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接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其为被用于例如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生态环境友 好型汽车(eco-friendly cars),特别是能够被用于在传输大容量电力时使用的电线束的 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连接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中, 在如马达与变频器之间或变频器与电池之间连接设备之间的传递大容量的电力时所使用 的电线束,在其一端侧具有被分割为两部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被分为例如具备凸端子和 容纳该凸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的凸侧连接器部和具备与上述凸端子连接的凹端子和容纳 该凹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的凹侧连接器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70754 号公报)。
近年来,虽然这种生态环境友好型汽车以提高节能的性能为目的不断实现全部零 部件的轻型化,但实现轻型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实现小型化的目的相抵触。
因此,作为公知技术存在例如像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4037199号公报)那样的 技术。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如下,在从车辆驱动用的马达拉出的多相的导电性部件 的连接端子与从驱动马达的变频器拉出的多相的电力电缆的连接端子连接的车辆用电连 接结构中,导电性部件的各相的连接端子与对应的电力电缆的各相的连接端子重合,并且 在与连接端子的重合面相反一侧的面上配置绝缘部件,将这些重合的各相的连接端子与绝 缘部件用设置在贯穿它们的位置的单独的螺钉在重合方向上连接固定。
S卩,专利文献2的技术是通过将单独的螺钉在重合方向上紧固,将作为连接端子 的重合面的连接端子之间的接点多点一并夹住,从而使连接端子之间在接点固定并且电连 接的连接结构,这样的结构与专利文献1那样的技术相比,具有易于实现小型化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70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37199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2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这就是,由于专利文献2的技术是通过将连接端子之间的接点多点一并夹住,从 而使连接端子之间在接点固定并且电连接的连接结构,因而难以对各接点施加相同的挤压 力,其结果,各接点的结合力变得不稳定。这种结合力的不稳定度在应用于容易产生振动的 汽车时则成为不利因素。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各个接点的 结合力稳定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其一个方案具备排列并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以及排列并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若使上述第一 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则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 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 述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特征是,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对 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彼此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进行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涉及上述 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点,从而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 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
此外,上述连接机构的特征是由具有轴部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构成,该轴部与 各第一连接端子的前端部正交,并在该各第一连接端子的上方分别形成了用于挤压上述接 点的挤压部。
本发明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其另一个方案具备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一 连接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以及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若使上 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则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一连接端子 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上述第一连接端 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特征是,具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 在对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彼此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进行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涉及 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点,从而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 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上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连接 端子的各端子上并具有螺纹结合部的多个可动部件,以及与上述多个可动部件的各个上述 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并且具有分别形成了用于将上述接点向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上 方挤压的挤压部的轴部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
本发明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其又一个方案具备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一 连接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以及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若使上 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则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一连接端子 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上述第一连接端 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特征是,具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 在对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彼此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进行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涉及 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点,从而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 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上述连接机构包括多个可动部件,其排列设 置在各段的上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各端子上并具有螺纹结合部,且与面对上述第一连接端子 的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以及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其与上述排列的各段的上述可动部 件的各上述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并且具有分别形成了用于将上述接点向上述多个第一连 接端子的上方挤压的挤压部的轴部;在使上述连接部件与上述可动部件的各上述螺纹结合 部螺纹结合时,使各段的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螺纹结合部与各段的上述挤压部的直径呈阶 梯式变化,以便各段的上述挤压部依次穿过各段的上述纹连接部而与所对应的上述螺纹结 合部螺纹结合。
在本发明的上述三个方案中,还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连接部件的特征是包括由金属构成、并形成中心轴的主体部,以及由绝缘体 构成、覆盖上述主体部的外周并形成上述挤压部的绝缘部。
此外,上述连接机构的特征是,还包含用于将上述连接部件固定在上述第一终端 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在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 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挤压并固定上述各接点,并且将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 壳体共同拧紧并固定。
此外,上述固定机构的特征是,包括形成于上述连接部件的前端部的螺纹部,以 及形成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的内侧,与上述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孔。
此外,上述固定机构的特征是,包括形成于上述连接部件的前端部的螺纹部,以 及形成于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与上述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孔。
此外,上述可动部件的特征是,做成若施加规定的紧固转矩则进行空转的棘轮构 造。
此外,各第一连接端子的特征是,利用设置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内的多个第一支 撑部件分别排列并支撑在各规定的位置。
此外,各第二连接端子的特征是,利用设置在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内的多个支撑部 件分别排列并支撑在各规定的位置。
另外的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设有壳体防水结 构,其用于在将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密封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 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之间的空隙。
另外的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 插入孔,该电缆插入孔用于插入与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及/或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 各个端子连接的电缆;在各个电缆插入孔中设有电缆防水结构,其用于分别密封上述电缆 与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之间的空隙,及/或上述电缆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之间的空隙。
另外的特征是,对上述各接点分别输送各不相同的电压、电流的电。
另外的特征是,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以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 述第二连接端子俯视为交叉接触的方式嵌合。
发明的效果是,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各个接点的结合力稳定。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凸侧连接器部的图,图2(a)是侧剖视图,图2 (b)是横 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连接端子的图,图3(a)是侧视图,图3 (b)是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凹侧连接器部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连接端子的图,图5(a)是侧视图,图5 (b)是俯视图。
图6是表示连接部件的图,图6(a)是侧视图,图6 (b)是侧剖视图。
图7是说明使用了图1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图,图7(a)是侧剖视图,图7 (b)是俯视 图。
图8是说明使用了图1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图,图8(a)是侧剖视图,图8(b)是凸侧 连接器部的主视图,图8(c)是凹侧连接器部的主视图。
图9是说明图1的连接器的效果的图。
图10(a)是表示连接部件的螺纹部的变形例的图,图10(b)是表示与图10(a)的 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孔的图。
图11(a)是表示第二连接端子的变形例的图,图11(b)是说明使用了图11(a)的 第二连接端子的连接的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图14(a)是侧剖视图,图14(b)是未设 连接部件时的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连接器的凸侧连接器部的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一连接端子的图,图16(a)是侧视图,图16(b)是俯视图。
图17是表示连接部件的图,图17(a)是侧视图,图17(b)是侧剖视图。
图18是说明图14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9是说明使用了图14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图,图19(a)是侧剖视图,图19(b)是 俯视图。
图20是说明使用了图14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图,图20(a)是侧剖视图,图20(b)是 凸侧连接器部的主视图,图20(c)是凹侧连接器部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螺母的图,图21 (a)是主视图,图21(b)是俯视图,图21(c)是侧视图。
图22是表示螺母的图,图22(a)是侧剖视图,图22(b)是沿图22(a)的A-A线的 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弹簧的图,图23(a)是俯视图,图23(b)是主视图。
图M是说明螺母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5(a)、图25(b)是说明螺母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沈是说明螺母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7(a)、图27(b)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其中
1-凸侧连接器部,2-凹侧连接器部,3,59a 59c_第一连接端子,4_第一终端壳 体,23,23a 23c-第二连接端子,24-第二终端壳体,38,60-连接部件,41,63a 63c_挤 压部,6 62c-可动部件,6 64c-螺纹部,80a 80c_螺纹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连接器作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由凸侧连接器部1与凹侧连接器部2构 成,是用于通过使这些连接器部1、2嵌合,从而将多个电源线一并连接的连接器。
如图2所示,凸侧连接器部1具备在内部排列并设置有多个(三个)第一连接端 子(凸端子)3的导电性的第一终端壳体4。并且,在此,将具有后述的连接部件的38的一 方的端子作为凸端子,将具有该凸端子侧的连接器部称为凸侧连接器部1。也就是说,第一 终端壳体4作为壳体既可以是凸的(凸侧壳体),也可以是凹的(凹侧壳体)。这里,作为一个例子,以第一终端壳体4为凸侧壳体的情况进行说明。
各第一连接端子3分别与电缆fe 5c连接。对这些电缆fe 5c输送不同的电 压及/或电流的电。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假定为马达、变频器间的三相交流的电源线, 对各电缆如 5c输送120°相位不同的交流电。这些电缆如 5c在导体6的外周形成 绝缘层7。
另外,各第一连接端子3如图3所示,具有与从电缆5的前端部露出的导体6铆接 连接的铆接部8,以及与铆接部8形成一体的圆形接点9。在圆形接点9上形成用于让连接 部件38穿过的圆孔10。圆孔10的直径形成为比连接部件38的挤压部41的外径还大。另 外,在圆形接点9的前端部形成为提高插入性的锥部11。
为了降低连接器100的送电损耗等目的,各第一连接端子3以用导电率高的银、 铜、铝等金属构成为宜。
再次参照图2,第一终端壳体4由一端开口的有底、且横断面为矩形的筒状体12构 成。
筒状体12的开口侧的外周考虑到与凹侧连接器部2的嵌合性而形成为锥形。另 外,在筒状体12的开口侧的外周部设有对凸侧连接器部1与凹侧连接器部2之间进行密封 的壳体防水结构13。
壳体防水结构13由形成于筒状体12的开口侧的外周部上的凹部14和设置于凹 部14中的0形圈等密封件15构成。
在筒状体12的底部侧(图示左侧)形成多个用于插入与各第一连接端子3连接 的电缆fe 5c的电缆插入孔16。在各电缆插入孔16的各孔中分别设有用于对电缆fe 5c与筒状体12之间进行密封的电缆防水结构17。
电缆防水结构17由与电缆fe 5c的外周相接的在电缆插入孔16的开口面上形 成的凹部18和设置于凹部18中的0形圈等密封件19构成。
另外,在筒状体12的底部侧的外周上形成具有用于将凸侧连接器部1固定在设备 等的框体上的固定孔49 (参照图8)突缘20。在突缘20的底部侧的外周边缘部21上可以 设有密封设备与凸侧连接器部1之间的密封件等。另外,这种结构并不是以将凸侧连接器 部1固定在设备等的框体上为前提,突缘20既可以设置在凹侧连接器部2上,也可以设置 在凸侧连接器部1凹侧连接器部2两者上。并且,也可以是凸侧连接器部1和凹侧连接器 部2的任何一方都不固定在设备等的框体上的状态。
再有,在筒状体1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件(带槽部件)22。该多个第一 支撑部件22用于从下方(图示下侧)支撑各第一连接端子3,使其分别排列并支撑在规定 的位置(规定的高度位置)。
各第一支撑部件22用于对第一连接端子3彼此间进行绝缘以防止短路,并由作为 绝缘体的非导电性树脂等构成。与第一连接端子3连接的电缆fe 5c即使是挠性良好的 电缆,也可以将第一连接端子支撑在规定的位置。作为电缆如 5(由于可以使用挠性良 好的电缆,因而可以提高敷设电缆fe 5c时的配线自由度。
筒状体12为了实现屏蔽性能、散热性及连接器100的轻量化,优选用导电率、导热 率高的重量轻的铝等金属构成,但也可以利用树脂等形成。
如图4所示,凹侧连接器部2具有在内部排列并设有多个(3个)第二连接端子(凹端子)23的第二终端壳体对。另外,这里,将具有凹端子一侧的连接器部称为凹侧连接 器部2。也就是说,第二终端壳体M作为壳体既可以是凸的(凸侧壳体),也可以是凹的 (凹侧壳体)。这里,与作为凸侧壳体的第一终端壳体4相对应以第二终端壳体M为凹侧 壳体的情况进行说明。
各第二连接端子23分别与电缆25a 25c连接。由于这些电缆25a 25c通过 各第一连接端子3与各第二连接端子23的各接点分别与电缆fe 5c连接,因而分别输送 与电缆fe 5c相对应的电压及/或电流的电。电缆2 25c在导体沈的外周形成绝 缘层27。
另外,如图5所示,各第二连接端子23具有与从电缆25的前端部露出的导体沈 铆接连接的铆接部28,以及与铆接部8形成一体的U字形接点四。
U字形接点四的内宽度尺寸Ll形成为比连接部件38的挤压部41的外径还小。 另外,在U字形接点四的前端部形成有为提高插入性的锥部30。
为了降低连接器100的送电损耗等目的,各第二连接端子23以用导电率高的银、 铜、铝等金属构成为宜。
再次参照图4,第二终端壳体M由一端开口的有底、且横断面为矩形的筒状体31 构成。由于第一终端壳体4嵌合到第二终端壳体M内,因而筒状体31的开口侧的内周部 考虑到与第一终端壳体4的嵌合性而形成为锥形。
另外,相反也可以做成将第二终端壳体M嵌合到第一终端壳体4内的结构。这种 情况下,也可以将构成第一终端壳体4的筒状体12的开口侧的内周部形成为锥形,将第二 终端壳体对的开口侧的外周部形成为锥形,从而在第二终端壳体M的开口侧的外周部形 成壳体防水结构13。
在筒状体31的底部侧(图示左侧)形成多个用于插入与各第二连接端子23连 接的电缆2 25c的电缆插入孔32。在各电缆插入孔32的各孔中分别设有用于对电缆 25a 25c与筒状体31之间进行密封的电缆防水结构33。
电缆防水结构33由与电缆2 25c的外周相接的在电缆插入孔32的开口面上 形成的凹部;34和设置于凹部34中的0形圈等密封件35构成。
另外,在筒状体31的上部(图示上侧),形成有开口于筒状体31的开口侧的避让 槽36,该避让槽36用于在使凹侧连接器部2与凸侧连接器部1嵌合时,避让设置于凸侧连 接器部1上的连接部件38。
再有,在筒状体3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管状的第二支撑部件(槽部件)37。该多个 第二支撑部件37用于分别支撑与各第二连接端子23的各端子连接的电缆2 25c,使各 第二连接端子23分别排列并支撑在规定的位置。
利用各第二支撑部件37对第二连接端子23进行定位并支撑,从而在使凸侧连接 器部1与凹侧连接器部2进行嵌合时,使其位于与第二连接端子23成对地面对的(即,连 接对象的)各第一连接端子3的上方。
各第二支撑部件37为对第二连接端子23彼此间进行绝缘以防止短路,由非导电 性的树脂等构成。利用该第二支撑部件37,即使与第二连接端子23连接的电缆2 25c 是挠性良好的电缆,也可以将第二连接端子23支撑在规定的位置。作为电缆2 25c由 于可以使用挠性良好的电缆,因而可以提高敷设电缆25a 25c时的配线自由度。
筒状体31为了实现屏蔽性能、散热性及连接器100的轻量化,优选用导电率、导热 率高的重量轻的铝等金属构成,但也可以利用树脂等形成。
再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连接结构是,若使第一终端壳体4与第二终端 壳体M嵌合,则三个第一连接端子3的各个端子与三个第二连接端子23的各个端子成对 地相互面对,并且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23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中,设 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对排列在第一终端壳体4上的第一连接端子3彼此进行绝缘 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面对的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23的接点,从而使第一连接 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23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
连接机构由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38和用于固定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38的固定机 构构成。
如图6(a)所示,连接部件38由具有头部39和与各第一连接端子3的圆孔10正 交的轴部40的非导电性的螺钉(非导电性的带突缘的六角螺钉)构成。
在轴部40的躯干部上,在各第一连接端子3的上方(图示上侧)分别形成用于挤 压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23的接点的大直径的挤压部41,在轴部40的前端部形 成有用于与形成在筒状体12的内侧即下部内壁上的作为固定机构的螺孔42 (参照图2)螺 纹结合的螺纹部43。
各挤压部41的角部进行了加工成锥状的倒角加工,以便易于插入第二连接端子 23。
连接部件38如图6 (b)所示,最好由主体部44和绝缘部45构成;该主体部44用 金属(例如,SUS不锈钢、铁、铜合金等)构成,并形成连接部件38的中心轴;该绝缘部45 由作为绝缘体的树脂(例如,PPS (聚亚苯基硫醚)树脂,PPA(聚邻苯二酰胺)树脂,PA(聚 酰胺)树脂,环氧类树脂)构成,覆盖主体部44的外周并形成挤压部41。这样,通过将连接 部件38做成金属制的主体部44和树脂制的绝缘部45的折衷构造,从而与用树脂整体形成 连接部件38的情况比较,可以提高强度。另外,通过将形成挤压部41的绝缘部45用树脂 制成而具有易于形成挤压部41的优点。
此外,轴部40的螺纹部43可以使主体部44的前端部露出,而形成为露出的主体 部44。由此,可以提高螺纹部43的耐久性、连接性。
该连接部件38从筒状体12的外部插入到内部。因此,如图2所示,在筒状体12 的上部(图示上侧)形成用于插入连接部件38的连接部件插入孔46。连接部件插入孔46 的开口面为密封连接部件38与筒状体12之间而形成有凹部47,并在凹部47处设有0型圈 等密封件48。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凸侧连接器部1与凹侧连接器部2嵌合之前,预先将连接部 件38插入到连接部件插入孔46中。
下面,说明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 23的连接。
如图7所示,若使凸侧连接器部1与凹侧连接器部2嵌合,则连接部件38的轴部 40的上部可避让到第二终端壳体M的避让槽36中,并且将第二连接端子23插入到各第一 连接端子3和各挤压部41之间。
如图8所示,在该状态下,若使连接部件38的螺纹部43与筒状体12的螺孔42螺11纹结合,则连接部件38 —边旋转一边向螺孔42的底部压入,与此相应由各挤压部41将各 第二连接端子23向各第一连接端子3挤压。由于各第一连接端子3利用第一支撑部件22 支撑在其下方,因而在各第一连接端子及各第二连接端子23的各接点使各第一连接端子 与各第二连接端子23牢固地接触并固定。另外,利用连接部件38的头部39将第二终端壳 体M向第一终端壳体4挤压,则可将第一终端壳体4与第二终端壳体M连接在一起。
以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通过利用连接部件38分别挤压涉及多个第一 连接端子3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23的多个接点,从而在各接点固定第一连接端子3和第二 连接端子23并实现电连接,因而能使各接点的结合力稳定。由此,能对易于产生振动的汽 车实现特别有效的连接器。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假定的是三相交流的电源线,但只要根据本发明的 技术思想,例如如图9所示,在汽车用的连接器中,也可以做成用上侧的三条电源线50a 50c作为马达、变频器间用的三相交流的电源线,用下侧的两条电源线51a 51b作为空调 用的直流二相的电源线的结构。由于能够通过这样的结构,用一个连接器将多种用途的电 源线一并连接,因而,不必按每种用途准备不同的连接器,能够对节省空间及降低成本等做 出贡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连接端子3和第二连接端子23以面与面接触,但也 可以做成在与作为接点侧的面的第二连接端子23接触的第一连接端子3 —侧的面上形成 凸部,将第二连接端子23的U字形的接点四与该凸部嵌合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 进一步稳定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23的结合力。即,对于与连接部件38垂直方 向的振动特别有效。
另外,通过对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二连接端子23的端子表面进行滚花等加工而可 以使其粗糙,增大摩擦力,从而可以防止端子彼此错动而在各接点进行牢固地固定。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做成在轴部40上形成作为螺纹槽的螺旋状凹部52,在 筒状体12上形成与螺旋状凹部52螺纹结合的螺孔53,使螺旋状凹部52与螺孔53螺纹结 合。此外,在图10的形式中,通过加大螺纹槽的螺距,就能以较少的螺纹结合的圈数固定各 接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各第二连接端子23的U字形的接点四的分叉的 前端部的长度分别做成相同的长度,但也可以做成如图11(a)所示,将任何一方的长度做 得较长而为J字形的接点M。通过形成为如J字形的接点M那样的形状,则如图11(b)所 示,无论从相对于电缆长度方向什么样的倾斜方向都能插入到连接部件38的轴部40。
另外,就本发明的结构而言,由于以连接部件38为轴来连接各第一连接端子3与 各第二连接端子23,因而如图12(a)所示,通过相对于固定在设备侧的凹侧连接器部2的 各第二连接端子23以平面看与凸侧连接器部1的各第一连接端子3交叉接触的方式构成 第一终端壳体4和第二终端壳体对,则还可以使凸侧连接器部1与凹侧连接器部2嵌合成 L字形。另外,如图12(b)所示,通过将第一终端壳体4、第一连接端子3、第二终端壳体对、 第二连接端子23倾斜地形成,从而可以使凹侧连接器部2对于凸侧连接器部1的插拔方向 多样化。
也就是说,可以使从连接器100引出的电缆引出方向与设置部位的形状一致,可 以有利于节省空间。另外,在图12中,将凸侧连接器部1侧的第一终端壳体作为凹侧壳体,将凹侧连接器部2侧的第二终端壳体作为凸侧壳体。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做成用连接器100连接电缆彼此的直接插入结构, 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作为凸侧连接器部1侧 的第一连接端子3使用刚性的母线55,利用由树脂构成的排列部件56对各母线55进行排 列并将其容纳在空心的圆筒状的第一终端壳体571内而构成凸侧连接器部58,该预先将该 凸侧连接器部58的母线55与设备等的连接端子连接,再将连接了电缆2 25c的凹侧连 接器部2与其嵌合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作为第一连接端子3的母线55是刚性的, 并且利用排列部件56进行排列,因而不需要设置上述的第一支撑部件22,但假如母线55不 是刚性的情况下,则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支撑部件22仍是必要的。作为在排列部件56 上排列并保持母线55的方法,有例如,在成形排列部件56时先插入母线55,然后使树脂硬 化而使其排列并保持的方法,或者将母线阳压入预先已成形的排列部件56中而将其排列 并保持的方法。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缆fe 5c及电缆2 25c虽使用了挠性优良的电 缆,但也可以使用刚性的电缆,在采用这种结构的场合,则可以省略第一支撑部件22及第 二支撑部件37。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图14(a)是侧剖视图,图14(b)是未设 连接部件时的侧剖视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连接器的凸侧连接器部的侧剖视图。
如图14、图1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相 比,其不同之点在于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结构和连接部件60的结构。
图16是表示第一连接端子的图,图16(a)是侧视图,图16(b)是俯视图。如图16 所示,连接器200的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具有与从电缆fe 5c的前端部露出的导 体6铆接连接的铆接部8,与铆接部8形成一体的圆形接点9,以及设置在圆形接点9的下面 (图示下侧的面)上的可动部件6 62c。在圆形接点9上形成用于让连接部件60穿过 的圆孔61a 61c。另外,在圆形接点9的前端部形成为提高插入性的锥部11。此外,在本 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6 62c是不具有后文所述的棘轮构造的螺母,但在内部具有作为 螺纹结合部的阴螺纹。螺母(可动部件)6 62c分别被压入圆孔61a 61c中。各螺 母6 62c用于将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分别与连接部件60螺纹结合。螺母6 62c的详细情况将于后述。
连接结构由压入并固定于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圆孔61a 61c中且在内部 具有作为螺纹结合部的阴螺纹的可动部件62a 62c,与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可 动部件6 62c螺纹结合从而使面对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与第二连接端子23a 23c接触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60,以及用于固定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60的固定机构。
图17是表示连接部件的图,图17(a)是侧视图,图17(b)是侧剖视图。如图17(a) 所示,连接器200的连接部件60与连接部件38同样具有挤压部63a 63c。用于挤压第一 连接端子59a 59c和第二连接端子23a 23c的接点的大直径的挤压部63a 63c分别 形成于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上方(图示上侧)。各挤压部63a 63c的角部进行 了呈锥状的倒角加工,以便容易插入第二连接端子23a 23c。各挤压部63a 63c的外径 从上侧的挤压部63a到下侧的挤压部63c逐渐变小。即,连接部件60为尖细形状。
在挤压部63a 63c的上部形成与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螺母62a、62b螺纹 结合的螺纹部64a、64b。另外,在轴部65的前端部形成与第一连接端子59c的螺母62c螺 纹结合,并与在筒状体12的内侧的下部内壁上形成的作为固定机构的螺孔42(参照图14) 螺纹结合的螺纹部64c。也就是说,螺纹部6 6 从上侧的螺纹部6 到下侧的螺纹部 64c形成为外径逐渐变小的部分。
因此,螺母62a的内径与挤压部6 的外径大致相等,而螺母62b的内径与挤压部 63c的外径大致相等,螺母62c的内径与轴部65的外径大致相等。
如图17(b)所示,连接部件60也与连接器100的连接部件38同样,以由金属构成 的主体部66和以覆盖主体部66外周的方式形成的绝缘部67构成为宜。
图18是说明图14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使 各段的可动部件6 62c的螺纹结合部80a 80c与各段的挤压部63a 63c的直径呈 阶梯式变化,以便在将连接部件60装在第一终端壳体4上时,即,在使连接部件60分别与 可动部件6 62c的各螺纹结合部80a 80c螺纹结合时,各段的挤压部63a 63c依 次穿过各段的可动部件6 62c的螺纹结合部80a 80c而与所对应的可动部件6 62c的螺纹结合部80a 80c螺纹结合。
这样,连接部件60便做成尖细形状,下面,说明将各螺纹部6 6 的外径做成 逐渐变小的结构的理由。
例如,为了将第一连接端子59a配置在连接部件60的规定位置(即,第一连接端 子59a的螺母6 与螺纹部6 螺纹结合的位置),就要使连接部件60贯通第一连接端子 59a的螺母62a。
这时,若各螺纹部6 64c的外径相同,则麻烦的是,直到使第一连接端子59a 的螺母6 与螺纹部6 螺纹结合之前,都必须使螺母6 逐一与螺纹部6k、64b螺纹结 合之后通过。
相对于此,采用连接部件60这样的尖细形状的结构,由于螺纹部64c、64b的外径 比螺母6 的内径小,因而可以不进行螺纹结合地通过。因此,将连接部件60插入第一连接 端子59a 59c的螺母6 62c中的作业变得非常简单,能有利于制造时间的缩短。同 样地,在连接部件60的拆卸作业中也因简单而能有利于维修作业时间的缩短。
由于这样的理由,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将连接部件60做成尖细形状,并使 各螺纹部6 64c的外径逐渐变小的结构。
图19是说明使用了图14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图,图19(a)是侧剖视图,图19(b)是 俯视图。
图20是说明使用了图14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图,图20(a)是侧剖视图,图20(b)是 凸侧连接器部的主视图,图20(c)是凹侧连接器部的主视图。
由于表示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的连接的图19与表示使用了第一实 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连接的图7的结构基本相同,表示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 的连接的图20与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连接的图8的结构基本相同,因 而省略其说明。
然而,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中,在用一个连接器200 —并连接多个用途的电源线 时,有时需要对每条电源线分别用不同的紧固力矩来挤压各接点。
作为分别用不同的紧固力矩来挤压各接点的方法,可以考虑将第一连接端子 59a 59c的螺母6 62c与连接部件60的各螺纹部6 6 的螺纹槽的间距做成各 不相同的间距。
但是,就这种结构而言,在改变用连接器200连接的电源线的系统时,不言而喻, 必须更换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因螺纹槽的间距变更就连连接部件60也必须更换。也 就是说,由于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与连接部件60以一对一方式相对应,因而,若更换第 一连接端子59a 59c,则也必须更换连接部件60。
于是,在连接器200中,将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螺母6 62c做成棘轮结 构,当施加规定的紧固力矩时则使其空转,从而能以各不相同的即固力矩挤压各接点。
图21是表示螺母的图,图21(a)是主视图,图21(b)是俯视图,图21(c)是侧视 图。图22是表示螺母的图,图22(a)是侧剖视图,图22(b)是沿图22(a)的A-A线的剖视 图。图23是表示弹簧的图,图23(a)是俯视图,图23(b)是主视图。
如图21所示,各螺母62 (6 62c)包括螺母外壳68、螺母主体部69、以及设置 在螺母外壳68和螺母主体部69之间的弹簧72,螺母外壳68包括容纳螺母主体部69的容 纳部和形成于该容纳部上部、并压入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各圆孔61a 61c中的压 入部70。
如图22所示,在螺母主体部69的外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1。另外, 在螺母主体部69的内周面上加工有连接部件60的各螺纹部6 6 的任何一个螺纹结 合的阴螺纹。
如图23所示,弹簧72包括中空的圆筒的弹簧主体73和在弹簧主体73的外周以 规定的间隔呈放射状形成的弹簧部74。
在弹簧主体73的侧面形成有多个与螺母主体部69的突起部71嵌合的缺口部75。 通过使该各缺口部75与螺母主体部69的各个对应的突起部71嵌合,从而将弹簧72固定 在螺母主体部69的外周。弹簧部74的前端部朝向弹簧主体73 —侧折弯。
再次参照图22,螺母外壳68的内周面呈交替地形成缩径部77和棱边部78的凹凸 形状,从而将使弹簧72嵌合在螺母主体部69上的弹簧螺母76的旋转限制为一个方向。
下面,说明该螺母62的制造方法。
图M是说明螺母的制造方法的图。图25(a)、图25(b)是说明螺母的制造方法的 图。图沈是说明螺母的制造方法的图。
首先,如图24所示,准备两端开口 了的螺母外壳68。另一方面,如图25所示,使弹 簧72与螺母主体部69嵌合而形成弹簧螺母76。然后,如图沈所示,将弹簧螺母76容纳在 螺母外壳68的容纳部内,通过对螺母外壳68的下部79进行加压而使其向内侧折弯,从而 对螺母外壳68的容纳部加盖。通过以上工序便可以得到螺母62。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通过将螺母62 (62a 62c)做成棘轮构造,从而在紧固连接 部件60 (图17中为右旋螺纹)时,要将弹簧螺母76向右旋转,但因弹簧部74的弹簧力(弹 簧部74挤压螺母外壳68的缩径部77的内表面的力)的作用,其旋转受到缩径部77的限 制,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伴随着连接部件60的紧固而上升,则各连接端子23被这些 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和各挤压部63a 63c挤压。
若以这种状态紧固连接部件60,紧固力矩将超过弹簧部74的弹簧力,则弹簧部74变形并且弹簧螺母76向右空转。因此,不会以超过规定力矩的紧固力矩来挤压各接点,能 够分别以适合的挤压力矩进行挤压。
相反,在松开连接部件60的紧固时,由于弹簧部74的前端部钩挂到棱边部78,连 接部件60的旋转力矩以其原状传递到螺母6 62c,因而可以简单地松开连接部件60的 紧固。
这样,就连接器200而言,通过紧固连接部件60而使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上 升,由于以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与各挤压部63a 63c分别夹住各第二连接端子23 来挤压各接点,因而如第一实施方的连接器100那样,各第二连接端子23可以不具有自由 度。因此,第二实施方的连接器200如图14所示,将各第二连接端子23与电缆25a 25c 一起用第二支撑部件90来支撑。
以上,重要的是,若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由于将连接部件60做成尖细 的形状,因而将连接部件60插入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的螺母6 62c的作业变得 非常简单,可以有利于制造时间的缩短,同样地,由于连接部件60的拆卸作业也变得简单, 因而可以有利于维修作业时间的缩短。
再有,若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由于在连接部件60上设有螺纹部6 64c,在各第一连接端子59a 59c上设有棘轮构造的螺母6 62c,因而可以对各接点分 别以不同的挤压力矩来进行挤压。
以上,虽然以连接器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但本发明的连接结 构也适用于连接器以外的情况。
例如,图27 (a)、图28(b)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27(a) 所示,也可以适用于将由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85的第一终端壳体86构成的凸侧连接器 部87嵌合在凹侧连接器部84上而连接各第一连接端子85及各第二连接端子81这样的连 接结构300 ;该凹侧连接器部84将设有与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子81的 第二终端壳体82配置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而构成。
这种情况如图27(b)所示,通过对第一终端壳体86的形状进行种种变更,从而能 够以多样的角度使凸侧连接器部87与凹侧连接器部84嵌合,能够使电缆88的引出方向多样化。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更。
例如,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螺孔42虽然形成在第一终端壳体侧, 但也可以做成第一终端壳体侧只有贯通孔而没有螺孔,将螺孔形成在第二终端壳体侧。另 外,也可以沿第一终端壳体侧及第二终端壳体侧两方形成螺孔。
再有,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虽然螺孔42形成在与连接部件60的前 端侧的螺纹部螺纹结合的位置,但也可以做成在连接部件60的头部侧形成螺纹部,并以与 形成于该头部侧的螺纹部螺纹结合的方式形成螺孔。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结构,其具备排列并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以及排列并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若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则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 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上述 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特征是,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对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彼此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 进行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 点,从而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连接机构由具有轴部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构成,该轴部与各第一连接端子的前 端部正交,并在该各第一连接端子的上方分别形成了用于挤压上述接点的挤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连接部件包括由金属构成、并形成中心轴的主体部,以及由绝缘体构成、覆盖上述主体部的外周并形成上述挤压部的绝缘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连接机构还包含用于将上述连接部件固定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 终端壳体上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在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挤压并固定上述各 接点,并且将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共同拧紧并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固定机构包括形成于上述连接部件的前端部的螺纹部,以及形成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的内侧,与上述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各第一连接端子利用设置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内的多个第一支撑部件分别排列并支 撑在各规定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各第二连接端子利用设置在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内的多个第二支撑部件分别排列并支 撑在各规定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设有壳体防水结构,其用于在将上述 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密封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之 间的空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插入孔,该电缆插入 孔用于插入与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及/或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端子连接的电在各个电缆插入孔中设有电缆防水结构,其用于分别密封上述电缆与上述第一终端壳 体之间的空隙,及/或上述电缆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之间的空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对上述各接点分别输送各不相同的电压、电流的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以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俯 视为交叉接触的方式嵌合。
12.一种连接结构,其具备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以及 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若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则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 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上述 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特征是,具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对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彼此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进行 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点, 从而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 上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一连接端子上并具有螺纹结合部的多个可动 部件,以及具有轴部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该轴部与上述多个可动部件的各个上述螺纹结合部 螺纹结合,并且在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上方分别形成了用于挤压上述接点的挤压部。与上述多个可动部件的各个上述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并且具有分别形成了用于将上 述接点向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上方挤压的挤压部的轴部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
13.一种连接结构,其具备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终端壳体,以及 排列并容纳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终端壳体;若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则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 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上述 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其特征是,具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对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彼此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进行 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点, 从而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 上述连接机构包括多个可动部件,其排列设置在各段的上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第一连接端子上并具有 螺纹结合部,且使上述第一连接端子与面对的上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以及具有轴部的非导电性的连接部件,该轴部与上述排列的各段的上述可动部件的各上述 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并且在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上方分别形成了用于挤压上述接点 的挤压部;使各段的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螺纹结合部与各段的上述挤压部的直径呈阶梯式变化,以便在使上述连接部件与上述可动部件的各上述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时,各段的上述挤压 部依次穿过各段的上述螺纹结合部而与所对应的上述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 上述连接部件包括由金属构成、并形成中心轴的主体部,以及由绝缘体构成、覆盖上述主体部的外周并形成上述挤压部的绝缘部。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连接机构还包含用于将上述连接部件固定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 终端壳体上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在使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挤压并固定上述各 接点,并且将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共同拧紧并固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 上述固定机构包括形成于上述连接部件的前端部的螺纹部,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与上述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孔。
17.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可动部件做成若施加规定的紧固转矩则进行空转的棘轮构造。
18.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各第二连接端子利用设置在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内的多个支撑部件分别排列并支撑在 各规定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设有壳体防水结构,其用于在将上述 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嵌合时,密封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之 间的空隙。
20.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终端壳体及/或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插入孔,该电缆插入 孔用于插入与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及/或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端子连接的电 缆;在各个电缆插入孔中设有电缆防水结构,其用于分别密封上述电缆与上述第一终端壳 体之间的空隙,及/或上述电缆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之间的空隙。
21.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 对上述各接点分别输送各不相同的电压、电流的电。
22.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上述第一终端壳体与上述第二终端壳体以俯视为交叉接触的方式将上述第一连接端 子与上述第二连接端子嵌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用一个连接部件以分别独立的状态对多个电源线的多个接点进行挤压的连接结构。其具有排列并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3)的第一终端壳体(4),以及排列并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23)的第二终端壳体(24);若使第一终端壳体(4)与第二终端壳体(24)嵌合,则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的各个与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的各个成对地相互面对,且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对排列在第一终端壳体中的第一连接端子彼此进行绝缘的同时,通过分别挤压面对的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接点而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在各接点固定并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2035109SQ20101028673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片冈裕太, 福田州洋, 竹原秀明, 铃木幸雄 申请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