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支撑晶圆分离的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3597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支撑晶圆分离的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穿娃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晶圆的分离工艺,该工艺操作十分简便,成本很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属于圆片级TSV三维堆叠式互连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发展的需要,新颖的3D堆叠式封装技术应运而生。它用最小的尺寸和最轻的重量,将不同性能的芯片和多种技术集成到单个封装体中,是一种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造垂直电学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最新的封装互连技术,与以往的IC封装键合和使用凸点的叠加技术不同,所述的封装互连技术采用TSV(Thr0ugh Silicon Via,穿硅通孔)代替了先前的2D_Cu互连,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外形尺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耗的性能。因此,业内人士将TSV称为继引线键合(Wire Bonding)、载带自动焊(TAB)和倒装芯片(FC)之后的第四代封装技术。通常,晶圆TSV结构的制作方式主要为:⑴通孔制备。采用DRIE在晶圆上制备高深宽比的垂直Si通孔;(2)通孔电镀。在通孔侧壁上淀积SiO2绝缘层后,通过预先制作的金属种子层电镀金属Cu使金属充满整个Si通孔;(3)化学机械抛光(CMP)。通孔电镀后部分金属Cu露出TSV,导致晶圆表面凹凸不平,采用CMP将过量的Cu研磨掉后继续研磨晶圆可以获得不同厚度TSV圆片;(4)圆片与圆片或芯片与圆片之间的精确对准后的键合工艺。上述TSV结构的实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半导体制作工艺,即在只有几百微米厚度的晶圆中制作TSV穿硅通孔,需要经过光刻、DRIE、溅射、电镀、PVD、CMP和键合等一系列工艺,导致晶圆应力较大而容易破碎,因此制作工艺成本高、产率低。为了克服晶圆易碎导致产率低的难题,最近出现了一种键合裸支撑晶圆的新工艺,就是将一张裸晶圆与制作TSV的晶圆键合在一起,对TSV晶圆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这样TSV晶圆再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时因为强度的提高,大大减少了晶圆破碎现象的产生,待TSV制作完成后采用特殊工艺将裸支撑晶圆去除。在裸支撑晶圆键合方面,目前普遍采用Au-Au键合工艺,该工艺的优点是Au-Au键合温度低、强度高,并且键合介质Au可以同时作为TSV电镀时的种子层。裸支撑晶圆键合后,在TSV晶圆上经过TSV电镀和CMP工艺,然后制作各种金属布线和焊盘等后续工艺,最后将裸支撑晶圆去除。目前普遍采用快速研磨的工艺将裸支撑晶圆从原始厚度400-700 u m快速研磨至20-40 u m,然后再采用干法减薄将剩余厚度的裸支撑晶圆去除,露出键合介质Au层,然后继续用干法刻蚀将Au层刻除得到TSV晶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较差,快速研磨对晶圆的强度要求很高,TSV晶圆因为其特殊的穿硅结构并且经过了一系列复杂工艺后,强度很低,在快速研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破碎。此外,干法刻蚀的成本极高,晶圆刻蚀20-40 u m厚度会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在此工作基础上,本发明的申请人拟提供一种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方法使晶圆分离的工艺,构筑成本发明的构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裸支撑晶圆与TSV晶圆分离的操作和成本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方法使支撑晶圆分离的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裸支撑晶圆进行第一次KOH湿法腐蚀工艺,KOH浓度为40% (质量百分浓度),晶圆的两面同时腐蚀,厚度从初始厚度400-700iim减薄至150-200 u m,接着在以刻蚀TSV的晶圆的背面和已经经过KOH腐蚀的裸支撑晶圆的一面分别先后溅射TiW层和Au层,TiW层的作用是增加粘附力,Au层是用于进行Au-Au键合以及作为TSV电镀Cu时的种子层。两片晶圆的Au面相对置于键合机中升温加压进行Au-Au键合;在裸支撑晶圆与TSV晶圆键合后,键合介质Au同时可以作为TSV电镀时的种子层,然后在TSV晶圆的正面经过TSV电镀填充和CMP工艺,最后制作各种金属布线和焊盘等后续工艺。因为在制作这类后续工艺时必然会在TSV晶圆的正面沉积氧化硅或者氮化硅绝缘层,而KOH湿法腐蚀只能快速腐蚀单晶硅而对绝缘层的腐蚀速度极慢,所以在TSV晶圆的正面进行后续工艺时需进行第二次KOH湿法腐蚀,KOH浓度同样为40%,由于裸支撑晶圆其中一面与TSV晶圆的背面进行了 Au-Au键合,因此只有裸支撑晶圆的另一面可以被KOH湿法腐蚀。待裸支撑晶圆完全腐蚀掉后露出了键合介质TiW/Au,然后放入Au腐蚀液去掉TiW/Au层,便可获得完整的TSV晶圆。①本发明特征之一在于提出了两次湿法腐蚀的方法,第一次KOH腐蚀是为了得到厚度尽可能薄并且能够符合Au-Au键合强度要求的裸支撑晶圆,因为第一次KOH腐蚀是晶圆两面同时腐蚀,腐蚀速率很快,因此得到厚度越薄的裸支撑晶圆在与TSV晶圆键合后进行第二次腐蚀所需要的腐蚀时间就会缩短,生产效率变会提高。②本发明特征之二在于所述的在已刻蚀出TSV的TSV晶圆的背面和裸支撑晶圆的一面上分别先后溅射一层TiW和Au层,厚度分别为40-60nm和150_250nm。③本发明特征之三在于从室温升温至250_300°C的时间为10_20min,峰值加压保温的时间为1.5-2h,键合压力2500-3000mbar,峰值加压保温后缓慢冷却至室温。④本发明特征之四在于TSV的通孔为圆形,孔径介于15-80 ilm之间。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工艺简便易于操作、工艺可靠性很高,并且由于湿法腐蚀的成本极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能够实现高质量、高成品率且低成本的晶圆TSV制作工艺。


图1是经过第一次KOH湿法减薄后的裸支撑晶圆的截面示意图,虚线部分为裸支撑晶圆中已被湿法腐蚀掉的部分。图2是通过裸支撑晶圆与TSV晶圆Au-Au键合完成TSV电镀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经过第二次KOH湿法腐蚀去除裸支撑晶圆后的TSV晶圆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通过Au腐蚀液去除TiW/Au键合层后的TSV晶圆的截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得到充分体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在图1中,裸支撑晶圆101放入KOH腐蚀溶液中,厚度减薄至150-200 iim。如果第一次湿法腐蚀后的裸支撑晶圆的最终厚度越薄,第二次湿法腐蚀的效率会越高,但晶圆厚度太薄在Au-Au键合时容易发生破碎,150-200 u m的晶圆厚度是能够保证Au-Au键合所要求的最薄厚度范围。在图2中,将已经刻蚀出TSV202的TSV晶圆201的背面和裸支撑晶圆101的一面上分别先后溅射一层TiW和Aul02厚度分别为50nm和200nm。TiW层很薄,其作用是增加粘附力,使Au层更加牢固地粘附在晶圆上,而Au层是用于提供Au-Au键合以及作为TSV电镀Cu时的种子层。然后进行TSV电镀填充,并完成TSV晶圆正面的CMP工艺。在图3中,TSV晶圆正面在进行后续金属布线和焊盘制作的过程中会沉积绝缘层203,然后将键合晶圆放入KOH溶液中进行第二次腐蚀,键合晶圆中只有裸支撑晶圆的一面会发生湿法腐蚀,直至裸支撑晶圆去除露出TiW/Au层为止。在图4中,将TSV晶圆放入Au腐蚀液中去除TiW/Au层。
权利要求
1.一种制作穿硅通孔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使支撑晶圆分离的工艺方法,其特点在于首先将裸支撑晶圆进行第一次KOH湿法腐蚀到一定厚度后,通过溅射TiW和Au层,与TSV晶圆进行Au-Au键合JtTSV晶圆完成TSV电镀填充后,对裸支撑晶圆进行第二次KOH湿法腐蚀去除,最后放入Au腐蚀液去掉键合介质,获得完整的TSV晶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 (1)将裸支撑晶圆放入KOH溶液中进行第一次KOH湿法腐蚀工艺,晶圆的两面同时腐蚀,厚度减薄至150-200 u m ; (2)在以刻蚀TSV的晶圆的背面和已经过KOH腐蚀的裸支撑晶圆的一面分别先后溅射TiW和Au层,Au-Au面对准置于键合机中升温加压进行Au-Au键合;键合温度为250-300°C; (3)裸支撑晶圆与TSV晶圆键合后,在TSV晶圆的正面经过TSV电镀填充和CMP工艺,最后进行制作各种金属布线和焊盘等后续工艺; (4)将键合晶圆进行第二次KOH湿法腐蚀,裸支撑晶圆被湿法腐蚀直至去除,露出键合介质; (5)将键合晶圆放入Au腐蚀液去掉TiW/Au层,获得完整的TSV晶圆。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KOH湿法腐蚀将裸支撑晶圆的厚度从初始厚度400-700 u m腐蚀减薄至150-200 u m。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已刻蚀出TSV的TSV晶圆的背面和裸支撑晶圆的一面上分别先后溅射一层TiW和Au层,厚度分别为40-60nm和150_250nm。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室温升温至250-300°C的时间为10_20min,峰值加压保温的时间为1.5-2h,键合压力2500-3000mbar,峰值加压保温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SV的通孔为圆形,孔径介于15-80u m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穿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晶圆的分离工艺,其特点在于首先将裸支撑晶圆进行第一次KOH湿法腐蚀到一定厚度后,通过溅射TiW和Au层,与TSV晶圆进行Au-Au键合。待TSV晶圆完成TSV电镀填充后,对裸支撑晶圆进行第二次KOH湿法腐蚀去除,最后放入Au腐蚀液去掉键合介质,获得完整的TSV晶圆。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文档编号H01L21/768GK103199054SQ2012100062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陈骁, 罗乐, 汤佳杰, 徐高卫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