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89254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端子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尤其涉及一种能稳固地插入连接器、且无法轻易地从连接器中拔出的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讯号与电力上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皆称为连接器,是用来作为传输的桥梁,目前连接器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项产业,使用者可藉由连接器来快速传输所需的讯号与电力。现有连接器于内插设连接器端子用于连接电线,且保护连接器与端子,然影响连接器质量好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的关键在于连接器与连接器端子彼此能否稳固卡合。现有连接器端子30 (请参考图1)以弹片31卡合于连接器内,但弹片31旋臂设计过长,将使得弹片31容易形变,造成接触强度变低,则连接器端子30容易松动摇晃,而无法稳固地与连接器卡合,尤其连接器于加工过程产生内径非真圆时,连接器端子30与连接器卡合不完全的状况更为明显,造成连接器端子30与电线容易裸露于连接器外,进而失去连接器用于保护连接器端子30的目的。有鉴于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连接器端子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让连接器端子能稳固地插入连接器、且无法轻易地从连接器拔出,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先前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端子。此连接器端子呈中空管状,且沿轴向形成有接触段与远离接触段的结合段,结合段沿着轴向形成多个第一弹片,各第一弹片具有连接端与自由端,连接端连接至结合段,自由端沿着径向朝外偏折,而在结合段上形成切口,多个第一弹片的自由端形成圆周,第一弹片的厚度为 T、宽度为W,满足以下关系式1. 5T <ff < 6T。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各第一弹片的厚度介于0.3mm 0.5mm,各第一弹片的宽度介于0. 45mm 3. 0mm。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任两相邻的第一弹片之间相隔间距介于0.45mm 3. Omm0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第一弹片的连接端至自由端具有一个轴向长度介于 0. 8mm 5. Omm0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第一弹片数量为2 10个。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结合段的外径介于5. Omm 5. 6mm。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多个第一弹片的自由端所形成的圆周的外径介于 6. Omm 7. Omm0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连接器端子以金属片一体制成,第一弹片二侧与切口二侧之间具有一间隙,第一弹片于连接端与自由端之间具有一弯折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透过满足以下关系式1. 5T < W < 6T成形的第一弹片,不仅降低第一弹片形变的能力,且增加第一弹片与连接器的接触强度,使连接器端子能稳固插置于连接器内,且连接器端子能轻易地从连接器拔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透过满足以下关是式1. 5T < W <6T选择的第一弹片数量,使各第一弹片皆能确实与连接器作卡合,增加第一弹片与连接器的接触面积,使连接器端子能稳固插置于连接器内,且连接器端子无法轻易地从连接器中拔出。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提出的连接器与连接器端子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平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图2连接器端子的局部断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图2连接器端子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未插入连接器的组合示意暨局部放大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已插入连接器的组合示意暨局部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平面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采用3个第一弹片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采用3个第一弹片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6]连接器端子30[0027]弹片31[0028]连接器端子10[0029]接触段11[0030]结合段12[0031]第一弹片13[0032]连接端131[0033]自由端132[0034]弯折部133[0035]切口14[0036]缺口15[0037]贯孔16[0038]第二弹片17[0039]间隙18[0040]轴心A[0041]厚度T[0042]宽度W[0043]间距D[0044]轴向长度L[0045]圆周C[0046]防水连接器20[0047]绝缘壳体21[0048]内孔22[0049]定位凹槽2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端子,其中所利用的连接器与连接器端子的传输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
事先声明。请参考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连接器端子。此连接器端子10是由金属片一体制成,且连接器端子10具有轴心A,平行于轴心A称为轴向, 垂直于轴心A称为径向。请继续参考图2,连接器端子10沿着轴向形成有接触段11与远离接触段11的结合段12,此连接器端子10的结合段12沿着径向形成多个第一弹片13,各第一弹片I3间隔排列。此第一弹片13具有连接端131与远离连接端131的自由端132,第一弹片13的连接端131连接至结合段12,且自由端132朝外偏折,而在结合段12上形成切口 14。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图2连接器端子的局部断面示意图。前述连接器端子10断面为中空管状。各第一弹片13的厚度为T、宽度为W,且满足以下关系式1. 5T < W < 6T。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相对轴心A形成一个圆周C,此圆周C是各第一弹片13上的自由端132端点的外壁所构成,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图2连接器端子的局部平面示意图,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的轴向长度L与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形成的圆周C成正比。本实用新型经过发明人多次实验发现,第一弹片13数量最好介于2 10个,且第一弹片13所选择的最佳数量为3个,即使连接器20有着内径非真圆的加工问题产生,连接器端子10采用10个以下的第一弹片13皆能与连接器20卡合,克服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 但若第一弹片13数量超过10个,受限于圆周C的大小,因此必须缩减每个第一弹片13的宽度W,虽然增加第一弹片13的数量可增加第一弹片13与连接器20的接触面积,但由于第一弹片13的宽度W缩小,反而使第一弹片13的结构强度减低。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端子10规格如下请回到图3来看,各第一弹片13的厚度T介于0. 3mm 0. 5mm、宽度W介于0. 45mm 3. 0mm。各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所形成的圆周C的外径介于6. Omm 7. 0mm。请参考图4,任两相邻的第一弹片13之间的相隔间距D介于0. 45mm 3. 0mm。各第一弹片13的连接端131至自由端132之间的轴向长度 1介于0. 8mm 5. 0mm。连接器端子10的结合段12外径为5. Omm 5. 6mm。接着,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未插入连接器的组合示意暨局部放大图。连接器端子10可实际运用于防水连接器20上,此防水连接器20包含具有内孔22的绝缘壳体21,且内孔22于适当位置处形成有定位凹槽23。请同时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已插入连接器的组合示意暨局部放大图,当连接器端子10插入防水连接器20的内孔22,使连接器端子10的第一弹片 13透过自由端132卡抵于绝缘壳体21的定位凹槽23。此内孔22于定位凹槽23形成的孔径小于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所形成的圆周C。因此,当连接器端子10由接触段11插入防水连接器20时,由于第一弹片13自由端132具有些微的弹性,故虽然内孔22的定位凹槽23所形成的孔径较圆周C小,但藉由自由端132的弹性,可使第一弹片13轻易地通过定位凹槽23所形成的孔径,而当第一弹片13通过定位凹槽23的孔径后,第一弹片13抵靠在定位凹槽23靠近接触段11的一侧,使得连接器端子10不容易再从反向退出防水连切器 20。且防水连接器20的孔径与连接器端子10的圆周C 二者的差距介于0. Imm 0. 7mm, 藉此更能使连接器端子10稳固地插入防水连接器20、且无法轻易地从防水连接器20中拔出ο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10于第一较佳实施例是采用公端子构型,连接器端子10 的结合段12具有缺口 15用于结合导线的线芯。请参考图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为连接器端子俯视示意图,连接器端子10亦可为母端子构型作为第二较佳实施例, 差异在于接触段11具有一贯孔16与缺口 15连通,接触段11沿着轴向形成多个朝向轴心 A弯曲的第二弹片17,贯孔16供公端子构型的连接器端子10的接触段11插入,且受第二弹片17夹持。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连接器端子10透过第一弹片13满足以下关系式
1.5T < W < 6T,藉由控制第一弹片13的宽度W与厚度T,使各第一弹片13皆能与连接器 20卡合,且降低第一弹片13形变的能力,不仅提升第一弹片13与连接器20的接触强度,更增加第一弹片13与连接器20的接触面积,使连接器端子10能稳固插置于连接器20内,且连接器端子10无法轻易地从连接器20中拔出。请参考图8及9,是分别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公端子及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母端子进行第一弹片13与切口 14的局部改良,进而设计出第一弹片13数量为3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及第四较佳实施例。第三、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弹片13的宽度W为1. 6 2. 4mm、以及轴向长度L为
2.5 4. 5mm,且最佳的宽度W为2. 2mm、以及轴向长度L为3. 0mm。任两相邻的第一弹片13 之间的相隔间距D介于1. 5mm 3. Omm,且最佳的间距D为1. 7mm。自由端132所形成的圆周C的外径介于6. 6mm。连接器端子10的结合段12外径为5. 3mm。第三、第四较佳实施例于第一弹片13 二侧与切口 14 二侧之间各形成有间隙18,此间隙18的长度约大于第一弹片13的轴向长度L,且间隙18的宽度为0. 4mm 1. 0mm,最佳的间隙18的宽度为0. 6mm。当第一弹片13卡入连接器20时,第一弹片13会产生压缩与弹回的动作,此间隙18即是避免第一弹片13产生前述动作时,第一弹片13不会与切口 14互相干涉。第三、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弹片13于连接端131与自由端132之间另形成弯折部133,此弯折部133透过弯折能强化第一弹片13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明了与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下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端子,呈中空管状,所述连接器端子(10)沿轴向形成有一接触段(11) 与一远离所述接触段(11)的结合段(12),所述结合段(12)沿着轴向形成多个第一弹片(13),各第一弹片(1 具有一连接端(131)与一自由端(132),所述连接端(131)连接至所述结合段(12),所述自由端(132)沿着径向朝外偏折,而在所述结合段(12)上形成一切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形成一个圆周(C),所述第一弹片(13)的厚度为T、宽度为W,满足以下关系式1. 5T <ff < 6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弹片(1 的厚度(T) 介于0. 3mm 0. 5mm,所述各第一弹片(13)的宽度(W)介于0. 45mm 3. 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弹片(1 之间相隔间距(D)介于0. 45mm 3. 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1 的连接端(131)至自由端(132)具有一个轴向长度(L)介于0.8mm 5. 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1 数量为2 10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1 数量为3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段(12)的外径介于 5. Omm 5. 6mm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弹片(1 的自由端(132)所形成的圆周(C)的外径介于6.Omm . 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端子(10)以金属片一体制成,所述第一弹片(1 二侧与切口(14) 二侧之间具有一间隙(18),所述第一弹片 (13)于连接端(131)与自由端(132)之间具有一弯折部(133)。
10.一种防水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壳体与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一连接器端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个内孔(22),所述连接器端子(10)为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端子(10),且所述内孔0 的孔径小于所述连接器端子(10)的第一弹片(13)的自由端(132)所形成的圆周(C),且所述内孔02)的孔径与所述圆周(C)的差距介于0. Imm 0. 7mm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连接器端子沿轴向形成有一接触段与一远离接触段的结合段,结合段沿着轴向形成多个第一弹片,第一弹片的厚度为T、宽度为W,满足以下关系式1.5T<W<6T。藉由前述关系式成形的第一弹片将提升接触强度,另藉由前述关系式选择的第一弹片数量将增加接触面积,不仅能稳固地插入连接器,且无法轻易地从连接器中拔出。
文档编号H01R13/20GK202150572SQ20112024335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黄敏雄 申请人: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