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转换插头组合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节省成本的可转换插头组
I=I O
背景技术:
现国际上的电气标准不一致,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都不能实现统一标准,这样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器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会因为插头和插座不能够匹配而无法使用。随着国际间的商贸文化等的交流发展的需要,许多家用或便携式电气产品在国际间不同地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为了方便出行者,市面上推出了多种可转换插头组合,常见的可转换插头组合包括插头座体和多个不同标准的可转换插头,插头座体和可转换插头通过插接并用一个弹性卡接件将其固定住,这种连接的不足在于,作用力点比较小,当该弹性卡接件损坏后就无法再将二者固定住,对正常充电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漏电触电等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节省成本的可转换插头组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插头组合,其包括一插头座体及一可替换的设于所述插头座体底端的转换插头,所述插头座体上设有一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插头座体还包括一电路组件、及若干与所述电路组件相电性连接且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导电端子;所述转换插头包括一设有一第二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中的第二导电端子及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插脚;所述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第一接触部,所述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伸出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座体的底面向内凹设有一开口朝后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顶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相连通的通槽,所述绝缘本体的顶端设有一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延伸至所述支撑部且竖直贯穿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穿过所述通槽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横向延伸的第一基部、一由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一由所述弯折部的自由端向一侧弯折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一基部下方的第一接触部、及一由所述第一基部的相对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基部及第一连接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组件相电性连接,所述弯折部部分穿过通槽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穿过所述通槽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接触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竖向延伸的第二基部、一由所述第二基部的底端弯折形成的固定部、一由所述第二基部的顶端向后弯折形成的延伸部、及由所述延伸部的相对两侧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两相对的第二接触部,所述两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一纵向延伸的夹持槽,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一竖向贯穿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孔;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伸入所述夹持槽中且被夹持于两第二接触部之间,所述插脚的顶端设有一伸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且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的连接头,所述插脚的底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座体还包括一上盖及一与所述上盖相配合的下盖,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形成于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所述收容槽由下盖的底面向内凹设形成,所述收容槽的前端设有一可上下活动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绝缘本体的卡扣槽;所述支撑部的前端凸设有一与所述卡扣槽相配合的卡扣部。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底壁的前端开设有两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相连通且向前延伸至所述收容槽前壁的第一贯穿槽,所述上盖的底面设有一延伸至所述收容槽前壁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贯穿槽,所述收容槽的前壁上设有两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贯穿槽与第二贯穿槽的连接槽;相对应的,夹设于两第一贯穿槽中间的部分为所述弹性臂,夹设于两连接槽之间的部分为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底端向前延伸形成一可上下移动的按压部,所述弹性臂上设有一向下凸伸且横向延伸的卡持块,所述卡持块及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所述卡扣槽。进一步地,所述卡持块上设有一平滑连接所述卡持块后端面及所述收容槽底壁的导滑面。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插头还包括一盖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的盖片,所述盖片上设有两贯穿所述盖片的卡固孔,所述盖片的前边缘向后凹设有一与所述卡扣部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 ;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开设有两相对且与第二收容空间相连通的导滑槽,所述支撑部上凸设有两卡固于卡固孔中的卡固柱,所述卡持块穿过第一开口卡持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接触部沿着所述导滑槽向里运动以与第一接触部相电性接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通过插头座体及可替换的设于所述插头座体底端的转换插头,且设有伸出第一收容空间的第一导电端子、及伸出第二收容空间且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相接触的第二导电端子,从而不仅体积小巧,可便于携带收存,而且限位好、更换容易,可提升消费者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座体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座体与转换插头相配合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1其包括一插头座体10及一可替换的设于所述插头座体10底端的转换插头20。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插头座体10包括一电路组件11、若干与所述电路组件11 相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12、一上盖13及一与所述上盖13相配合的下盖14。所述上盖 13与下盖14之间形成一大致呈矩形的第一收容空间15。所述下盖14的底面向内凹设形成一大致呈矩形且开口朝后的收容槽16。所述收容槽16的顶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相连通的通槽17。所述收容槽16的前端设有一可上下活动的弹性臂18,所述弹性臂18上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绝缘本体的卡扣槽19。所述收容槽16底壁的前端开设有两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相连通且向前延伸至所述收容槽16前壁的第一贯穿槽101。所述上盖13的底面设有一延伸至所述收容槽16前壁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相连通的第二贯穿槽102。所述收容槽16的前壁上设有两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贯穿槽101与第二贯穿槽 102的连接槽(图中未示)。相对应的,夹设于两第一贯穿槽101中间的部分为所述弹性臂 18,夹设于两连接槽之间的部分为连接臂(图中未示)。所述连接臂的底端向前延伸形成一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贯穿槽102的按压部103。所述按压部103可上下移动。所述弹性臂18上设有一向下凸伸且横向延伸的卡持块104,所述卡持块104及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所述卡扣槽19。所述卡持块104上设有一平滑连接所述卡持块104后端面及所述收容槽 16底壁的导滑面105。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具有一横向延伸的第一基部121、一由所述第一基部121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弯折部122、由所述弯折部122的自由端向一侧弯折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一基部121下方的第一接触部123、及一由所述第一基部121的相对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连接部124。所述第一基部121及第一连接部IM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5中。所述第一连接部IM与所述电路组件11相电性连接。所述弯折部122部分穿过通槽17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所述第一接触部123穿过所述通槽17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转换插头20包括一设有一第二收容空间211的绝缘本体 21、若干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11中的第二导电端子22、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 电性连接的插脚23及一盖片M。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由所述绝缘本体21的顶面向下凹设形成。所述绝缘本体21的顶端设有一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6中且大致呈矩形的支撑部 25。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延伸至所述支撑部25且竖直贯穿所述支撑部25。所述支撑部 25的前端凸设有一与所述卡扣槽19相配合的卡扣部251。所述支撑部25上凸设有两卡固于卡固孔Ml中的卡固柱252。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两侧设有两相对且纵向延伸的导滑槽 212。所述导滑槽212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相连通。所述盖片M盖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6中。所述盖片M上设有两贯穿所述盖片M的卡固孔 241.所述盖片M的前边缘向后凹设有一与所述卡扣部251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 M3。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一竖向延伸的第二基部221、一由所述第二基部221的底端弯折形成的固定部222、一由所述第二基部221的顶端向后弯折形成的延伸部223、及由所述延伸部223的相对两侧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两相对的第二接触部224。所述两第二接触部2 之间形成一纵向延伸的夹持槽225。所述固定部222上设有一竖向贯穿所述固定部222的连接孔2221。所述第二基部221、固定部222及延伸部 223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中。所述第二接触部224穿过所述导滑槽212伸出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3相电性连接。所述插脚23的顶端设有一伸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中且插设于所述连接孔2221中的连接头231 ;所述插脚23的底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21的底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为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为两个,所述插脚23为三个。其中插脚23呈三角形设置且都为扁形的,设于后端的两个插脚23平行设置,设于前端的插脚23大致位于所述后端插脚23的中间。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在使用时,将所述转换插头20设有卡扣部251的一端从所述收容槽16后端的开口装设于所述插头座体10上。所述转换插头20 —直往前运动直至所述卡扣部251沿着所述导滑面105以滑入所述卡扣槽19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的第一接触部123沿着所述导滑槽212向里运动,直至所述第一接触部123伸入所述夹持槽225 中且被夹持于两第二接触部2 之间,从而建立起所述插头座体10及所述转换插头20之间的电性连接。此时,所述插头座体10的卡持块104穿过第一开口 243卡持于所述支撑部 25上。所述插头座体10可以配备上多个不同类型的转换插头20,从而可以随时更换不同类型的转换插头20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源插座。当想替换所述转换插头20时,使用者只需将所述按压部103向下摁,此时所述按压部103带动所述弹性臂18向下运动,使得所述卡扣部251脱离所述卡扣槽19且越过所述卡持块104向外运动,所述第一接触部123 脱离所述夹持槽225,所述插头座体10及所述转换插头20之间的电性连接解除。由于所述转换插头20得以简易更换,所以,不管在哪个国家,只要更装转换插头20,即可合用充电器,以供充电式电池充电,而无需因插头规格不符或标准电压不同而烦恼。所述转换插头20 的体积小,可一次携带多种不同规格的转换插头20与所述插座主体配合使用,其携带相当方便且轻松。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2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可转换插头组合1结构相似, 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种实施例中的插脚沈为两个,所述插脚沈为圆柱形的且平行设置; 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下端的中部处向下凸设有一柱状的抵挡部212,所述抵挡部212上设有一竖直贯穿所述抵挡部212且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的容置腔(图中未示),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且从所述容置腔中伸出所述抵挡部212。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3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可转换插头组合1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种实施例中的插脚27为三个,所述插脚27大致呈三角形设置,所述设于后端的两个插脚27大致呈八字形;所述绝缘本体21上端面的两侧向下凹设有两方便使用者插拔所述可转换插头组合3 的凹槽213。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4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可转换插头组合1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四种实施例中的插脚观为两个,所述插脚观为扁形的且相对设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通过插头座体10及可替换的设于所述插头座体10底端的转换插头20,且设有伸出第一收容空间15的第一导电端子12、及伸出第二收容空间211且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相接触的第二导电端子22,从而不仅体积小巧,可便于携带收存,而且限位好、更换容易,可提升消费者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包括一插头座体(10)及一可替换的设于所述插头座体(10)底端的转换插头(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座体(10)上设有一第一收容空间(15),所述插头座体(10)还包括一电路组件(11)、及若干与所述电路组件(11)相电性连接且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5)中的第一导电端子(12);所述转换插头(20)包括一设有一第二收容空间(211)的绝缘本体(21)、若干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11)中的第二导电端子(22)及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电性连接的插脚(23、26、27、28);所述每一第一导电端子(12)具有一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的第一接触部(123),所述每一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伸出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3)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座体 (10)的底面向内凹设有一开口朝后的收容槽(16),所述收容槽(16)的顶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相连通的通槽(17),所述绝缘本体(21)的顶端设有一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6)中的支撑部(25),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延伸至所述支撑部(25)且竖直贯穿所述支撑部(25),所述第一接触部(123)穿过所述通槽(17)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5)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4)相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 (12)具有一横向延伸的第一基部(121)、一由所述第一基部(121)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弯折部(122)、一由所述弯折部(122)的自由端向一侧弯折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一基部(121) 下方的第一接触部(123)、及一由所述第一基部(121)的相对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连接部(124);所述第一基部(121)及第一连接部(124)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5)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24)与所述电路组件(11)相电性连接,所述弯折部(122)部分穿过通槽(17)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所述第一接触部(123)穿过所述通槽(17)以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与第二接触部(22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一竖向延伸的第二基部(221)、一由所述第二基部(221)的底端弯折形成的固定部(222)、一由所述第二基部(221)的顶端向后弯折形成的延伸部(223)、及由所述延伸部(223)的相对两侧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两相对的第二接触部(224),所述两第二接触部 (224)之间形成一纵向延伸的夹持槽(225),所述固定部(222)上设有一竖向贯穿所述固定部(222)的连接孔(2221);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123)伸入所述夹持槽(225)中且被夹持于两第二接触部(224)之间,所述插脚(23、26、27、28)的顶端设有一伸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中且插设于所述连接孔(2221)中的连接头(231),所述插脚(23、26、27、 28)的底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21)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座体 (10)还包括一上盖(13)及一与所述上盖(13)相配合的下盖(14),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 形成于所述上盖(13)与下盖(14)之间,所述收容槽(16)由下盖(14)的底面向内凹设形成,所述收容槽(16)的前端设有一可上下活动的弹性臂(18),所述弹性臂(18)上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绝缘本体(21)的卡扣槽(19);所述支撑部(25)的前端凸设有一与所述卡扣槽 (19)相配合的卡扣部(2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16)底壁的前端开设有两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相连通且向前延伸至所述收容槽(16)前壁的第一贯穿槽(101),所述上盖(13)的底面设有一延伸至所述收容槽(16)前壁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相连通的第二贯穿槽(102),所述收容槽(16)的前壁上设有两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贯穿槽(101)与第二贯穿槽(102)的连接槽;相对应的,夹设于两第一贯穿槽(101) 中间的部分为所述弹性臂(18),夹设于两连接槽之间的部分为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底端向前延伸形成一可上下移动的按压部(103),所述弹性臂(18)上设有一向下凸伸且横向延伸的卡持块(104),所述卡持块(104)及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所述卡扣槽(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块(104) 上设有一平滑连接所述卡持块(104)后端面及所述收容槽(16)底壁的导滑面(1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合(1、2、3、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插头 (20)还包括一盖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1)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6)中的盖片 (24),所述盖片(24)上设有两贯穿所述盖片(24)的卡固孔(241),所述盖片(24)的前边缘向后凹设有一与所述卡扣部(251)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243);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两侧开设有两相对且与第二收容空间(211)相连通的导滑槽(212),所述支撑部(25)上凸设有两卡固于卡固孔(241)中的卡固柱(252),所述卡持块(104)穿过第一开口(243)卡持于所述支撑部(25)上,所述第二接触部(224)沿着所述导滑槽(212)向里运动以与第一接触部(123)相电性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插头组合,其包括一插头座体及一可替换的设于所述插头座体底端的转换插头,所述插头座体上设有一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插头座体还包括一电路组件、及若干与所述电路组件相电性连接且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导电端子;所述转换插头包括一设有一第二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中的第二导电端子及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插脚;所述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伸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第一接触部,所述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伸出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从而不仅便于携带收存,而且限位好、更换容易,可提升消费者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R27/00GK202004197SQ20102068255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吴嘉荣 申请人:东莞市业扬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