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避雷针在畸变电场的同时,产生与针头相同极性的电晕电荷,这种电晕电荷 不利于先导的发展,只是被动的引雷,造成高压输电线路及特高压输电线路,因避雷线屏蔽 失效,而导致雷电绕击导线故障频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前放电产生的 先导迎接下行雷电放电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包括先导针头、雷电 先导上侧针、雷电先导下侧针、接地体,还包括智能激发先导单元,通过针杆连接座与雷电 先导上侧针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与雷电先导下侧针和接地体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 先导单元包括两个相对电极和固定两个相对电极的绝缘管,所述的两个相对电极之间存在 放电间隙,两个相对电极为半球形,所述放电间隙的范围为1. 0-9mm。所述的雷电先导上侧针2与水平方向形成15°夹角,雷电先导下侧针(3)与水平 方向形成30°夹角。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利用针头与接地体间的放电间隙隔离, 当有雷云接近时,针头的电位会随之增加,使放电间隙击穿,产生先导放电,旨在有效地将 雷电绕击导线转化为直击架空地线来加以控制,大幅降低雷击故障跳闸率,确保电网安全 运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包括先导针头1、雷电先导上侧针2、 雷电先导下侧针3、接地体5,智能激发先导单元4通过针杆连接座6与雷电先导上侧针2 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7与雷电先导下侧针3和接地体5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单 元4包括两个相对电极和固定两个相对电极的绝缘管,所述的两个相对电极之间存在放电 间隙。所述的两个相对电极为半球形,所述放电间隙的范围为1.0-9mm。雷电先导上侧针2 与水平方向形成15°夹角,雷电先导下侧针3与水平方向形成30°夹角。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利用针头与接地体间的放电间隙隔离,在有雷云的情况下,随着雷云电场的加强,针头将雷云中的强场引到放电间隙上,达到预设定的击穿电压,间隙击穿,产生激发先导放电。旨在有效地将雷电绕击导线转化为直击架空 地线来加以控制,大幅降低雷击故障跳间率,从而达到降低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的雷击闪 络事故,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的目的,同时也可避免雷电流直接击中地线或OPGW光缆, 防止雷击引起断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IlOkv IOOOkV以及士500kV 士800kV输电 线路架空地线,截面在50 250mm2钢绞线、铝包钢绞线,良导体绞线或OPGW光纤复合架空 地线等。由于预设定的击穿场强远低于空气的平均击穿场强,因此能产生提前激发先导的 作用。由于间隙的击穿能量来自于雷云电场,不需外加电源,是无源、免维护的。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包括先导针头(1)、雷电先导上侧针(2)、雷电先导下侧针(3)、接地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激发先导单元(4),通过针杆连接座(6)与雷电先导上侧针(2)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7)与雷电先导下侧针(3)和接地体(5)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单元(4)包括两个相对电极和固定两个相对电极的绝缘管,所述的两个相对电极之间存在放电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的 两个相对电极为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的 范围为1. 0-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电先导 上侧针(2)与水平方向形成1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电先导 下侧针(3)与水平方向形成30°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包括先导针头、雷电先导上侧针、雷电先导下侧针、接地体,还包括智能激发先导单元,通过针杆连接座与雷电先导上侧针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与雷电先导下侧针和接地体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先导单元包括两个相对电极和固定两个相对电极的绝缘管,两个相对电极之间存在放电间隙,两个相对电极为半球形,所述放电间隙的范围为1.0-9mm。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装置利用针头与接地体间的放电间隙隔离,当有雷云接近时,针头的电位会随之增加,使放电间隙击穿,产生先导放电,旨在有效地将雷电绕击导线转化为直击架空地线来加以控制,大幅降低雷击故障跳闸率,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文档编号H01T19/04GK201570778SQ2009202824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高国光 申请人:南京奥顺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