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继电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包括一对固定接点、具有与一对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点的可动触头、用于使可动触头移动的可动铁芯以及线圈的继电器(例如专利文献I)。这种继电器有时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开闭时在接点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以下,也简称作“电弧”。)。因此,为了利用洛伦兹力拉伸所产生的电弧并使其消弧而使继电器具有永磁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 320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_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根据永磁体的配置位置的不同,有时在对线圈通电的状态(继电器的接通状态)下,洛伦兹力沿从一对固定接点拉开可动触头的方向作用于在一对可动接点之间流动的电流。若这种洛伦兹力作用于在一对可动接点之间流动的电流,则在对线圈通电并使可动触头与固定接点相接触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够稳定地维持接点之间的接触。特别是在配置有继电器的系统中,在较大的电流(例如5000A以上)流过的情况下,有时难以稳定地维持接点之间的接触。另外,若在可动接点离开固定接点时,在接点之间产生电弧,则继电器有时产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有时形成固定接点、可动触头的构件微粒(粉末)因电弧的原因而飞散,导致固定接点之间导通。另外,例如,有时各个构件的接合部因电弧而熔化。另外,例如,有时内部空间的压力因电弧的产生而上升,形成内部空间的各个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破损。因而,本发明的第I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继电器中稳定地维持接点之间的接触的技术。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继电器中减少发生因电弧的产生而出现的不良情况的技术。另外,日本特愿2010 - 245522、日本特愿2011 — 6553的公开内容作为参考而引入本说明书中。
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成的,能够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应用例I]一种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接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
占.
驱动机构,其为了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而使上述可动触头移动;以及
磁体,其用于消除在彼此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和上述可动接点这两个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触头具有位于上述一对可动接点之间的中央部,上述磁体是配置于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磁体,该第I侧与第2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该规定的面中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上述磁体的磁通密度构成为具有如下关系:上述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上述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根据应用例I所述的继电器,磁体的磁通密度构成为具有如下关系: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因此,与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和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作用于从一对固定接点拉开可动触头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而且,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具有比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大的关系。由此,能够保持作用于在上述固定接点与上述可动接点开、壁时产生的电弧电流的洛伦兹力,并且能够减小作用于从一对固定接点拉开可动触头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驱动机构进行动作的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应用例2]根据应用例I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配置于上述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磁体是单一的磁体。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继电器,与分割配置有相同厚度的磁体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磁通密度增强。[应用例3]根据应用例I或应用例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触头具有一对延伸部,该一对延伸部位于上述中央部与上述一对可动接点之间,并沿含有上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继电器,通过在中央部与一对可动接点之间设置延伸部,能够使中央部位于与一对可动接点相比远离上述一对固定接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应用例4]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投影于与上述规定的面平行的投影面的情况下,上述一对可动接点配置在与上述磁体重叠的位置,上述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不与上述磁体重叠的位置。根据应用例4所述的继电器,由于磁体配置在不与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使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作用于从一对固定接点拉开可动触头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维持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应用例5]根据应用例3或应用例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触头还具有从上述一对延伸部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延伸的一对可动接触部。根据应用例5所述的继电器,该继电器具有从延伸部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延伸的一对可动接触部。由此,通过控制在可动接触部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和磁体的方向,能够使洛伦兹力沿一对可动接触部靠近上述固定接点的方向作用于可动触头。因此,能够更进一步稳定地维持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应用例6]根据应用例I或应用例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还具有以隔在上述中央部与上述磁体之间的方式配置的磁遮蔽部。根据应用例6所述的继电器,通过在中央部与磁体之间配置磁遮蔽部,能够使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应用例7]根据应用例I 应用例6中任I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还具有在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并容纳上述可动触头与上述各个固定接点的容器,上述容器包括:一个第I容器,其具有底部,上述一对固定端子安装为,以上述固定端子的一对上述固定接点配置在内侧、上述固定端子的其他部分的一部分配置在外侧的方式贯穿上述底部,该第I容器形成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对应的、作为上述容纳空间的一部分的两个容纳室,且上述第I容器具有绝缘性;以及第2容器,其与上述第I容器相接合,并与各个上述固定端子和上述第I容器一起形成上述内部空间;上述第I容器具有分隔壁部,该分隔壁部在上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上从上述底部延伸至至少比配置有上述各个固定接点的位置远离上述底部的位置,并划分出上述两个容纳室, 上述各个固定接点位于上述内部空间中的各个上述容纳室内。根据应用例7所述的继电器,第I容器具有划分出两个容纳室的分隔壁部,两个容纳室分别容纳一对固定接点。因此,即使形成固定端子的构件的微粒因电弧的产生而飞散,由于第I容器的分隔壁部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减少微粒堆积等导致各个固定端子之间导通的可能性。即,在继电器的切断状态(驱动机构未进行动作的状态)下,能够减少固定端子之间导通的可能性。[应用例8]根据应用例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壁部在上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上从上述底部延伸至至少比配置有各个上述可动接点的位置远离上述底部的位置,各个上述可动接点位于上述内部空间中的各个上述容纳室内。根据应用例8所述的继电器,各个可动接点也位于各个容纳室内。由此,即使形成包括可动接点的可动触头的构件的微粒因电弧的产生而飞散,由于第I容器的分隔壁部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更进一步降低微粒堆积等导致各个固定端子之间导通的可能性。[应用例9]一种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接点;可动触头,其具有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
占.
驱动机构,其为了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而使上述可动触头移动;
磁体,其用于消除在彼此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和上述可动接点这两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以及容器,其在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并容纳上述可动触头与上述固定接点;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触头具有位于上述一对可动接点之间的中央部,上述磁体是配置于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磁体,该第I侧与第2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该规定的面中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上述磁体的磁通密度构成为具有如下关系:上述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上述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上述容器包括:两个第I容器,其分别与上述各个固定端子对应设置,并分别容纳上述各个固定接点;以及第2容器,其与上述两个第I容器相接合,并与各个上述固定端子和上述第I容器一起形成上述内部空间。根据应用例9所述的继电器,磁体的磁通密度构成为具有如下关系: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因此,与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和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作用于从一对固定接点拉开可动触头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而且,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具有比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大的关系。由此,能够保持作用于在上述固定接点与上述可动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电流的洛伦兹力,并且能够减小作用于从一对固定接点拉开可动触头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另外,与各个固定端子相对应地设有第I容器,在各个第I容器的内侧分别容纳有固定接点。由此,即使在一对电弧以靠近的方式被拉伸的情况下,由于各个第I容器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降低一对电弧碰撞而产生短路的可能性。[应用例10]根据应用例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各个上述可动接点容纳于上述内部空间中的、各个上述第I容器的内侧。根据应用例10所述的继电器,由于各个可动接点容纳于各个第I容器的内侧,因此即使在一对电弧以靠近的方式被拉伸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一对电弧碰撞的可能性。[应用例11]根据应用例I 应用例10中任I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磁体配置在上述第I侧与第2侧这两者。根据应用例11所述的继电器,与将磁体配置在第I侧与第2侧中的任意一者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作用于电弧电流的洛伦兹力。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消除所产生的电弧。[应用例12]—种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接点;可动触头,其具有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
占.
驱动机构,其为了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而使上述可动触头移动;以及磁体,其用于消除在彼此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和上述可动接点这两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其特征在于,上述继电器使用于包括电源与负载在内的系统,上述磁体配置于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该第I侧与第2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该规定的面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并且,上述磁体配置为,在从上述电源向上述负载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时,电流流过上述继电器的情况下,在使上述可动触头靠近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的方向上对在上述可动触头中流动的电流产生洛伦兹力。根据应用例12所述的继电器,在相对的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的状态下,磁体在使上述可动触头靠近相对的固定接点的方向上产生洛伦兹力。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相对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之间的接触。特别是在较大的电流向继电器流动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维持相对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之间的接触。在此,在应用例12中,也能够加入应用例2、3所述的特征要素。例如,也可以将应用例3所述的与可动触头的形状相关的要素引入应用例12。另外,在应用例12中,优选的是,磁体配置在第I侧与第2侧这两侦U。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对在可动触头中流动的电流产生较大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维持相对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之间的接触。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继电器、继电器的制造方法、装备有继电器的车辆、船舶等移动体等方式来实现。
图1是具有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的电路I的说明图。图2是继电器5的外观图。图3A是继电器主体6和永磁体800的立体图。图3B是从Z轴正方向侧观察继电器主体6和永磁体800时的图。图4是图3B的继电器主体6的3 — 3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继电器主体6的立体图。图6A是仅表示图4所示的剖视图中的一部分的图。图6B是用于说明永磁体800的示意图。图7是图3B的继电器5的5 — 5剖视图。图8A是相当于图3B的3 — 3剖视图的图。图8B是表示永磁体800与磁遮蔽部85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例的继电器5b的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继电器主体6b的立体图。图1IA是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的第I外观图。图1IB是继电器5d的第2外观图。图12A是图1lB的6 — 6剖视图。图12B是用于说明永磁体800d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A所示的继电器主体6d的外观立体图。
图14A是第3容器34d的外观立体图。图14B是下容器部340的外观立体图。图14C是盖容器部360的外观立体图。图15A是表示第3容器34d、杆60及可动触头50的立体图。图15B是表示第3容器34d、杆60及可动触头50的立体图。图16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例的继电器5e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第6实施例的继电器5f的图。图18是第7实施例的继电器5h的剖视图。图19是第8实施例的继电器5i的外观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剖视图。图21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继电器5g的图。图22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继电器5ja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第I其他方式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第2其他方式的图。图2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第3其他方式的第I图。图26是用于说明補助构件121的示意图。图27是用于说明变形例B的继电器5ka的图。图2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B的第I其他方式的图。图2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B的第2其他方式的图。图30是表示可动触头50m图。图31是表示可动触头50r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按照以下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A H.各实施例:1.变形例:A.第I实施例:A-1.继电器的概略结构:图1是具有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的电路I的说明图。电路I例如搭载在车辆上。电路I包括直流电源2、继电器5、变换器3以及电动机4。变换器3将直流电源2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由变换器3转换的交流电流供给至电动机4,从而电动机4驱动。车辆通过电动机4的驱动而行进。继电器5设置在直流电源2与变换器3之间,进行电路I的开闭。图2是继电器5的外观图。为了便于理解,图2也用实线表示配置在外侧壳体8的内侧的继电器主体6。另外,在图2中,为了确定方向而图示了 XYZ轴。另外,在其他图中也根据需要图示了 XYZ轴。继电器5包括继电器主体6和用于保护继电器主体6的外侧壳体8。继电器主体6具有一对固定端子10。一对固定端子10与第I容器20相接合。固定端子10具有用于连接电路I的布线的连接口(未图示)。一对固定端子10借助后述的可动触头电连接,从直流电源2经由变换器3向电动机4供给电流(电力)。外侧壳体8具有上侧壳体7与下侧壳体9。利用上侧壳体7与下侧壳体9在内侧形成有用于容纳继电器主体6的空间。上侧壳体7与下侧壳体均通过树脂制的材料成形而成。另外,继电器5在外侧壳体8与继电器主体6之间具有一对(两个)永磁体(未图不)和防振构件(未图不)。借助于永磁体的磁场,电弧承受洛伦兹力而拉伸。由此,促进电弧消弧。防振构件例如能够使用硅橡胶等弹性构件。通过具有防振构件,能够提高继电器5的耐振动性。另外,在从直流电源2向电动机4供给电流(电力)的情况下,也将一对固定端子10中的、电流流入的一侧称作正极固定端子10W,也将电流流出的一侧称作负极固定端子10X。另外,以下说明从直流电源2向电动机4供给电流的情况下的继电器5。图3A、图3B是用于说明继电器5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A是继电器主体6和永磁体800的立体图。图3B是从Z轴正方向侧(正上方侧)观察继电器主体6和永磁体800时的图。继电器5具有两个用于使电弧拉伸并消弧的单一的永磁体800。两个永磁体800沿着一对固定端子10相面对的方向(Y轴方向)配置,并且配置为将一对固定端子10隔在中间。另外,两个永磁体800配置为,隔着一对固定端子10面对的面彼此成为不同的极性。在此,永磁体800具有不被分割地连续的平板状的形状。另外,后面说明永磁体800的详细内容。另外,如上所述,固定端子10具有用于连接布线的连接口 12。A - 2.继电器的详细结构:接着,使用图4 图7说明继电器5的详细结构。图4是图3B的继电器主体6的3 — 3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继电器主体6的立体图。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继电器5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6A是仅表示图4所示的剖视图中的一部分的图。图6B是用于说明永磁体800的示意图,是从Z轴正方向观察继电器5看到的图。图7是图3B的继电器5的5 — 5剖视图,也图示了外侧壳体8 (上侧壳体7、下侧壳体9)、永磁体800。在此,在图
4、图6A中,为了明确表示永磁体800的配置位置,用虚线示出了永磁体800的轮廓。如图4和图5所示,继电器主体6包括一对(两个)固定端子10、可动触头50、驱动机构90、第I容器20以及第2容器92 (图6)。另外,在图4 图7中,将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Z轴正方向作为上方向,将Z轴负方向作为下方向。另外,将Y轴方向作为左右方向。首先,主要使用图6A、图6B说明形成于继电器主体6的气密空间100、以及可动触头50、永磁体800。如图6A、图6B所示,气密空间100由一对固定端子10、第I容器20以及第2容器92形成。固定端子10是具有导电性的构件。固定端子10例如由含有铜的金属材料形成。固定端子10呈具有底部的圆筒状。固定端子10在作为一端侧(Z轴负方向侧)的底部具有固定接触部19。固定接触部19既可以与固定端子10的其他部分相同地由含有铜的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为了抑制由电弧造成的损伤而利用耐热性更高的材料(例如钨)形成。固定接触部19中的与可动触头50相对的面形成有与可动触头50相接触的固定接点18。在固定端子10的另一端侧(Z轴正方向侧)形成有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13。凸缘部13位于第I容器20的外侧。第I容器20是具有绝缘性的构件。第I容器20例如由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形成,耐热性优异。在本实施例中,第I容器20使用了氧化铝。第I容器20包括形成侧面的侧面部22、供固定端子10的一部分在上部突出的底部24以及形成于与底部24相对的一端侧(换言之,配置有第2容器92的一侧)的开口 28。在底部24形成有供两个固定端子10穿过的两个通孔26。在此,各个固定端子10的凸缘部13与第I容器20的底部24的外表面(向外侧暴露的面)气密地接合。详细地说,固定端子10利用以下结构与第I容器20相接合。在凸缘部13的外表面中的、与第I容器20的底部24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用于抑制固定端子10与第I容器20之间的接合部分破损的隔板部17。隔板部17是为了缓和因材质不同的固定端子10与第I容器20之间的热膨胀差而产生的接合部分的产生应力而形成的。隔板部17呈内径比通孔26的内径大的圆筒状。隔板部17例如由科瓦铁镍钴合金等合金形成,使用钎焊接合于第I容器20的底部24外表面。钎焊例如使用银焊等。在固定端子10与隔板部17相独立的情况下,钎焊固定端子10的凸缘部13与隔板部17。另外,隔板部17与固定端子10也可以形成为一体。第2容器92包括具有底部的圆筒状的铁芯用容器80、矩形状的基体部32以及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接合构件30。接合构件30例如由与第I容器20的热膨胀率比较接近的低热膨胀的金属材料等形成,由磁性体(例如42合金、科瓦铁镍钴合金)、非磁性体(例如N1- 28Mo 一 2Fe)形成。本实施例的接合构件30是磁性体。在接合构件30的一个面(下表面,与基体部32相对的面)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 30h。另外,在接合构件30的与一个面相对的上表面也形成有开孔30 j。另外,接合构件30具有将开口 30 j的周缘部与开口 30h的周缘部连接起来的侧面部30c。开孔30 j周缘部与限定第I容器20的开口 28的端面28p通过使用银焊等的钎焊而气密地接合。另外,形成开口 30h的下端周缘部与基体部32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等而气密地接合。在此,由于接合构件30是磁性体,因此能够使穿过利用接合构件30形成的内侧的空间的永磁体800的磁通的密度比利用非磁性体形成的情况弱。基体部32是磁性体,例如由铁、不锈钢430等金属磁性材料形成。在基体部32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供后述的固定铁芯70 (图4)贯穿的通孔32h。铁芯用容器80是非磁性体。铁芯用容器80呈有底筒状。铁芯用容器80包括圆形状的底面部80a、从底面部80a的外缘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筒部80b以及从筒部80b的上端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80c。凸缘部80c整周通过激光焊接等与基体部32的通孔32h的周缘部气密地接合。如上所述各个构件10、20、30、32、80气密地接合,从而在内侧形成有气密空间100。在气密空间100内,为了抑制因产生电弧而发生的固定接点18、可动接点58的发热,以大气压以上(例如两个大气压)封入有氢或以氢为主体的气体。具体地说,在接合了各个构件10、20、30、32、80之后,经由以连通图4所示的气密空间100的内侧与外侧的方式配置的通气管69将气密空间100内抽吸至真空。然后,在抽真空后经由通气管69向气密空间100内封入氢等气体直至规定压力。在封入了规定压力的氢等气体之后,拧紧通气管69以使得氢等气体不会从气密空间100向外侧漏出。接着,说明可动触头50。如图6所示,可动触头50容纳于气密空间100内。可动触头50利用后述的驱动机构的作用以接近、离开(接触和拉开)各个固定接点18的方式移动。S卩,可动触头50能够利用后述的驱动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与一对固定端子10相接触而使一对固定端子10电连接。可动触头50与两个固定端子10相对配置。可动触头50是具有导电性的平板状的构件,例如由含有铜的金属材料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在从直流电源2向电动机4供给电流的情况下(图1),接点18、19彼此接触(图6A示出了接点18、19未接触的状态。),如箭头Rl所示,电流I沿从正极固定端子IOW朝向负极固定端子IOX的方向流向可动触头50。另外,各个固定接点18和与各个固定接点18相接触的各个可动接点58容纳于气密空间100中的第I容器20的内侧。可动触头50包括中央部52、延伸部54以及可动接触部56。可动接触部56是与固定接触部19相对的部分。在可动接触部56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可动接点58。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的流动方向Rl (以下,也简称作“流动方向R1”。)上,中央部52位于一对可动接触部56之间。中央部52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方向是指与可动触头50的移动的方向(也简称作“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是一个固定端子IOff (IOX)朝向另一个固定端子IOX (IOW)的方向。另外,中央部52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为平板状、棒状。另外,在中央部52形成有通孔53。在流动方向Rl上,延伸部54位于中央部52与一对可动接触部56之间,并且沿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54连接于可动接触部56和中央部52。另外,延伸部54具有可动触头50的厚度以上的长度。即,延伸部54上下延伸至可动触头50的厚度以上。如上所述,可动触头50具有延伸部54,从而中央部52以在移动方向上比可动接触部56远离固定接点18的方式配置。一对可动接触部56分别从一对延伸部54朝向继电器5的外侧延伸。可动接点58在最远离固定接点18的状态下容纳于气密空间100中的第I容器20的内侧。即,无论可动触头50如何移动(位移),可动接点58均位于第I容器20的内侧。接着,说明永磁体800的详细结构。如图6A、图6B及图7所示,各个永磁体800未被分割而具有单一的形状。另外,永磁体800呈具有恒定厚度的板状。永磁体800配置为向外侧拉伸在从直流电源2向电动机4供给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弧200。详细地说,磁体800配置为使洛伦兹力作用于将在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之间产生的一对电弧200彼此拉开的方向上。具体地说,如图6B所示,配置为从X轴负方向侧向X轴正方向侧产生磁通O。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永磁体800配置在两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Fa,该规定的面Fa包括可动触头50和利用可动触头50电连接的一对固定端子10。规定的面Fa由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Z轴方向)和一对固定端子10相对的方向(水平方向、Y轴方向)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规定的面Fa是使固定端子10线对称的面,相当于图3B的3 - 3截面。另外,规定的面Fa是包括可动触头50和利用可动触头50电连接的一对固定端子10的面。如上所述,一对永磁体800分别朝向可动触头50和一对固定端子10配置。另外,单一的永磁体800以在垂直投影于与规定的面Fa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情况下,与一对固定接点18和一对可动接点58重叠的方式连续地配置。因此,与非连续地配置相同厚度的永磁体80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强磁通密度。而且,由于不必分割配置磁体,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在此,“单一”也包括例如并不限于单面一极的永磁体而采用多极式的永磁体的情况、形成永磁体的材料并不限于单一材料而采用复合材料的情况、组合永磁体和不对磁力带来影响的其他构件的情况等。另外,“单一”也包括沿可动触头50的移动的方向(Z轴方向)并列配置以包含一对固定接点18和一对可动接点58的方式(在Y轴方向上)连续形状的永磁体的方式。另外,优选的是,永磁体的磁极面的中心点位于一对可动接点部之间的中心位置。另外,永磁体800也可以在将规定的面Fa隔在中间的第I侧与第2侧中的任意一侧配置有一个。即使在配置一个永磁体800的情况下,也与本实施例相同地配置为从X轴负方向侧向X轴正方向侧产生磁通Φ。此外,如图6A和图7所示,继电器5构成为,在垂直投影于与规定的面Fa平行的面上的情况下,一对可动接点58和一对固定接点18与永磁体800重叠,中央部52不与永磁体800重叠。S卩,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一对可动接点58和一对固定接点18配置在永磁体800所位于的范围内,中央部52未配置在永磁体800所位于的范围内。无论由驱动机构90引起的可动触头50如何移动(位移),如上所述的位置关系均成立。通过如上所述那样配置永磁体800,产生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上作用于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的洛伦兹力的磁通密度(即,从X轴负方向朝向X轴正方向的磁通的密度)具有以下关系。即,中央部52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RX的磁通密度小于可动接点58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RV的磁通密度。在此,可动接点区域RV与中央部区域RX之间的磁通密度的大小关系例如能够如下限定。即,在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相接触的状态(继电器5的接通状态)下,比较可动接点区域RV的磁通密度中的最小的磁通密度Brv与中央部区域RX中的最大的磁通密度Brx,只要大小关系为“磁通密度Brv >磁通密度Brx”即可。由此,与中央部区域RX和可动接点区域RV具有相同的磁通密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在从固定端子10拉开可动触头50的方向(下方向、Z轴负方向)上作用于在中央部52中流动的电流的洛伦兹力。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也将在自固定端子10拉开的方向上作用于可动触头50的洛伦兹力称作“电磁斥力”。在此,磁通密度的测量使用在市售的高斯仪(例如LakeShore公司制的410型便携式.高斯仪)中组合专用的探头(例如LakeShore公司制的横波探头,型号:MST — 410)而得到的装置来进行。具体地说,在测量对象样品(在本实施例中,为继电器主体6)上预先开设探头插入用的孔,能够插入探头来进行测量。另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计算磁通密度。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磁通密度分布的计算能够通过在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制作模型、并且将预先对实际使用于继电器5的构成构件测量到的永磁体800的保持力和各个构成构件的相对磁导率等物理属性值输入分析软件来进行。即便在通过在测量对象样品上设置探头插入用的孔从而样品的磁通密度较大地变化的情况下、测量对象样品过小且导致基于探头的测量较困难的情况下,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磁通密度的计算也能够计算出磁通密度Brv与磁通密度Brx之间的大小关系。接着,使用图4说明驱动机构90。驱动机构90包括杆60、基体部32、固定铁芯70、可动铁芯72、铁芯用容器80、线圈44、线圈卷轴42、线圈用容器40、作为弹性构件的第I弹簧62以及作为弹性构件的第2弹簧64。驱动机构90为了使各个可动接点58与各个固定接点18相接触而使可动触头50向可动接点58与固定接点18相对的方向(上下方向、Z轴方向)移动。详细地说,驱动机构90为了使各个可动接点58与各个固定接点18相接触、使各个可动接点58自各个固定接点18拉开而使可动触头50移动。S卩,驱动机构90将继电器5设定为接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中的任意状态。线圈44缠绕在中空圆筒状的树脂制的线圈卷轴42上。线圈卷轴42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卷轴主体部42a、从卷轴主体部42a的上端朝向外侧延伸的上表面部42b以及从卷轴主体部42a的下端朝向外侧延伸的下表面部42c。线圈用容器40是磁性体,例如由铁等金属磁性材料形成。线圈用容器40呈凹状形状。详细地说,线圈用容器40由矩形状的底面部40a和从底面部40a的外周端向上方(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面部40b形成。另外,在底面部40a的中央形成有通孔40h。线圈用容器40将线圈卷轴42容纳于内侧。另外,线圈用容器40包围线圈44并供磁通穿过,与后述的基体部32、固定铁芯70及可动铁芯72 —起形成磁路。铁芯用容器80在底面部80a上容纳圆板状的橡胶86与圆板状的底板84。铁芯用容器80贯穿于卷轴主体部42a的内侧与线圈用容器40的通孔40h内。另外,在筒部80b的下端侧与线圈用容器40及线圈卷轴42之间配置有圆筒状的引导部82。引导部82是磁性体,例如由铁等金属磁性材料形成。通过具有引导部82,能够将对线圈44通电时产生的磁力闻效地传递到可动铁芯72。固定铁芯70呈圆柱状,包括圆柱状的主体部70a和从主体部70a的上端向外侧延伸的圆板状的上端部70b。在固定铁芯70上,从上端直到下端形成有通孔70h。通孔70h形成于主体部70a与上端部70b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心附近。固定铁芯70的包括主体部70a的下端在内的一部分容纳于铁芯用容器80的内侧。另外,上端部70b配置为在基体部32上突出。另外,在上端部70b的外表面上配置有橡胶件66。而且,在上端部70b的上表面上隔着橡胶件66配置有铁芯盖68。铁芯盖68在中央形成有供杆60贯穿的通孔68h。铁芯盖68的外周缘附近通过焊接等与基体部32相接合。利用铁芯盖68防止固定铁芯70向上方移动。可动铁芯72呈圆柱状,从上端直到下端附近形成有通孔72h。另外,在下端形成有具有比通孔72h的内径大的内径的凹部72a。通孔72h与凹部72a相连通。可动铁芯72借助于橡胶86和底板84容纳于铁芯用容器80的底面部80a上。另外,可动铁芯72的上端面配置为与固定铁芯70的下端面相对。通过对线圈44通电,可动铁芯72被固定铁芯70吸引而向上方移动。第2弹簧64贯穿于固定铁芯70的通孔70h内。第2弹簧的一端与铁芯盖68相抵接,另一端与可动铁芯72的上端面相抵接。第2弹簧64沿可动铁芯72离开固定铁芯70的方向(Z轴负方向、下方向)对可动铁芯72施力。第I弹簧62配置在可动触头50与固定铁芯70之间。第I弹簧62沿可动接点58与固定接点18相靠近的方向(Z轴正方向、上方向)对可动触头50施力。在此,在气密空间100中的(参照图6A)、接合构件30的内侧容纳有第3容器34。第3容器34例如由合成树月旨、陶瓷形成,防止在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之间产生的电弧碰触导电性的构件(例如后述的接合构件30等)。第3容器34呈长方体形状,包括长方形状的底面部31和从底面部31的外周端向上方延伸的侧面部37。在底面部31上具有槽状的保持部33。另外,在底面部31形成有供杆60贯穿的通孔34h。第I弹簧62的一端与中央部52相抵接,另一端隔着弹性材料(例如橡胶)95与底面部31相抵接。另外,弹性材料95配置为包围杆60的轴部60a的一部分,抑制固定接触部19、可动触头50的构成构件因电弧而飞散导致细粉末侵入第2弹簧64。由此,能够减少对第2弹簧64的特性带来影响的可能性。杆60是非磁性体。杆60包括圆柱状的轴部60a、设置在轴部60a的一端的圆板状的一端部60b以及设置在轴部60a的另一端的圆弧状的另一端部60c。轴部60a以在上下方向(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贯穿于可动触头50的通孔53内。一端部60b在线圈44中未流有电流的状态下配置在中央部52中的与配置有第I弹簧62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另一端部60c配置在凹部72a内。另外,另一端部60c与凹部72a的底面相接合。一端部60b在驱动机构90未进行驱动的状态(未通电状态)下,利用第2弹簧64限制可动触头50朝向固定端子10移动。另一端部60c用于在驱动机构90进行驱动的状态下使杆60与可动铁芯72的移动连动。接着,使用图4说明继电器5的动作。若对线圈44通电(继电器5的接通状态),则可动铁芯72被固定铁芯70吸引。S卩,可动铁芯72克服第2弹簧64的作用力而靠近固定铁芯70,并与固定铁芯70相抵接。若可动铁芯72向上方移动,则杆60也向上方移动。由此杆60的一端部60b也向上方移动。由此,对可动触头50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在第I弹簧6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可动触头50向上方(靠近固定接点18的方向)移动。由此,各个固定接点18与对应的各个可动接点58相接触,两个固定端子10借助于可动触头50相导通(继电器5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若切断对线圈44的通电(继电器5的切断状态),则可动铁芯72主要借助第2弹簧64的作用力而以离开固定铁芯70的方式向下方移动。由此,可动触头50被杆60的另一端部60b按压而也向下方(离开固定接点18的方向)移动。由此,各个可动接点58自各个固定接点18拉开,两个固定端子10之间的导通被切断(继电器5的非导通状态)。如上所述,若对线圈44通电,则可动触头50移动且两个固定端子10之间导通,若线圈44的通电被切断,则可动触头50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两个固定端子10之间成为非导通。在此,当可动接点58与固定接点18开闭时,在接点18、58之间产生电弧。所产生的电弧被设于外侧壳体7的永磁体800向Y轴方向拉伸而消弧。如上所述,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具有中央部区域RX与可动接点区域RV相比永磁体800的磁通密度较小的关系。因此,在使驱动机构90动作而使继电器5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减少针对向可动触头50流动的电流的电磁斥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另外,在为了良好地维持接触状态而以规定的力(例如5N)使继电器5的接点18、58之间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第I弹簧62施加于可动触头50的力(作用力)设定为与电磁斥力的降低相应地减少。由此,在打开接点18、58时,用于克服第I弹簧62的作用力从固定端子10拉开可动触头50的第2弹簧64的力(作用力)也能够设定得较小。因此,用于克服第2弹簧64的作用力向固定铁芯70侧推举可动铁芯72的磁力也能够设定得较小。即,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5能够减小线圈44的卷绕数,能够减少向线圈44通入的电流。因此,能够实现继电器5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特别是在继电器5配置于大电流(例如5000A以上)流动的电路中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继电器5大型化,能够抑制消耗电力增加。另外,由于永磁体800为单一的磁体,因此能够比使用分割的磁体减少继电器5的制造成本。B.第2实施例: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例的继电器5a的图。图8A是相当于图3B的3 —3剖视图的图。图8B是表不永磁体800与磁遮蔽部85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意图。继电器主体6a也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被外侧壳体8 (图2)包围周围而受到保护。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不同之处在于可动触头50a的形状、新设置了磁遮蔽部850方面以及永磁体800与可动触头50a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他结构(例如驱动机构90)是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此,在图8A中,为了明确表示永磁体800、磁遮蔽部850的配置位置,用虚线示出永磁体800的轮廓,用单点划线示出磁遮蔽部850的轮廓。如图8A所示,可动触头50a呈具有恒定的厚度的平板状。可动触头50a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包括一对可动接点58和配置在一对可动接点58之间的中央部52a。包括可动接点58在内的可动接触部56a与中央部52a形成为在可动触头50a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如图8A所示,永磁体800配置在将包括可动触头50a和一对固定端子10的规定的面Fa搁在中间的两侧。另外,在垂直投影于与规定的面Fa平行的面上的情况下,包括一对可动接点58和中央部52a的可动触头50a以及一对固定接点18与永磁体800重叠。磁遮蔽部850例如能够使用平板状的磁性体。例如,磁遮蔽部850能够使用磁性体(例如铁)制成。磁遮蔽部850能够减少使洛伦兹力作用于在中央部52a中流动的电流的磁通密度。S卩,如图8A和图8B所示,以隔在朝向可动触头50a放出磁通的永磁体800 (配置在X轴负方向侧的永磁体800)与中央部52a之间的方式配置有磁遮蔽部850。而且,也可以隔在供通过可动触头50a后的磁通流入的永磁体800 (配置在X轴正方向侧的永磁体800)与中央部52a之间的方式配置磁遮蔽部850。如上所述,通过具有磁遮蔽部850,能够使中央部52a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RX的磁通密度比可动接点58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RV的磁通密度小。由此,与中央部区域RX的磁通密度与可动接点区域RV的磁通密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磁斥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继电器5a处于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18与可动触头50之间的接触。另夕卜,由于不必使可动触头50a向可动触头50a的移动方向弯曲,因此与第I实施例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另外,与上述第I实施例相同地能够减少用于将可动铁芯72推举于固定铁芯70的磁力,因此能够减少向线圈44通入的电流。因此,能够减少继电器5a的电力消耗。C.第3实施例:图9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例的继电器5b的图。图9是相当于图3B的3 — 3剖视图的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继电器主体6b的立体图。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动触头50b的结构。其他结构是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在图9中,为了明确表示永磁体800的配置位置,用虚线示出了永磁体800的轮廓。如图9所示,可动触头50b包括在表面形成有可动接点58b的可动接触部56b、延伸部54b以及中央部52b。可动接触部56b是与固定接触部19相对的部分。在流动方向Rl上,中央部52b位于一对可动接触部56b之间。中央部52b沿一对固定端子10相对的方向(水平方向、Y轴方向)延伸。在流动方向Rl上,一对延伸部54b位于中央部52b与一对可动接点58b之间。一对可动接触部56b从一对延伸部54b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延伸。S卩,一对可动接触部56b从一对延伸部54b朝向继电器5c的内侧延伸。在此,永磁体800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以将规定的面(在本实施例中为纸面)隔在中间的方式配置在两侧,在继电器主体6b上从纸面深度侧朝向跟前侧形成有磁通。即,永磁体800使洛伦兹力沿将产生于接点18、58b之间的一对电弧电流拉开的方向发挥作用。换言之,永磁体800使洛伦兹力沿使电弧电流朝向继电器5b的外侧的方向发挥作用。
如上所述,一对可动接触部56b从延伸部54b沿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因此,利用永磁体800,能够使朝向使可动接触部56b靠近固定端子10的方向的洛伦兹力Fl作用于在可动接触部56b中流动的电流。由此,能够更进一步维持继电器5b的接通状态下的一对固定接点18与可动触头50b之间的接触。如上所述,在接点18、58b闭合的状态下,洛伦兹力Fl作用于可动接触部56b。因此,在以规定的力(例如5N)使接点18、58b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第I弹簧62施加于可动触头50的力(作用力)设定为减小与洛伦兹力Fl相应的量。因此,与第I实施例相比,能够将用于向固定铁芯70侧推举可动铁芯72的磁力设定得较小。即,继电器5c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D.第4实施例:图11A、图1IB是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的外观图。图1IA是继电器5d的第I外观图。图1lB是继电器5d的第2外观图。对于图11A,为了便于理解,配置在外侧壳体8的内侧的继电器主体6d的结构也用实线表示。另外,图1lB省略了在图1lA中图示的外侧壳体8的图示,并且图示了继电器5d所具有的永磁体800d。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不同之处在于第I容器20d的结构、由永磁体800d形成的磁通的方向、后述的第3容器的结构以及后述的接合构件的结构。其他结构(例如驱动机构90)是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更优选的是第3容器和接合构件采用后述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如图1lA所示,继电器5d与各个固定端子10相对应地具有第I容器20d。在本实施例中,与两个(一对)固定端子10相对应地设有两个(一对)第I容器20d。第I容器20d是具有绝缘性的构件。第I容器20例如由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形成,耐热性优异。第I容器20呈具有底部的圆筒状。如图1lB所示,永磁体800d配置为磁通的方向是与第I实施例相反的方向(从X轴正方向侧朝向X轴负方向侧的方向)。后面说明其理由。图12A、图12B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的图。图12A是图1lB的6 —6剖视图。图12B是用于说明永磁体800d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A所示的继电器主体6d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在图12A中,为了明确表示永磁体800d的配置位置,用虚线示出了永磁体800d的轮廓。如图12A所不,继电器主体6d利用第I容器20d、与第I容器20d相接合的固定端子10以及与第I容器20d相接合的第2容器92d在内侧形成有气密空间100d。包括可动接点58的可动接触部56与包括固定接点18的固定接触部19容纳于与各个固定端子10对应设置的第I容器20d的内侧。详细地说,无论可动触头50如何移动(位移),可动接触部56和固定接触部19均容纳于第I容器20d的内侧。在此,如图12B所示,永磁体800d的磁通O形成为从X轴正方向侧向X轴负方向侧贯穿继电器主体6d。因此如图12A所示,利用永磁体800d,在使可动接触部56靠近固定端子10的方向上对在可动接触部56中流动的电流作用有洛伦兹力。即,由于贯穿继电器主体6d的永磁体800d的磁场的方向与第I实施例相反,因此作用于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第I实施例相反。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继电器5d具有永磁体800d,该永磁体800d使洛伦兹力沿使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开闭时产生的电弧200彼此靠近的方向发挥作用。此外,永磁体800d配置为使洛伦兹力沿使可动触头50靠近固定接点18的方向上作用于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详细地说,在可动接触部56中流动的电流)。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在此,将作用于使可动触头50靠近固定接点18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也称作“电磁吸附力”。另外,由于产生电磁吸附力,因此在以规定的力(例如5N)使继电器5d的接点18、58之间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第I弹簧62作用于可动触头50的力(作用力)设定得更小。由此,在打开接点18、58时用于克服第I弹簧62的作用力从固定端子10拉开可动触头50的第2弹簧64的力(作用力)也能够设定得更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继电器5d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接合构件30d包括第I接合构件301与第2接合构件303。第I接合构件301与第2接合构件303例如由金属材料等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与氧化铝制的第I容器20d相接合的第2接合构件303的热膨胀率比第I接合构件303的热膨胀率小。例如,第I接合构件301使用不锈钢制成,第2接合构件303使用科瓦铁镍钴合金、42合金制成。通过使热膨胀率较小的第2接合构件303夹设在不锈钢制的第I接合构件301与陶瓷制的第I容器20d之间,能够缓和因第I容器20d与第I接合构件301之间的热膨胀差而产生的应力。由此,能够减少继电器6d破损的可能性。在第I接合构件301的一面(上表面)上形成有供可动触头50的一部分穿过的两个圆形状的开口 301h。另外,在第I接合构件301的与一面相对的面(下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 301 j。第2接合构件303与第I容器20d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2接合构件303设有两个。第2接合构件303呈圆筒形状。第2接合构件303分别与第I容器20d和第I接合构件301相接合。具体地说,第I与第2接合构件301、303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等而气密地接合。另外,第2接合构件303与第I容器20d利用钎焊相接合。第3容器34d包括下容器部340与盖容器部360。下容器部340与盖容器部360例如由合成树脂、陶瓷形成。第3容器34d防止在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之间产生的电弧200碰触导电性的构件(例如接合构件30d)、各构成构件的接合部分(例如第I容器20d与接合构件30d之间的接合部分)。S卩,第I容器20d与第2接合构件303之间的接合部分、以及第I与第2接合构件301、303之间的接合部分处于隔着第3容器34d与固定接点18及可动接点58相对的关系。换言之,第I容器20d与第2接合构件303之间的接合部分、以及第I与第2接合构件301、303之间的接合部分位于通过第3容器34d被固定接点18和可动接点58挡住(不能够目视确认)的位置。图14A 图14C是用于说明第3容器34d的详细结构的图。图14A是第3容器34d的外观立体图。图14B是下容器部340的外观立体图。图14C是盖容器部360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4A所示,第3容器34d通过盖容器部360与下容器部340相嵌合而成为一体。如图14A和图14C所示,在盖容器部360上形成有供杆60、可动触头50穿过的多个通孔362h、366。另外,如图14B所示,在下容器部340上形成有供杆60穿过的通孔346。图15A、图15B是表示第3容器34d、杆60及可动触头50的立体图。如图15A、图15B所示,杆60的一部分与可动触头50的一部分被第3容器34d包围。如上所述,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所具有的永磁体800d使电磁吸附力作用于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维持继电器5d处于接通状态下的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另外,由于产生电磁吸附力,因此在以规定的力(例如5N)使继电器5d的接点18、58之间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第I弹簧62施加于可动触头50的力(作用力)设定得更小。由此,在打开接点18、58时用于克服第I弹簧62的作用力从固定端子10拉开可动触头50的第2弹簧64的力(作用力)也能够设定得较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继电器5d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在此,在以使电磁吸附力发挥作用的方式配置永磁体800d的情况下,永磁体800d使洛伦兹力沿使一对电弧200彼此靠近的方向作用于该一对电弧200(图12A)。继电器5d与各个固定端子10相对应地设有第I容器20d。第I容器20d配置为包围可动接触部56与固定接触部19。因此,能够防止沿彼此靠近的方向被拉伸的电弧200彼此碰撞而产生短路。而且,继电器5d与多个固定接点18相对应地具有多个第I容器20d,从而即使在形成固定端子10的构件因电弧200的产生而飞散的情况下,由于第I容器20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减少一对固定端子10之间因飞散微粒的原因而导通的可能性。在此,若在接点18、58之间产生电弧,则气密空间100的温度上升,从而气密空间100内的气体膨胀,气密空间100内的压力上升。因此,形成气密空间100的构件(例如第I容器20)要求耐压性。如上所述,通过分别与多个固定端子10对应地设置多个第I容器20d,从而与相对于多个固定端子10设置单一的第I容器20的情况(图4)相比,能够提高第I容器20的耐压性。由此,能够减少继电器5破损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第4实施例中,以在将继电器5d垂直投影于与包括可动触头50和一对固定端子10的规定的面(图12A的纸面)平行的面上的情况下,包括可动接点58的可动接触部56以及一对固定接点18与永磁体800d重叠、中央部52不与永磁体800d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各个结构18、54、800d (图12A)。取代此,也可以将各个结构18、54、800d配置为,在将继电器5d垂直投影于与规定的面平行的面上的情况下,包括中央部52的可动触头50以及一对固定接点18与永磁体800d重叠。S卩,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也可以在永磁体800d所位于的范围内配置有一对固定接点18与可动触头50。换言之,上述第4实施例只要采用产生电磁吸附力那样的方式,也可以不具有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所具备的磁通密度的关系(中央部52所位于的区域的磁通密度小于可动接点58所位于的区域的磁通密度的关系)。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电磁吸附力也作用于在中央部52中流动的电流。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维持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另外,由于使接点18、58稳定地相接触,因此在以规定的力(例如5N)使接点18、58之间相接触的情况下,由于作用有电磁吸附力,因此能够将第I弹簧62的作用力设定得更小。因此,用于克服第2弹簧64的作用力向固定铁芯70侧推举可动铁芯72的磁力也能够设定得较小。即,本实施例的继电器5d能够更进一步减少线圈44的卷绕数,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向线圈44通入的电流。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实现继电器5d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第I接合构件301为非磁性体(例如不锈钢304)。通过如此设置,与第I接合构件301使用磁性体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磁通穿过。因此,能够利用永磁体800d使作用于中央部52的电磁吸附力增加。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继电器5d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E.第5实施例:图16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例的继电器5e的图。图16是相当于图3B的3 — 3剖视图的图。继电器主体6e也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被外侧壳体8 (图2)包围而受到保护。另外,在外侧壳体8与继电器主体6e之间,在将规定的面(图16的纸面)隔在中间的两侧配置有永磁体800e。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的不同之处在于永磁体800e的大小。其他结构是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永磁体800e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比第I实施例的永磁体800长。另外,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可动触头50与一对固定接点18位于永磁体800e所位于的范围内。S卩,在将继电器5e垂直投影于与包括可动触头50和一对固定端子10的规定的面(图16的纸面)平行的面上的情况下,永磁体SOOe具有与固定接点18和可动触头50重叠的关系。详细地说,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中央部52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RX位于比一对可动接点58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RV远离永磁体800e的中心Kl的位置。在此,对于贯穿继电器主体6e的磁通密度,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上,一般永磁体800e的两端的磁通密度小于永磁体800e的中央的磁通密度。因此,如图16所示,形成于继电器5e的磁通密度Bt在中央部区域RX比可动接点区域RV小。如上所述,第5实施例的继电器5e具有中央部区域RX的永磁体800e的磁通密度小于可动接点区域RV的永磁体800e的磁通密度的关系。因此,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能够减少电磁斥力,能够稳定地维持继电器5e处于接通状态下的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另外,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能够减少线圈44的卷绕数,能够减少向线圈44通入的电流。因此,能够实现继电器5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F.第6实施例:图17是用于说明第6实施例的继电器5f的图。图17是从Z轴方向(正上方)观察继电器主体6d和永磁体800时的图。继电器主体6f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也被外侧壳体8 (图2)包围周围而受到保护。与上述第I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端子10的设置数量、第I容器20的设置数量、可动触头50的设置数量以及使可动触头50驱动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其他结构是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为了区别说明多个固定端子10而在多个固定端子10加上括号来标注附图标记10P、10Q、10R、10S。继电器主体6d包括具有固定接点的四个固定端子10、具有分别与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可动接点的两个可动触头50以及供各个固定端子10接合并具有绝缘性的第I容器20。另外,为了驱动两个可动触头50而具有两个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的主要结构与第I实施例的驱动机构90 (图4)的结构相同。两个驱动机构中的基体部32、铁芯用容器80、线圈44、线圈卷轴42以及线圈用容器40共用,杆60、固定铁芯70、可动铁芯72、第I弹簧62以及第2弹簧64与各个驱动机构对应设置并使用。而且,与一个可动触头50接触分离的两个固定端子10PU0Q中的一个固定端子IOP电连接于电路I (图1)的布线99,另一个固定端子IOQ使用布线98电连接于与另一个可动触头50接触分离的两个固定端子10R、10S中的一个固定端子10R。另外,另一个固定端子IOS与电路I的布线99电连接。即,多个(4个)固定端子IOP 固定端子IOS借助于两个可动触头50而串联电连接。永磁体800配置在将规定的面隔在中间的第I侧与第2两侧,该规定的面包括可动触头50和利用可动触头50电连接的一对固定端子10。另外,与第I实施例相同,永磁体800配置为使洛伦兹力沿使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的一对电弧彼此拉开的方向发挥作用。而且,与第I实施例相同,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一对可动接点和一对固定接点配置在永磁体800所位于的范围内,可动触头50的中央部52未配置在永磁体800所位于的范围内。如上所述,第6实施例的继电器5f与第I实施例相同地能够减少作用于中央部52的电磁吸附力。另外,继电器5f与第I实施例相比能够降低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的电压。由此,能够减小在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小电流化),能够减少由电弧产生导致的不良情况产生。例如,能够减少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因电弧产生的热量而粘着的可能性。G.第7实施例:图18是第7实施例的继电器5h的剖视图。图18与图4相同地相当于图3B的
3- 3剖视图。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不同之处在于第I容器20h具有分隔壁部21这一点。其他结构是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第7实施例的继电器5h具有磁通密度与第I实施例的继电器5的磁通密度相同的关系。即,可动接点58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RV的磁通密度小于中央部52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RX的磁通密度。第I容器20h包括底部24和与底部24相对的开口 28。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对开口 28标注了单点划线。另外,第I容器20h形成分别与多个固定端子10对应的多个容纳室100t。在本实施例中,第I容器20h在内侧形成分别与两个固定端子10对应的两个容纳室100t。两个容纳室IOOt利用分隔壁部21划分而成。详细地说,两个容纳室IOOt由分隔壁部21与第I容器20f的侧面部22形成。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对两个容纳室IOOt的下表面开口标注虚线。分隔壁部21与第I容器20f的其他部分(例如底部24)等一体制作而成。分隔壁部21沿第I容器20f的侧面部22中的、一对固定端子10面对的方向延伸并遍布将一对固定端子10隔在中间的第I侧面部与第2侧面部延伸。第I侧面部与第2侧面部以将侧面部22中的气密空间100隔在中间的方式位于X轴正方向侧与X轴负方向侧。分隔壁部21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Z轴方向、铅垂方向)上从底部24延伸至至少比配置有多个固定接点18的位置远离底部2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分隔壁部21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从底部24延伸至比配置有多个可动接点58的位置远离底部24的位置。在此,关于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铅垂方向、Z轴方向),将可动触头50靠近固定端子10的方向作为上方向(铅垂上方向、Z轴正方向),将可动触头50自固定端子10离开的方向作为下方向(铅垂下方向、Z轴负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分隔壁部21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从底部24延伸至比可动接点58靠下侧。通过分隔壁部21从底部24延伸至规定的位置,从而各个固定接点18位于气密空间100中的各个容纳室IOOt内。另外,各个可动接点58位于气密空间100中的各个容纳室IOOt内。详细地说,无论可动触头50如何移动(位移),各个可动接点58始终位于各个容纳室IOOt内。进一步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分隔壁部21位于一对固定接点18之间以及一对可动接点58之间。即,各个固定接点18配置在将分隔壁部21隔在中间的位置。另夕卜,各个可动接点58配置在将分隔壁部21隔在中间的位置。如上所述,第7实施例的继电器5h具有形成分别与多个固定端子10对应的多个容纳室IOOt的第I容器20h。另外,多个容纳室IOOt利用第I容器20h中的分隔壁部21划分形成。而且,分隔壁部21在可动触头21的移动方向上从底部24延伸至比配置有可动接点58的位置远离底部24的位置。即,各个固定接点18和各个可动接点58位于气密空间100中的对应的各个容纳室100t内。由此,即使形成固定端子10的构件的微粒因电弧的产生而飞散,具有与第1容器20h的分隔壁部21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减少微粒堆积等导致各个固定端子10之间导通的可能性。另外,通过不仅使固定接点18而且使可动接点58也位于容纳室100t内,从而即使形成包括可动接点58的可动触头50的构件的微粒因电弧的产生而飞散,第1容器20f的分隔壁部21也成为障壁。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微粒堆积等导致各个固定端子10之间导通的可能性。H.第8实施例:图19是第8实施例的继电器5i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外侧壳体8 (图11A)的图示省略。图20是图19的剖视图。图20与图4相同地相当于图3B的3 — 3剖视图。在图20中,为了明确表示永磁体800i的配置位置,用虚线示出了永磁体800i的轮廓。第8实施例的继电器5i与第7实施例的继电器5h (图18)的不同之处在于永磁体800i的大小和磁通密度的关系。其他结构(例如第I容器20h)是与第7实施例的继电器5h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第8实施例的继电器5i在使用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2的电路(也称作“系统”。)I中使用(图1)。即,继电器5i使用于含有畜电池的系统I。系统I包括电动机4等负载。在本实施例中,也将在蓄电池2放电时一对固定端子10中的、电流流入的侧称作正极固定端子10W,也将电流流出的侧称作负极固定端子10X。另外,在使用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2的情况下,系统I也可以采用将利用电动机4再生的能量充电于蓄电池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系统I中设置用于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转换器。另外,在其他实施例、变形例中,在使用了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2的情况下,系统I除了变换器3也具有转换器。另外,第8实施例的继电器5i并不限于使用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2的系统1,能够用于除蓄电池之外具有一次电池、燃料电池等各种电源和负载4的系统I。一对固定端子10中的、在从直流电源2向负载4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时电流流入的一侧成为正极固定端子10W,电流流出的一侧成为负极固定端子10X。如图20所示,一对永磁体800i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配置在可动触头50与固定端子10相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50所位于的范围内。如图20所示,一对永磁体800 在从直流电源2向电动机4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时电流流过继电器5i的情况下,在使可动触头50靠近相对的固定接点的方向上对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I产生洛伦兹力(电磁吸附力)。一对永磁体800i为了产生电磁吸附力而构成为在气密空间100内产生从X轴正方向侧朝向X轴负方向侧的磁通Φ。S卩,若在向线圈44通电的状态(继电器5i的接通状态)下使蓄电池2 (图1)放电,则电流I依次向正极固定端子10W、可动触头50、负极固定端子IOX流动。永磁体800i在使可动触头50靠近相对的固定接点18的方向上对在可动触头50中流动的电流I中的、沿规定方向流动的电流产生洛伦兹力Ff。在此,在规定方向上流动的电流是指沿由可动触头50导通的一对固定端子10彼此相面对的方向、即从正极固定端子IOW朝向负极固定端子IOX的方向(Y轴正方向)流动的电流。如上所述,在第8实施例的继电器5i中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永磁体8001:在从作为电源的直流电源2向作为负载的电动机4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时,电流流过继电器5g的情况下,沿使可动触头50靠近相对的固定接点18的方向产生洛伦兹力(也称作“电磁吸附力”。)(图20)。由此,与上述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 (图12A)相同地能够减小用于使可动铁芯72移动的力,因此能够减小线圈44的卷绕数。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抑制继电器5i大型化、减少电力消耗。特别是在较大的电流从直流电源2流向电动机4等负载的情况下,由于电磁吸附力也变大,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维持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而且,一对永磁体SOOi配置为将可动触头50与固定端子10相接触的状态下的可动触头50整体隔在中间。由此,除了对在可动接触部56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电磁吸附力,也能够对在中央部52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电磁吸附力。因此,在继电器5i的接通状态下,能够更进一步稳定地维持接点18、58之间的接触。另外,能够更进一步减小线圈44的卷绕数,能够进一步抑制继电器5i大型化。在此,由于配置有永磁体SOOi以便产生电磁吸附力,因此以在正极固定端子IOW侧的接点18、58之间产生的电弧和在负极固定端子IOX侧的接点18、58之间产生的电弧彼此靠近的方式对电弧产生洛伦兹力。但是,第I容器20h在一对固定接点18之间和一对可动接点58之间具有分隔壁部21。由此,能够防止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被拉伸的电弧彼此碰撞而产生短路。另外,继电器5i具有分隔壁部21,从而即使在形成固定端子10的构件因电弧的产生而飞散的情况下,由于分隔壁部21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减少一对固定端子10之间因飞散微粒的原因而导通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第8实施例中,永磁体800i配置在将整个可动触头50隔在中间的位置(图20),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永磁体800i也可以配置为将相对部56与中央部5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隔在中间。即使这样,也起到与上述第8实施例相同的效果。1.变形例: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中的、除权利要求书的独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要素以外的要素是附加的要素,能够适当地省略。另外,并不限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各种方式中进行实施,例如也能够如下变形。1- 1.第I变形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可动触头50、50a、50b和利用可动触头50、50a、50b连接的一对固定端子10,配置有不同极性彼此面对的两个永磁体800。取代此,永磁体800也可以为一个。即使这样,也能够利用由永磁体800形成的磁通来拉伸电弧。另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通过减少电磁斥力而产生电磁吸附力,能够稳定地维持一对固定接点18与可动触头50、50a、50b之间的接触。1 — 2.第2变形例:图21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继电器5g的图。图21是从Z轴正方向侧观察继电器主体6g和永磁体800f的情况下的不意图。与第2实施例的继电器5a (图8A、图8B)的不同之处在于永磁体800f的结构。其他结构(例如可动触头50a等)是与第2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继电器5g具有不同极性彼此相对的一对永磁体800f。各个永磁体800f是多极式的永磁体。具体地说,永磁体800f被磁化为在可动接点区域RV与中央部区域RX形成相反朝向的磁通。另外,对各个永磁体800f中的、磁极的配置方式不同的区域的边界标注了虚线。一对永磁体800f使洛伦兹力以向继电器5g的外侧拉伸的方式作用于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电流。详细地说,一对永磁体800f以向彼此拉开的方向拉伸一对电弧(在正极固定端子IOW侧与负极固定端子IOX侧产生的电弧)的方式使洛伦兹力发挥作用。而且,一对永磁体800f使洛伦兹力沿使可动触头50靠近固定端子10的方向作用于在可动触头50的中央部52a中流动的电流I。如上所述,继电器5g在将规定的面Fa隔在中间的第I侧与第2侧配置有永磁体800f,该规定的面Fa包括可动触头50和利用可动触头50电连接的一对固定端子10。永磁体800f使洛伦兹力作用于将在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开闭时产生的一对电弧彼此拉开的方向上,并且使电磁吸附力作用于在中央部52a中流动的电流。因此,能够实现促进电弧消弧,并且通过产生电磁吸附力而能够稳定地维持一对固定接点与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1 — 3.第3变形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驱动机构90,使用利用磁力使可动铁芯72移动的机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用于使可动触头50移动的其他机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机构:在可动触头50的中央部52 (图6A)中的与固定端子10所位于的一侧相反侧的面上,设置能够自外部操作且伸缩自如的升降部,利用升降部的伸缩使可动触头50移动。I — 4.第4变形例:在上述第1、2、3、5、6、7、8实施例中,取代第3容器34 (例如图4)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第4实施例的第3容器34d (图12A)的结构。即,也可以在第1、2、3、5、6实施例中采用下容器部340与盖容器部360相独立的第3容器34d。另外,在上述第1、2,3、5、6、7、8实施例中,取代接合构件30 (例如图4)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第4实施例的接合构件30d (图12A)的结构。S卩,也可以在第1、2,3、5,6,7、8实施例中采用使用了材质不同的第I接合构件301与第2接合构件303的接合构件30d。1 — 5.其他变形例:1-5-1.第I弹簧和关连构件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例中,第I弹簧62在不与杆60的移动相应地位移的前提下使另一端固定于第3容器34 (图3)。但是,第I弹簧6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采用与杆60的移动相应地位移的结构或其他结构。以下记载具体例子。另外,以下,作为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的变形例而记载第I弹簧和关连构件的结构,但是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图22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继电器5ja的图。图22是相当于图12A的6 — 6剖视图的图。与上述第4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I弹簧62的另一端所抵接的部分。另夕卜,对与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 (图12A)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22所示,第I弹簧62的一端与可动触头50相抵接,另一端与台座部67相抵接。台座部67呈圆环状。另外,台座部67通过与固定于杆60的C形密封圈61相抵接而固定相对于杆60的位置。台座部67与杆60的移动相应地位移。即,第I弹簧62与杆60的移动相应地位移。另外,圆筒状的固定铁芯70f具有朝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71。第2弹簧64的一端与突出部71相抵接。另外,第I弹簧62和第2弹簧64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使用螺旋弹簧。详细地说,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使用压缩螺旋弹簧。这种结构的继电器5ja的动作如下所述。S卩,若对线圈44通电,则可动铁芯72克服第2弹簧64的作用力而靠近固定铁芯70f,并与固定铁芯70f相抵接。若可动铁芯72向上方(靠近固定接点18的方向)移动,则杆60和可动触头50也向上方移动。由此,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相接触。另外,在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相接触的状态下,第I弹簧62向固定接点18侧对可动触头50施力,从而稳定地维持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之间的接触。图2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第I其他方式的图。图23是相当于图12A的6 — 6剖视图的图,且是表示第I弹簧构件62a附近的图。变形例A与图23所示的第I其他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弹性构件的第I弹簧构件62a的结构。其他结构是与变形例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变形例A的继电器5 ja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23所示,第I弹簧构件62a包括外侧弹簧62t与内侧弹簧62w。外侧弹簧62t与内侧弹簧62w均为螺旋弹簧。详细地说,外侧弹簧62t与内侧弹簧62w均为压缩螺旋弹簧。内侧弹簧62w配置在外侧弹簧62t的内侧。内侧弹簧62w的弹簧常数大于外侧弹簧62t的弹簧常数。这样,本实施例的继电器5 继电器5i作为用于将可动触头50、50a、50b按压于固定接点18的弹性构件,也可以采用并列使用具有不同的弹簧常数的多个弹簧的结构。另夕卜,在多个螺旋弹簧沿弹簧的径向并列配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相邻的弹簧的卷绕方向互为反方向。通过如此设置,即使在弹簧反复伸缩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相邻的弹簧彼此缠绕的可能性。例如,在变形例A的其他方式中,将内侧弹簧62w设为向右旋,将外侧弹簧62t设为向左旋。通过如此设置,例如,能够减少内侧弹簧62w进入构成外侧弹簧62t的线圈的构件之间的可能性。图2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第2其他方式的图。图24是相当于图12A的6 — 6剖视图的图,且是表示第I弹簧构件62b附近的图。变形例A与图24所示的第2其他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弹性构件的第I弹簧构件62b的结构。其他结构是与变形例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变形例A的继电器5 ja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24所示,第I弹簧构件62b包括碟形弹簧62wb和压缩螺旋弹簧62tb。详细地说,碟形弹簧62wb与压缩螺旋弹簧62tb串联配置。碟形弹簧62wb的弹簧常数与压缩螺旋弹簧62tb的弹簧常数不同。这样,作为用于将可动触头50、50a、50b按压于固定接点18的弹性构件,本实施例的继电器5 继电器5i也可以采用串联使用了具有不同的弹簧常数的多个弹簧的结构。图2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第3其他方式的第I图。图25是用于说明第3其他方式的第2图。图25是相当于图12A的6 — 6剖视图的图,是表示第I弹簧62附近的图。图26是用于说明辅助构件121的示意图。变形例A与第3其他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动触头60h的结构和新设置了辅助构件121方面。其他结构是与变形例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变形例A的继电器5ja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辅助构件121在可动接点58与固定接点18相接触、且电流流过可动触头50的情况下,在使可动触头50靠近固定接点18的方向上产生力。以下说明第3其他方式的详细内容。如图25和图26所示,補助构件121包括第I构件122与第2构件124。第I构件122与第2构件124均为磁性体。第I构件122与第2构件124配置为,将可动触头50(详细地说为中央部52)中的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Z轴方向)上的两侧隔在中间。详细地说,第I构件122安装于杆60h的一端部60hb,位于可动触头50的中央部52中的靠近固定接点18的一侧。第2构件124安装于中央部52中的与设有第I构件122的一侧相反侧部分。若电流流向可动触头50,则在可动触头50的周围产生磁场。若产生磁场,则形成穿过第I与第2构件122、124的磁通Bt (图26)。通过形成磁通Bt而在第I构件122与第2构件124之间产生吸引力(也称作“磁吸附力”。)。即,第2构件124欲靠近第I构件122的吸引力作用于第2构件124。在该吸引力的作用下,第2构件124以使可动触头50按压于固定接点18的方式使力作用于可动触头50。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相对的可动接点58与固定接点18之间的接触。另外,作为产生磁吸附力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第I构件122与第2构件124的形状。例如,作为第I构件122与第2构件124的结构,能够采用日本特开2011 — 23332号公报所记载的各种结构。1-5-2.接合构件和关连构件的变形例:以下,记载接合构件和关连构件的变形例。另外,以下,作为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的变形例记载接合构件和关连构件的结构,但是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图27是用于说明变形例B的继电器5ka的图。图27是相当于图12A的6 — 6剖视图的图。第4实施例与变形例B的继电器5k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I容器20dk的侧面部22k的形状和第3容器34的结构。其他结构是与第4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4实施例的继电器5d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第3容器34与第I实施例的第3容器34相同地由单一的构件形成。第I容器20dk的侧面部22k由自底部24延伸的壁厚部25和自壁厚部25延伸的薄壁部29构成。薄壁部29的外表面的周围的长度小于壁厚部25的外表面的周围的长度。在薄壁部29与厚壁部25之间的边界形成有第I容器20dk的外侧周围面的一部分、亦即台阶面27。接合构件30d通过钎焊与台阶面27气密地接合。由此,接合构件30接合于第I容器20的接合部分Q与固定接点18以及可动接点58具有将第I容器20dk隔在中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换言之,接合部分Q位于通过第I容器20dk被固定接点18和可动接点58挡住(不能够目视确认)的位置。另外,第I接合构件301与第2接合构件303之间的接合部分、亦即焊接部S也位于通过第I容器20dk被固定接点18和可动接点58挡住(不能够目视确认)的位置。如上所述,固定接点18和可动接点58这两接点与接合部分Q位于将第I容器20dk隔在中间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在固定接点18与可动接点58之间产生的电弧碰触接合部分Q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减少作为钎焊部分的接合部分Q破损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高继电器5的耐久性。图2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B的第I其他方式的图。与变形例B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构件30db中的第2接合构件303b的形状。变形例B中的第2接合构件303的、与第I接合构件301相接合的接合部位向离开各个第I容器20dk的方向弯折(图27)。也可以像第I其他方式那样,第2接合构件303b中的、与第I接合构件301相接合的接合部位向靠近各个第I容器20的方向弯折。图2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B的第2其他方式的图。与第I其他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薄壁部29与焊接部S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像第2其他方式那样,焊接部S具有以将薄壁部29而自固定接点18和可动接点58暴露的位置关系。1 — 6.第6变形例:在上述第7实施例中,在可动触头50的移动方向上,分隔壁部21从底部24延伸至比配置有一对可动接点58的位置远离底部24的位置(图18)。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至少只要分隔壁部21从底部24延伸至比配置有一对固定接点18的位置远离底部24的位置即可。即使这样,即使形成固定端子10的构件的微粒因电弧的产生而飞散,由于第I容器20h的分隔壁部21成为障壁,因此也能够减少微粒堆积等导致各个固定端子10之间导通的可能性。1 — 7.第7变形例:可动触头50、50a、50b的形状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形状。在此,优选的是,可动触头50、50a、50b的形状为在可动触头50、50a、50b移动时弯曲的形状。详细地说,优选的是可动触头50、50b呈在移动方向上弯曲为具有中央部52和位于比中央部52靠近固定接点18的位置的可动接点58的形状。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延伸部54沿与移动方向(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从中央部52朝向固定接点18的方向(Z轴正方向)延伸(图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详细地说,例如,延伸部54只要从供杆60贯穿的中央部52向含有Z轴正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即可。即,延伸部54也可以相对于移动方向倾斜。例如,例如,也可以是图30所示的可动触头50m的延伸部54m、图31所示的可动触头50r的延伸部54r那样的形状。附图标记说明5 5ka…继电器;6 6ka…继电器主体;10…固定端子;10W…正极固定端子;IOX…负极固定端子;18…固定接点;19…固定接触部;20、20d、20dk…第I容器;32…基体部;34…第3容器;34d…第3容器;40…线圈用容器;42…线圈卷轴;42a…卷轴主体部;44…线圈;50 50b…可动触头;52 52b…中央部;54、54b…延伸部;56 56b…可动接触部;58、58b…可动接点;62…第I弹簧;64…第2弹簧;70…固定铁芯;72…可动铁芯;90…驱动机构;92、92d…第2容器 ;100…气密空间;IOOd…气密空间;200…电弧;800、800d、800e、800f、800i…永磁体;850…磁遮蔽部;1…电流;F1…洛伦兹力;RV…可动接点区域;RX…中央部区域;Fa…规定的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包括: 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接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点; 驱动机构,其为了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而使上述可动触头移动;以及 磁体,其用于消除在彼此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和上述可动接点这两个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触头具有位于上述一对可动接点之间的中央部, 上述磁体是配置于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磁体,该第I侧与第2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该规定的面中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 上述磁体的磁通密度构成为具有如下关系:上述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上述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上述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磁体是单一的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触头具有一对延伸部,该一对延伸`部位于上述中央部与上述一对可动接点之间,并沿含有上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投影于与上述规定的面平行的投影面的情况下,上述一对可动接点配置在与上述磁体重叠的位置,上述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不与上述磁体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触头还具有从上述一对延伸部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延伸的一对可动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继电器还具有以隔在上述中央部与上述磁体之间的方式配置的磁遮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继电器还具有在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并容纳上述可动触头与上述各个固定接点的容器, 上述容器包括: 一个第I容器,其具有底部,上述一对固定端子安装为,以上述固定端子的一对上述固定接点配置在内侧、上述固定端子的其他部分的一部分配置在外侧的方式贯穿上述底部,该第I容器形成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对应的、作为上述容纳空间的一部分的两个容纳室,且上述第I容器具有绝缘性;以及 第2容器,其与上述第I容器相接合,并与各个上述固定端子和上述第I容器一起形成上述内部空间; 上述第I容器具有分隔壁部,该分隔壁部在上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上从上述底部延伸至至少比配置有上述各个固定接点的位置远离上述底部的位置,并划分出上述两个容纳室, 上述各个固定接点位于上述内部空间中的各个上述容纳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隔壁部在上述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上从上述底部延伸至至少比配置有各个上述可动接点的位置远离上述底部的位置, 各个上述可动接点位于上述内部空间中的各个上述容纳室内。
9.一种继电器,包括: 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接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点;驱动机构,其为了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而使上述可动触头移动;磁体,其用于消除在彼此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和上述可动接点这两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以及 容器,其在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并容纳上述可动触头与上述固定接点;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触头具有位于上述一对可动接点之间的中央部, 上述磁体是配置于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磁体,该第I侧与第2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该规定的面中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 上述磁体的磁通密度构成为具有如下关系:上述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上述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 上述容器包括: 两个第I容器,其分别与上述各个固定端子对应设置,并分别容纳上述各个固定接点;以及 第2容器,其与上述两个第I容器相接合,并与各个上述固定端子和上述第I容器一起形成上述内部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可动接点容纳于上述内部空间中的、各个上述第I容器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体配置在上述第I侧与第2侧这两者。
12.—种继电器,包括: 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具有固定接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分别与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固定接点相对的一对可动接点; 驱动机构,其为了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而使上述可动触头移动;以及 磁体,其用于消除在彼此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和上述可动接点这两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其特征在于, 上述继电器使用于包括电源与负载在内的系统, 上述磁体配置于第I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该第I侧与第2侧之间隔着规定的面,该规定的面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并且,上述磁体配置为,在从上述电源向上述负载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时,电流流过上述继电器的情况下,在使上述可动触头靠近相对的上述固定接点的方向上对在上述可动触头中流动的电流产生洛伦兹力。
全文摘要
一种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端子,其具有固定接点;可动触头,其具有一对可动接点;驱动机构,其用于使可动触头移动;以及磁体,其用于使电弧消弧。可动触头具有位于一对可动接点之间的中央部。磁体配置于将规定的面夹在之间的第1侧与第2侧中的至少任意一者,该规定的面包括上述可动触头和利用上述可动触头电连接的上述一对固定端子。磁体的磁通密度具有中央部所位于的中央部区域的磁通密度比一对可动接点所位于的可动接点区域的磁通密度小的关系。
文档编号H01H9/44GK103201813SQ2011800523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伊藤伸介, 服部洋一, 滩浪纪彦, 井上隆治, 光冈健, 小岛多喜男 申请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