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其封装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其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特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作为一种直接将电能转换为可见光和 辐射能的发光器件,其具有寿命长、体积小、驱动电压低等良好的电气与机械特性,被公认 为是21世纪最优质的绿色光源,已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的产品当中。它主要由支架、晶 片、金线、封装胶体等材料组成,其中支架主要起导电和支撑的作用。请参见图1,为目前常规的Lamp型发光二极管的支架结构,该支架系以导电性之 金属件冲压一体成型,呈现出数个支架,这些支架分别包含极性相反的第一支架引脚1和 第二支架引脚2,分别为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这种发光二极管一般有φ3和φ5两种规 格,其中φ3规格的发光二极管其直径只有约3毫米,因此用于保护支架的封装树脂在支架
的边缘处的厚度很小,当两支架引脚用外力拉开时,常因为支架引脚与封装树脂结合不紧 密而发生崩裂,造成材料不必要的浪费,使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发光二极管在封装时支架与封装树 脂因结合不紧密而易发生崩裂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改进型的发光二极管 支架的LED封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 支架,包括正、负电极对应的第一支架引脚和第二支架引脚,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的顶端形 成有一杯碗,所述第二支架引脚上端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杯碗的位置向外设置有一凸部, 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在凸部上形成有贯通凸部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第二支架引脚上端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杯碗的 位置向外设置有一凸部,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在凸部上形成有贯通凸部的通 孔,因此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封装时,环氧树脂等封装胶体材料能够渗入支架的通孔和钩角 中,使支架与封装胶体紧密结合,可有效避免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受到外力拉扯时发生崩裂。 同时,在边缘上形成钩角,这样既方便了支架的加工,又起到了固紧封装胶体的作用,且钩 角形的结构能够形成类似树根的结构,使封装胶体等包封材料被钩角牢牢环抱,增加其结
合度 O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上端一预定处形成有贯通所述引脚的通孔,通过在 另一支架引脚上增加通孔,使两只支架引脚都能够与封装胶体等包封材料紧密结合。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和第二支架引脚表面上还设置有粗化结构。[0011]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三角形、S型、U型或M型。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采用上述改进型的发光二极管支架的LED封装结构包括,支 架、发光晶片和封装所述发光晶片及部分支架的封装胶体,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引脚和 第二支架引脚,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顶端形成有一杯碗,所述发光晶片固定在所述杯碗中, 并且与所述支架电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引脚上,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杯碗的位置向外设 置有一凸部,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在凸部上形成有贯通凸部的通孔。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上一预定处形成有贯通所述引脚的通孔。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和第二支架引脚表面上还设置有粗化结构。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三角形、S型、U型或M型。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二支架引脚上形成凸部,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 角,在凸部上形成有贯通凸部的通孔,使封装时的环氧树脂类封装胶体材料渗入到支架的 钩角和通孔中,形成支架包裹封装胶体、封装胶体包裹支架的结构,加强了封装胶体和支架 的紧密结合型,有效避免了发光二极管在受到外力拉扯时支架与封装胶体发生崩裂。
为了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 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支架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封装结构示意图;[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支架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支架结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支架结构的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_支架结构的第五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附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是由一 导电金属材质的料片经冲床加工冲压而成,导电金属为铜、铁或铝等金属。所述发光二极管 支架包括正、负电极对应的第一支架引脚1和第二支架引脚2,两支架引脚相对应设置,分 别与LED发光晶片3的PN极通过金线4相连接,且皆呈条状片体。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1 上端设有一承接部11,该承接部11顶端陷入形成有放置LED发光晶片3的杯碗12,所述 LED发光晶片3通过金线4与所述第一支架引脚1和第二支架引脚2连接后,再由环氧树脂 等封装胶体5材料予以包覆。第二支架引脚2设在与所述第一支架引脚1相对的位置上, 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1杯碗12的位置向外设置有一凸部21,在所述凸部21的边缘上形成 有钩角211,在凸部21上形成有贯通凸部21的通孔212。所述第二支架引脚2上端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杯碗12的位置向外设置有一凸 部21,在所述凸部21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封装胶体5的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为设 置在凸部21边缘上的钩角211,在所述凸部21上一预定处形成有贯通该凸部21的通孔212。所述通孔212为一圆形的孔,对于Φ 3规格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其圆孔212直径选择 在0. 4-0. 6mm。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1和第二支架引脚2 表面上还设置有粗化结构(图上未标出),该粗化结构可以通过化学腐蚀,也可以是机械滚 花等。本实用新型在封装发光二极管时,第二支架引脚2的通孔212和钩角211中可渗入 环氧树脂等封装胶体材料5,使支架引脚与封装胶体5的结合度加强,当受到外力时,可有 效避免支架引脚与封装胶体5等包封材料因结合不紧密而发生崩裂,使成本降低。请参见图5、图6、图7和图8,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介绍外,所述的通孔212还可 以是三角形或者多边形的孔以及是S形、U形、M形或者月亮形的槽孔,并且该通孔212并 不局限只有一个,还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的组合。所述凸部21边缘上的钩角211也可以是 多个。通过增加通孔212的数量和改变形状以及增加钩角211的数量,使其形成类似树根 的结构,使环氧树脂等封装胶体材料被多个钩角211和通孔212牢牢环抱,进一步增加其结 合度。同时,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1的承接部11上也可在一预定处形成有贯通该承接部11 的通孔112,这样两只支架引脚都能够与环氧树脂等包封材料紧密结合,使其更不容易发生 崩裂。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第二支架引脚的凸部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并且在凸部上还形成 有贯通凸部的通孔,因此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封装时,环氧树脂类的封装胶体材料能够渗入 支架而进行包覆封装,使支架与封装胶体紧密结合,可有效避免在受到外力拉扯时,发光二 极管支架与封装胶体发生崩裂。当然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范畴,熟悉此技术的人士所作的各种简单变换与修饰,仍然应包括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包括正、负电极对应的第一支架引脚和第二支架引脚, 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的顶端形成有一杯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引脚上端相邻于第 一支架引脚杯碗的位置向外设置有一凸部,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在凸部上形 成有贯通凸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 上端一预定处形成有贯通所述引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 和第二支架引脚表面上还设置有粗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三角 形、S型、U型或M型。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支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支架、发光晶片和封装 所述发光晶片及部分支架的封装胶体,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引脚和第二支架引脚,在所 述第一支架引脚顶端形成有一杯碗,所述发光晶片固定在所述杯碗中,并且与所述支架电 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架引脚上,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杯碗的位置向外设置有一 凸部,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在凸部上形成有贯通凸部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上 一预定处形成有贯通所述引脚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和 第二支架引脚表面上还设置有粗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三角 形、S型、U型或M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其封装结构,属于发光二极管领域。它包括正、负电极对应的第一支架引脚和第二支架引脚,在所述第一支架引脚的顶端陷入形成有放置LED晶片的杯碗,所述第二支架引脚上端相邻于第一支架引脚杯碗的位置向外设置有一凸部,在所述凸部的边缘上形成有钩角,在凸部上形成有贯通凸部的通孔。增加的钩角和通孔结构,使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封装时,环氧树脂等封装胶体材料能够渗入支架的钩角和通孔中,支架与封装胶体紧密结合,可有效避免发光二极管支架发生崩裂。
文档编号H01L33/60GK201918424SQ20102064606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樊邦扬 申请人:鹤山市银雨照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