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5484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触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控制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能够频繁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电流及规定的过载电流的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目的。接触器通常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下面以直流接触器为例加以说明,现有直流接触器包括线圈、磁芯、衔铁、触头、触桥、接线端子、壳体,其中,接线端子为两个分别为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触头为一路两个, 只能控制一路电流的闭合或断开。目前大功率的直流接触器在产品中应用为下电控制器件,结合产品特性一般需要二次或多次下电,由于现有的接触器只能控制一路电流的闭合或断开,因此在产品实际使用时如果遇到两个负载以上的情况,一般需要两个、甚至多个同类型的直流接触器配合使用,但是产品中可供安装直流接触器的空间有限,导致多个直流接触器应用时会遇到安装空间紧张、连接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能够实现至少两个的负载控制或者实现至少两个的电源的控制,同时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了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触器,包括一个进线连接部、至少两个控制部以及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与所述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进线连接部分别连接着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分别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相连, 用以实现至少两个负载的控制;所述一个进线连接部包括进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静触头,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静触头的数量与所述出线连接部的数量相匹配;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中的每个所述控制部均包括连接组件、触桥及两个动触头,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触桥相连接,所述触桥上设置着所述两个动触头;每个出线连接部均包括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上设有第二静触头;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两个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至少两个的进线连接部、至少两个的控制部及一个出线连接部,所述至少两个进线连接部与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进线连接部分别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分别连接着所述一个出线连接部,用以实现至少两个电源供给一路负载;每个进线连接部均包括进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上设有第一静触头;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中的每个控制部均包括连接组件、触桥及两个动触头,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触桥相连,所述触桥上设置着所述两个动触头;所述一个出线连接部包括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静触头,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静触头的数量与所述进线连接部的数量相匹配;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通过增加进线连接部、出线连接部和触头的结构,使所述接触器本身具有独立控制两路以上电流通断的功能,实现至少两个的负载控制,减少了搭接点,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通过增加进线连接部、出线连接部和触头的结构,使所述接触器本身具有两路或更多路电源供给一路负载的功能,实现至少两个的电源的控制,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能够实现至少两个的负载控制或者实现至少两个的电源的控制,同时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了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6是图2中的C-C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的俯视图;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8的左视图;图11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的俯视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0进线连接部,
11进线端子,IlA第一进线端子,IlB第二进线端子,IlC第三进线端子,12第一静触头;20控制部,20A连接组件,21连杆,22动磁铁芯,23静磁铁芯,M线圈,25支撑弹簧,26触桥, 27动触头,观线圈接线柱;30出线连接部,31出线端子,31A第一出线端子,31B第二出线端子,31C第三出线端子,32第二静触头;40 壳体,50安装固定板,51第一固定部,52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触器,还可参见图2及图3,本实施例以图1为主加以说明,所述接触器包括一个进线连接部10、至少两个控制部20以及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30,至少两个控制部20与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30 —一对应,进线连接部10分别连接着至少两个控制部20,至少两个控制部20分别与之相对应的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 30相连,用以实现至少两个负载的控制;参见图1所示,一个进线连接部10包括进线端子11,进线端子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静触头12,至少两个第一静触头12的数量与出线连接部30的数量相匹配;参见图1所示,至少两个控制部20中的每个控制部20均包括连接组件20A、触桥 26及两个动触头27,连接组件20A与触桥沈相连接,触桥沈上设置着两个动触头27 ;参见图1所示,每个出线连接部30均包括出线端子31,出线端子31上设有第二静触头32 ;参见图1所示,其中,两个动触头27分别对应着第一静触头12和第二静触头32, 通过两个动触头27与第一静触头12和第二静触头32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进线端子11 与出线端子31的导通或断开。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通过增加进线连接部10、出线连接部30 和触头(包括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32及动触头27)的结构,使所述接触器本身具有独立控制两路以上电流通断的功能,实现至少两个的负载控制,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A包括连杆21、动磁铁芯22、静磁铁芯23、线圈M及支撑弹簧25,其中,连杆21上顺次穿套着触桥沈、动磁铁芯22、支撑弹簧 25和静磁铁芯23,静磁铁芯23的外部缠绕着线圈M,连杆21与触桥沈及动磁铁芯22固定连接,用以实现它们的联动,连杆21可相对静磁铁芯23上下运动。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包括一个进线连接部10、两个控制部20和两个出线连接部30, 如图1所示,一个进线连接部10包括一个进线端子11,一个进线端子11上设有两个第一静触头1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部20为两个,其中,每个控制部20对应的触桥26 上设有两个动触头2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出线连接部30为两个,其中,每个出线连接部30均包括一个出线端子31,一个出线端子31上设有一个第二静触头32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左右两个出线连接部30,左边的出线连接部30包括第一出线端子31A,第一出线端子31A上设有一个第二静触头32,右边的出线连接部30包括第二出线端子31B,第二出线端子31B上也设有一个第二静触头32 ;如图1所示,其中,两个动触头27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通过两个动触头27与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一个进线端子11与一个出线端子31的导通或断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弹簧25套接在连杆21上,支撑弹簧25的一端抵顶在动磁铁芯22下方的凹槽内,支撑弹簧25的另一端抵顶在静磁铁芯23的上端面,使得结构简单紧凑,并且支撑弹簧25不易脱落。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线圈M缠绕在静磁铁芯23的外部,线圈M整体固定在壳体40内,线圈M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线圈接线柱28相连,通过线圈接线柱28实现线圈M 与电源的导通,此结构使得操作简便。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进线端子11、第一出线端子31A及第二出线端子31B均固定在壳体40上,并且通过端盖压盖在它们的上方,使得接触器整洁、美观。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以本实施例为例加以说明,具体地,本实施例为一进两出独立控制, 即一个进线端子11、第一出线端子31A和第二出线端子31B,以实现独立控制两路电流的通断,即两个负载的控制,其中,供电电源为同一电源。 左边控制部20与右边控制部20的工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以左边控制部20为例加以说明,第一路电流的通断被线圈M控制,当线圈M通电时,产生磁场,静磁铁芯23和动磁铁芯22被磁化并相互吸引,其中间的支撑弹簧25被压缩,动磁铁芯22带动连杆21、 触桥26及动触头27整体向下运动,使得两个动触头27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2和第二静触头32接触并压紧,进线端子11经过动触头27和第一静触头12与触桥沈联通,出线端子 31经过动触头27和第二静触头32与触桥沈联通;当线圈M断电时,动磁铁芯22、动连杆 21、触桥沈及动触头27在支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整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两个动触头27 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2和第二静触头32分离,进线端子11和出线端子31断路。
相比现有技术,譬如将本发明实施例安装在通信电源插框中,涉及到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即分别指切断次要负载供电和切断电池供电,现有技术需要采用两个现有的单路直流接触器,即两个进线端子和两个出线端子或四条线缆来实现;而采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只需一个进线端子11与两个出线端子31或三条线缆即可实现上述目的;故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减少了接线端子的数目,进而减少了搭接点,降低了安装难度,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提高了电源密度。
如图7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接触器为一进三出,即一个进线端,三个出线端,以实现一路电源供给三路负载的应用场景。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接触器包括一个进线连接部10、三个控制部20和三个出线连接部30,其中,三个出线端子31包括第一出线端子31A、第二出线端子31B和第三出线端子31C;如图7所示,一个进线连接部10包括一个进线端子11,一个进线端子11上设有三个第一静触头12 ;如图7所示,每个控制部20对应的触桥沈上设有两个动触头27 ;如图7所示,每个出线连接部30均包括一个出线端子31,一个出线端子31上设有一个第二静触头32 ;如图7所示,其中,两个动触头27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通过两个动触头27与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一个进线端子11与一个出线端子31的导通或断开。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出线端子31的数量还可以是四个、五个等多个, 出线端子31的数量由控制负载的情况而定。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的将所述接触器安装在需要安装的部位,所述接触器包括安装固定板50和壳体40,安装固定板50与壳体40连接,安装固定板50用于将所述接触器固定在安装面,因此实现了接触器与安装部位的牢固连接。具体地,如图4所示,安装固定板50包括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第一固定部51与第二固定部52相垂直并且横截面为L形,第一固定部51与壳体40连接,第二固定部52与壳体40的安装面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安装方便。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触器,还可参见图9及图10,本实施例以图8为主加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为多进一出,其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将图1 中所示实施例的进线端子11和出线端子31功能调换使用,即本实施例包括多个进线端子 11和一个出线端子31,本实施例用于两路或更多路电源供给一路负载的应用场景。参见图8所示,所述接触器包括至少两个的进线连接部10、至少两个的控制部20 及一个出线连接部30,至少两个进线连接部10与至少两个控制部20 —一对应,至少两个进线连接部10分别与之相对应的至少两个控制部20相连,至少两个控制部20分别连接着一个出线连接部30,用以实现至少两个电源供给一路负载;参见图8所示,每个进线连接部10均包括进线端子11,每个进线端子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静触头12 ;参见图8所示,至少两个控制部20中的每个控制部20均包括连接组件20A、触桥 26及两个动触头27,连接组件20A与触桥沈相连,触桥沈上设置着两个动触头27 ;参见图8所示,一个出线连接部30包括出线端子31,出线端子3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静触头32,至少两个第二静触头32的数量与进线连接部10的数量相匹配;参见图8所示,其中,两个动触头27分别对应着第一静触头12和第二静触头32, 通过至少两个动触头27与第一静触头12和第二静触头32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进线端子 11与出线端子31的导通或断开。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述接触器通过增加进线连接部10、出线连接部30和触头(包括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32及动触头27)的结构,使所述接触器本身具有两路或更多路电源供给一路负载的功能,实现至少两个的电源的控制,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如图8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A包括连杆、动磁铁芯22、静磁铁芯 23、线圈M及支撑弹簧25,其中,连杆21上顺次穿套着触桥沈、动磁铁芯22、支撑弹簧25 和静磁铁芯23,静磁铁芯23的外部缠绕着线圈M,连杆21与触桥沈及动磁铁芯22固定连接,用以实现它们的联动,连杆21可相对静磁铁芯23上下运动。如图8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包括两个进线连接部10、两个控制部20和一个出线连接部30, 如图8所示,每个进线连接部10均包括一个进线端子11,一个进线端子11上设有一个第一静触头12,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进线连接部10,两个进线连接部10共包括第一进线端子IlA和第二进线端子11B,第一进线端子IlA和第二进线端子IlB各设有一个第一静触头12 ;如图8所示,每个控制部20对应的触桥沈上设有两个动触头27 ;如图8所示,一个出线连接部30包括一个出线端子31,一个出线端子31上设有两个第二静触头32 ;如图8所示,其中,两个动触头27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通过两个动触头27与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一个进线端子11与一个出线端子31的导通或断开。如图11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接触器包括三个进线连接部10、三个控制部20 和一个出线连接部30,如图11所示,每个进线连接部10均包括一个进线端子11,一个进线端子11上设有一个第一静触头12,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进线连接部10,三个进线连接部10共包括第一进线端子11A、第二进线端子IlB和第三进线端子11C,第一进线端子11A、第二进线端子 IlB和第三进线端子IlC各设有一个第一静触头12 ;如图11所示,每个控制部20对应的触桥沈上设有两个动触头27 ;如图11所示,一个出线连接部30均包括一个出线端子31,一个出线端子31上设有三个第二静触头32 ;如图11所示,其中,两个动触头27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通过两个动触头27与一个第一静触头12和一个第二静触头32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一个进线端子11与一个出线端子31的导通或断开。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的将所述接触器安装在需要安装的部位,所述接触器包括安装固定板50和壳体40,安装固定板50与壳体40固定连接,安装固定板50用于将接触器固定在安装面,因此实现了接触器与安装部位的牢固连接。如图10所示,具体地,安装固定板50包括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第一固定部51与第二固定部52相垂直并且横截面为L形,第一固定部51与壳体40连接,第二固定部52与安装面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安装方便。故此,本发明实施例依据进线端是否共用,可将其设计为一进多出和多进多出。本发明所述接触器,主要用于控制直流电路的通断,但也不排除将其应用于控制交流电路的通断。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通用硬件包括通用集成电路、通用CPU、通用存储器、通用元器件等,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以上装置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模块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划分,或者重新组合。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进线连接部、至少两个控制部以及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与所述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进线连接部分别连接着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分别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出线连接部相连,用以实现至少两个负载的控制;所述一个进线连接部包括进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静触头,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静触头的数量与所述出线连接部的数量相匹配;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中的每个所述控制部均包括连接组件、触桥及两个动触头,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触桥相连接,所述触桥上设置着所述两个动触头;每个出线连接部均包括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上设有第二静触头;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两个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杆、动磁铁芯、静磁铁芯、线圈及支撑弹簧,其中,所述连杆上顺次穿套着所述触桥、所述动磁铁芯、所述支撑弹簧和所述静磁铁芯,所述静磁铁芯的外部缠绕着所述线圈,所述连杆与所述触桥及所述动磁铁芯固定连接,用以实现它们的联动,所述连杆可相对所述静磁铁芯上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出线连接部均为为两个,所述进线连接部包括一个进线端子,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上设有两个第一静触头;所述每个控制部对应的触桥上设有两个动触头;所述每个出线连接部均包括一个出线端子,所述一个出线端子上设有一个第二静触头;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和一个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两个动触头与所述一个第一静触头和所述一个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与所述一个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出线连接部均为三个,所述一个进线连接部包括一个进线端子,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上设有三个第一静触头;所述每个控制部对应的触桥上设有两个动触头;所述每个出线连接部均包括一个出线端子,所述一个出线端子上设有一个第二静触头;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和一个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两个动触头与所述一个第一静触头和所述一个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与所述一个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还包括安装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安装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板用于将所述接触器固定在安装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垂直并且横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连接。
7.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包括至少两个的进线连接部、至少两个的控制部及一个出线连接部,所述至少两个进线连接部与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进线连接部分别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分别连接着所述一个出线连接部,用以实现至少两个电源供给一路负载;每个进线连接部均包括进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上设有第一静触头;所述至少两个控制部中的每个控制部均包括连接组件、触桥及两个动触头,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触桥相连,所述触桥上设置着所述两个动触头;所述一个出线连接部包括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静触头,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静触头的数量与所述进线连接部的数量相匹配;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杆、动磁铁芯、静磁铁芯、线圈及支撑弹簧,其中,所述连杆上顺次穿套着所述触桥、所述动磁铁芯、所述支撑弹簧和所述静磁铁芯,所述静磁铁芯的外部缠绕着所述线圈,所述连杆与所述触桥及所述动磁铁芯固定连接,用以实现它们的联动,所述连杆可相对所述静磁铁芯上下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连接部及所述控制部均为两个,所述每个进线连接部均包括一个进线端子,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上设有一个第一静触头;所述每个控制部对应的触桥上设有两个动触头;所述一个出线连接部包括一个出线端子,所述一个出线端子上设有两个第二静触头;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和一个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两个动触头与所述一个第一静触头和所述一个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与所述一个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连接部及所述控制部均为三个,所述每个进线连接部均包括一个进线端子,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上设有一个第一静触头;所述每个控制部对应的触桥上设有两个动触头;所述一个出线连接部均包括一个出线端子,所述一个出线端子上设有三个第二静触头;其中,所述两个动触头分别对应着一个第一静触头和一个第二静触头,通过所述两个动触头与所述一个第一静触头和所述一个第二静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以实现所述一个进线端子与所述一个出线端子的导通或断开。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包括安装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安装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板用于将所述接触器固定在安装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垂直并且横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一个进线连接部、至少两个的控制部以及至少两个的出线连接部,至少两个的控制部与至少两个的出线连接部一一对应,一个进线连接部分别连接着至少两个的控制部,至少两个的控制部分别与之相对应的至少两个的出线连接部相连,用以实现至少两个负载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进线连接部、出线连接部和触头的结构,使所述接触器本身具有独立控制两路以上电流通断的功能,实现至少两个的负载控制,同时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了接线端子的使用量,节约了接触器总体占用空间。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能够使所述接触器本身具有两路或更多路电源供给一路负载的功能,实现至少两个的电源的控制。
文档编号H01H50/14GK102568935SQ2012100328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任成 , 范毅, 黎晓东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