电弧引导装置200包括外壳210及两个永久磁铁221,222。上述外壳210定义既定的空间。而且,上述永久磁铁221, 222发生用于把上述外壳210的内部发生的电弧导向既定方向的磁场。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外壳210由具有多数个面的多面体形状形成。例如,上述外壳210可以大体由六面体形状形成。但是,上述外壳210的形状并非限定于此。在上述外壳210的内部,定义了既定的空间。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实际上是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及移动触点相互接触,并因两者的接触而产生电弧的地方。而且,在上述外壳210上形成第一及第二开口部211,212。上述第一开口部211由上述外壳210的底面切开形成,以便与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联通。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211,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的一部分,即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分别位于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而且,上述第二开口部212由上述外壳210的侧面中的任意一个切开形成,以便与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联通。通过上述第二开口部212,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的一部分,即,包括上述移动触点的上述第二移动触头150,160的一端部,分别位于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另外,在上述外壳210上形成电弧引导开口 213。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由上述外壳210侧面中的与上述第二开口部212相向而立的另一侧面切开形成,以便与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联通。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是将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中发生的电弧导向上述外壳210外部的地方。而且,在上述外壳210上形成两个磁铁安置槽214,215。上述磁铁安置槽214,215是上述永久磁铁221,222分别安置之处。在本实施例中,由上述外壳210的除形成了上述第二开口部212及电弧引导开口 213的两个侧面之外的其余侧面凹陷(recess)形成。下面,出于说明上的便利,在图4中,把位于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的左侧者称为第一磁铁安置槽214,把位于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的右侧者称为第二磁铁安置槽215。因此,实际上可以说,上述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214,215位于与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垂直的虚拟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214,215至少相对一个虚拟轴,例如,相对于竖直或水平的虚拟轴不对称地形成,以便使上述永久磁铁221,222的极性的方向不至于偏离设定的方向。这是为了恒定地保持上述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214,215中安置的上述永久磁铁221,222的极性,以便上述永久磁铁221,222能够按设计的方向形成磁场。例如,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214,215可以大致以梯形形状形成。上述永久磁铁221,222分别安置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214,215。下面,把安置于上述第一磁铁安置槽214者称为第一永久磁铁221,把安置于上述第二磁铁安置槽215者称为第二永久磁铁222。上述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221,222形成由上述第一磁铁安置槽214向上述第二磁铁安置槽215的磁场,或形成由上述第二磁铁安置槽215向上述第一磁铁安置槽214的磁场。因此,在形成由上述第一磁铁安置槽214向上述第二磁铁安置槽215的磁场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永久磁铁221安置得使N极位于上述第一磁铁安置槽214的里面,上述第二永久磁铁222安置得使S极位于上述第二磁铁安置槽215的里面。[0026]在本实施例中,使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向着相当于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相反一侧的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或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的另一端部,配置上述外壳210。而且,上述电弧引导装置200把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或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与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接触过程中发生的电弧,通过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导向上述外壳210的外部。更详细地说,根据佛来明左手定则,流经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或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与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之间的电流,与上述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221,222之间发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外力指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而且,在这种指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的外力的作用下,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中发生的电弧被导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即,如图2所示,在上述第一负极侧固定触头110及第一移动触头150所在的上述外壳210的内部,发生附图上从纸面向纸上的电流以及附图上从右侧向左侧的磁场,所以,根据佛来明左手定则,发生指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的外力,S卩,附图上指向上方的外力。而且,在这种外力作用下,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中发生的电弧被导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在上述第一正极侧固定触头130和第一移动触头150、上述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20和第二移动触头160以及上述第二正极 侧固定触头140及第二移动触头160所在的上述外壳210的内部,也因与此相同的机理,电弧被导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实施例的作用。首先,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移动后,与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和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接触。因此,实际上是移动触点分别与固定触点111,121,131,141接触,从而开始从电源向负载供应电力。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110,120,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130,140的固定触点111,121,131,141,接触上述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150,160的移动触点后,如图4所示,电流进行流动。而且,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及移动触点实际上是在电弧引导装置200,即,在外壳210的内部空间中接触。然而,在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中,由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221,222发生磁场。因此,根据佛来明左手定则,在上述外壳210的内部空间,发生指向电弧引导开口 213的外力,在其作用下,在上述固定触点111,121,131,141及移动触点接触的过程上发生的电弧被导向上述电弧引导开口 2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其他多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基于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上述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以及第一及第二移动触头构成一个串联闭合回路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也可以由一个负极侧及正极侧固定触头和一个移动触头构成回路。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包括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分别具备固定触点;以及移动触头,安装得能相对于上述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进行上下移动,具备分别与上述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的固定触点进行接触的移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备供上述固定触点中的任意一个及上述移动触点中的任意一个接触的内部空间,形成电弧引导开口; 以及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安装于上述外壳,形成磁场; 而且,因上述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的接触而产生电流流动,与上述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的磁场产生外力,在外力作用下,在上述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接触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弧,被通过上述电弧引导开口导向上述外壳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分别安置于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在上述外壳上至少相对于一条虚拟轴不对称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位于相对于上述电弧引导开口垂直的虚拟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以六面体形状形成, 上述电弧引导开口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上形成, 上述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安置于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第一及第二磁铁安置槽在上述外壳的与上述外壳侧面中形成上述电弧引导开口的任意一个侧面垂直的相面而立的两个侧面上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触点通过在上述外壳的底部上形成的第一开口部,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空间; 上述移动触点,通过形成在与上述电弧引导开口相向而立的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第二开口部,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分别包括第一及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和第一及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 上述移动触头包括与上述第一负极侧固定触头和第一正极侧固定触头接触的第一移动触头及与上述第二负极侧固定触头和第二正极侧固定触头接触的第二移动触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磁接触器。所述直流电磁接触器包括负极侧固定触头和正极侧固定触头,分别具备固定触点;以及移动触头,安装得能相对于负极侧和正极侧固定触头进行上下移动,具备分别与负极侧和正极侧固定触头的固定触点进行接触的移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备供固定触点中的任意一个及移动触点中的任意一个接触的内部空间,形成电弧引导开口;以及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安装于外壳,形成磁场;而且,因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的接触而产生电流流动,与第一及第二永久磁铁的磁场产生外力,在外力作用下,在固定触点及移动触点接触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弧被通过电弧引导开口导向外壳的外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电弧更迅速消弧。
文档编号H01H50/38GK202816806SQ20122017921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昊俊 申请人:Ls产电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