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20383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贯穿式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电流互感器使用一次浇注成型,主要是由一次、二 次绕组及环形铁心构成,二次绕组由布带吊装于模具横梁,保证主要绝缘距离,由于断面位 于产品底部不影响外观及绝缘性能(例如爬电距离等),其成型脱模后再切断布带及固定 物。采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吊装方式后,会导致浇注模具搬运过程中,互感器器身在模具内 产生移动,影响绝缘距离,无法保证绝缘水平。而由于ADH12/180型互感器产品结构设计比 较紧凑,器身装入模具后,模具内腔空间极小,且模具结构未设有吊包横梁的位置,因而无 法使用传统的吊包方式实现吊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模具内 腔空间小且可保证绝缘水平和器身定位的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贯穿式电流
互感器吊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圆弧扇形板和与其呈垂直状态紧固
的支撑件构成,所述支撑件与圆弧扇形板在其连接处均设有用于挤压涨紧的绝缘销钉。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圆弧扇形板与支撑件的连接为粘接连接。 所述圆弧扇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为具有绝缘性能的圆棒。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采 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圆弧扇形板固接至少三个绝缘棒构成的吊包装置,改变了传统的布带吊 装方式,这样可以在模具内腔极小的空间里完成器身吊装,定位准确,可避免二次绕组发生 滑动等问题,保证了互感器主绝缘距离的均匀和绝缘水平。该吊包装置与绕组端面吻合,接 触面积大,防止在搬运过程中两者产生位移,并且将该装置包扎在屏蔽层内,减少了局部放 电的可能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0015] 图中1、圆弧扇形板;2、圆棒;3、绝缘销钉;4、二次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 、图2和图5,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环 氧玻璃布板制成的圆弧扇形板1和与其呈垂直状态紧固的支撑件构成,所述支撑件为具有 绝缘性能的圆棒2,所述圆弧扇形板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圆棒2。本实施例中,具有绝缘性能 的圆棒优选为绝缘尼龙棒。在圆弧扇形板制有安装孔,绝缘尼龙棒穿过安装孔与圆弧扇形 板粘接连接,为加固圆弧扇形板与绝缘尼龙棒的连接,在绝缘尼龙棒与圆弧扇形板1的连 接处均设有用于挤压涨紧的绝缘销钉3。电流互感器身装模时,将吊包装置三个绝缘尼龙棒 紧固在模具底部相应的螺孔中,再将吊包装置与二次绕组4连接为一体后,利用三个绝缘 尼龙棒支撑并固定互感器身。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 、图4和图5 ,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环 氧玻璃布板制成的圆弧扇形板1和与其呈垂直状态紧固的支撑件构成,所述支撑件为具有 绝缘性能的圆棒2,所述圆弧扇形板上均匀设置有七个圆棒,本实施例中,具有绝缘性能的 圆棒2优选为绝缘尼龙棒。在圆弧扇形板制有安装孔,绝缘尼龙棒穿过安装孔与圆弧扇形 板粘接连接,为加固圆弧扇形板与绝缘尼龙棒的连接,在绝缘尼龙棒与圆弧扇形板l的连 接处均设有用于挤压涨紧的绝缘销钉3。电流互感器身装模时,将吊包装置七个绝缘尼龙棒 紧固在模具底部相应的螺孔中,再将吊包装置与二次绕组4连接为一体后,利用七个绝缘 尼龙棒支撑并固定电流互感器身。
权利要求一种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圆弧扇形板和与其呈垂直状态紧固的支撑件构成,所述支撑件与圆弧扇形板在其连接处均设有用于挤压涨紧的绝缘销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扇形板 与支撑件的连接为粘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扇形板 上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具 有绝缘性能的圆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穿式电流互感器吊包装置,特征是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圆弧扇形板和与其呈垂直状态紧固的支撑件构成,所述支撑件与圆弧扇形板在其连接处均设有用于挤压涨紧的绝缘销钉。优点是改变传统的布带吊装方式,这样可以在模具内腔极小的空间里完成器身吊装,定位准确,可避免二次绕组发生滑动等问题,保证了互感器主绝缘距离的均匀和绝缘水平。该吊包装置与绕组端面吻合,接触面积大,防止在搬运过程中两者产生位移,并且将该装置包扎在屏蔽层内,减少了局部放电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H01F38/28GK201536057SQ20092031210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孙世元, 孙树英, 谭双泉, 赵砚 申请人:天津市百利纽泰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