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集成双纵向沟道soildmos器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682939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作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绝缘层上半导体) LDMOS (横向双注入金属-氧化物_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SOI (绝缘层上半导体) 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V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利记博彩app。
背景技术
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很高的工作频率、较高的工作 温度和较强的抗辐照能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可靠性,作为无触点功率电子开关、功率驱 动器或者RF功率放大晶体管在智能电力电子、高温环境电力电子、空间电力电子、交通工 具电力电子和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SOI CMOS VLSI工艺技术由于其工艺成熟 度高、介质隔离性能好、隔离工艺较简单、便于三维集成、便于微光机电和功率与射频单片 系统集成、便于提高集成密度和集成性能等优点,在VLSI制造、SOC (单片集成系统)制造、 SPIC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制造和TDIS (三维集成系统)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现有 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为只有一条纵向沟道器件,可以通过SOI CMOS VLSI技术制作,其 工艺方法如下
1.选取抛光好的SOI圆片作为初始材料,该SOI圆片通过隐埋绝缘层完全隔离为两个 半导体区,两个半导体区中厚的一个为P型作为衬底,薄的一个为N型作为顶层硅膜用于制 作器件和电路;
2.将顶层硅膜表面第一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在氧化层上表面淀积氮化 硅,氮化硅层厚度为300 500nm,所述的氧化层完全覆盖顶层硅膜上表面,氮化硅完全覆 盖氧化层上表面;采用漏极沟槽区掩膜版掩膜进行第一次光刻,将窗口区中的氮化硅层和 氧化层依次刻除形成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将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中裸露的顶层硅膜采用 L0C0S (局部氧化工艺)方法或者浅槽刻蚀(STE)方法刻蚀出漏极沟槽区,漏极沟槽区为顶 层硅膜上的矩形槽,然后依次去除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外的光刻胶、氮化层和氧化层,并洗 净烘干;
3.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用 设计的缓冲区掺杂掩膜版对裸露的氧化层进行第二次光刻,刻除裸露的氧化层,形成缓冲 区掺杂窗口,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通过离子注入方法掺入N型杂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的 掺入N型杂质的顶层硅膜作为缓冲区;将顶层硅膜表面氧化层全部去除,洗净烘干;
4.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三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 用设计的沟槽栅区掩膜版掩膜,采用深槽刻蚀(DTE)方法依次对裸露的氧化层及氧化层下 方的顶层硅膜进行第三次光刻,形成深沟槽,深沟槽的底部为隐埋绝缘层的上表面;然后采 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洗净烘干;对深沟槽的内壁进行第四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采用腐蚀方法进行第四次刻蚀,去除深沟槽内壁表面的氧化层以消除机械损伤,清 洗烘干;
5.对裸露的硅表面进行第五次氧化,在深沟槽内壁上形成厚度为20 40nm的氧化层,深沟槽内壁上的氧化层作为纵向栅介质薄膜,顶层硅膜上表面和漏极沟槽区侧壁也被氧化 层覆盖;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VD)方法进行多晶硅淀积形成纵向多晶硅栅,采用化学 机 械抛光方法实现顶层硅膜上表面平坦化,洗净烘干;
6.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采用旋涂原硅酸四乙酯方法进行第六次氧化,利用设计的多晶 硅栅区和漏极区掺杂掩膜版进行第五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多晶硅 栅区域中开出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在漏极沟槽区域中开出沟槽漏极掺杂窗口,窗口之间的 顶层硅膜上的氧化层作为场氧化层;然后在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和沟槽漏极掺杂窗口内通过 离子注入方法进行N型杂质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晶格 完整性、杂质再分布和激活杂质原子,形成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 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区的氧化层,洗 净烘干;
7.采用设计的P阱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六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 除裸露的氧化层在紧靠栅介质层的顶层硅膜上表面形成P阱掺杂窗口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 进行P阱掺杂形成与顶层硅膜掺杂类型相反且掺杂浓度比顶层硅膜杂质浓度高得多的半 导体区一ρ阱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
8.采用设计的P阱欧姆接触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七次光刻,在P阱 区内远离栅介质层一侧形成P阱欧姆接触掺杂窗口,然后采用离子注入方法掺入P型杂质 形成与P阱掺杂类型相同的重掺杂P阱欧姆接触区,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 然后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P阱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的晶格完整性并激活杂质原子;
9.采用设计的源区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八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 除裸露的氧化层在P阱区内紧靠栅介质层一侧形成源区掺杂窗口,采用离子注入方法进行 源区N型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然后进行快速热退火(RTA)形成N型重掺杂源 区;
10.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接触孔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和深沟槽内壁表面进行第 九次光刻,在重掺杂多晶硅栅极区沟槽内壁和上方形成栅极和栅场板电极窗口,在N型重 掺杂源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P阱欧姆接触区的场氧化层 上表面形成源极和源场板电极窗口,在台阶式重掺杂漏极区沟槽上方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 规则覆盖紧邻台阶式重掺杂漏极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漏极和漏场板电极窗口 ;然后采 用真空镀膜方法在整个硅片的表面进行金属薄膜淀积,并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金属场板、 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焊点掩膜版进行第十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金属形成金属 电极引线、金属场板、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焊点;
11.在上表面淀积绝缘钝化层,采用设计的金属压焊点接触掩膜版进行第十一次光刻, 刻除裸露的绝缘钝化层,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在金属压焊点上方刻蚀出金属压焊点窗 口,用于进行引脚压焊及封装。 该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导通时,其导电沟道处于纵向栅氧化层与顶层半导体 界面的硅侧表面,且为纵向沟道,漂移区与阱区形成的pn结反向耗尽区使得电流在该区域 的路径变窄,器件通态电阻较大,通态压降较高,通态电流较小,而通态功耗高,器件工作效 率低,易发热,不利于提高器件和系统可靠性、节省能源与保护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 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先进SOI CMOS工艺制作集成 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的工艺方法,从而有助于实现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该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在导通时,将有两条纵向导通沟道,切避免了阱 区与漂移区间的纵向反向pn结形成的耗尽层,扩展了器件的导电电路路径,提高了通态电 流,降低通态电阻和通态压降,从而降低了通态功耗,改善器件的耐高温特性;同时由于增 加一栅极,栅极电压对器件的通态电流的作用变大,即器件的跨导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 器件在截至态时,浅槽能够消除漂移区与阱区表面峰值电场,适当的优化槽氧厚度可以提 高器件的耐压。综合显示该器件结构能够获得更低的通态电阻大、通态压降、通态功耗,更 高的通态电流、通态跨导、关态耐压、工作效率,更高的工作环境上限温度,从而更有利于减 小采用该种器件的各种电力电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有利于提高器件、电路和系统的 性能和可靠性,有利于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本发明方法具体步骤是
1.选取抛光好的SOI圆片作为初始材料,该SOI圆片通过隐埋 绝缘层完全隔离为两个半导体区,两个半导体区中厚的一个为P型
作为衬底,薄的一个为N型作为顶层硅膜用于制作器件和电路;
2.将顶层硅膜表面第一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在氧化层上表面淀积氮化 硅,氮化硅层厚度为300 500nm ;所述的氧化层完全覆盖顶层硅膜上表面,氮化硅完全覆 盖氧化层上表面;采用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掩膜版掩膜进行第一次光刻,将窗口区 中的氮化硅层和氧化层依次刻除形成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将浅沟槽栅二 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中裸露的顶层硅膜采用LOCOS (局部氧化工艺)方法或者浅槽刻 蚀(STE)方法刻蚀出浅沟槽栅二区和漏极沟槽区,浅沟槽栅二区和漏极沟槽区为顶层硅膜 上的两个矩形槽,然后依次去除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外的光刻胶、氮化层 和氧化层,并洗净烘干;
3.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用 设计的缓冲区掺杂掩膜版对裸露的氧化层进行第二次光刻,刻除裸露的氧化层,形成缓冲 区掺杂窗口,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通过离子注入方法掺入N型杂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的 掺入N型杂质的顶层硅膜作为缓冲区;将顶层硅膜表面氧化层全部去除,洗净烘干;
4.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三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用 设计的深沟槽栅一区掩膜版掩膜,采用深槽刻蚀(DTE)方法依次对裸露的氧化层及氧化层 下方的顶层硅膜进行第三次光刻,形成深沟槽栅一区,深沟槽栅一区的底部为隐埋绝缘层 的上表面;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洗净烘干;对深沟槽栅一区的内壁进行第四次 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采用腐蚀方法进行第四次刻蚀,去除深沟槽栅一区内壁表 面的氧化层以消除机械损伤,清洗烘干;
5.对裸露的硅表面淀积氮化硅,采用纵向栅氧化层二掩膜版掩膜进行第四次光刻,将 窗口区中氮化硅层刻除形成纵向栅氧化层二窗口,采用反应离子刻蚀进行第五次刻蚀,去 除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的内壁氧化层,将顶层硅膜表面氮化硅全部去除,清洗烘干。6.对裸露的硅表面进行第五次氧化,深沟槽栅一区内壁和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 的内壁上形成厚度为20 40nm的氧化层,深沟槽栅一区内壁和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的内壁上的氧化层均作为纵向栅介质薄膜,顶层硅膜上表面和漏极沟槽区侧壁也被氧化层覆 盖;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VD)方法进行多晶硅淀积形成两个纵向多晶硅栅,采用化学 机械抛光方法实现顶层硅膜上表面平坦化,洗净烘干;
7.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采用旋涂原硅酸四乙酯方法进行第六次氧化,利用设计的多晶 硅栅区和漏极区掺杂掩膜版进行第五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多晶硅 栅区域中开出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在漏极沟槽区域中开出沟槽漏极掺杂窗口,窗口之间的 顶层硅膜上的氧化层作为场氧化层;然后在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和沟槽漏极掺杂窗口内通过 离子注入方法进行N型杂质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晶格 完整性、杂质再分布和激活杂质原子,形成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 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区的氧化层,洗 净烘干;
8.采用设计的P阱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六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 除裸露的氧化层在两个纵向栅介质层之间的顶层硅膜上表面形成P阱掺杂窗口 ;采用离子 注入方法进行P阱掺杂形成与顶层硅膜掺杂类型相反且掺杂浓度比顶层硅膜杂质浓度高 得多的半导体区——P阱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
9.采用设计的P阱欧姆接触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七次光刻,在P阱 区内两纵向栅介质层的中间形成P阱欧姆接触掺杂窗口,然后采用离子注入方法掺入P型 杂质形成与P阱掺杂类型相同的重掺杂P阱欧姆接触区,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 干;然后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P阱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的晶格完整性并激活杂质原子;
10.采用设计的源区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八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 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P阱区内阱区欧姆接触与两个纵向栅介质层侧形成源区两个掺杂窗 口,采用离子注入方法进行源区N型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然后进行快速热退 火(RTA)形成两个N型重掺杂源区;
11.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接触孔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和深沟槽栅一区内壁表 面进行第九次光刻,在重掺杂多晶硅栅一区沟槽内壁和上方形成栅极一和栅场板一电极窗 口,在N型重掺杂源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上表面形成源极窗口,在重掺杂多晶硅栅二区上方 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P阱欧姆接触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栅极二和栅场 板二电极窗口,在台阶式重掺杂漏极区沟槽上方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台阶式 重掺杂漏极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漏极和漏场板电极窗口 ;然后采用真空镀膜方法在整 个硅片的表面进行金属薄膜淀积,并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金属场板、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 焊点掩膜版进行第十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金属形成金属电极引线、金属场板、 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焊点;
12.在上表面淀积绝缘钝化层,采用设计的金属压焊点接触掩膜版进行第十一次光刻, 刻除裸露的绝缘钝化层,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在金属压焊点上方刻蚀出金属压焊点窗 口,用于进行引脚压焊及封装。 本发明方法便于采用现有SOI CMOS VLSI工艺技术来实现具有优异电学和热学性 能的集成功率与射频SOI LDMOS器件,在工艺复杂度与工艺成本稍有增加条件下使集成功 率与射频SOI LDMOS器件的电学和热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具体实施例方式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的SOI CMOS VLSI工艺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 步骤
1.选取抛光好的SOI圆片作为初始材料,该SOI圆片通过隐埋绝缘层完全隔离为两个 半导体区,两个半导体区中厚的一个为P型作为衬底,薄的一个为N型作为顶层硅膜用于 制作器件和电路;
2.将顶层硅膜表面第一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在氧化层上表面淀积氮化 硅,氮化硅层厚度为300 500nm,所述的氧化层完全覆盖顶层硅膜上表面,氮化硅完全覆 盖氧化层上表面;采用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掩膜版掩膜进行第一次光刻,将窗口区 中的氮化硅层和氧化层依次刻除形成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将浅沟槽栅二 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中裸露的顶层硅膜采用LOCOS (局部氧化工艺)方法或者浅槽刻 蚀(STE)方法刻蚀出浅沟槽栅二区和漏极沟槽区,浅沟槽栅二区和漏极沟槽区为顶层硅膜 上的两个矩形槽,然后依次去除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外的光刻胶、氮化层 和氧化层,并洗净烘干;
3.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用 设计的缓冲区掺杂掩膜版对裸露的氧化层进行第二次光刻,刻除裸露的氧化层,形成缓冲 区掺杂窗口,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通过离子注入方法掺入N型杂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的 掺入N型杂质的顶层硅膜作为缓冲区;将顶层硅膜表面氧化层全部去除,洗净烘干;
4.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三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用 设计的深沟槽栅一区掩膜版掩膜,采用深槽刻蚀(DTE)方法依次对裸露的氧化层及氧化层 下方的顶层硅膜进行第三次光刻,形成深沟槽栅一区,深沟槽栅一区的底部为隐埋绝缘层 的上表面;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洗净烘干;对深沟槽栅一区的内壁进行第四次 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采用腐蚀方法进行第四次刻蚀,去除深沟槽栅一区内壁表 面的氧化层以消除机械损伤,清洗烘干;
5.对裸露的硅表面淀积氮化硅,采用纵向栅氧化层二掩膜版掩膜进行第四次光刻,将 窗口区中氮化硅层刻除形成纵向栅氧化层二窗口,采用反应离子刻蚀进行第五次刻蚀,去 除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的内壁氧化层,将顶层硅膜表面氮化硅全部去除,清洗烘干。6.对裸露的硅表面进行第五次氧化,深沟槽栅一区内壁和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 的内壁上形成厚度为20 40nm的氧化层,深沟槽栅一区内壁和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的 内壁上的氧化层均作为纵向栅介质薄膜,顶层硅膜上表面和漏极沟槽区侧壁也被氧化层覆 盖;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VD)方法进行多晶硅淀积形成两个纵向多晶硅栅,采用化学 机械抛光方法实现顶层硅膜上表面平坦化,洗净烘干;
7.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采用旋涂原硅酸四乙酯方法进行第六次氧化,利用设计的多晶 硅栅区和漏极区掺杂掩膜版进行第五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多晶硅 栅区域中开出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在漏极沟槽区域中开出沟槽漏极掺杂窗口,窗口之间的 顶层硅膜上的氧化层作为场氧化层;然后在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和沟槽漏极掺杂窗口内通过 离子注入方法进行N型杂质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晶格 完整性、杂质再分布和激活杂质原子,形成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 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区的氧化层,洗净烘干;
8.采用设计的P阱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六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 除裸露的氧化层在两个纵向栅介质层之间的顶层硅膜上表面形成P阱掺杂窗口 ;采用离子 注入方法进行P阱掺杂形成与顶层硅膜掺杂类型相反且掺杂浓度比顶层硅膜杂质浓度高 得多的半导体区——P阱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
9.采用设计的P阱欧姆接触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七次光刻,在P阱 区内两纵向栅介质层的中间形成P阱欧姆接触掺杂窗口,然后采用离子注入方法掺入P型 杂质形成与P阱掺杂类型相同的重掺杂P阱欧姆接触区,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 干;然后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P阱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的晶格完整性并激活杂质原子;
10.采用设计的源区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八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 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P阱区内阱区欧姆接触与两个纵向栅介质层侧形成源区两个掺杂窗 口,采用离子注入方法进行源区N型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然后进行快速热退 火(RTA)形成两个N型重掺杂源区;
11.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接触孔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和深沟槽栅一区内壁表 面进行第九次光刻,在重掺杂多晶硅栅一区沟槽内壁和上方形成栅极一和栅场板一电极窗 口,在N型重掺杂源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上表面形成源极窗口,在重掺杂多晶硅栅二区上方 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P阱欧姆接触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栅极二和栅场 板二电极窗口,在台阶式重掺杂漏极区沟槽上方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台阶式 重掺杂漏极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漏极和漏场板电极窗口 ;然后采用真空镀膜方法在整 个硅片的表面进行金属薄膜淀积,并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金属场板、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 焊点掩膜版进行第十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金属形成金属电极引线、金属场板、 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焊点;
12.在上表面淀积绝缘钝化层,采用设计的金属压焊点接触掩膜版进行第十一次光刻, 刻除裸露的绝缘钝化层,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在金属压焊点上方刻蚀出金属压焊点窗 口,用于进行引脚压焊及封装。
权利要求
1.制作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抛光好的SOI圆片作为初始材料,该SOI圆片通过隐 埋绝缘层完全隔离为两个半导体区,两个半导体区中厚的一个为P型作为衬底,薄的一个为N型作为顶层硅膜用于制作器件和电路;(2).将顶层硅膜表面第一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在氧化层上表面淀积氮 化硅,氮化硅层厚度为300 500nm ;所述的氧化层完全覆盖顶层硅膜上表面,氮化硅完全 覆盖氧化层上表面;采用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掩膜版掩膜进行第一次光刻,将窗口 区中的氮化硅层和氧化层依次刻除形成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将浅沟槽栅 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中裸露的顶层硅膜刻蚀出浅沟槽栅二区和漏极沟槽区,浅沟槽 栅二区和漏极沟槽区为顶层硅膜上的两个矩形槽,然后依次去除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 区刻蚀窗口外的光刻胶、氮化层和氧化层,并洗净烘干;(3).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利 用设计的缓冲区掺杂掩膜版对裸露的氧化层进行第二次光刻,刻除裸露的氧化层,形成缓 冲区掺杂窗口,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通过离子注入方法掺入N型杂质,缓冲区掺杂窗口内 的掺入N型杂质的顶层硅膜作为缓冲区;将顶层硅膜表面氧化层全部去除,洗净烘干;(4).将裸露的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三次氧化,氧化层厚度为200 300nm,然后 利用设计的深沟槽栅一区掩膜版掩膜,采用深槽刻蚀方法依次对裸露的氧化层及氧化层下 方的顶层硅膜进行第三次光刻,形成深沟槽栅一区,深沟槽栅一区的底部为隐埋绝缘层的 上表面;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洗净烘干;对深沟槽栅一区的内壁进行第四次氧 化,氧化层厚度为50 lOOnm,采用腐蚀方法进行第四次刻蚀,去除深沟槽栅一区内壁表面 的氧化层以消除机械损伤,清洗烘干;(5).对裸露的硅表面淀积氮化硅,采用纵向栅氧化层二掩膜版掩膜进行第四次光刻, 将窗口区中氮化硅层刻除形成纵向栅氧化层二窗口,采用反应离子刻蚀进行第五次刻蚀, 去除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的内壁氧化层,将顶层硅膜表面氮化硅全部去除,清洗烘干;(6).对裸露的硅表面进行第五次氧化,深沟槽栅一区内壁和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 的内壁上形成厚度为20 40nm的氧化层,深沟槽栅一区内壁和浅沟槽栅二区内阱区侧的 内壁上的氧化层均作为纵向栅介质薄膜,顶层硅膜上表面和漏极沟槽区侧壁也被氧化层覆 盖;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方法进行多晶硅淀积形成两个纵向多晶硅栅,采用化学机械抛 光方法实现顶层硅膜上表面平坦化,洗净烘干;(7).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采用旋涂原硅酸四乙酯方法进行第六次氧化,利用设计的多 晶硅栅区和漏极区掺杂掩膜版进行第五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多晶 硅栅区域中开出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在漏极沟槽区域中开出沟槽漏极掺杂窗口,窗口之间 的顶层硅膜上的氧化层作为场氧化层;然后在多晶硅栅掺杂窗口和沟槽漏极掺杂窗口内通 过离子注入方法进行N型杂质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并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晶 格完整性、杂质再分布和激活杂质原子,形成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 极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重掺杂的多晶硅栅极区和重掺杂的台阶式漏极区的氧化层, 洗净烘干;(8).采用设计的P阱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六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 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两个纵向栅介质层之间的顶层硅膜上表面形成P阱掺杂窗口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进行P阱掺杂形成与顶层硅膜掺杂类型相反且掺杂浓度比顶层硅膜杂质浓度 高得多的半导体区一P阱区;然后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9).采用设计的P阱欧姆接触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七次光刻,在P 阱区内两纵向栅介质层的中间形成P阱欧姆接触掺杂窗口,然后采用离子注入方法掺入P 型杂质形成与P阱掺杂类型相同的重掺杂P阱欧姆接触区,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洗净 烘干;然后进行高温退火以恢复P阱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的晶格完整性并激活杂质原子;(10).采用设计的源区掺杂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进行第八次光刻,采用腐蚀方 法去除裸露的氧化层在P阱区内阱区欧姆接触与两个纵向栅介质层侧形成源区两个掺杂 窗口,采用离子注入方法进行源区N型重掺杂,采用腐蚀方法去除光刻胶,然后进行快速热 退火形成两个N型重掺杂源区;(11).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接触孔掩膜版对顶层硅膜的上表面和深沟槽栅一区内壁表 面进行第九次光刻,在重掺杂多晶硅栅一区沟槽内壁和上方形成栅极一和栅场板一电极窗 口,在N型重掺杂源区和P阱欧姆接触区上表面形成源极窗口,在重掺杂多晶硅栅二区上方 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P阱欧姆接触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栅极二和栅场 板二电极窗口,在台阶式重掺杂漏极区沟槽上方并按照降低表面电场规则覆盖紧邻台阶式 重掺杂漏极区的场氧化层上表面形成漏极和漏场板电极窗口 ;然后采用真空镀膜方法在整 个硅片的表面进行金属薄膜淀积,并采用设计的电极引线、金属场板、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 焊点掩膜版进行第十次光刻,采用腐蚀方法去除裸露的金属形成金属电极引线、金属场板、 金属互连线和金属压焊点;(12).在上表面淀积绝缘钝化层,采用设计的金属压焊点接触掩膜版进行第十一次光 刻,刻除裸露的绝缘钝化层,去除光刻胶,洗净烘干,在金属压焊点上方刻蚀出金属压焊点 窗口,用于进行引脚压焊及封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将浅沟槽栅二区及漏极沟槽区刻蚀窗口中裸露的顶层硅膜刻蚀出浅沟槽栅二区和漏 极沟槽区采用局部氧化工艺方法或者浅槽刻蚀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集成双纵向沟道SOI LDMOS器件的方法。现有方法制作的SOI LDMOS器件没有双纵向沟道结构及与之对应的优异性能。本发明通过采用沟槽刻蚀技术实现双纵向槽栅结构、台阶式沟槽漏极结构,阱掺杂调整为逆向掺杂分布的离子注入阱和阱欧姆接触掺杂工艺,在n+源区掺杂的同时进行栅极和漏极掺杂的方法来实现。本方法采用现有SOI CMOSVLSI工艺技术,在稍微增加工艺复杂度与工艺成本条件下,使集成功率与射频SOI LDMOS器件的电学与热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
文档编号H01L21/336GK102130061SQ2011100010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张海鹏, 李 浩, 许生根, 陈波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