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16796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良好导热性能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的制备エ艺。本发明报道涉及的是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电介质与导热绝缘聚合物电介质之间的交叉研究領域,属于电エ材料和化工交叉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任何实际电介质材料中,视场强高低,总有损耗电流通过,损耗电流将升高介质温度,反过来又进ー步増大损耗。这样,由于介质自身热导率低而无法有效地快速散失内部积聚的热量时,导致电介质温度不断升高,进ー步引起其材料分解、碳化、烧焦等。因此,电介质材料从电场获得的能量不再和损耗到周围环境的热量处于平衡时便发生热击穿。电介质能量増加和热量耗散间平衡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T7Cp — = σΕ2+ div(k. grad ·Τ)( 1 )
dl式中C、P、ο、k分別代表材料的比热、密度、电导率及热导率。式⑴中右边第 ー项代表単位能量増加;第二项是能量耗散项。从(1)式可见,在场强和材料电导率一定情况下,避免发生热击穿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材料的热导率,即增大k值。因此,提高材料自身热导率可以有效改善电介质材料在外电场条件下因损耗发生的热击穿,从而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复合材料综合了传统电介质材料的许多性能及聚合物的优良韧性、低成本、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在制备内嵌式多层薄膜电容器及高储能电容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类聚合物电介质的导热性能差,在外电场及较高温度下运行时由于电介质产生的损耗将导致其内部生成的热量急剧积累。如果自身导热能力低,致使其温度持续升高,反过来进一步增大损耗;当电介质从外电场获得能量无法和损耗到周围环境的热量处于平衡吋,电介质便会发生热击穿(大部分高分子介电材料的电击穿破坏主要是热击穿形式发生的),导致电子元器件发生破坏。因此,提高聚合物电介质热导率可以有效解决此矛盾,即研究具备高导热型的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高分子导热率的提高依赖于体系内部导热粒子形成的导热通路。对金属填充聚合物电介质,在导电粒子的逾渗点附近时介电常数迅速升高,但热导率没明显提高,且介电损耗急剧上升。而铁电陶瓷由于热导率极低,根本无法提高体系热导率。碳类材料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不错的热导率,少量即可大幅度提高聚合物介电常数,但体系热导率几乎没有明显改善。可见,单纯依赖金属、铁电陶瓷和碳类材料作填料无法使得聚合物获得高介电常数-低损耗及高导热导率特性。

发明内容
高介电常数、低损耗且高导热聚合物的获得需要ー种新型的既具有绝缘导热性, 又具有较高局域电导率的粒子,利用该类复合结构的粒子在其临界用量以上时借助局域渗流效应可获得高介电常数-低损耗、以及高导热性。本发明采用ー种特殊结构的复合铝粒子(见附图2所示),即以金属铝为核,以纳米尺度的薄层绝缘氧化铝为壳。利用金属铝核的导电性,在粒子用量超过临界值时由于局域渗流效应显著提高介电常数,而氧化铝绝缘外壳不但提高复合材料绝缘性、电击穿強度,且降低介质损耗,同时由于氧化铝壳和铝核的良好导热能力可以提高体系的热导率。由于单纯依靠铝粒子无法大幅提高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其通常不足100。故在本发明中,再采用少量(不高于5%重量)纳米碳纤维和铝粒子复合填充高聚物。由于少量纳米碳纤维可大幅提高聚合物介电常数,而不足以明显提高介电损耗,同时纳米碳具有极高的热导率,利于体系导热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因此,在纳米碳/聚合物基础上加入铝粒子,不但再次提高体系介电常数,显著依靠铝粒子来提高体系热导率,而绝缘氧化铝外壳阻碍导体之间的直接贯通。这样,获得高介电常数-低损耗型高热导率高分子材料。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高介电常数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的导热性差,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热击穿,为提高其耐热击穿电压而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1、本发明所用的原料组方(重量比例)是聚偏ニ氟乙烯树脂(PVDF)35-40%复合结构铝粒子(1-2 μ m)55-60%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4-5%2、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エ艺其エ艺特征是由下列3个步骤制备而成,分为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复合结构铝粒子,以及混合填料与PVDF树脂复合3部分。2. 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取10_15g碳纳米纤维,浸泡在浓度为40%的氢氟酸里约22j6h,浸泡完毕、过滤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8-12遍至pH值约为6。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中于60-80°C干燥约^-32h,待用。2. 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取约IOOg铝粒子放入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0_150ml的无水乙醇,搅拌5_10 分钟后,将液体混合物超声30-50分钟。同时称取占铝粒子重量1.3-1. 8%的硅烷偶联剂于 50ml小烧杯中,加入30-40ml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在不断搅拌下,用精密PH试纸测试混合液体的酸值,控制pH值范围为3-5之间。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乙醇混合溶液里。将体系升温至70-90°C,在冷凝回流下持续搅拌约9-12h,搅拌转速约为300 500r/min。完毕,取出烧瓶内反应物,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3-5次。将清洗完毕的铝粒子放入烘箱,在110-130°C烘干约12-1 !。2. 3纳米碳纤维/复合A1/PVDF复合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制备按照PVDF 复合结构铝粒子碳纳米纤维=35-40 4-5 55-60的组分配方比例,分別称取各组分。将PVDF分散于其重量5-6倍的溶剂N,N- ニ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待其彻底溶解后静置。将碳纳米纤维加入PVDF溶液后采用1000W的超声波进行3次超声分散处理,每次时间约为30-45分钟。完毕,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超声30-50 分钟,再高速搅拌约10-15分钟,转速约2000-3000r/min。将上述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于70-80°C让溶剂挥发约4-5h,再转入真空烘箱中于40-60°C下真空干燥2-3天。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于180-200°C下10-15MI^下热压15-30分钟。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即为具有高热导率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整个制备工艺过程参见附图3。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3. 1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介质属于一类新型导热型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柔性电介质,属于目前研究的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和导热绝缘聚合物电介质之间的交叉领域, 见附图3所示。3. 2由本发明的配方和工艺制备的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的热导率大于1. 5W/ mK,相比于非导热和低导热型聚合物电介质的0. 18-0. 36ff/m K热导率,热导率提高了 5_8 倍。高的热导率使得电介质在外电场和较高使用温度下能快速散失或将由于自身的损耗产生的积聚热量向外界传导,降低自身温度,避免局部过热而引起热击穿使得电介质遭到破坏,从而,延长聚合物电介质的使用寿命。3. 3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介质具有高介电常数(低频下约达500)、损耗较低 (低于0.观)、体积电阻率约108Ω ·_,热击穿电压较同类相同介电常数的聚合物电介质高约1 2kV/mm,适于较高电压场合。3. 4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介质工艺相对简便、加工性能良好。


图1是高导热型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图2是复合结构铝粒子结构及其在外电场下的极化示意图。图3是高导热型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发明所涉及的良好导热性能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电介质的主要组方如下(重量比例)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 36%复合结构铝粒子(1-2 μ m) 60%碳纳米纤维(直径100_200nm) 4%生产该导热性能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电介质的制备方法,由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混合填料与聚偏二氟乙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3 部分构成(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取20g碳纳米纤维,浸泡在浓度为40%的氢氟酸里约24h氧化处理,浸泡完毕、过滤以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10遍至PH值约为6。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中于70°C干燥约30h,待用。(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
取约IOOg铝粒子放入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20ml的无水乙醇,搅拌10分钟后,将液体混合物超声35分钟。同时称取占铝粒子重量1. 5%的硅烷偶联剂于50ml小烧杯中,加入40ml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不断搅拌下,用精密PH试纸测试混合液体的酸值,控制pH值范围为4。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乙醇混合溶液里。将体系升温至80°C,在回流下持续搅拌约10h,搅拌转速约为400r/min。完毕,取出烧瓶内反应物,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将清洗完毕的铝粒子放入烘箱,在120°C烘干约14h。(3)纳米碳纤维/复合A1/PVDF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制备控制混合物总量为100g,分别称取38g PVDF、60g表面处理过的复合结构铝粒子, 以及4g表面处理过的碳纳米纤维。将PVDF用其重量5倍的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分散溶解,搅拌待彻底溶解后静置。在PVDF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纤维后,采用1000W的超声波进行3 次超声分散处理,每次时间约为35分钟。完毕,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超声30分钟,高速搅拌约15分钟,转速约2000r/min。将上述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于70°C让溶剂挥发约5h,再转入真空烘箱中于50°C下真空干燥2天。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 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于180°C下15MI^下热压15分钟。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即得本发明我们所制备的高热导率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实施例二 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 38%复合结构铝粒子(1-2 μ m) 57. 8 %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4.2%制备方法(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取20g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浸泡在浓度为40 %的氢氟酸里约2 氧化处理,浸泡完毕、过滤以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8遍至pH值约为6。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中于80°C干燥约^h,待用。(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取约IOOg铝粒子(1-2 μ m)放入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40ml的无水乙醇,搅拌 10分钟后,将液体混合物超声40分钟。同时称取占铝粒子重量1. 5%的硅烷偶联剂于50ml 小烧杯中,加入40ml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不断搅拌下,用精密PH试纸测试混合液体的酸值,控制pH值范围为4。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乙醇混合溶液里。将体系升温至90°C,在回流下持续搅拌约9h,搅拌转速约为400r/min。完毕,取出烧瓶内反应物,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将清洗完毕的铝粒子放入烘箱,在120°C烘干约13h。(3)纳米碳纤维/复合A1/PVDF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制备控制混合物总量为100g,分别称取38g PVDF、57. 8g表面处理过的复合结构铝粒子,以及4. 2g表面处理过的碳纳米纤维。将PVDF用其重量6倍的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分散溶解,搅拌待彻底溶解后静置。在PVDF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纤维后,采用1000W的超声波进行3次超声分散处理,每次时间约为40分钟。完毕,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超声35分钟,高速搅拌约15分钟,转速约2500r/min。将上述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于75°C让溶剂挥发约4h,再转入真空烘箱中于 40°C下真空干燥3天。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于180°C下15MI^下热压15分钟。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即得本发明我们所制备的高热导率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实施例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 40%复合结构铝粒子(1-2 μ m) 55. 5 %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4.5%制备方法(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取20g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浸泡在浓度为40%的氢氟酸里约2 氧化处理,浸泡完毕、过滤以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12遍至pH值约为6。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中于65°C干燥约32h,待用。(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取约IOOg铝粒子(1-2 μ m)放入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50ml的无水乙醇,搅拌 15分钟后,将液体混合物超声30分钟。同时称取占铝粒子重量1. 5%的硅烷偶联剂于50ml 小烧杯中,加入40ml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不断搅拌下,用精密PH试纸测试混合液体的酸值,控制pH值范围为5。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乙醇混合溶液里。将体系升温至75°C,在回流下持续搅拌约12h,搅拌转速约为400r/min。完毕,取出烧瓶内反应物,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将清洗完毕的铝粒子放入烘箱,在110°C烘干约15h。(3)纳米碳纤维/复合A1/PVDF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制备控制混合物总量为100g,分别称取40g PVDF、55. 5g表面处理过的复合结构铝粒子,以及4. 5g表面处理过的碳纳米纤维。将PVDF用其重量6倍的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分散溶解,搅拌待彻底溶解后静置。在PVDF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纤维后,采用1000W的超声波进行3次超声分散处理,每次时间约为35分钟。完毕,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超声40分钟,高速搅拌约10分钟,转速约2500r/min。将上述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于70°C让溶剂挥发约证,再转入真空烘箱中于 50°C下真空干燥2天。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于180°C下15MI^下热压15分钟。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即得本发明我们所制备的高热导率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实施例四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 36-38%复合结构铝粒子(1-2 μ m) 57. 5-60%碳纳米纤维(直径100_200nm)4-4. 5 %
制备方法(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将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浸泡在浓度为40%的氢氟酸里约22_24h,浸泡完毕、过滤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8-10遍至pH值约为6。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中于60-70°C干燥约30-32h,待用。(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将铝粒子(1-2 μ m)放入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0_130ml的无水乙醇,搅拌5-8 分钟后,将液体混合物超声30-40分钟。同时称取占铝粒子重量1.3-1. 5%的硅烷偶联剂于 50ml小烧杯中,加入30-40ml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在不断搅拌下,用精密PH试纸测试混合液体的酸值,控制pH值范围为3-4之间。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乙醇混合溶液里。将体系升温至70-80°C,在冷凝回流下持续搅拌约ll_12h,搅拌转速约为300 500r/min。完毕,取出烧瓶内反应物,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3-5次。将清洗完毕的铝粒子放入烘箱,在110-120°C烘干约13-1 !。(3)纳米碳纤维/复合A1/PVDF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制备控制混合物总量为100g,分别称取PVDF 36_38g、表面处理过的复合结构铝粒子 57. 5-60g、表面处理过的碳纳米纤维4-4. 5g。将PVDF分散于其重量5_6倍的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待其彻底溶解后静置。将碳纳米纤维加入PVDF溶液后采用1000W的超声波进行3次超声分散处理,每次时间约为30-40分钟。完毕,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超声40-50分钟,再高速搅拌约10-15分钟,转速约2000-3000r/min。将上述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于70-80°C让溶剂挥发约4-5h,再转入真空烘箱中于40-50°C下真空干燥2-3天。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于 180-200°C下10-15MPa下热压15-30分钟。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 即为具有高热导率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实施例五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 38-40%复合结构铝粒子(1-2 μ m) 55-57. 5%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4. 5-5 %制备方法(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将碳纳米纤维(直径100-200nm)浸泡在浓度为40%的氢氟酸里约M_2Mi,浸泡完毕、过滤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10-12遍至pH值约为6。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中于70-80°C干燥约^-30h,待用。(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将铝粒子(1-2 μ m)放入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30_150ml的无水乙醇,搅拌 7-10分钟后,将液体混合物超声40-50分钟。同时称取占铝粒子重量1. 4-1. 7%的硅烷偶联剂于50ml小烧杯中,加入30-40ml的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在不断搅拌下,用精密PH试纸测试混合液体的酸值,控制pH值范围为3-4之间。 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乙醇混合溶液里。将体系升温至80-90°C,在冷凝回流下持续搅拌约9-10h,搅拌转速约为300 500r/min。完毕,取出烧瓶内反应物,过滤, 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3-5次。将清洗完毕的铝粒子放入烘箱,在120-130°C烘干约12-1池。(3)纳米碳纤维/复合A1/PVDF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制备控制混合物总量为100g,分别称取PVDF 38_40g、表面处理过的复合结构铝粒子 55-57. 5g、表面处理过的碳纳米纤维4. 5-5g。将PVDF分散于其重量5_6倍的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待其彻底溶解后静置。将碳纳米纤维加入PVDF溶液后采用1000W的超声波进行3次超声分散处理,每次时间约为35-40分钟。完毕,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超声40-50分钟,再高速搅拌约12-15分钟,转速约2000-3000r/min。将上述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于70-80°C让溶剂挥发约4-5h,再转入真空烘箱中于45-55°C下真空干燥2-3天。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于 180-200°C下10-15MPa下热压15-30分钟。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 即为具有高热导率的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对该发明专利制备的材料的试验检测结果如下所示热导率1.52-1. 65ff/m K介电常数(IOOHz)大于455介电损耗(IOOHz)O.25体积电阻率约IO8 Ω · cm击穿电压约为4_5kV/mm材料断裂延伸率约70% -90%。从检测结果对比,热导率远大于普通非导热及低导热电介质的0. 18-0. 36ff/m K, 表明该新型电介质具备良好的高热导性能。介电常数在低频下高达455以上,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低至0. 25,且具备4-5kV/mm的良好热击穿电压,较同类相同介电常数的聚合物电介质高约1 2kV/mm,适于较高电压场合。另外,该聚合物电介质具备一定的断裂延伸率,表明具备良好柔韧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35-40%的聚偏ニ氟乙烯树脂、55-60% 的复合结构铝粒子和4-5%的碳纳米纤维,以上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ニ氟乙烯树脂的质量百分比为36-38% 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铝粒子的质量百分比为55. 5-57. 8%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 4. 2% -4.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结构铝粒子的直径为1-2μπ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干碳纳米纤维的直径为 100-200nm。
7.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ー项的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包括如下步骤1)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步骤将碳纳米纤维,浸泡在浓度为40%的氢氟酸里,浸泡完毕、过滤除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约至PH值约为6 ;除掉杂质的碳纳米纤维放入真空烘箱干燥待用;2)复合结构铝粒子表面改性步骤将铝粒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勻,将液体混合物超声处理;将硅烷偶联剂加入无水乙醇稀释、搅拌,滴加稀甲酸溶液于稀释的偶联剂溶液里;然后将酸化后的偶联剂溶液加入铝粒子与乙醇的混合溶液里得到混合物;将体系升温至70-90°C,在冷凝回流下将上述混合物搅拌均勻;取出搅拌均勻和的混合物并过滤、清洗;并放入烘箱烘干;3)纳米碳纤维、复合结构铝粒子和聚偏ニ氟乙烯树脂复合的步骤将聚偏ニ氟乙烯树脂分散于溶剂N,N-ニ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待其彻底溶解后静置; 将碳纳米纤维加入聚偏ニ氟乙烯树脂进行超声处理;加入铝粒子于上述超声后的混合液体中,并搅拌均勻,进行超声处理;将处理完毕的混合液体缓缓倾倒于数块经处理过的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空气中挥发后放入烘箱进行真空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完毕,轻轻从玻璃板上取下材料薄膜,将多层薄膜叠放一起,放入模具中冷压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机中;热压完毕,缓慢冷却至室温,从模具取出样品,即为所述聚合物电介质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良好导热型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电介质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导热型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电介质的组方及制备工艺属于电工材料和化工产品制造技术交叉领域。它由原料聚偏氟二乙烯、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纤维及超细粒径的微米复合结构铝粒子经过溶解、混合、搅拌、超声、高速分散、分离、干燥、烘干、叠压和热压制备而成。本发明制作的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的高的热导率提高了电介质的热击穿电压,延长其使用寿命。该电介质材料制备工艺相对简便,加工性能良好。该发明制备的材料主要用于制备嵌入式无耦合电容器、片式有机多层薄膜电容器、高储能电容器元器件等,在高频通讯、LED照明、汽车电子、计算机、开关电源等设备的电路装置上有广泛用途。
文档编号H01G4/14GK102532757SQ2011104161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周文英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