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阴阳连接构造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阳连接构造。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大电流通电用的阴阳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阴阳连接构造的连接器,已知有如下的连接器,即、在具有阳极片的阳连接器壳体的罩部内可嵌合,且在具有阴端子零件的阴连接器壳体内设有锁定臂,随着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动作开始,设于锁定臂上的按压部按压用于弹性夹持设于阴端子零件内的阳极片的弹性接触片的承受部,从而在阳极片抵接在弹性接触片的接触部之前按下该接触部。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6272号公报)记载的阴阳连接构造由于弹性接触片的接触部随着嵌合动作的开始利用由按压部进行的按下动作向离开阳极片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所以嵌合阻力减少,能够实现插入力的降低。 但是,专利文献1的阴阳连接构造的连接器与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动作不同,操作者使用锁定臂通过按压弹性接触片从而进行按压部的按压动作,所以作为结果,很难容易进行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动作。关于该难度,尤其是作为针对要对阳极片(阳端子)和阴端子零件(阴端子)的嵌合状态给予影响那样的振动的对策,在加大弹性接触片的作用力的场合尤为显著。再有,上述问题虽然是使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的场合,但即使是相反的拔出的场合该问题也存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是使用了作用力较大的阳端子保持用的弹簧
的场合也能够将阳端子容易地插入到阴端子中或从阴端子中拔出的阴阳连接构造。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的阴阳连接构造,S卩,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
该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的连接位置并与阴端子电连接、从连接位置拔出而与阴端子电切
断,阴端子具有与阳端子可电连接的凹窝;与凹窝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在凹窝上的阳端
子向凹窝侧按压的阳端子按压弹簧;以及按压转换部,该按压转换部转换为非按压状态和
按压状态,该非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不按
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该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
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按压转换部在阳端
子插入到连接位置的场合,利用在将阳端子向阴端子进行插入时所施加的插入力,将非按
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在阳端子被从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利用将阳端子从阴端子拔出
时所施加的拔出力,将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非按压状态。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按压转换部包含在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上之前卡定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的弹簧插入口 ;以及,在与弹簧插入口邻接的位置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的阳端子插入口,弹簧插入口通过在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且沿着阳端子插入的方向即插入方向移动到连接位置,从而释放卡定的阳端子按压弹簧的
3端部,将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弹簧插入口通过在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阳端
子的前端部,且沿着拔出阳端子的方向即拔出方向向离开连接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释
放的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卡定在弹簧插入口上,将按压状态转换为非按压状态。并且,按
压转换部沿着插入方向以及拔出方向相对阳端子按压弹簧可移动地设置。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按压转换部在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上并在
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之后,伴随着阳端子的向插入方向的移动而朝向连接
位置移动,弹簧插入口伴随着阳端子的移动将卡定的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在连接位置上释放。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按压转换部伴随着阳端子的向拔出方向的移
动而移动,弹簧插入口伴随着阳端子的移动在从连接位置向拔出方向侧离开的位置上卡定
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 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阴阳连接构造,能够提供即使是使用了作用力较大的阳端子保持用的弹簧的场合也能够将阳端子容易地插入阴端子中或从阴端子中拔出的阴阳连接构造。
图1A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整体的概要图。
图IB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图1C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板的立体图。 图5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中的中途的概要图。
图6是局部放大图5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中且阳端子的前端部保持在板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局部放大图7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了阴端子和阳端子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概要图。 图10是局部放大图9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从阴端子拔出的中途的概要图。
图12是局部放大图11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阴阳连接构造,10-阳端子,12-连接部,14-插入接触部,14a-前端部,14b_底板,14c-锥形部,15-卡定孔,16-侧壁部,18-挡块,20-板簧,22-端部,22a_突起部,26-按压部,30-阴端子,30a-开口,30b-开口侧壁,32-端子箱,32a-爪部,34-铆接部(力> ^ &部),36-凹窝(凹陷部),38-端子通电部,40-板,40a-板上部,40b_板下部,42-板簧插入口 , 44-卡定部,44a-突起部,46-阳端子插入口 , 48-引导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A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整体概要。另外,图1B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纵向剖面的概要。另外,图ic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横向剖面的概要。
对阴阳连接构造的概要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A,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具备阳端子10、和与阳端子10电连接的阴端子30。阴端子30具有端子主体部,具有插入阳端子10的箱形的端子通电部38和形成于端子通电部38的一端侧且固定电线(未图示)并将该电线固定在阴端子30上的铆接部34 ;以及端子箱32,与该端子主体部的端子通电部38大致相同形状且与电子通电部38嵌合并且利用爪部32a固定在该端子通电部38上。另外,端子箱32包含与端子箱32 —体形成的作为阳端子按压弹簧的板簧20。另外,阳端子10具有在插入到阴端子30中的场合与端子箱32以及/或者端子通电部38的一端接触的挡块18。阳端子10插入到阴端子30中且利用板簧20固定并保持在阴端子30上。 再有,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作为一例,用于驱动能够降低有毒气体排出且具有大幅降低燃料效果的H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马达和变换器之间的连接,按照HEV的系统不同,所表示的是通电100A以上的大容量电流的大容量电气配线的场合。更具体地说,表示用于设置在大容量电气配线的一端侧的容纳阳端子10的外壳体和容纳阴端子30的内壳体嵌合而构成的二分割式的阳连接器的场合。也就是,未插入到阴端子30侧的阳端子10的端部(后述的连接部12)是大容量电气配线的阳连接器的阳端子且插入到马达或者变换器中。 图1B是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电连接状态中的阴阳连接构造1的纵向剖视图。阴端子30在端子通电部38的内面具有可与阳端子10电连接的凹窝36。另外,板簧20包含与凹窝36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到端子箱32(端子通电部38)中的阳端子10向凹窝36侧按压的按压部26。阳端子10在凹窝36上插入到板簧20的按压部26的下侧。再有,详细内容后述,阴端子30在端子箱32内具有使板簧20的形状转换为板簧20按压阳端子10的状态(按压状态)的形状和板簧20不按压阳端子10的状态(非按压状态)的形状的作为按压转换部的板40。 图1C是阳端子10和阴端子20电连接的状态中的阴阳连接构造l的横向剖视图。阳端子10形成为至少插入到端子箱32中的部分为剖面"- "字状。并且,阳端子10通过由板簧20按压在阴端子30的凹窝36侧并保持在阴端子30上,从而与凹窝36电连接。
对阳端子10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2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阳端子的立体图。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阳端子10由用铜等的高导电材料构成的细长形状的板材形成。具体地说,阳端子10具有一端与外部的电器设备电连接的连接部12 ;从连接部12朝向另一端延伸设置的插入接触部14 ;沿着插入接触部14的长度方向并相对于插入接触部14的表面大致垂直地设置的侧壁部16 ;以及设于侧壁部16端部的挡块18。挡块18的上表面比侧壁部16的上表面的高度(自底板14b的高度)较高地设置。
另外,插入接触部14包含设于连接部的相反侧端部(阳端子10的另一端)的前端部14a ;从连接部12侧朝向前端部14a侧宽度逐渐变窄的锥形部14c ;以及设于锥形部14c和前端部14a之间的底板14b。再有,侧壁部16沿着底面14b的边缘以及锥形部14c的边缘设置。并且,前端部14a包含卡定在后述板40上的卡定孔15。 再有,阳端子10能够由导电率为60% IACS以上的高导电性材料形成。另外,阳端
子10最好用导电率为93% IACS以上的高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阳端子10能够用导电率
为97% IACS的无氧铜形成。再有"IACS"是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国
际退火(软)铜标准)的简称。 对阴端子3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3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端子的横剖面。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阴端子30具有横剖面形成为大致口字状的箱形状的端子箱32 ;形成于端子箱32的上部面并朝向端子箱32的内部可折弯的爪部32a ;由爪部32a固定在端子箱32内的横剖面形成为大致口字状的箱形状的端子通电部38 ;—体设于端子箱32上的板簧20 ;与端子通电部38电连接并且与板簧20相对地设置且与所插入的阳端子10可电连接的凹窝36 ;以及设于端子箱32的与插入阳端子10 —侧的相反侧的铆接部34。
这里,板簧20具有将插入到端子通电部38中的阳端子10的底板14b向凹窝36侧(端子箱32的下部面侧)进行按压的按压部26 ;以及包含将凸部朝向端子箱32的下部面侧的突起部22a的端部22。板簧20从端子箱32的上部面侧朝向下部面侧通过弯曲部折回,并从在端子箱32的俯视中折回到大致中央附近的部分朝向铆接部34侧以缓和的向下斜度伸长,从在最接近凹窝36的按压部26以向上的斜度伸长之后,在将板簧20的端部22保持在板40上的状态中,形成为具有通过向大致垂直于板40的表面的方向延长的部分而包含突起部22a的端部22的形状。并且,板簧20通过将插入到端子通电部38中的阳端子10的底板14b向凹窝36侧按压,从而使底板14b和凹窝36电连接并且使阳端子10固定并保持在阴端子30中。 并且,阴端子30具有板40,该板40设有插入板簧20的端部22并利用端部22的突起部22a卡定板簧20的板簧插入口 42、和插入阳端子10的前端部14a并利用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卡定阳端子10的阳端子插入口 46。这里,端子通电部38在上部面和下部面分别具有开口 30a。并且,板40设置成相对于板簧20以及端子通电部38可相对移动,在设于端子通电部38上的开口 30a中插入板上部以及板下部,并且板上部以及板下部与开口30a开口侧壁30b可接触地设置。再有,板上部以及板下部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未电连接的状态(包含阳端子10没有插入到阴端子30中的状态)中,将板簧20的端部22插入到板簧插入口 42中,端部22的突起部22a卡定在板簧插入口 42上。通过端部22的突起部22a卡定在板簧插入口 42上,从而板簧20维持凹窝36的表面和按压部26的表面的间隔比插入的阳端子10(具体地说是底板14b)的厚度还宽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电连接的状态中,通过从板簧插入口 42中拔出板簧20的端部22,从而板簧20的端部22从板簧插入口 42释放。如果将阳端子10插入直至阴端子30的规定位置并且从板簧插入口 42释放板簧20的端部22,则板簧20维持凹窝36的表面和按压部26的表面的间隔在插入的阳端子10(具体地说是底板14b)的厚度
6以下的宽广形状。在场合中,阳端子10由按压部26向凹窝36侧按压。
端子通电部38由铜等的高导电材料形成。具体地说,端子通电部38能够由导电率为60% IACS以上的高导电率材料形成。另外,端子通电部38最好由导电率为93% IACS以上的高导电率材料形成。例如,端子通电部38能够由导电率为97% IACS的无氧铜形成。另外,端子通电部38由端子箱32覆盖,并保持在端子箱32上,该端子箱32用机械强度比形成端子通电部38的材料大的材料形成。这里,端子箱32以及板40分别由应力缓和特性优良的SUS形成。 对板4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的立体图。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板40具有板上部40a ;板上部40a的相反侧的板下部40b ;设于板上部40a和板下部40b之间的作为弹簧插入口的板簧插入口 42以及设于与该板簧插入口 42邻接的位置的阳端子插入口 46 ;朝向板40的表面的法线方向设于阳端子插入口 46的板簧插入口 42侧的卡定部44;以及将平板状的四角折弯加工形成为大致直角的四个引导部48。再有,引导部48在板40沿着端子通电部38的内壁移动时,抑制板40相对端子箱30倾斜。 板簧插入口 42通过插入板簧20的端部22并将端部22的突起部22a卡定在板簧插入口 42中,从而保持板簧22。再有,板簧插入口 42在将阳端子10插入阴端子30之前卡定板簧20的端部22。另外,阳端子插入口46是插入阳端子10的前端部14a的开口。并且,若将前端部14a插入到阳端子插入口 46中,则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卡定在阳端子10的卡定孔15中。由此,阳端子10的前端部14a卡定在板40上。
对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图5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的中途的概要。另外,图6表示局部放大图5的按压部的状况。 首先,对将阳端子10插入到阴端子30中的场合进行说明。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把将阳端子IO插入到阴端子30中的方向称之为插入方向,将阳端子10从阴端子30中
拔出的方向称之为拔出方向的情况。例如,插入方向以及拔出方向是与阳端子io的长度方
向以及阴端子30的长度方向大致水平的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板40设置成沿着插入方向以及拔出方向至少相对板簧20可移动。 如果参照图5,在将阳端子10插入阴端子30之前以及在将阳端子10沿着插入方向向阴端子30进行插入中途,板簧20的端部22卡定在板40的板簧插入口 42中。至少在阳端子10的前端部14a未插入到板40的阳端子插入口 46的状态中,板簧20的端部22卡定在板簧插入口 42上。由此,板簧20变形并被维持为凹窝36的表面和按压部26的表面的间隔比插入的阳端子IO(具体地说是底板14b)的厚度宽广的形状。即、在板簧20和底板14b之间设有空间部,板簧20维持为成为板簧20不按压阳端子10的非按压状态的形状。
如果参照图6,则板40将板簧20维持为成为非按压状态的形状,从而在底板14b的表面和按压部26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隔D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D比底板14b的厚度宽阔。因此,直到阳端子10沿着插入方向插入至后述的连接位置为止,不会从板簧20对阳端子IO(具体地说是底板14b)施加力(作用力)。 图7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中并将阳端子的前端部保持在板上的状态。另外,图8表示局部放大图7的按压部的状况。
其次,对将阳端子10进一步向阴端子30插入的状态进行说明。该场合,前端部14a插入到板40的阳端子插入口 46中,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卡定在阳端子10的卡定孔15上,从而阳端子10保持在板40上。S卩、如果从图5所示的状态到图7所示的状态将阳端子10插入到阴端子30中,则在板40的板下部40b接近开口侧壁(接近插入阳端子10侧的一侧开口 30a的侧壁)位置附近将阳端子10的前端部14a插入到阳端子插入口 46中,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卡定在卡定孔15上。 在该状态中,板簧20的端部22照旧维持卡定在板40的板簧插入口 42中的状态。因此,如图8所示,板40将板簧20维持为成为非按压状态的形状,在底板14b的表面和按压部26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隔D的空间。在该场合中,间隔D也比底板14b的厚度宽阔。因此,直到阳端子10插入到后述的连接位置,不会从板簧20对底板14b施加力,阳端子10的底板14b的表面和板簧20不会接触,以及底板14b不会按压凹窝36。 图9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阴端子和阳端子电连接后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概要。另外,图10表示局部放大图9的按压部的状况。 接着,如果进一步将阳端子10插入到阴端子30中,则由于在卡定孔15中卡定有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所以伴随着阳端子10向插入方向的移动,板40向板上部40a以及板下部40b从开口侧壁30b离开的方向移动。这里,板40的板簧插入口 42的相对板簧20的位置也伴随着阳端子10的插入进行移动。并且,在板簧插入口 42的位置移动到比板簧20的端部22的突起部22a的位置还接近端部22侧的位置的场合,突起部22a从板簧插入口22释放。由此,如图9所示,板簧20从板40释放。而且,将从板簧插入口 42释放突起部22a的板40的位置以及阳端子10相对阴端子30的位置称之为连接位置。
通过板40移动到连接位置,从而板簧20从板40释放。并且,如图10所示,板簧20变形为按压部26对底板14b施加压力的形状。即、板簧20和底板14b接触,板簧20变形并维持成为板簧20按压阳端子10的按压状态的形状(也就是,从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由此,底板14b和凹窝36适当地电接触,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电连接,从而能够对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之间供给大电流。 图11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从阴端子中拔出的中途的概要。另外,图12表示局部放大图11的按压部的状况。 其次,对在构成阴阳连接构造1的阳端子10以及阴端子30中将阳端子10从阴端子30拔出的场合进行说明。由于在卡定孔15中卡定有板40的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所以伴随着阳端子10的沿着从阴端子30的拔出方向的移动,板40也追随阳端子10的移动。并且,如果板40的板簧插入口 42到达比连接位置更远离拔出方向侧的位置,则板簧20的端部22插入到板簧插入口 42上,突起部22a再次卡定在板簧插入口 42上。并且,如图11所示,板簧20从按压状态再次转换并维持为成为非按压状态的形状。由此,阳端子10从阴端子30电切断。 在该状态下,如图12所示,按压部与底板14b不接触,板簧20维持为具有间隔D的工件的非接触状态的形状,板簧20不按压底板14b。并且,如果使阳端子10进一步向从阴端子30拔出的方向(是从连接位置离开的方向、即从铆接部34离开的方向)移动,则板下部40b碰撞在开口侧壁30b上。当板下部40b碰撞在开口侧壁30b上,则卡定部44的突起部44a从阳端子10的卡定孔15中拔出,从而阳端子10从板40脱离。由此,能够将阳端
子10从阴端子30拔出。 对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由于阴端子30具备能够将阳端子10向凹窝36侧按压的板簧20的形状按照阳端子10的向阴端子30的插入在按压状态和非按压状态之间自动地转换的板40,S卩、具有在阳端子IO插入到连接位置的场合,利用将阳端子10向阴端子30进行插入时所施加的插入力从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在将阳端子10从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利用将阳端子10从阴端子30拔出时所施加的拔出力将按压状态转换为非按压状态的按压转换部的板40,所以在将阳端子10插入到阴端子30中的场合,以及将阳端子10从阴端子30拔出的场合中,操作者无需分开地利用锁定臂等进行按压板簧20的压下动作,并且能够防止对阳端子10施加来自板簧20的力,所以能够使阳端子10容易地插拔入阴端子30中或从阴端子30中拔出。另外,在阳端子10的向阴端子30的插入或拔出时,能够抑制阳端子10的表面以及凹窝36的表面磨损。 另外,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由于能够使用加大了将阳端子1向凹窝36按压的力(作用力)的板簧20,所以能够降低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的凹窝36的接点部分的阻力。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阳端子10的向阴端子30的插入或拔出时,由于板簧20未将阳端子10按压在凹窝36上,所以能够抑制阳端子10的表面以及凹窝36的表面的磨损,并且能够提供应对大电流用途的阴阳连接构造1。 再有,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l由于能够使用作用力大的板簧20,所以例如能够应用于振动多的汽车等的电气配线等。 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在阳端子10的向阴端子30的插入或拔出时,虽然在底板14b的表面和按压部26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隔D的空间,但不一定必需设置间隔D。也就是,在阳端子10的向阴端子30的插入或拔出时,在能够抑制阳端子10的表面以及凹窝36的表面的磨损的范围内,以按压部26不按压底板14b的程度进行接触也可以。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涉及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的发明不受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的限制。另外,应注意的是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不限定为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方式所必须的。
权利要求
一种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阴端子和阳端子,该阳端子插入到上述阴端子的连接位置而与上述阴端子电连接、从上述连接位置拔出而与上述阴端子电断开,上述阴端子具有与上述阳端子可电连接的凹窝;与上述凹窝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到上述凹窝上的上述阳端子向上述凹窝侧按压的阳端子按压弹簧;以及按压转换部,该按压转换部转换为非按压状态和按压状态,该非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不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该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上述按压转换部在上述阳端子插入到上述连接位置的场合,利用在将上述阳端子向上述阴端子进行插入时所施加的插入力,将上述非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按压状态,在上述阳端子被从上述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利用将上述阳端子从上述阴端子拔出时所施加的拔出力,将上述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非按压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转换部包含在将上述阳端子插入上述阴端子之前卡定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的弹簧插入口 ;以及,在与上述弹簧插入口邻接的位置卡定上述阳端子的前端部的阳端子插入口,上述弹簧插入口通过在上述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上述阳端子的前端部,且沿着上述阳端子插入的方向即插入方向移动到上述连接位置,从而释放卡定的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将上述非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按压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插入口通过在上述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上述阳端子的前端部,且沿着拔出上述阳端子的方向即拔出方向向离开上述连接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释放的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卡定在上述弹簧插入口上,将上述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非按压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转换部沿着上述插入方向以及上述拔出方向相对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可移动地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转换部在将上述阳端子插入上述阴端子并在上述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上述阳端子的上述前端部之后,伴随着上述阳端子的向上述插入方向的移动而朝向上述连接位置移动,上述弹簧插入口伴随着上述阳端子的移动将卡定的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在上述连接位置上释放。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转换部伴随着上述阳端子的向上述拔出方向的移动而移动,上述弹簧插入口伴随着上述阳端子的移动在从上述连接位置向上述拔出方向侧离开的位置上卡定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即使是使用了作用力较大的阳端子保持用的弹簧的场合也能够将阳端子容易地插拔于阴端子的阴阳连接构造。阴阳连接构造(1)具备阴端子(30)和阳端子(10),阴端子具有与阳端子可电连接的凹窝(36);与凹窝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在凹窝上的阳端子向凹窝侧按压的阳端子按压弹簧;以及转换为使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处于阳端子按压弹簧不按压位于阴端子内的阳端子的非按压状态、和使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处于阳端子按压弹簧按压位于阴端子内的阳端子的按压状态的按压转换部,按压转换部在阳端子被插入到连接位置的场合,将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在阳端子被从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将按压状态转换为非按压状态。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1740923SQ20091022184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片冈裕太, 福田州洋, 竹原秀明, 铃木幸雄 申请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