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开关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按键式开关的开关 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的车载按键式开关, 一般都采用点接触方式的接点,即通过在 开关按钮上施加一个力使按钮产生移动,带动安装在按钮上的动接点在一个方 向轴上运动,静接点被设置在动接点运动方向轴上,当两个接点接触,电流流 经两接点,则开关导通,反之开关断开。这类开关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两个 接点间始终保持以其表面相同的位置进行接触, 一旦在接触位置有灰尘等异物 进入或因接点表面氧化而出现氧化膜,就会影响开关正常工作,甚至发生开关 失灵无法导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开 关结构,该开关结构可使得在开关导通时,开关的动接点和静接点之间能产生相对 位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关结构,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于 该外壳体内的弹性导电片、接出端子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的 开关按钮;弹性导电片的上端和接出端子均固设在外壳体上,弹性导电片设置 在接出端子与开关按钮之间,弹性导电片的片身上与开关按钮相对的 一侧设有 一凸起;开关按钮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在靠近下端处设有圓弧形凹槽,开 关按钮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的下端形成凸出于所述圓弧形凹槽的凸出部; 开关按钮处于第一位置,开关按钮的凸出部位于弹性导电片的凸起的下方;开 关按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开关按钮的圆弧形凹槽与弹性导电片的凸起相接触,且弹性导电片的下端与接出端子相接触;开关按钮处于第二位置, 开关按钮的凸出部抵靠在弹性导电片的凸起上,弹性导电片的下端沿接出端子 的表面向下滑移。
上述的开关结构中,弹性导电片为板簧,弹性导电片的下端设有向接出端 子一侧凸出的触点。
上述的开关结构中,开关按钮是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 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弹性复位结构包括一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弹簧和弹簧座, 弹簧套设在弹簧座上;开关按钮内设有一空腔,空腔开口于开关按钮的底面, 开关按钮套设在弹簧上。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弹性导 电片作为动接点、接出端子作为静接点,以开关按钮的上下移动控制弹性导电 片绕安装支点转动、与接出端子的接触、分离,从而实现开关的导通与断开。 在导通状态下,随着开关按钮的继续移动,弹性导电片产生变形,使之与接出 端子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接点间接触位置改变。弹性导电片与接出端子之间的 移动能够有效地去除接点表面存在的灰尘等杂质以及金属氧化层,对比现有技 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更高的特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以安装 在汽车车体上的门灯开关装置的开关结构为例。该开关结构包括外壳体1、弹 性导电片2、接出端子3以及开关按钮4。弹性导电片2、接出端子3以及开关 按钮4设置于外壳体1内,开关按钮4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弹性导电片2的上端和接出端子3均固设在外壳体1上,弹性导电片2设置在 接出端子3与开关按钮4之间,弹性导电片2的片身上与开关按钮4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起21。开关按钮4与弹性导电片2相对的一侧在靠近下端处设有圆 弧形凹槽41,从而在开关按钮4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的下端形成凸出于圆 弧形凹槽41的凸出部4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片2为板簧,接出端子3 为L形。为了使弹性导电片2与接出端子3能够良好地接触,在弹性导电片2 的下端还设有一向接出端子3—侧凸出的触点2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开关 按钮4是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弹性复 位结构包括一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弹簧5和弹簧座10,弹簧5套设在弹簧座10 上;开关按钮4内设有一空腔40,空腔40开口于开关按钮4的底面,开关按 钮4套设在弹簧5上。在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按钮4被按在外壳体1内, 弹簧5被压缩,开关按钮4处于第一位置;当打开车门时,车门施加于开关按 钮4的力消失,开关按钮4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另一种 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用弹簧5,而是在弹簧座10的顶端和按钮4的顶端分别 设置一块极性相同的磁体,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为按钮4提供向上的力,使按 钮4回复到第二位置。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开关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开关按钮4处 于被按下的状态,即开关按钮4处于第一位置时,开关按钮4的凸出部42位 于弹性导电片2的凸起21的下方,如图2的(a)所示,此时弹性导电片2与 接出端子3不接触,开关处在断开状态。
当开关按钮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如图2的(b)所示,此时 开关按钮4向上方移动,开关按钮4的圆弧形凹槽41与弹性导电片2的凸起 21相接触,使弹性导电片2的凸起21受到来自于开关按钮4的圆弧形凹槽" 的法线方向的力的作用,弹性导电片2绕其上端安装支点开始转动,其触点" 与接出端子3发生接触,接触形式与普通按键式开关相似,属于点接触,此时 开关导通。
如图2的(c)所示,开关按钮4继续向上方移动,当开关按钮4处于第 二位置时,开关按钮4的凸出部42抵靠在弹性导电片2的凸起21上,由于接 出端子3是固设在外壳体1上,弹性导电片2同时受到来自于开关按钮4的力 以及来自于接出端子3的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导电片2的触点22相 对于作为静接点的接出端子3产生一个向下的相对位移,即产生一个延接点切向的位移s。这一位移可以有效的去除接点表面可能有的灰尘等杂质或金属氧
化层,确保接点不会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导通不良,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关
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 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 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弹性导电片、接出端子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的开关按钮;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上端和所述接出端子均固设在外壳体上,弹性导电片设置在接出端子与开关按钮之间,弹性导电片的片身上与开关按钮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起;所述开关按钮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在靠近下端处设有圆弧形凹槽,开关按钮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的下端形成凸出于所述圆弧形凹槽的凸出部;开关按钮处于第一位置,开关按钮的凸出部位于弹性导电片的凸起的下方;开关按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开关按钮的圆弧形凹槽与弹性导电片的凸起相接触,且弹性导电片的下端与接出端子相接触;开关按钮处于第二位置,开关按钮的凸出部抵靠在弹性导电片的凸起上,弹性导电片的下端沿接出端子的表面向下滑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片为板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下端设有向接出端子一侧凸出的触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通过一 弹性复位结构在第 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所迷弹性复位结构包括一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套设 在弹簧座上;所述开关按钮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开口于开关按钮的底面,开关按钮 ; 套设在所述弹簧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出端子为L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结构,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弹性导电片、接出端子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的开关按钮。弹性导电片的上端和接出端子均固设在外壳体上,弹性导电片设置在接出端子与开关按钮之间,弹性导电片的片身上与开关按钮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起。开关按钮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在靠近下端处设有圆弧形凹槽,开关按钮与弹性导电片相对的一侧的下端形成凸出于所述圆弧形凹槽的凸出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按钮的移动,使弹性导电片与接出端子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有效地去除接点表面存在的灰尘等杂质以及金属氧化层,提高开关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H13/26GK201233820SQ20082015112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3日
发明者军 沈 申请人:上海东洋电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