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当酸液加满后,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酸液会大量溢出电池盖外,多余的酸液会造成电池表面的污染以及端子铜芯的腐蚀,同时,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内部又会产生大量的气体,阀孔处出现大的气泡,每一次气泡破裂会导致酸液飞溅,造成电池壳体和铜芯端子的再次污染,而且,壳体表面的酸液,会造成正负极端子构成回路电流,导致壳体烧伤,回路电流还会造成铜芯端子的表面镀锡电解反应, 更加重了铜芯端子的腐蚀。动力电池大多采用的大孔胶体盖,现有的带橡胶头的小容量溢酸壶无法配套使用,发明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包括溢酸壶、橡胶溢酸头、电池中盖加酸孔中的外圆柱,所述溢酸壶呈漏斗状,下端漏斗嘴外周面上至少开有一圈凹槽,凹槽里匹配有橡胶圈,所述橡胶溢酸头轴向设有阶梯通孔,使用时,第一阶梯通孔套于漏斗嘴外周,第二阶梯孔套于中盖加酸孔的外圆柱外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一阶梯通孔与漏斗嘴外周的橡胶圈为过盈配合,第二阶梯孔与中盖加酸孔中的外圆柱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在蓄电池加酸后,先将橡胶溢酸头下部的第二阶梯孔插套于中盖加酸孔的外圆柱,然后再将橡胶溢酸头上部的第一阶梯孔插套于溢酸壶的漏斗嘴,多余的酸液会溢到酸壶内,可以防止加酸后溢出的酸液污染电池壳和铜芯端子。二、充电时内部又会产生大量的酸液,多余的酸液溢到溢酸壶里,避免了酸液飞溅而造成电池壳体和铜芯端子的二次污染,同时避免了壳体表面的酸液形成正负极端子回路电流而烧伤壳体,也避免了回路电流会造成的铜芯端子表面的镀锡电解反应,加重铜芯端子的腐蚀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中盖加酸孔的外圆柱装配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溢酸壶主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溢酸壶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橡胶溢酸头主视剖视示意图。[0015]图5为图4中橡胶溢酸头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溢酸壶1、橡胶溢酸头2、电池中盖3加酸孔中的外圆柱3. 1。如图1、2、3所示,所述溢酸壶1呈漏斗状,下端漏斗嘴1. 1外周面上开有两圈凹槽 1.2,凹槽里匹配有橡胶圈1.3,如图3所示,溢酸壶俯视投影其漏斗呈矩形,漏斗嘴呈圆形。 如图4、5所示,橡胶溢酸头2俯视投影呈圆形,轴向设有阶梯通孔,使用时,第一阶梯通孔 2. 1套于漏斗嘴外周,与漏斗嘴外周的橡胶圈1. 3为过盈配合。第二阶梯孔2. 2套于中盖3 加酸孔的外圆柱3. 1外周,并与其为过盈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包括溢酸壶、橡胶溢酸头、电池中盖加酸孔中的外圆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酸壶呈漏斗状,下端漏斗嘴外周面上至少开有一圈凹槽,凹槽里匹配有橡胶圈,所述橡胶溢酸头轴向设有阶梯通孔,使用时,第一阶梯通孔套于漏斗嘴外周,第二阶梯孔套于中盖加酸孔的外圆柱外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通孔与漏斗嘴外周的橡胶圈为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梯孔与中盖加酸孔中的外圆柱为过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溢酸装置,包括溢酸壶、橡胶溢酸头、电池中盖加酸孔中的外圆柱,所述溢酸壶呈漏斗状,下端漏斗嘴外周面上至少开有一圈凹槽,凹槽里匹配有橡胶圈,所述橡胶溢酸头轴向设有阶梯通孔,使用时,第一阶梯通孔套于漏斗嘴外周,第二阶梯孔套于中盖加酸孔的外圆柱外周。多余的酸液会溢到酸壶内,可以防止加酸后溢出的酸液污染电池壳和铜芯端子,同时避免了壳体表面的酸液形成正负极端子回路电流而烧伤壳体,也避免了回路电流造成的铜芯端子表面的镀锡电解反应,加重铜芯端子的腐蚀等。
文档编号H01M2/36GK202111173SQ20112020212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方明学, 李军, 杨惠强, 胡建强 申请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