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7813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元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资讯通讯产业已成为现今的主流产业,特别是可携带式的各种通讯显示产品更是发展的重点。而由于平面显示器是人与资讯之间的沟通界面,因此其发展显得特别重要。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即是一种由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所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由于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省电、制作过程简易、低成本、操作温度广泛、高应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等的优点,使其具有极大的潜力,因此可望成为下一代平面显示器以及照明装置的主流。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基本上为三层的架构,分别为阳极、发光层与阴极。以制作过程而言,是在透明玻璃基板上沉积一透明电极,其上依序镀有有机发光层以及蒸镀金属电极。然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阳极阴极短路而导致点不亮的问题产生。此外,由于透明电极具有较高的电阻,而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常有亮度不均的问题。再者,为了增加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亮度,不仅要求发光的均匀性,同时也要具有高开口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可以改善照明亮暗不均的现象以及增加开口率。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电极线、透明阻抗条、绝缘层、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及电极。电极线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发光区旁。透明阻抗条配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区且电性连接电极线。绝缘层全面地覆盖于基板上,且具有接触开口。透明电极全面地覆盖发光区且配置于绝缘层上,其中透明阻抗条与透明电极经由接触开口互相电性连接。有机发光层配置于透明电极上。电极配置于有机发光层之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极线配置于基板上并接触透明阻抗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绝缘层覆盖透明阻抗条与电极线。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与电极依序叠置于绝缘层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电极叠置于透明阻抗条上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包括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与透明阻抗条同一层而仅与透明阻抗条远离接触开口的一端连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配置于发光区中环绕透明阻抗条的区域,且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接触电极线。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极线配置于基板上且部分图案化透明导电层重叠于电极线上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配置于基板上且电极线重叠于部分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上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极线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阻抗条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以及铟镓锌氧化物。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电极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以及铟镓锌氧化物。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基板上配置低阻抗的电极线,可以降低整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阻抗。透明阻抗条的配置可以限制电流流经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避免短路,进而提升发光区的亮度均匀性。此外,由于透明阻抗条的材料可以透光,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发出的光可以从透明电极穿过透明阻抗条以增加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光射出的范围,并且提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开口率。特别是,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可以与透明阻抗条同时形成,并且亦可以降低整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阻抗。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较低的电阻阻抗,可以改善发光区的亮度不均的问题,同时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开口率。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俯视示意图;图IB是图IA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剖面线A-B的剖面图;图IC是多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剖面线A-B的剖面图;图3C是图3A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与透明阻抗条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a、10b、10c、IOd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A-B :首I]面线100 :基板110:电极线115:发光区120:透明阻抗条125: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30 :绝缘层140:透明电极150 :有机发光层160 :电极d:箭头H:接触开口OLED :有机发光单元R:电阻Ix 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图I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而图IB是图IA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剖面线A -B的剖面图。请同时参照图IA以及图1B,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包括基板100、电极线110、透明阻抗条120、绝缘层130、透明电极140、有机发光层150及电极160。其中,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中的透明电极140、有机发光层150及电极160所组成的结构亦称为有机发光单元。此外,相邻两条电极线110之间为发光区115。发光区115中配置有透明阻抗条120、绝缘层130以及有机发光单元,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的区域。电极线110配置于基板100上并且位于发光区115旁。在本实施例中,电极线110先形成于基板100上。其中,基板1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可挠性材料,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机械强度并提供良好的光线穿透性。电极线110具有低电阻值,因此电极线110的配置不仅用以传递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中的电流,同时也可以降低整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阻抗,以改善发光区的亮度均匀性。电极线11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或其他导电材料。透明阻抗条120的一端覆盖于电极线110上以与电极线110电性连接,且透明阻抗条120配置于基板100上的发光区115。由于透明阻抗条120的阻抗较高,因此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有短路情况时,透明阻抗条120可以限制流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电流。本实施例的透明阻抗条120的材料可以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其他透明导电材质。此外,本实施例不限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数目。也就是说,可并联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0a。详细而言,例如图IC所示的多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电路示意图,其中以电阻R表示图IA的透明阻抗条120。请参照图IA与图1C,每一个电阻R分别与有机发光单元0LED(即透明电极140、有机发光层150及电极160的组合)串联,此外,相邻的有机发光单元OLED之间彼此并联,而箭头d表示电流的方向。换言之,透明阻抗条120与有机发光单元OLED串联,而每个发光区115中的透明阻抗条120与有机发光单元OLED与相邻发光区115中的透明阻抗条120与有机发光单元OLED彼此并联,且共同连接于电极线110。借此,若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中的有机发光单元OLED产生短路时,例如图IC的电流Ix表示电流短路,透明阻抗条120可以限制流过的电流。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所有电流都从短路处通过而连其他正常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都不发光的问题。在发光区115中,绝缘层130覆盖于透明阻抗条120之上,而透明电极140、有机发光层150与电极160依序叠置于绝缘层130上,如图IB所示。具体来说,透明电极140叠置于绝缘层130且全面地覆盖发光区115,亦即透明电极140的边缘可配置邻近于相邻电极线110的侧缘且覆盖于透明阻抗条120之上,而有机发光层150配置于透明电极140上。亦即,有机发光层150覆盖透明电极140与绝缘层130。电极160配置于有机发光层150之上。请参照图1B,配置于透明阻抗条120与透明电极140之间的绝缘层130具有一个接触开口 H。借此,透明阻抗条120与透明电极140可经由接触开口 H互相电性连接,使电流可以透过接触开口 H流经电极线110与透明电极140之间。此外,有机发光单元的透明电极140与电极160可以分别是阳极与阴极。在透明电极140与电极160之间为有机发光层150,其可经由电子与电洞的结合而发光。另外,还可视需求加入电子传递层与电洞传递层,来加强电洞传输与电子传输的能力。本实施例的透明电极140的材料可以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其他透明导电材料。当透明阻抗条120配置于发光区115中时,发光区115中的透明电极140可与透明阻抗条120重叠,如图IA所示。借此,有机发光单元所产生的光亦可以穿过透明阻抗条120所在的区域,进而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开口率提升。下文再以不同的实施型态来说明其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设计。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b中,透明阻抗条120先被配置于基板100之上,而电极线110配置于透明阻抗条120之上。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基板100上是依序地配置透明阻抗条120、电极线110、绝缘层130以及有机发光单元中的透明电极140、有机发光层150及电极160。然而,在第一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a的电极线110是先形成于基板100上,再形成透明阻抗条120,使透明阻抗条120覆盖于电极线110。第三实施例图3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而图3B是图3A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剖面线A-B的剖面图。请同时参照图3A以及图3B,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c包括一个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而部分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重叠于电极线110之上。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与透明阻抗条120位于同一层,但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仅与透明阻抗条120远离接触开口的一端连接,其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配置于发光区115中环绕透明阻抗条120的区域,且部分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重叠于电极线110,如图3A中所示。举例而言,透明导电材料先被形成而全面覆盖于电极线110以及发光区115,接着将透明导电材料蚀刻而形成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与透明阻抗条120,如图3C所示。因此,电极线110提供的电流是依照透明阻抗条120的路径,通过绝缘层130中的接触开口 H以传递至发光区115中的透明电极140。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与电极线110电性连接,因此可以降低电流传递路径上的电阻,进而提升发光区115的亮度。第四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d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c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IOd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与透明阻抗条120首先配置于基板100之上,且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配置于发光区115中环绕透明阻抗条120的区域,而电极线110重叠于部分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之上。换言之,基板100上是依序地配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125与透明阻抗条120、电极线110、绝缘层130以及有机发光单元中的透明电极140、有机发光层150及电极160。。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基板上配置低阻抗的电极线,可以降低整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阻抗。透明阻抗条的配置可以限制电流流经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避免短路。此外,将透明电极配置于透明阻抗条以及绝缘层之上,并通过绝缘层中的接触开口使电流可以流经透明阻抗条以及透明电极,且透明阻抗条的材料可以透光,因此提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开口率。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可以与透明阻抗条同时形成,以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整体阻抗。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较低的电阻阻抗,可以改善发光区的亮度不均的问题,同时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开口率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极线,配置于一基板上且位于一发光区旁; 一透明阻抗条,配置于该基板上的该发光区且电性连接该电极线; 一绝缘层,全面地覆盖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接触开口 ; 一透明电极,全面地覆盖该发光区且配置于该绝缘层上,其中该透明阻抗条与该透明电极经由该接触开口互相电性连接; 一有机发光层,配置于透明电极上;以及 一电极,配置于该有机发光层之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极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并接触该透明阻抗条。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绝缘层覆盖该透明阻抗条与该电极线。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电极、该有机发光层与该电极依序叠置于该绝缘层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电极叠置于该透明阻抗条上方。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与该透明阻抗条同一层而仅与该透明阻抗条远离该接触开口的一端连接,其中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配置于该发光区中环绕该透明阻抗条的区域,且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接触该电极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极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部分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重叠于该电极线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电极线重叠于部分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上方。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极线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阻抗条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招锌氧化物以及铟镓锌氧化物。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电极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招锌氧化物以及铟镓锌氧化物。
全文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电极线、透明阻抗条、绝缘层、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及电极。电极线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发光区旁。透明阻抗条配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区且电性连接电极线。绝缘层全面地覆盖于基板上,且具有接触开口。透明电极全面地覆盖发光区且配置于绝缘层上,其中透明阻抗条与透明电极经由接触开口互相电性连接。有机发光层配置于透明电极上。电极配置于有机发光层之上。借此,可以改善照明不均的现象以及提高开口率。
文档编号H01L51/52GK102623645SQ2012100757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林俊良, 林振祺, 秦元贞, 陈介伟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