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成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化成箔是制造电解电容器的重要原料,其表面一股有厚度为O . 01 Pm —O . IPm的介质氧化膜,主要做为电容器的电介质层,它具有电容量大、可承受工作电场强度高、有自愈能力等优点化成箔的制造过程分为腐蚀、化成两个阶段。以铝箔为例,腐蚀过程的目的是在铝箔的表面形成大量细微孔洞,提高铝箔的比表面积及其静电容量。化成过程是将腐蚀箔在一定温度的电解液中进行预处理、一级化成、二级化成、钝化处理、清洗、烘干等工序,主要目的是在铝箔表面形成一层介质氧化膜,化成过程所需装置包括电解槽体、导电极板、机架辊、化成电源等。每个电解槽内共有5块导电极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是连接化成电源的负 极,铝箔连接化成电源的正极,在电解槽体内的电解液作用下,铝箔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形成介质氧化膜。由于化成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需要设定在90度以上,且铝箔上施加有大额电流,因此容易造成箔面抖动、断箔等不良现象。另外,现有设备化成槽上部滚筒有采用蜗杆蜗轮传动技术,蜗轮直接带动辊轴实现驱动。此种驱动辊筒安装较高,距离生产液面约60cm,箔片生产过程中空气暴露时间较长,影响了箔片的性能。由于化成槽上部滚筒采用被动滚筒的结构而且时通过蜗轮直接带动辊轴驱动,在惯性的作用下,上部滚筒的位移较大,导致电子箔的断箔次数增多,不仅降低了效率,还提高了次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能有效减少电子箔的断箔次数,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化成箔的性能。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和液下滚筒,蜗轮下方设置有过渡轴,带轮一端套在蜗轮的主动轴上,另一端套在过渡轴的前端,过渡轴的后端设置有上齿轮,液下滚筒的前端设置有辊用齿轮,所述上齿轮与棍用齿轮啮合。所述液下滚筒的一部分设置在化成液面之下,以便减少化成时化成箔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所述蜗轮的主动轴和过渡轴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带轮移位的带轮锁紧装置。所述主动轴和过渡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平衡板的底板,所述底板靠近过渡轴3。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轴的轴承调整装置。所述过渡轴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锁紧上齿轮的齿轮锁紧装置。所述液下滚筒的前端设置有用于锁紧辊轮齿轮的四氟套。所述液下滚筒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滚筒振动的前振动杆,所述液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滚筒振动的后振动杆,所述前后振动杆与平衡杆固接。[0013]所述液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液下滚筒辊轴的辊轴锁紧装置。所述液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减少液下滚筒位移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和调整板。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高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通过蜗轮带动过渡轴,过渡轴再驱动液下滚筒,随着驱动过程中的主动轮的增加,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从而确保了滚筒在运转过程中位移减小,促使化成箔受到的张力也随之减少,导致化成箔的断箔次数减少,提高化成箔成品率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滚筒的一部分设置在化成液下面,减少了电子箔与空气的接触的时间,提高了电子箔的性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图。图3是图I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进行化成箔化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I——蜗杆,10——蜗轮,11——主动轴,12——螺母,13——挡环,14——弹簧,15——轴承环,16——摩擦片,17——定位套,18——主动轴带轮锁紧环,19——前上带座轴承,100-前上轴承调整板,101-后上带座轴承,102-后上轴承调整板;2——前振动杆螺母,20——前振动杆,21——平衡杆,22——后振动杆,23——后振动杆螺母;3——过渡轴,30——带轮,31——前轴承调整装置,32——左底板,33——后轴承调整装置,34——齿轮锁紧环,35——上齿轮,36——右底板,37——前轴承调整板,38——过渡轴带轮锁紧环,39—前带座轴承,300—后轴承调整板,301—后带座轴承4—辊用齿轮,40——四氟套,41——液下滚筒,42——辊锁紧环,43——调整环,44——调整板,45——辊轴,46——前锁紧螺帽,47——前连接杆,48——后连接杆,49—后锁紧螺帽;5——左侧板,50——上支撑板,51——上支撑板螺帽,52——支撑柱,53——下上支撑板螺帽,54——下支撑板;6-主动辊筒,60--电子箔,61-化成液面,62-化成槽,63-化成极
板,64——化成底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 :[002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蜗轮1010、蜗杆I和液下滚筒,蜗轮10下方设置有过渡轴3,带轮30 —端套在蜗轮10的主动轴11上,另一端套在过渡轴3的前端,过渡轴3的后端设置有上齿轮,滚筒的前端设置有辊用齿轮,所述上齿轮与辊用齿轮啮合。参见图2,所述主动轴11的前端设置有螺母12,通过螺母12来固定主动轴11,在主动轴11的前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挡环13,用于减少主动轴11被蜗轮10驱动时的振动位移,并且在蜗轮10和主动轴11前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4,当蜗轮10驱动主动轴11时进行部件之间缓冲,减少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在主动轴11和蜗轮10的外部固接有定位套17,以便防止主动轴11与蜗轮 10分离开来。再者,在主动轴11和蜗轮10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主动轴11的轴承环15和减少摩擦力的摩擦片16,进一步提高与蜗轮10相关部件正常运转性能,从而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带轮30 —端套接在主动轴11上,带轮30的另一端套接在过渡轴3的前端,且主动轴1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带轮30移位的主动轴带轮锁紧环18 ;同样过渡轴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带轮30移位的过渡轴带轮锁紧环38。通过主动轴11上的主动轴带轮锁紧环18和过渡轴上的过渡轴带轮锁紧环38,以便防止带轮30移位,促使该设备能够正常良好的运转。参见图3,所述主动轴11后端与过渡轴3前端之间设置有左底板32,左底板32的下部固接有两个轴承调整装置,包括前轴承调整装置31和后轴承调整装置33,其中,前轴承调整装置31包括固接在左底板32下端的前轴承调整板37和固接在轴承调整板下端的前带座轴承39 ;后轴承调整装置33包括固接在底板下端的后轴承调整板300和固接在轴承调整板下端的后带座轴承301。前后带座轴承分别套在过渡轴3上,通过前后轴承调整装置来调整过渡轴3的振动位移。另外,在左底板32上固接有一个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板50、下支撑板54和支撑柱52,其中,下支撑板54固接在左底板32的上端,且下支撑板54的左端用下支撑板螺53固定在左侧板5上;上支撑板50的左端通过同样的方式用上支撑板螺帽51固定于左侧板5上;且上支撑板50和下支撑板54通过支撑柱52连接,所述支撑柱52的上端固定在上支撑板50的下端,支撑柱52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54的上端,这样用于确保该支撑装置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此外,上支撑板50的上端安装有前上轴承调整装置和后上轴承调整装置。所述前上轴承调整装置包括前上轴承调整板100和前上带座轴承19,前上轴承调整板100固接在上支撑板50的上端,前上带座轴承19固接在前上轴承调整板100的上端且套接在主动轴11上。所述后上轴承调整装置包括后上轴承调整板102和后上带座轴承101,后上轴承调整板102固接在上支撑板50的上端,后上带座轴承101固接在后上轴承调整板102的上端且套接在主动轴11上。通过前上轴承调整装置和后上轴承调整装置的调节,进一步减少主动轴11在运转时的振动位移。所述过渡轴3的后端固接有上齿轮35,并在过渡轴3后端套接齿轮锁紧环34来固定上齿轮35 ;另外,在液下滚筒41前端固接有辊用齿轮4,并在液下滚筒41前端套接四氟带40来固定辊用齿轮4,而且上齿轮35和辊用齿轮4相互啮合,通过过渡轴3转动来带动液下滚筒41。由于液下滚筒41要进入化成液下面,而四氟带4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低高温,所以利用四氟带40来固定辊用齿轮4。辊锁紧环42套接在辊轴45后端,用于控制液下滚筒41在正常运转时的位移,而且在液下滚筒41后端的辊轴45上还固接有用于调整滚筒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43和调整板44,所述调整环43套接在 辊轴45上,调整板44与调整环43固接。通过调整装置调整液下滚筒41,把液下滚筒41调整至与水平面平行,从而进一步减少液下滚筒41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位移,促使化成箔在化成过程中的受力减少,减少了电子箔的断箔几率,不仅提高电子箔的成品率,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液下滚筒4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杆,前连接杆47 —端固接在液下滚筒41的前端,另一端固接在前振动杆20的下端并通过前锁紧螺帽46锁紧并固定,前振动杆20的上端通过前振动杆螺母2固定在平衡杆21上;后连接杆48 —端固接在液下滚筒41的后端,另一端固接在后振动杆22的下端并通过后锁紧螺帽49锁紧并固定,后振动杆22的上端通过后振动杆螺母23固定在平衡杆21上。所述平衡杆21的前端固接在左底板32的上部,并通过螺钉固定,平衡杆21的后端固接在右底板36的上部,并通过螺钉固定,这样提高了平衡杆21的承受力。由于平衡杆21是固定的,而前后振动杆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液下滚筒41的前端和后端,控制了液下滚筒41的振动幅度,进一步减少了液下滚筒41在正常运转时的位移,提高了电子箔的成品率。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10通过带传动驱动带轮30转动,带轮30带动过渡轴3,过渡轴3带动上齿轮35,上齿轮35与辊用齿轮4相啮合驱动辊轴45转动,从而实现辊筒转动,辊筒转动速率改变由蜗杆I转率调节,在驱动过程中主动轮增加了,这样在保持传动的平稳性同时提高立刻箔片张力的可控性,从而达到减少化成箔的断箔几率,在提高电子箔成品率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参见图,4,当电子箔进行化成时,主动辊筒6设置在化成槽62的上部,而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的液下滚筒41有一部分在化成液面61的下方,电子箔经过主动辊筒6的传输,进入化成槽62中,在电子极板63通电的状态下,电子箔与化成液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化成底辊64和液下滚筒41的传输,反应完成后将化成箔传输出去。由于液下滚筒41的一部分就在化成液面61的下面,过渡轴3带动液下滚筒41转动时,液下滚筒41将全部没入化成液中,减少了化成箔在反应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化成箔的性能。另夕卜,液下滚筒41的辊筒需采用无污染耐温耐腐蚀的材质制备而成。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主要传动为蜗杆带动蜗轮,蜗轮通过带传动驱动带轮转动,带轮带动过渡轴,过渡轴带动上齿轮,上齿轮与辊用齿轮相啮合驱动辊轴转动,从而实现辊筒转动,辊筒转动速率改变由蜗杆转率调节。在此驱动过程中增加了主动轮,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传动的平稳将减少液下滚筒在运转过程中的位移,从而导致电子箔的受到的张力减少了,促使电子箔断箔的次数减少,在提高了电子箔的成品率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液下滚筒的高度降低了,在液下滚筒运转过程中化成箔与空气的接触的时间更少,减少了电子箔在化成时不受空气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化成箔的性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和液下滚筒,其特征在于,蜗轮下方设置有过渡轴,带轮一端套在蜗轮的主动轴上,另一端套在过渡轴的前端,过渡轴的后端设置有上齿轮,液下滚筒的前端设置有辊用齿轮,所述上齿轮与辊用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下滚筒的一部分设置在化成液面之下,以便减少化成时化成箔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主动轴和过渡轴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带轮移位的带轮锁紧装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和过渡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平衡板的底板,所述底板靠近过渡轴。
5.如权利要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轴的轴承调整板。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轴3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锁紧上齿轮的齿轮锁紧装置。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前端设 置有用于锁紧辊轮齿轮的四氟套。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下滚筒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滚筒振动的前振动杆,所述液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滚筒振动的后振动杆,所述前后振动杆与平衡杆固接。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液下滚筒辊轴的辊轴锁紧装置。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减少液下滚筒位移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和调整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和液下滚筒,蜗轮下方设置有过渡轴,带轮一端套在蜗轮的主动轴上,另一端套在过渡轴的前端,过渡轴的后端设置有上齿轮,液下滚筒的前端设置有辊用齿轮,所述上齿轮与辊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滚筒驱动装置,能有效减少化成箔的断箔次数,在提高化成箔成品率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提高电子箔的性能。
文档编号H01G13/00GK202534546SQ20122015663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5日
发明者刘勇, 李军, 王超, 田朝宝, 白云康 申请人:荥经县旭光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