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电连接器在运输组装过程中出现意外损坏及便于电连接器的后续组装, 电连接器一般会设置有座体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常用的座体仅能支撑电连接器并不能在竖直方向上对电连接器进行限位,这样在运输过程中,电连接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容易自座体脱离,从而影响后续组装过程。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加以改良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定位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座体、与座体相配合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座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弯折延伸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凹设有缺口以收容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侧面及凸伸出该侧面的间隔设置的翼部及挡壁,挡壁与翼部之间形成有插置槽并且挡壁或翼部上设有与插置槽相通的开口,所述安装部部分收容于所述插置槽内且设有卡持于所述开口内的弹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弹片与开口的卡持关系可以防止电连接器自座体上脱落,从而提高终端产品的组装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侧面及凸伸出该侧面的翼部及挡壁,所述挡壁与翼部之间形成有插置槽且挡壁或翼部上设有用于卡持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挡壁或翼部上设有用于卡持的开口,可以与其它部件相扣合从而防止电连接器脱落,提高终端产品的组装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座体2及安装于座体2上的电连接器a。电连接器a包括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3。如图3和图4所示,绝缘本体1大致呈长方体,其具有前端面11、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16及夹在前端面11与后端面16之间的侧面12。前端面11向两侧一体延伸出翼部。所述绝缘本体1自前端面11向前凸设有外圆环15及与外圆环同心的内圆环14。所述内圆环14于其内部设有第一收容腔140并于第一收容腔140外侧设有外壁141。内圆环 14与外圆环15之间还设有第二收容腔150,第二收容腔150位于第一收容腔140的外围。 所述侧面12在靠近翼部处向外延伸有与翼部平行的挡壁13,该挡壁13在中部位置设有开口 130并在下部设有导引斜面131(在本实施例中,开口设于挡壁上,当然开口也可设置在翼部上)。挡壁13与翼部之间形成有插置槽132,挡壁13进一步在远离插置槽132 —侧设有连接到侧面12的加强肋122以增强挡壁13的强度。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自后端面16 向前凹设的第一收容空间161及位于第一收容空间下侧的第二收容空间163,第一收容空间161与第一收容腔140相通,第二收容空间163与第二收容腔150相通。所述后端面16 在紧挨第一收容空间161处设有第一凹部162,所述侧面12进一步设有与第一凹部相连的第二凹部121。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座体2设有水平延伸的基部21及自基部一侧垂直向上延伸的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于其中间位置自上向下凹设有缺口 23并在缺口两侧冲压形成弹片24,该弹片朝向基部21弯折一定角度。绝缘本体1自上向下收容于缺口 23内, 安装部22部分收容于插置槽132。此时导引斜面131靠近基部21。在组装过程中,当弹片 24通过导引斜面131时会逐步被压缩,而当弹片24运动到开口 130位置时,借助于回弹力弹片24将恢复自由状态从而与开口 130相扣合。这样可限制绝缘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防止在传输过程中绝缘本体1自缺口上部脱落座体2。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自绝缘本体1后侧插入绝缘本体,该导电端子 3包括第一导电端子31及第二导电端子3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设有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61的第一接触部311、与第一接触部相对的固持部312及连接第一接触部311与固持部312的连接部313。所述第一接触部311进一步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40中,该第一接触部 311呈音叉状,包括上支臂3111及位于上支臂3111下方的下支臂3112,两支臂之间形成有插置空间并设有朝向插置空间凸伸的触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相应端子可通过插入插置空间并与触点接触而达成电性导通。所述连接部313及固持部312分别收容于第一凹部162及第二凹部121,所述固持部312上设有一通孔3120,而第二凹部上设有与通孔3120 配合的凸块120,基于这种配合关系,第一导电端子31可以更稳固的定位于绝缘本体1上。 所述固持部312进一步自下侧缘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脚314。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63并设有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50的板状主体部321、自板状主体部321 —侧弯折并反向延伸的板状第二接触部322及自主体部321延伸出绝缘本体侧面12的第二安装脚323。所述第二接触部322呈弯折状并抵持于内圆环的外壁141,所述第二安装脚323 与第一安装脚314位于绝缘本体的同一侧面。第一安装脚314与第二安装脚323自绝缘本体同一侧延伸,有利于缩短连接器与外围部件连接的距离。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座体、与座体相配合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座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弯折延伸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凹设有缺口以收容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侧面及凸伸出该侧面的间隔设置的翼部及挡壁,其特征在于挡壁与翼部之间形成有插置槽并且挡壁或翼部上设有与插置槽相通的开口,所述安装部部分收容于所述插置槽内且设有卡持于所述开口内的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连接所述侧面的前端面,所述挡壁远离该前端面并且所述挡壁在靠近基部一侧设有导引斜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设有连接到侧面的加强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朝基部延伸并抵接于挡壁的开口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设有音叉状的第一接触部,第二导电端子设有板状的第二接触部,且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分别设有延伸出绝缘本体侧面的安装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呈水平延伸,所述安装部自基部一侧垂直延伸。
7.—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侧面及凸伸出该侧面并间隔设置的翼部及挡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与翼部之间形成有插置槽且挡壁或翼部上设有用于卡持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设有连接到侧面的加强肋。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后端面,该后端面设有凹陷的第一凹部,所述侧面设有与第一凹部相连的第二凹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设有收容于第二凹部的固持部、收容于第一凹部的连接部以及自固持部一侧延伸出绝缘本体侧面的第一安装脚,第二导电端子设有与第一安装脚位于同一侧面的第二安装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座体、与座体相配合的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座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弯折延伸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凹设有缺口以收容绝缘本体,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侧面及凸伸出该侧面的间隔设置的翼部及挡壁,挡壁与翼部之间形成有插置槽并且挡壁或翼部上设有与插置槽相通的开口,所述安装部部分收容于插置槽内且设有卡持于开口内的弹片。弹片与开口的卡持关系可以防止电连接器自座体上脱落,从而提高终端产品的组装效率。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1966367SQ20102064772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郑永昌, 陈拓颖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