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真空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化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新型电池,属于新能源技术。
二、技术背景电子显像管,离子电镀,为了利于电子离子的产生,为了利于电子离子的行动,将它们活动的环境做成真空。在我研究的动力电池中,我也在苦思瞑索地寻找利于离子产生的环境;寻找利于离子运行的环境。除了上述的显像管、离子电镀外,质子对撞机也是用真空作为正电粒子的通道。他们为什么不用液体电解质,不用固体电解质作为正电粒子的通道呢?为什么要用真空呢?基于这一疑问,我就萌发了真空电池的概念。真空镀膜、离子电镀中离子不用电解质传导,而在真空中飞行,这证明离子在真 空中飞行比在电解质中飞行更优越。那么电池锂离子也一定能在真空中飞行。在真空中的自由正离子,只要有一点点外力就会移动。现在有负电极的负电场吸引;有正电极正电场的排斥,锂离子一定会有力地飞向负电极,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离子怎样脱出电极,这是本发明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创立电池离子产生的新环境,创立电池离子通行的新环境;创立全新的真空电池。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我们要使电极产生离子,有了离子才能移动到另一极去储存电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它的正离子脱出是依靠三种环境条件一是依靠以锂原子自身的活性,即锂原子自身的动能大,相互间的束缚能力差,离子容易脱出,所以电极物质都是活性物质。二是依靠电极和电解质的界面,这是一种原子能级差的界面,电极材料中原子能级一定大于电解质原子的能级,两种物质接触时,接触界面大动能的原子必定会向低动能原子区域扩散。扩散使得原子变为电子、离子松散型的原子停留在界面,为电池创造了离子脱出的环境。三是最关键的环境条件,充电时,因为外电源提供正电势,外电源线路接通,正电极被吸去大量锂电子,迫使锂原子快速电离,产生大量的锂离子进入电解质。这三个环境条件保证了锂离子的产生。但是现在变为真空电池了,以上三种环境中,第I第3种没有变,只是第2个环境改变了,即电解质变为真空。分析认为这种改变不会影响锂离子的产生,只会更加有利。原来电解质能够提供一种原子能级低的界面环境,吸引锂原子扩散成离子。现在真空界面同样能减小锂电子迁移阻力,还能减小锂离子脱出晶格时外环境的阻力,所以真空能替代电解质促进离子的脱出产生。真空电池中锂离子脱出后,飞向负极的动力,一是来源于离子脱出晶格后剩余的动能,二是来源于正电极电场的排斥力,三是来源于负电极电场的吸引力。在这三种力的作用下锂离子一定能嵌入负电极。
原来电解质除了促进离子脱出,作为离子通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放电时阻止电子走近路(短路),从电解质回到正极,而让它从外线负载经过到正极。现在电解质不用了,用真空了,真空电池怎样处理这一情况呢?我在真空电池的正负两极间设置了一道金属电隔网,电隔网上带有负电压,它产生的负电场力,可以禁止电子通过,离子因为带有极性相反的电荷,不但允许通过,还要吸引它通过。这种阻拦电子的方法,在早期的电子真空三极管中被大量应用,很可靠实用。下面请看真空电池的工作过程,请看图1,图I中(5)是真空包,真空包内有电池正极⑴例锰酸锂,电池负极⑷,例如碳,正负电极之间有电隔网⑵和绝缘隔板,绝缘隔板可以包在电隔网的外表。
充电时,正极锂电子被外电势从外线路转移到负极,使正极产生锂离子,同时正极产生排斥锂正离子的电场力,负极得到电子则同时产生吸引正离子的电场力,再加上真空阻力的减小,锂离子大量快速地脱出正极,奔向负极,嵌入负极晶格,与正极过来的电子,与负极晶格重建临时家园,将电能储存在负极(包括正极晶格建立了空位势能)。充电停止后电隔网(2)上的负电压继续存在,这时正极晶格空位虽有吸引电子的力量,但负极锂电子被电隔网阻挡,再加负极材料原子核和晶格的束缚力,使得充满电后储存在负极的锂电子只能蠢蠢欲动,而不能跨出步阀。只有等到放电时,外线路开通,负极电子才能踊向外线路飞奔正极。失去了电子维系的稳定性,负极立即电离瓦解,放出大量储存的锂正离子,奔向正在出现负电场的正电极。本发明就是如此实现的,利用真空取代电解质,完成离子的迁移,利用电隔网阻挡电子在电池内迁移。以此创造出效果更佳的真空电池。本发明的优点是1、因为取消了电解质,可以避免电解质产生的一系列缺陷,例如燃烧、爆炸、枝晶沉积、浓差极化,还可以对现有创新研究电池中出现的一些难题一举攻克。
2、因为取消电解质可以用200V高电压充电,加快充电时间,可以大电流放电,适应汽车路况需要,其电极放电可达200A/。
四
图I是真空电池示意2是全真空电池示意3是气体解质真空电池示意4是粉体解质真空电池示意5是加热真空电池示意6是助动真空电池不意中数码注释为1-正极,2-电隔网,3-真空,4-负极,5-真空包,6-气体,7-超声波振动器,8-电解质粉粒,9-加热电源,10-电热丝,11-助动电源,12-整流二极管,13-负载。五、具体实施方法现实中的真空镀膜,电光源管都证明正离子在真空中会飞向负极。但嵌在晶格中的锂离子,不用电解质,改用真空倒底能不能使离子脱出呢?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我不得不采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索,以确保一种方案能首先投入应用。方案一,见图2,这是全真空方案,真空包内只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因为真空是绝缘的,电子在负极晶格和锂原子核的束缚下,没有外力激发,不会飞到正极去的。因此本方案不需要电隔网阻挡电子。方案二、按图I所示,有电隔网(2),电隔网上经常带有负电压,但没有电流,以一个恒定的负电场力来阻挡电子短路飞向正极。电隔网可以设在负电极表面或表层内。电隔网的外表可以包上绝缘的材料作绝缘隔板,也可以左右分开设置,一边是电隔网,一边是绝缘隔板,但电隔网和绝缘板表面都具有穿透的网孔。考虑到真空电池中锂离子可能难以脱出电极,可采用如下的促进方案。方案三,请看图3,与方案1、2比真空包内增加了电解质气体(6)但真空包保持负压状态。制造时,在电池中加入少量电解液,抽气时,电解液全部变为气体。也可加入其他气体,例如氩气。这些气体分子会在正极、负极表面频繁地、快速地撞击,每次撞击就会触动 锂离子脱出,形成一种钓鱼的方式,诱发锂离子脱出。方案四、请看图4,真空包内有超声波振动器(7),该方案在正负电极间设有一层疏松的电解质粉粒(8),电解质粉粒的一端与超声振动器相连,工作时,电解粉粒在电极表面作超声振动,粉粒位置快速变化,产生与气体分子撞击时类似的效果,诱使整个电极表层的离子脱出。它的优点是不会减小真空压力。方案五、见图5,在正负极的集流体中加入电阻丝(10),工作时,给电阻丝通电加热,对正在产生离子和电子的电极进行加热,增加锂原子、锂电子的动能。这种加热一般只需在起动时,在低气温时米用。耗电不大。方案六、在离子溅射渗镀工艺中,只要真空中两极电压足够高,大量的正离子会飞溅到负极工件上。工件上很快会长出一层涂质材料。为了确保离子脱出正极,进入负极,为了有理想的离子流量进入负极,我在正负极间加上一个助动电源(11)。助动电源的电压较高,电流较小。助动电源的加入是并联的,并通过整流二极管将助动电源与放电做功电源分成两个回路。请看图6所示。由于助动电路与放电电路分成两个回路,它的电流不会参与放电做功,又因助动电流较小,所以它的耗电很小,但电压却起到了吸引离子的助动作用。因为真空电池不怕高电压,为了加快充电速度,可用高电压充电。真空电池可大可小,小到手机电池,大到汽车电池,但具体装配时,不管单体的还是组合的,都必须在正负电极间加入绝缘隔板,一可绝缘,二可作支撑。为了不影响离子通行,绝缘隔板做成网格形状,这种隔板的制造比原来的隔膜简易得多,只需用普通的塑料制作,价格很低。一般是将塑粉喷涂在电隔网上。该真空电池,还可把体积很大的可移动的正负电极装在真空包内,做成真空式的动极电池。(动极电池是我以前的发明)。因为真空基本上不提供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物质,所以目前来讲本发明只适宜于离子不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池,例锂离子电池。其实,只要正负极间的距离足够小,锂离子就会自行脱出,走入负极。只要电极加热有足够的温度,锂离子也会自行脱出走入负极。总之,本发明是一个困难不多,很有前途的发明,实用的曙光不久就会出现!
权利要求
1.真空电池,具有正电极、负电极,其特征为真空包内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正负极之间有电隔网和绝缘隔板,并且用真空取代电解质,完成离子的迁移,用电隔网阻档电池内电子的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电池外壳就是一个真空包,正电极、负电极、电隔网、绝缘隔板,超声波振动器、可以移动的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都可以安装在这个真空包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真空包在保持负压状态下,真空包内可以有气体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真空包内正负电极间有一层电解质粉粒,并且电解质粉粒受超声传动,作超声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电隔网上经常带有负电压,电隔网可以设置在电极表面或表层内,电隔网的外表可以包上绝缘物。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对正在产生离子和电子的电极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电隔网和绝缘隔板都具有穿透的网孔。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真空包内只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没有电隔网。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在正负上加入一个助动电源,助动电源是并联加入的,并通过整流二极管将助动电源与放电做功电源分成两个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电池,其特征为可以用高电压电源充电。
全文摘要
一种全新的真空电池,所有化学电源都离不开电解质,现在可以抛弃电解质。依靠真空来完成离子的迁移,依靠电隔网来完成电子向外输送。本发明可明显提高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可大幅降低电池成本,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
文档编号H01M10/04GK102723521SQ20121012229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胡小华 申请人:胡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