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9964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优化的空间分配的断路器,该断路器在两个模数宽度内包含两极具有过电流保护的保护极和一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一般用于家庭、办公楼、宾馆及大型商场等建筑,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漏电保护断路器是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用于防止人身触电,它可作为模块化附件装配在断路器外部。断路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各种规格在市场中的需求,在模数化尺寸的断路器壳体内,如何使用现有技术进行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业界发展的重点。以往如果需要使不 同规格的断路器共同使用,需要在配电箱中的卡轨上依次相邻排列安装,因此经常会造成配电箱的体积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优化使用空间的断路器内部结构布局,在两个模数宽度(36mm宽)内,能容纳两极过电流保护极和一个漏电保护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立,揭示了一种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一壳体,壳体的宽度为两个模数,在壳体内设置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和漏电保护装置。第一过电流保护极为单触点的过电流保护极,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试验电阻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为单触点的过电流保护极,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呈对称镜像分布。漏电保护装置包含互感器、电磁脱扣器、漏电脱扣机构、漏电指示机构和试验回路。其中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漏电保护装置夹在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分别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和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脱扣机构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其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约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脱扣机构占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的互感器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互感器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和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保护机构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保护机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的电磁脱扣器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各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空间, 漏电保护装置的电磁脱扣器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本发明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通过对断路器内部空间的合理优化和空间安排,使两级过电流保护极和漏电保护模块整合到同一断路器产品中,达到减少空间体积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I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电气原理示意图。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空间分配图。图3a、图3b和图3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中间部分的空间分配图,其中图3b是图3a的A-A剖视图,图3c是图3a的B-B剖视图。图4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装配分解视图。图5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正视图。图6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正视图。图7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装置的正视图,其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合闸状态。图8a、图Sb和图S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的结构图,其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分闸位置,图8b是图8a的背视图,图8c是图8b的侧视图。图9a、图9b和图9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的结构图,其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合闸位置,图%是图9a的背视图。图10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脱扣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具有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在两个模数宽度的壳体内提供了两极过电流保护极和一个漏电保护装置。为了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不同部件的位置安排和壳体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两个模数(36mm宽)的壳体内布置有三部分主要部件第一部分是一个单触点的过电流保护极,即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包含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试验电阻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第二部分也是一个单触点的过电流保护极,即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包括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相比较,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中没有试验电阻。除了试验电阻外,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其余结构与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样。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 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呈对称镜像分布。第三部分为漏电保护装置8,漏电保护装置8包含互感器、电磁脱扣器、漏电脱扣机构、漏电指示机构和试验回路。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漏电保护装置8被夹在两级过电流保护极,即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之间。参考图I所示,图I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电气原理示意图。该断路器包含有两个过电流保护极,第一过电流保护极上串联有第一触点10、第一路瞬动保护装置12、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14。相应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上串联有第二触点11、第二路瞬动保护装置13、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15。当漏电流产生时,漏电保护装置8的互感器62会检测到漏电流,通过电磁脱扣器18发出信号,沿着工作路线21使过第一电流保护极的第一操作机构16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操作机构35脱扣,从而使第一触点10和第二触点11断开,达到漏电保护的功能。漏电保护装置8还包含试验回路22,其中串联有试验按钮20和试验电阻19 (试验电阻19是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一部分),试验回路22的一端并联在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接线端子(进线端)25上,另一端并联在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接线端子(出线端)26上。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空间分配图,图2既揭示了断路器的正面,又揭示了断路器的背面。如图所示,断路器的壳体呈倒T字型,具有上端面101、上端面102、上端面103、侧面104、侧面105、下端面106、侧面107、侧面108。在断路器的正面(壳体的正面),如图2所示,放置有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操作机构16被布置在上端面101、侧面107和侧面108所限定的空间内。第一接线端子(出线端)24被布置在侧面104、上端面102和下端面106所限定的空间内,第一接线端子(进线端)25被布置在侧面105、上端面103和下端面106所限定的空间内。第一灭弧系统30被布置在第一接线端子(出线端)24和第一接线端子(进线端)25的中间、下端面106的上面。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被布置在第一灭弧系统30的上面、第一接线端子(出线端)24的右侧及上端面102的下面所限定的位置。第一脱扣机构29中的触头被布置在第一灭弧系统30的上面、第一接线端子(进线端)25的左侧及上端面103的下面所限定的位置。试验电阻19被布置在第一操作机构16和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的中间,靠近侧面107处。在断路器的背面(壳体的背面),如图2所示,放置有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操作机构35被布置在上端面101、侧面107和侧面108所限定的空间内。第二接线端子(出线端)26被布置在侧面104、上端面102和下端面106所限定的空间内。第二接线端子(进线端)27被布置在侧面105、上端面103和下端面106所限定的空间内。第二灭弧系统33被布置在第二接线端子(出线端)26和第二接线端子(进线端)27的中间、下端面106的上面。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被布置在第二灭弧系统33的上面、第二接线端子(进线端)27的左侧及上端面102的下面所限定的位置。第二脱扣机构32中的触头被布置在第二灭弧系统33的上面、第二接线端子(出线端)26的右侧及 上端面103的下面所限定的位置。图3a、图3b和图3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中间部分的空间分配图,其中图3b是图3a的A-A剖视图,图3c是图3a的B-B剖视图。断路器的中间部分,即漏电保护装置8的正视图及剖视图由图3所示。图3a是漏电保护装置8的正视图。图中,漏电指示机构41被布置在断路器上端面101下,靠近侧面107处;漏电保护装置8的试验按钮机构38被布置在断路器上端面101下,靠近侧面108处;断路器上端面102、侧面104和下端面106形成的区域36以及上端面103、侧面105和下端面106形成的区域37可被用来放置漏电互感器的整流元器件或线路板64 ;互感器17被放置在下端面106的上面、区域36的右侧;在互感器17和漏电指示机构41的中间为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 ;电磁脱扣器39被放置在下端面106的上面、互感器17的右侧;漏电脱扣机构40被布置在上端面101的下面、下端面106的上面,区域37的左侧,漏电指示机构41、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和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电磁脱扣器39的右侧。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3中沿A-A线和B-B线的剖视图,更加明确地表明了实施例中两极过电流保护装置和夹在其中的漏电保护装置这三部分的空间分配情况。参考图3a,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脱扣机构29、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脱扣机构32以及漏电保护装置8的漏电脱扣机构40在壳体内的位置位于同一高度。在壳体的宽度,即断路器的宽度划分上,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脱扣机构29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脱扣机构32各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约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8的漏电脱扣机构40占断路器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在壳体内的位置位于同一高度。在壳体的宽度,即断路器的宽度划分上,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各占断路器宽度方向上的一半空间。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灭弧系统30、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灭弧系统33和漏电保护装置8的互感器17在壳体内的位置位于同一高度。在壳体的宽度,即断路器的宽度划分上,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灭弧系统30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灭弧系统33各占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空间,漏电保护装置8的互感器17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参考图3b,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脱扣机构29、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脱扣机构32和漏电保护装置8的漏电保护机构40在壳体内的位置位于同一高度。在壳体的宽度,即断路器的宽度划分上,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脱扣机构29、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脱扣机构32各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8的漏电保护机构40占断路器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灭弧系统30、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灭弧系统33和漏电保护装置8的电磁脱扣器39在壳体内的位置位于同一高度。在壳体的宽度,即断路器的宽度划分上,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灭弧系统30、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灭弧系统33各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空间,漏电保护装置8的电磁脱扣器39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图4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装配分解视图。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中的组件被第一外壳I和第二外壳2包含在内,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中的组件被第三外壳3和第四外壳4包含在内,漏电保护装置8的组件被第二外壳2和第三 外壳3包含在内。图5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正视图。其中的第一操作机构16、试验电阻19、第一接线端子(出线端)24、第一接线端子(进线端)25、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第一脱扣机构29、第一灭弧系统30都已具体的元件表示,与图2所示的空间分配图相比,图5用具体的元件代替了图2中的示意方框。但是两者的空间分配和布置方案是一致的。在图5中还示出了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的线圈46和软线44。与图5类似,图6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正视图。其中的第二操作机构35、第二接线端子(出线端)26、第二接线端子(进线端)27、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第二脱扣机构32、第二灭弧系统33都已具体的元件表示,与图2所示的空间分配图相比,图6用具体的元件代替了图2中的示意方框。但是两者的空间分配和布置方案是一致的。在图6中还示出了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的线圈47和软线45。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保护装置8的漏电脱扣机构40具有三个状态分闸状态、合闸状态和脱扣状态。图7、图8a_8c、图9a_9c以及图10分别揭示了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分闸状态、合闸状态和脱扣状态下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状态。其中图7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装置的正视图,其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合闸状态。图8a、图8b和图8c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分闸位置,图8b是图8a的背视图,图8c是图8b的侧视图。图9a、图9b和图9c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合闸位置,图9b是图9a的背视图。图10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脱扣状态。更具体而言,图8b是图8a的左视图,图8c是图8a的后视图。如图所示,漏电脱扣机构40包括手柄50、U型杆51、锁扣52、连杆54、跳扣56、复位杆61、脱扣杆59和弹性簧片60。漏电脱扣机构40中的手柄50可作为漏电指示,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外壳3上的第一轴74处,手柄50的弹簧49放置于手柄50上,弹簧49有两臂,一臂作用于手柄50上,一臂作用于外壳3上,起到对手柄50复位的作用。U型杆51的一端放置于手柄50中的第一孔71内,另一端放置于锁扣52的第二孔72内。锁扣52上的另一个孔,第三孔73可转动地固定在连杆54上的轴内。连杆54的孔533可转动地固定在外壳3上的第七轴88处。跳扣56叠放在连杆54之上,可以绕连杆54上的第二轴78转动。复位杆61可转动地固定在外壳3的第三轴84上,弹性簧片60固定在复位杆61的根部46位置上,脱扣杆59可转动地固定在外壳3的第四轴85。扭簧70固定在第七轴88上,其一臂作用在外壳3上,另一臂作用在连杆54的第八轴89上,对连杆54产生一顺时针方向的力。电磁脱扣器63固定在外壳3上的第五轴86和第六轴87上。在图8c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锁扣52、连杆54、跳扣56、复位杆61、脱扣杆59等部件之间的空间分配情况。在宽度方向上,连杆54与复位杆61共面,跳扣56与脱扣杆59共面,弹性簧片60的下部83处较簧片其他位置面积更大,以至于在宽度方向上可以与脱扣杆59相接触。在分闸状态时,如图8a_8c所示,可以看到此时锁扣52和跳扣56的两个脱扣面,第一脱扣面75和第二脱扣面76是处于分开状态的。当合闸时,断路器的手柄套带动手柄50克服弹簧49逆时针转动,手柄50通过U型杆51使锁扣52和跳扣56在第一脱扣面75和第二脱扣面76处锁扣,从而来动连杆54克服扭簧70的巨大扭力逆时针转动,连杆54下部的撞杆81打击到复位杆61的上部80,带动复位杆61及弹性簧片60顺时针转动,使电磁 脱扣器63上的推杆79被压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电磁脱扣器63的复位;同时,跳扣56的一臂90带动脱扣杆59的一臂91,使脱扣杆59逆时针转动并复位。当完成上述动作后,漏电脱扣机构40处于合闸位置,见图9a_9c。当互感器62检测到漏电流时,互感器62向电磁脱扣器63发出动作信号,使电磁脱扣器63上的推杆79弹出,从而打击弹性簧片60下端83,打击力由簧片60传到与之接触的脱扣杆59上的凸起部分41,使脱扣杆59顺时针旋转,脱扣杆59的上端91打击到跳扣56的下端90,跳扣56受到逆时针的力后,第一脱扣面(上部脱扣面)75随即与锁扣52的第二脱扣面76分离,漏电脱扣机构40完成脱扣,在漏电脱扣机构40脱扣的同时,连杆54的折弯处82会打击第九轴65,第九轴65和断路器的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操作机构和第二操作机构的脱扣杆相连,从而使断路器脱扣。图9a_9c中由于电磁脱扣器63上的推杆79弹出是瞬时的,在瞬间与手柄相连的U型杆51来不及动作,因此与U型杆51相连的锁扣52均处于暂时静止状态,而跳扣56受到脱扣杆59的冲力而发生逆时针转动。图3a中的38表示测试按钮55位于上端面101和侧面108处。扭簧57被固定在外壳3上的轴58上,其一臂68穿过外壳3与第二过电流保护极7的第二接线端(进线端)26在电气上相连。试验电阻19被固定在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内(见图5),试验电阻19的一引脚穿过外壳2,在外壳3的中上部、区域28(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和手柄50(漏电指示手柄)之间的半孔型槽66上固定(见图7)。试验电阻19的另一引脚与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28中的线圈46在电气上相连,线圈46通过软线44从互感器62中穿出(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34以及线圈47和软线45的结构类似),与第一过电流保护极6的第一接线端(出线端)24点焊在一起。扭簧57的另一臂67与试验电阻19的一引脚在69位置处形成一断口。当测试按钮55被按下时,测试按钮下部的压柱使扭簧57的一臂67被按下,与放置在半孔型槽66中的试验电阻19的引脚相接触,使测试回路22导通,形成测试漏电流,从而使漏电脱扣机构脱扣40,断路器断开。压簧53紧紧箍在测试按钮55的圆柱上,当漏电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压簧53下部悬空;当漏电机构处于分闸状态时,压簧53在跳扣56上右侧的平台77处对跳扣56产生一个微小的顺时针方向的复位力。图10中漏电脱扣机构处于脱扣状态。其中的各个部件与图8a_8c以及图9a_9c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再重复说明。本发明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通过对断路器内部空间的合理优化和空间安排,使两级过电流保护极和漏电保护模块整合到同一断路器产品中,达到减少空间体积的效果。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 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宽度为两个模数,在所述壳体内设置 第一过电流保护极,为单触点的过电流保护极,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试验电阻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 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为单触点的过电流保护极,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呈对称镜像分布; 漏电保护装置,包含互感器、电磁脱扣器、漏电脱扣机构、漏电指示机构和试验回路; 其中,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漏电保护装置夹在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分别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和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脱扣机构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其中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约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脱扣机构占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的互感器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互感器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和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保护机构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脱扣机构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脱扣机构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二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保护机构占据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五分之一空间。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的电磁脱扣器在壳体中位于同样的高度,第一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一灭弧系统、第二过电流保护极的第二灭弧系统各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空间,漏电保护装置的电磁脱扣器占据断路器宽度方向·的一半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宽度为两个模数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单触点的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一手柄、第一操作机构、第一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一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一灭弧系统、试验电阻和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单触点的第二过电流保护极,包含第二手柄、第二操作机构、第二短路瞬动保护装置、第二过载长延时保护装置、第二灭弧系统和两个第二接线端子;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中的元件呈对称镜像分布;漏电保护装置,包含互感器、电磁脱扣器、漏电脱扣机构、漏电指示机构和试验回路;其中,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漏电保护装置夹在第一过电流保护极和第二过电流保护极之间。
文档编号H01H71/24GK102683131SQ20111005645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徐迪安, 葛伟骏, 高弟 申请人: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