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2033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配置有锁扣机构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设备的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对线缆连接器的要求与日倶增,其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信号传输能力,而且要求彼此对接的一对连接器具有拆离(解锁)便利性特点,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复杂使用场合。 中国专利ZL200420022197. 0公开了一种自上而下按压式解锁的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插设在该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一套设在该绝缘本体外周的金属屏蔽壳体、套设在该绝缘本体后端的一金属内壳、一绝缘外壳、安装在绝缘本体两侧和金属内壳内侧壁之间的两卡勾以及用于固定卡勾的压条。该卡勾具有一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一可相对该固定部上下活动的弹性臂,该卡勾的弹性臂的前端向上突设出一倒勾,该倒勾穿过该金属屏蔽壳体上表面的通孔向上突伸而出,以与另一对接的连接器插座相勾接,从而保证两连接器之间结合稳固。该卡勾的弹性臂上还设有凸块,用以与绝缘外壳上的按压部接触。在将这种线缆连接器与另一对接的连接器插座解锁时,需要从该线缆连接器的上方按压该弹片,而驱动该倒勾向下移动。 上述线缆连接器的卡勾分别安装在绝缘本体的两侧,需要横向尺寸较大的弹片与两个卡勾同时接触,且需要施加较大的力量按压弹片。此外,上述线缆连接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制造。 因此,确有必要对线缆连接器予以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方便使用的卡扣元件的线缆连接器。[0007]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遮蔽于绝缘本体外面的金属壳体以及组装于金属壳体外面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弹性按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卡扣元件,该卡扣元件包括一对相互分开的扣臂及与该扣臂相连接的连接部;扣臂收容于设置于绝缘本体上面的收容槽内,扣臂的前端形成有倒勾部,该倒勾部从金属壳体上面的开孔中穿出并暴露于外面;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凸片,该凸片向上延伸并穿过金属壳体上面的开口,所述弹性按压部位于凸片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两个卡勾连接在一起并安装固定在绝缘本体上面,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组装制造,用于按压卡勾的弹片横向尺寸较小,施加较小的力量于其上面即可驱动卡勾向下运动,便于实现线缆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解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线缆线缆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端子模块2,卡扣元件3,金属壳体4,绝缘外壳5以及线缆组件7。 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后缘两侧向后延伸的一对安装臂部12。自主体部10后缘的中部向前凹进形成一收容腔102。主体部10上表面的前部设有一凹陷部104,该凹陷部104与收容腔102相连通。主体部IO下面设有一凹槽104',该凹槽104'包括一水平状的底面1041',以及一对倾斜的侧面1041' , 1042'。该凹槽104'的截面大致成等腰梯形状,当然,该凹槽10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一对收容槽101分别自主体部10上表面后部的两侧及安装臂部12的前部向下凹进。每一安装臂部12的后部设有一定位孔124,而该安装臂部12的中部具有向上突出的凸块122。 端子模块2包括第一端子模块21及第二端子模块22。第一端子模块21包括塑胶块211以及与塑胶块211结合在一起的若干导电端子212。导电端子212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其中接地端子的前端部超出信号端子的前端部。导电端子212包括延伸出塑胶块211前缘的对接部2120以及被塑胶块211后部支撑、且向两侧扇开的尾部2122。塑胶块211的下表面上设有一对定位孔2110,而其上表面形成一对凸块2112。[0019] 第二端子模块22包括塑胶块221以及与塑胶块221结合在一起的若干导电端子222。导电端子222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其中接地端子的前端部超出信号端子的前端部。导电端子222包括延伸出塑胶块221前缘的对接部2220以及被塑胶块221后部支撑、且向两侧扇开的尾部2222。塑胶块211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对定位柱2210。第一端子模块21与第二端子模块22组装在一起,导电端子212、222的对接部2120、2220成一排,而尾部2122、2222彼此分开成上下两排。定位柱2210收容于定位孔2110内,可使第一、二模块21、22可靠地结合在一起。第一、二端子模块21、22组装到绝缘本体1上面,导电端子212、222的对接部2120、2220延伸入绝缘本体1的凹陷部104内,塑胶块211、221的前部插入到绝缘本体1的收容腔102内,塑胶块221后部置于安装臂部12上面。 卡扣元件3包括连接部31及一对相互分开的扣臂32。该连接部31包括板状的主体部30及自主体部30两侧的前部分别向外延伸的大致成L形的一对桥接部302,该对桥接部302与扣臂32相连接。每一扣臂32的前端形成一倒勾部322,而该扣臂32的后端形成一向下延伸的固定部324。 一对弹片304自主体部30中部向下突伸出来。该对弹片304可抵触到塑胶块211上面。 一对凸片306自主体部30两侧的后部向上弯折形成。[0021] 金属壳体4包括第一金属壳体41及第二壳体42。第一金属壳体41包括用于遮蔽绝缘本体1主体部10的框体部411以及与框体部411连接的延伸部412,该延伸部412大致成U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框体部411上表面411a的两侧上设有可供倒勾部322穿出的开孔4110,主体部411上表面411a的后部设有固定孔4112,该固定孔4112可与塑胶块211上面的凸块2112相卡合在一起。框体部411下表面411b的形状与绝缘本体1上的凹槽104'相吻合。延伸部412上表面的前部的两侧设有一对开口 4124,卡扣元件3的凸片306穿过开口 4124并暴露于延伸部412上方。延伸部412上表面的后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4122。 第二金属壳体42包括形状与第一金属壳体41延伸部412大致相同的主体部421及与该主体部421下表面后缘相连接的筒状巻曲部423。此外,在该主体部421的下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定位孔4211。第二金属壳体42的主体部421可与第一金属壳体41的延伸部412可靠地扣合在一起。第二金属壳体421下表面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通孔4213,扣臂32的固定部324穿过该通孔4213并焊接在主体部421上面。 绝缘外壳5包括第一绝缘外壳51及第二绝缘外壳52。第一绝缘外壳51设有第一收容腔511及位于第一收容腔511后方的第二收容腔512。第一绝缘外壳51的前部设有一矩形开口 5110,该开口 5110与第一收容腔511相连通。第一绝缘外壳51的后部设有半圆形开口 513,该开口 513与第二收容腔512相连通。第一收容腔511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凸柱5112,这些凸柱5112可与第一金属壳体41延伸部412上面的定位孔4122相配合,而使第一绝缘外壳51与第一金属壳体41可靠地结合在一起。第一绝缘外壳51形成一弹性按压部514,该弹性按压部514可沿上下方向浮动并进入第一收容腔511内并触动卡扣元件3上的凸片306。按压部514上表面形成若干凸条5140以方便按压操作。按压部514内表面上分开设有一对定位孔5142。该对定位孔5142用于收容凸片306的自由末端,以使按压部514可靠地按压凸片306。 第二绝缘外壳52与第一绝缘外壳51的形状大致相同,设有第一收容腔521及位于第一收容腔521后方的第二收容腔522。第二绝缘外壳52的前部设有一开口 5210,该开口 5210与第一收容腔521相连通。第二绝缘外壳52的后部设有半圆形开口 523,该开口523与第二收容腔522相连通。第一收容腔5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凸柱5212,这些凸柱5212可与第二金属壳体42上面的定位孔4211相配合,而使第二绝缘外壳52与第二金属壳体42可靠地结合在一起。第二绝缘外壳52前部520的外周尺寸较小。[0025] 线缆组件7包括线缆70以及绝缘块72。线缆包括若干芯线701,包覆于芯线701外面的绝缘外皮702。绝缘块72以及成型于绝缘外皮702前部。芯线71分别焊接于导电端子212、222的尾部2122、2222,绝缘块72容置于第二收容腔512、522内。[0026] 使用该线缆连接器100时,对弹性按压部514施加压力,使该弹性按压部514向绝缘外壳5的内部移动并按压卡扣元件3上的凸片306,进而使扣臂32进入收容槽101内而使倒勾部322随之縮进框体部411内。当撤销对弹性按压部514的作用力后,弹性按压部514及凸片306恢复到初始位置,而弹片304可对连接部31施加一弹性力,而使扣臂32向外浮动而回复到初始位置。凸片306位于安装臂部12上的凸块122的内侧、且向上延伸并越过凸块122。这些凸块122可以支撑按压部514,防止按压部514过度按压卡扣元件3。
权利要求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遮蔽于绝缘本体外面的金属壳体以及组装于金属壳体外面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弹性按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卡扣元件,该卡扣元件包括一对相互分开的扣臂及与该扣臂相连接的连接部;扣臂收容于设置于绝缘本体上面的收容槽内,扣臂的前端形成有倒勾部,该倒勾部从金属壳体上面的开孔中穿出并暴露于外面;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凸片,该凸片向上延伸并穿过金属壳体上面的开口,所述弹性按压部位于凸片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后缘两侧向后延伸的一对安装臂部,所述扣臂的末端插入到安装臂后部的定位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臂的末端焊接于金属壳体上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部设有凸块,所述卡扣元件的连接部上面的凸片位于该凸块的内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元件的连接部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弹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被分成两组并分别与两个塑胶块结合在一起构成两个端子模块,端子模块被组装到绝缘本体主体部的收容腔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端子模块中的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出塑胶块前端的对接部以及暴露于塑胶块后部的尾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前部设有凹陷部,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延伸进该凹陷部,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设有凹槽。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位于绝缘本体凹陷部上方,金属壳体的下表面与绝缘本体的凹槽相吻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包括第一绝缘外壳及第二绝缘外壳,第一、二绝缘外壳内部形成凸柱,凸柱与金属壳体上面的定位孔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导电端子(212,222)、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7)、遮蔽于绝缘本体外面的金属壳体(4)以及组装于金属壳体外面的绝缘外壳(5),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弹性按压部(514);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卡扣元件(3),该卡扣元件包括一对相互分开的扣臂(32)及与该扣臂相连接的连接部(31);扣臂收容于设置于绝缘本体上面的收容槽内,扣臂的前端形成有倒勾部,该倒勾部从金属壳体上面的开孔中穿出并暴露于外面;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凸片(306),该凸片向上延伸并穿过金属壳体上面的开口,所述弹性按压部位于凸片的上方。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438577SQ20092030604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
发明者吴荣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