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及电池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芯模块化组装的结构及组装成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逐渐得到了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而动力电池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和技术。目前,电动汽车通常要由上百个以一定形式相连接的电芯为其提供动力。由于电动汽车的实际工作情况存在颠簸、振动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电芯的安装固定、连接方式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另外,考虑到车身的紧凑,电动汽车一般提供给电池箱的空间有限。在有限的空间内,又要尽可能多的安装电芯并实现可靠的固定连接,致使当前一些电池箱内部的电芯排列紧密,不利于空气流动。同时,电芯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会迅速升温,无法及时进行散热不仅影响电芯的寿命,而且增加了电池箱的不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再者,受到电池箱空间大小以及形状的影响,很多电池箱内部电芯的摆放方式有横放、竖放、侧卧以及平躺等多种形式,这使得电芯间的电连接也存在各种形式,错综复杂的连接方式不仅存在着短路的危险,而且也不利于控制线的布置。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电芯固定难、散热不畅以及电连接不可靠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包括主壳体、盖板以及顶板,主壳体与盖板通过卡扣连接并共同形成电芯收容空间,顶板与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连接定位并共同形成过线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壁设有定位孔,另一侧壁对应设有定位销。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壳体为非金属件,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导风槽与散热开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模块固定的定位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壳体与盖板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定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其包括盖板、顶板、至少两个电芯及至少两个主壳体,其中至少一个主壳体与盖板通过卡扣连接并共同形成电芯收容空间,顶板与至少一个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连接定位并共同形成过线槽。[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相邻主壳体之间的纵向连接通过卡扣方式实现,横向定位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纵向连接的相邻主壳体之间形成对电芯进行定位的收容空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壳体为非金属件,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导风槽与散热开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板上设计有用于模块或电池组固定的定位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相邻的主壳体之间以及主壳体与盖板之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主壳体与盖板或相邻主壳体之间形成电芯收容空间,因而电芯的固定稳固;顶板与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的彼此配合形成过线槽,电芯的信号线、电极间的电连接线等均可位于该过线槽内,既方便了电线布置,也可有效的防止错综复杂的电线连接导致的短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主壳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主壳体的另一方向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顶板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盖板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对3个电芯进行横向组装的示意图。图8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对3个电芯进行纵向组装的示意图。图9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组装成的一个小型电池组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小型电池组的另一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包括主壳体1、顶板2和盖板4。电芯 3安装固定在主壳体1与盖板4所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因而自由度受到有效限制,解决了行车过程中电芯振动的问题。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主壳体1为非金属件,其包括底板及从底板的四边垂直向上伸出的左侧壁、右侧壁、后壁和前壁。底板背面设计有导风结构,导风槽19纵横交错,可实现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通风,以满足电芯3不同排列方式时的散热需要。底板还开设有加大散热面积的散热开口 16。左右两侧壁分别在其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卡扣11,在其外侧靠近底端处则开设至少一个卡槽12,卡槽12与卡扣11数量相等且垂直对齐,电芯模块组装时,不同主壳体1的卡扣11和卡槽12可互相配合而实现主壳体1间的纵向连接,卡扣11与卡槽12相配合的固定方式便于安装与拆卸。左右侧壁之一的外侧还设有垂直向外伸出的至少一个定位销13,另一侧壁则在与定位销13对应的位置开设相同数量的定位孔14,电芯模块组装时,不同主壳体1的定位孔14与定位销13可互相配合,从而方便地实现主壳体1间的横向连接和定位。另外,左右侧壁上还分别开有导风槽15,电芯模块组装后,导风槽15可实现空气的流通,有利于降低电芯3的温度,使电芯3能够更稳定地工作,从而有效降低电芯3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后壁上也开设有散热开口。前壁的大部分区域被切掉而只留下两端壁和一个位于中部的固定块,两端壁的上下边沿分别设置向前延伸的定位块,上下定位块上开设相对的定位导槽18。固定块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向上的定位销17,底部则在对应位置开设相同数量的定位孔20。电芯模块组装时,不同主壳体1的定位孔20与定位销17可互相配合,从而方便地实现主壳体1间的纵向连接和定位。请参阅图1和图4,顶板2在其面向主壳体1的一面之两端都设置有定位导槽21, 定位导槽21与主壳体1的定位导槽18相适配。请参阅图1和图5,盖板4的左右两侧边附近都开设至少一个卡槽41,卡槽41与主壳体1的卡扣1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卡槽41与卡扣11配合可实现盖板4与主壳体 1的连接固定。盖板4上设有定位槽42,定位槽42能够有效地实现整个动力电池组的安装固定,确保在电动汽车行车过程中,电池组及其电芯3能够牢固地固定于电池箱中。盖板4 的前端开设至少一个定位孔43,定位孔43与主壳体1的定位销17相配合,便于盖板4在主壳体1上的定位安装。请参阅图6,组装时,主壳体1与盖板4间通过定位销17与定位孔43进行定位, 通过卡扣11与卡槽41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主壳体1与顶板2通过定位导槽18和定位导槽21的配合实现定位与连接,并在主壳体1与顶板2之间形成过线槽1F,过线槽IF 便于信号线的布置,顶板2则能保护电芯3与其他电芯3间的电路连接。请参阅图7,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将三个电芯横向组装成模块的示意图。电芯3放入主壳体1的收容空间中,主壳体1上的定位销17插入盖板4上的定位孔43进行定位,再通过卡扣11与卡槽41的扣紧将电芯3在主壳体1和盖板4之间固定住。主壳体1与顶板2 通过定位导槽18和定位导槽21的配合实现定位与连接。相邻主壳体1之间通过定位销13 与定位孔14进行定位。整个模块可采用压条等形式通过盖板4上的定位槽42进行最终固定。模块中相邻电芯3之间的正负极连接通过连接条2C实现,相邻模块间的电连接则通过连接条IC实现。信号线IV与IT分别为检测电芯3的电压线与温度线。可见,连接条与信号线均可方便地布置于主壳体1与顶盖2所形成的过线槽IF中,从而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走线要求。请参阅图8,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将三个电芯纵向组装成模块的示意图。电芯3放入主壳体1的收容空间中,相邻的主壳体1间通过定位销17与定位孔20进行定位,再通过卡扣11与卡槽12进行扣紧而将电芯3固定在两个相邻的主壳体1之间,最上层的主壳体 1与盖板4连接固定。主壳体1与顶板2仍通过定位导槽18和定位导槽21的配合实现定位与连接。整个模块仍可采用压条等形式通过盖板4上的定位槽42进行最终固定。组装形成的导风槽15有利于实现热交换,降低电芯3的温度。模块中相邻电芯3之间的正负极连接通过连接条3C实现,相邻模块间的电连接则通过连接条4C实现。信号线IV与IT分别为检测电芯3的电压线与温度线。可见,连接条与信号线均可方便地布置于主壳体1与顶盖2所形成的过线槽IF中,从而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走线要求。请参阅图9和图10,为使用四个上述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组装成的一个小型电池组的示意图。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电动汽车的需要,可通过类似的方式将更多个电芯 3进行横向和纵向连接成电池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用于电池箱中电芯的模块化安装固定,使得电芯组装及安装固定方便,有利于模块化生产及增强对电芯形状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实现电芯在给定的电池箱空间里的多种形式排列,可以方便的对电芯进行模块化组装连接;可实现任意方向的电路连接,而且信号线布置方便,可防止短路;易于实现热交换, 实现电芯温度的动态调节,使电芯在最佳温度区间工作,从而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芯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盖板以及顶板,主壳体与盖板通过卡扣连接并共同形成电芯收容空间,顶板与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连接定位并共同形成过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壁设有定位孔,另一侧壁对应设有定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为非金属件, 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导风槽与散热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模块固定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与盖板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定位。
6.一种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顶板以及至少两个主壳体,其中至少一个主壳体与盖板通过卡扣连接并共同形成电芯收容空间,顶板与至少一个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连接定位并共同形成过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主壳体之间的纵向连接通过卡扣方式实现,横向定位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纵向连接的相邻主壳体之间形成对电芯进行定位的收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为非金属件,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导风槽与散热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计有用于模块或电池组固定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主壳体之间以及主壳体与盖板之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其包括主壳体、盖板以及顶板,主壳体与盖板通过卡扣连接并共同形成电芯收容空间,顶板与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连接定位并共同形成过线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主壳体与盖板或相邻主壳体之间形成电芯收容空间,因而电芯的固定稳固;顶板与主壳体通过定位导槽的彼此配合形成过线槽,电芯的信号线、电极间的电连接线均可位于过线槽内,既方便了电线布置,又可有效的防止错综复杂的电线连接导致的短路。
文档编号H01M2/04GK202004065SQ2011200726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姚己华, 裴贻华, 赵忠松 申请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