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符合USB (Universal SerialBus) 2. 0 及3.0的传输协定,其各端子分别设置于不同舌片上后,再将舌片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电 连 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目前常用的连接器,各式电子设备 上都已普遍应用作为资料或电力传输。由USB协会(USB Implementer ForumInc.,USB-IF) 所制订的USB2. O规格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多时,但是随着各式电子设备不断改良,因此 USB2. O传输协定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有鉴于此,USB协会则制订了 USB3. O传输协定,其 最高传输速度可达4. SGbps,为目前USB2. O的10倍速度。然而,由于USB3. 0连接器是通过两排端子来执行USB2. 0及3. 0的传输协定,因 此,其端子数量及结构均较USB2. 0复杂,更为了克服高频信号传输端子之间的相互干扰, 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因此USB3. 0连接器于模具开发成本上更高,同时组装也更加困难。目前USB3.0连接器(B型式)的结构分别设有二舌片,以分别容置USB3. 0及 USB2. 0的两排端子,就目前已开发完成的USB3. 0连接器结构将端子通过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将两排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虽然通过镶埋成型的制造方法可达到并符 合USB3.0的传输协定,然而,其制造成本却大幅增加,同时若于制造过程中发生一点点疏 失时,该半成品则需作废,无法再进行调整,更大幅增加制造成本。再者,由于USB3. 0连接器端子尺寸小且排列密集,因此端子容易因连接器的多次 插拔而产生变形、翘起等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连接器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连接器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 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2. 0及3. 0的传 输协定,其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第一舌片及第二舌片上后,再将第一舌片及第 二舌片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绝缘本体,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设的对接空间,并于对接空间内连通设有第一 组装槽、第二组装槽及定位座组装槽;第一舌片,设有复数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则外露于第一舌片的一 侧表面,第一焊接部则自第一舌片后端弯折向下,该第一舌片可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 一组装槽内,使得第一舌片位于绝缘本体的对接空间内;[0013]第二舌片,设有复数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包含有第二固定部,及自第二固定部两 侧分别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其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二舌片内,第二接触部则突 露于第二舌片的表面,后端的第二焊接部则自第二舌片后端弯折向下,该第二舌片可组装 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二组装槽内,使得第二舌片位于绝缘本体的对接空间内;一定位座,其上设有复数定位槽,供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插设定位,并组装于 绝缘本体的定位座组装槽内,使其固定于绝缘本体上;
一遮蔽壳体,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将组装后绝缘本体、第一舌片、第二舌片及定位 座包覆。其中该第二舌片设有端子槽,且端子槽是自第二舌片上、下表面延伸自第二舌片 后侧表面,以供第二端子插设组装;该第二端子的第二固定部侧缘设有倒钩,当其组装时通 过倒钩卡合固定于端子槽内。其中该第一组装槽上设有一卡合部,第一舌片则设有卡合槽,如此第一舌片可组 装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装槽内。其中该第二组装槽两侧分别设有一止挡部,该第二舌片两侧则分别延伸设有一 止挡凸部,当第二舌片组装固定于第二组装槽时,该止挡凸部则与第二组装槽上的止挡部 相互对应,使得第二舌片得以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对接空间内。其中该定位座组装槽两侧则分别设有卡扣部,定位座则设有与卡扣部相对应的 卡扣凸部,使其得以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其中该绝缘本体外缘表面则突出设有凸部,遮蔽壳体上则设有与绝缘本体凸部 相对应的凹部,以供遮蔽壳体扣合固定。其中该定位槽为呈三排设置,其每一排的数量可分别为2、2、5,以提供第一端子 及第二端子的焊接部插设定位。其中该遮蔽壳体是一体成型制成,使其分别形成有对接面、后面、顶面及侧面,该 对接面设有一对接口,并于对接口上朝对接口内延伸设有接触片,侧面则朝底部延伸设有 一定位片,后面则顶面弯折向下,使得遮蔽壳体得以形成一包覆状。其中该第一端子包含第一固定部及自第一固定部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一接触部及 第一连接部,并自第一连接部上又延伸设有第一焊接部,该第一固定部设置于第一舌片内, 而第一接触部则突露于第一舌片的一侧表面,第一连接部及第一焊接部则自第一舌片后端 弯折向下,上述的第一连接部宽度较第一接触部为宽,据此得以通过高频测试。其中该第一舌片略呈板型体,使得第一舌片整体略呈T字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述 技术手段,使得复数第一端子可先设置于第一舌片上,复数第二端子则可组装于第二舌片 上,再分别将第一舌片及第二舌片组装于绝缘本体,同时通过定位槽将第一焊接部及第二 焊接部插设定位,据此提高产品的品质,更可避免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因端子变小且排列 密集于制造时所产生的变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角度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角度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角度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_绝缘本体;11-对接空间;12-第一组装槽;121-卡合部;13-第 二组装槽;131-止挡部;14-定位座组装槽;141-卡扣部;15-凸部;2-第一舌片;21-卡合 槽;22-卡合凸部;3-第二舌片;31-端子槽;32-止挡凸部;4-定位座;41-定位槽;42-卡 扣凸部;5-第一端子;51-第一接触部;52-第一焊接部;53-第一固定部;54-第一连接部; 6-第二端子;61-第二固定部;611-倒钩;62-第二接触部;63-第二焊接部;7-遮蔽壳体; 71-对接面;711-对接口 ;712-接触片;72-后面;73-顶面;74-侧面;741-凹部;75-定位 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绝缘本 体与遮蔽壳体立体分解结构及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其包含有一绝缘本体1,略呈矩形体,其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设的对接空间11,对接空间 11上缘后端则连通设有第一组装槽12,第一组装槽12上则设有一卡合部121,使第一组装 槽12可通过卡合部121供第一舌片2组装固定;对接空间11下缘后端则连通设有第二组 装槽13,第二组装槽13两侧则分别设有一止挡部131,使第二组装槽13可通过止挡部131 供第二舌片3组装固定,绝缘本体1后端底缘则设有一定位座组装槽14,该定位座组装槽 14两侧则分别设有卡扣部141,使其可供定位座4自绝缘本体1底缘由下而上组装卡扣,绝 缘本体1外缘表面则突出设有凸部15,以供遮蔽壳体7扣合固定;一第一舌片2,略呈板型体,其上通过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设有复 数第一端子5,该第一端子5包含第一固定部53及自第一固定部53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一 接触部51及第一连接部54,并自第一连接部54上又延伸设有第一焊接部52,该第一固定 部53设置于第一舌片2内,而第一接触部51则突露于第一舌片2的一侧表面,第一连接部 54及第一焊接部52则自第一舌片2后端弯折向下,提供焊接固定的效,上述的第一连接部 54宽度较第一接触部51为宽,据此得以通过高频测试;该第一舌片2设有卡合槽21,使其 可与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组装槽12的卡合部121相互对应,如此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 第一组装槽12内,第一舌片2两侧另延伸设有卡合凸部22,通过卡合凸部22的设置,使得 第一舌片2整体略呈T字型,当第一舌片2组装固定于第一组装槽12时,该卡合凸部22则 卡合止挡于第一组装槽12两侧,据此提供顶抵之效,使得第一舌片2得以精准位于绝缘本 体1的对接空间11内,上述的第一端子5是符合USB3. 0传输协定的规范;一第二舌片3,略呈板型体,其第二舌片3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端子槽31,该端子 槽31是自第二舌片3上、下表面延伸自第二舌片3后侧表面,使得第二端子6可自第二舌 片3后侧插设组装于第二舌片3上,该第二端子6包含有第二固定部61,及自第二固定部 61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二接触部61及第二焊接部63,第二固定部61侧缘则设有倒钩611 ; 当第二端子6组装于端子槽31内时,通过第二固定部61侧缘上的倒钩611卡合固定于端子槽31内,此时第二接触部62则突露于第二舌片3的表面,后端的第二焊接部63则可弯 折向下,提供焊接固定的效,上述的第二端子6是符合USB2.0传输协定的规范;该第二舌片 3两侧则分别延伸设有一止挡凸部32,当第二舌片3组装固定于第二组装槽13时,该止挡 凸部32则与第二组装槽13上的止挡部131相互对应,使得第二舌片3得以组装固定于绝 缘本体1的对接空间11内;除此之外,上述第二端子6除可通过组装方式组装于第二舌片 3上外,也可通过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第二舌片3上;—定位座4,其上设有复数定位槽41,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槽41可呈三排设置, 其每一排的数量可分别为2、2、5,以提供第一端子5及第二端子6的焊接部52、63插设定 位,其组装方向则为自第一焊接部52及第二焊接部63底部朝绝缘本体1方向插设,插设后 的定位座4则再通过卡扣凸部42将与定位座组装槽14上的卡扣部141相互对应,使其得 以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一遮蔽壳体7,为金属材质所制成,该遮蔽壳体7分别形成有对接面71、后面72、 顶面73及侧面74,该对接面71、后面72、顶面73及侧面74分别通过一体成型所制成,该 对接面71设有一对接口 711,并于对接口 711上朝对接口 711内延伸设有接触片712,侧面 74上则设有与绝缘本体1凸部15相对应的凹部741,侧面74则朝底部延伸设有一定位片 75,后面72则顶面73弯折向下,使得遮蔽壳体7得以形成一包覆状;当遮蔽壳体7包覆于 绝缘本体1时,通过遮蔽壳体7侧面74的凹部741与绝缘本体1的凸部15相互对应,使得 遮蔽壳体7得以稳固于绝缘本体1上,其接触片712则可朝绝缘本体1的对接空间11内设 置,如此与对接连接器相互顶抵接触,当遮蔽壳体7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后,则再通过定位 片75插设固定于电路板上,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绝缘本体,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设的对接空间,并于对接空间内连通设有第一组装 槽、第二组装槽及定位座组装槽;第一舌片,设有复数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则外露于第一舌片的一侧表 面,第一焊接部则自第一舌片后端弯折向下,该第一舌片可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 装槽内,使得第一舌片位于绝缘本体的对接空间内;第二舌片,设有复数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包含有第二固定部,及自第二固定部两侧分 别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其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二舌片内,第二接触部则突露于 第二舌片的表面,后端的第二焊接部则自第二舌片后端弯折向下,该第二舌片可组装固定 于绝缘本体的第二组装槽内,使得第二舌片位于绝缘本体的对接空间内;一定位座,其上设有复数定位槽,供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插设定位,并组装于绝缘 本体的定位座组装槽内,使其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一遮蔽壳体,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将组装后绝缘本体、第一舌片、第二舌片及定位座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舌片设有端子槽,且端子槽是 自第二舌片上、下表面延伸自第二舌片后侧表面,以供第二端子插设组装;该第二端子的第 二固定部侧缘设有倒钩,当其组装时通过倒钩卡合固定于端子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装槽上设有一卡合部,第一 舌片则设有卡合槽,如此第一舌片可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组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装槽两侧分别设有一止挡 部,该第二舌片两侧则分别延伸设有一止挡凸部,当第二舌片组装固定于第二组装槽时,该 止挡凸部则与第二组装槽上的止挡部相互对应,使得第二舌片得以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的 对接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组装槽两侧则分别设有卡 扣部,定位座则设有与卡扣部相对应的卡扣凸部,使其得以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外缘表面则突出设有凸 部,遮蔽壳体上则设有与绝缘本体凸部相对应的凹部,以供遮蔽壳体扣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槽为呈三排设置,其每一排的 数量可分别为2、2、5,以提供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焊接部插设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是一体成型制成,使其分 别形成有对接面、后面、顶面及侧面,该对接面设有一对接口,并于对接口上朝对接口内延 伸设有接触片,侧面则朝底部延伸设有一定位片,后面则顶面弯折向下,使得遮蔽壳体得以 形成一包覆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包含第一固定部及自第 一固定部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一连接部,并自第一连接部上又延伸设有第一焊 接部,该第一固定部设置于第一舌片内,而第一接触部则突露于第一舌片的一侧表面,第一 连接部及第一焊接部则自第一舌片后端弯折向下,上述的第一连接部宽度较第一接触部为 宽,据此得以通过高频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舌片略呈板型体,使得第一舌片整体略呈T字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有绝缘本体、第一舌片、第二舌片、复数第一端子、复数第二端子、定位座及遮蔽壳体;该第一端子设置于第一舌片内,使得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分别外露于第一舌片;该第二端子也设置于第二舌片内,使得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分别外露于第二舌片的上、下表面;再分别将第一舌片及第二舌片组装于绝缘本体内,并通过定位座将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定位固定,供焊接于电路板上,遮蔽壳体则包覆于绝缘本体外。
文档编号H01R12/51GK201877587SQ20102023593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黄文彬 申请人: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