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提高的亮度的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供用于驱动显示装 置的电压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面上不同类型的高端(alt)屏板显示器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以其自身优势而风靡,例如,其驱动电压要求低、厚度薄、重量轻、视角宽 并且响应时间快。
在OLED基板上提供多个驱动OLED的薄膜晶体管(TFT)。形成像素的 阳极电极和起着基准电压作用的阴极电极位于所述TFT上。如果向两个电极 施加电压,那么空和电子将复合产生激子。当在插置于两电极之间的光发 射层内跃迁至基态时,激子发光。OLED调整所发射的光以显示图像。
所述多个TFT形成于OLED基板上,并且起着连接至数据线的开关晶 体管和连接至电源线的驱动晶体管的作用。典型地,为每一像素提供一个 TFT。
电源线向像素施加驱动电压,由此使空穴和电子迁移到光发射层中。通 过由栅极金属材料构成的焊盘施加所述电压。所述焊盘形成于数据扇出(fan out)区之间,在数据输出区内数据线汇聚于基板的非显示区内。由此,在未 形成数据线的部分向电源线^:供驱动电压。由于空间的限制,可能无法向电 源线均匀地提供驱动电压。
在无法均匀地向电源线提供驱动电压时,将使显示装置的亮度受到影 响。因此,需要一种在没有特殊限制的情况下施加驱动电压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条电源线;电连接到所述电 源线的第一端部的电源条;向所述电源条l^供驱动电压的电源焊盘;以及形 成于所述电源条和所述电源焊盘中的接触孔。桥接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 所述电源条和所述电源焊盘。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源条和所述电源焊盘是一体的(integrated )。 根据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连接所述电源线的第二端部的电压供应
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压供应单元和所述桥接电极相对于一轴对称设置:
间沿与
同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之一。
根据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
所述桥接电极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层。 所述桥接电极至少包括铝(A1)、银(Ag)、钙(Ca)和钡(Ba)
所述桥接电极的厚度处于大约0.5岬到大约1卿的范围内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线;垂直于所述栅极线延伸的 数据线;开关晶体管,其设置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交叉处,并提供 数据电压;连接至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驱动晶体管;形成于所述像 素电极上的光发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光发射层上的公共电极。 根据本发明,所述桥接电极由与所述公共电极相同的层形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公共电极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 电压施加焊盘。
根据本发明,所述公共电压施加焊盘至少位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 一侧。
域,且所述桥接电极形成于所述突起区域之间。
根据本发明,所述数据线至少设置于所述电源坪盘和所述电源条之间的
部分上,并且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
之间的有机绝缘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绝缘层的厚度处于大约1 wm到大约7卿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条电源线;向所述电源线
提供驱动电压的电源焊盘;形成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电源焊盘中的接触孔;以及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所述电源线和所述电源焊盘的桥接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线;与所述栅极线 交叉的数据线;开关晶体管,其设置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交叉处, 并提供数据电压;连接至所述电源线的驱动晶体管;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 的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像素电极上的光发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光发射层 上的公共电极。
又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条电源线;电连接到所述 电源线的第 一端部的电源条;以及向所述电源条提供驱动电压的电源焊盘。 所述电源焊盘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接触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所 述电源条和所述电源焊盘的桥接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接触孔是多个接触孔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线;与所述栅极线 交叉的数据线;开关晶体管,其设置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交叉处, 并接收数据电压;连接至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驱动晶体管;形成于 所述像素电极上的光发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光发射层上的公共电极,其中, 所述桥接电极由与所述公共电极相同的层形成。
又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 装置包括多条电源线;电压供应单元,其具有在所述非显示区中沿第一方 向延伸的第一子部分和多个第二子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子部分连接至所述非 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子部分并且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形成于电压供应单元 内的接触孔;以及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所述电源线和所述电源焊盘的桥接电 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线;垂直于所述栅 极线延伸的数据线;开关晶体管,其设置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交叉 处,并提供数据电压;连接至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驱动晶体管;形 成于所述像素电极上的光发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光发射层上的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桥接电极由与所述公共电极相同的层形成。
才艮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电压供应单元由与所述4册极线相同的层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二子部分彼此分隔规则的预定距离。
通过下文中结合附图对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
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l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区域C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中的m-III线得到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桥接电极和公共电极;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桥接电极和公共电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桥接电极和公共电极;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所述实施例的 实例,其中,始终以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 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描述作为OLED装置的显示装置。但是,这并不是 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原理适用于除OLED以外的其他显示装置。任何 由用于为光发射层提供电力的电源线驱动的显示装置均落在这些实施例的 范围内。
将参考图1到图5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显示装置具有显 示区A,显示区A具有多个像素。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区A与像素一 样具有矩形形状。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栅极线110和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 二方向延伸的电源线130界定像素。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显示区A邻接的非显示区B。在非显示区B的 侧面形成栅极驱动电路(未示出)和数据驱动电路(未示出)。栅极驱动电 路连接至栅极线110的端部,数据驱动电路连接至数据线120的端部,由此 将从外部信号源接收的信号施加至栅极线IIO和数据线120。可以通过诸如 玻璃上芯片(COG)法、带载封装(TCP)法、膜上芯片(COF)法等接合方法将栅 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FT)基板。COG法要求将驱动部分直接安装在TFT基板上。TCP法则要求在将驱动电路安装到TFT基 板上之前使驱动电路附着于聚合物膜。COF法要求使安装到驱动电路基板上 的驱动部分附着于TFT基板。显示区A中的栅极线110和数据线120延伸 至显示区A之外,从而通过栅极焊盘(未示出)和数据焊盘(未示出)连接 至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分别在栅极线IIO和数据线120连接至栅 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的区域内形成栅极线IIO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 栅极扇出区113和数据线1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数据扇出区123。
在非显示区B内形成电源条150、电源焊盘140和电压供应单元160。 将电源条150连接至电源线130的一个端部,电源焊盘140向电源条150提 供驱动电压,电压供应单元160连接至电源线130的另一端部。在电源条150 和电源焊盘140内形成多个接触孔141和151,使得电源条150和电源焊盘 140电连接至第一桥接电极170。
现在将参考图5描述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等效电路。
如图5所示, 一个像素包括开关晶体管50、驱动晶体管60和像素电极 70,其中,开关晶体管50电连接至栅极线110之一和数据线120之一,驱 动晶体管60电连接至开关晶体管50的源电极S和电源线130之一,像素电 极70从物理和电的角度连接至驱动晶体管60。所述像素包括响应于通过像 素电才及70施加的电压而发光的光发射层80。
栅极线110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数据线120和电源线130设置。栅极线 110、数据线120和电源线130界定像素。栅极金属层包括栅极线110和各 晶体管50和60的栅电极G,其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栅极线110向连接至 栅极线110的开关晶体管50施加栅极导通/截止电压。
数据金属层包括与栅极线110交叉的数据线120、各晶体管50和60的 漏电极D和源电极S,并且其与栅极金属层绝缘。数据线120向开关晶体管 50施加it据电压。
电源线130以平行于数据线120并且与栅极线110交叉的方式设置,以 形成具有矩阵阵列形式的像素。电源线130通常形成于与数据金属层的数据 线120相同的层上。如图所示,电源线130的一个端部连接到电源条150, 另一个端部连接到电压供应单元160。电源线130向驱动晶体管60提供某一 电平的驱动电压。
在每一个像素内设置一条电源线130,但是两个像素可以共享电源线。换言之,可以通过单条电源线130向邻接该条电源线130设置的两个像素提 供驱动电压。当两个像素共享电源线时,电源线130的数量减少,简化了制 造工艺。而且,降低了施加电压的区域的尺寸,因此,也减弱了电磁干扰。
开关晶体管50具有从栅极线110的一部分内突出出来的栅电极G,耦 合至数据线120的漏电极D,与漏电极D隔开的源电极S,在漏电极D和源 电极S之间形成的半导体层(未示出)。将施加到栅极线110上的栅极导通 电压传输至开关晶体管50的栅电极G。当导通栅电极G时,通过漏电极D 将由数据线120传输的数据电压施加至源电极S。
驱动晶体管60根据提供给栅电极G的数据电压调整漏电极D和源电极 S之间的电流。通过源电极S施加至像素电极70的电压对应于由栅电极G 提供的数据电压和由漏电极D提供的驱动电压之间的差值。
在驱动晶体管60的漏电极D和像素电极70之间形成钝化层(未示出), 在钝化层内形成将漏电极D电连接至像素电极的接触孔(未示出)。像素电 极70起着向光发射层80提供空穴的阳极的作用。
在像素之间形成由有机材料构成的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防止相 邻的像素电极70之间短路,并将像素相互隔开。
在显示区A的前表面上设置公共电极180。光发射层80中的电流通过 7>共电才及180逸出。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和图3描述图1的区域C。
如图2所示,数据线120和电源线130相互平行延伸,其中,数据线120 形成数据扇出区123。
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A的整个前表面内形成公共电极180。
电源线130通过非显示区内的第二桥接电极155电连接到电源条150。 为了连接设置于不同金属层内的电源线130和电源条150,电源线130和电 源条150分别具有接触孔131和153。连接电源线130和电源条150的第二 桥接电极155包括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并 且通常形成于与像素电极70相同的层上。
与电源线130电连接的电源条150还被电连接到电源焊盘140。通常, 电源条150和电源焊盘140含有栅极金属材料并且作为单个整体形成于同一 层上。换言之,在对栅极金属层构图时,同时形成电源条150和电源焊盘140。 通过沿非显示区B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条150向电源线130提供驱动电区B内的电源条150上。如图所示,电源坪 盘140具有一端比另一端宽的漏斗状。
在常规下,就这种情况而言,电源条150和电源焊盘140仅在数据扇出 区123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连接。也就是说,仅能通过所述的狭窄空间向电源 条150传输驱动电压。这一构造可能是不利的,例如,其导致电瓶颈状况, 阻碍向跨越宽阔区域设置的电源线130均匀、快速的传输驱动电压。
有人尝试通过提高驱动电压条150的厚度来降低由所述瓶颈现象导致的 高电阻。但是,在这样做以后,栅极金属层的电源条150与数据金属层的数 据线120的更大部分重叠。这一增大的重叠的问题在于,其增大了在电源条 150和数据线120之间发生短路的可能性,并且在金属层之间产生寄生电容。 随着寄生电容的增大,施加至数据线120的图像信号可能变得失真和劣化。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源焊盘140和电源条150通过多个接触孔141和151 以及第一桥接电极170相互电连接。也就是说,电源焊盘140和电源条150 不仅相互物理连接而且还通过第一桥接电极170相互连接,由此增加了传输 驱动电压的面积。增大的电压传输面积实现了对驱动电压的快速传输,降寸氐 了由高电阻引起的电流量。而且,减弱了由空间限制导致的瓶颈效应,防止 任何由高电流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光发射层的剥落(lifting)。最后,均匀的驱 动电压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
具有多个接触孔141和151。接触孔141、 151越多,电源焊盘140和电 源条150之间的驱动电压的传输越有效。
接电极170。也就是说,第 一桥接电极170由与公共电极180相同的材料构 成,并且在对公共电极180构图时,使其与公共电极180间隔大约几微米(卿) 的距离。例如,第一桥接电极170可以由铝(A1)、银(Ag)、钙(Ca)和钡(Ba) 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并且其可以是单层或多层。
尽管未示出,还在连接至电源线130的另一端的电压供应单元160附近 形成第 一桥接电极170。可以相对于显示区A大致对称地形成位于电源条150 处的第一桥接电极170和位于电压供应单元160处的桥接电极。但是,电压 供应单元160的形状可以不同于电源条150的形状,因为电压供应单元160 不与非显示区B内的数据扇出区123共享空间。如图l所示,电压供应单元 160像栅极线IIO—样沿第一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电压供应单元160划分为多个区域。如果电压供应单元160的形状发生改变,可以调 整第一桥接电极170的形状,从而与电压供应单元160的形状基本匹配。所 述匹配的形状使电阻均匀。
此外,第一桥接电极170可以包括与每条电源线130上的图案匹配的图 案。其作用是向每条电源线130施加驱动电压。
图3是沿图2中的m-III线得到的截面图。在绝缘基板10上形成由栅极 金属层构成的电源焊盘140和电源条150。
由氮化硅(SiNx)等构成的栅极绝缘层20覆盖栅极金属层。栅极绝缘层 20使栅极金属层与数据金属层电绝缘。
在电源焊盘140和电源条150之间延伸的数据线120以及由数据金属材 料构成的电源线130由与数据线120相同的层形成。
在栅极绝缘层20和数据金属层上形成钝化层30。钝化层30包括氮化硅 (SiNx)和/或有机材料。钝化层30具有延伸至电源焊盘140的接触孔141a和 141b、延伸至电源条150的接触孔151和153以及延伸至电源线130的接触 孔131。
电源条150和电源线130通过接触孔153和131连接到第二桥接电极 155。通过第二桥接电极155将驱动电压从电源条150传输至电源线130。
有机绝缘层40设置于钝化层30上,其比其他绝缘层或钝化层30厚。 有机绝缘层40具有比无机绝缘层低的电阻。有机绝缘层40的厚度d2优选处 于大约1,到7,的范围内,从而防止在栅极金属层和数据金属层之间发生 短路,并防止在金属层之间产生寄生电容。但是,可以根据显示装置的尺寸 和有机绝缘层40的特性而调整厚度d2。
有机绝缘层40具有延伸至电源焊盘140的接触孔141a和141b以及延 伸至电源条150的接触孔151,这些接触孔141a、 141b、 151是穿过钝化层 30的相同的接触孔。
第一桥接电极170和公共电极180设置于有机绝缘层40上的同一水平 高度上。通常公共电极180包括诸如铝(A1)、银(Ag)、钙(Ca)或钡(Ba)的不透 明材料。如上所述,可以将第一桥接电极170形成为至少两个金属层。通常, 公共电极180厚度在其为单层时处于大约5000A到7000A的范围内。但是, 当采用多层时,这一范围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在下部设置具有低电阻的金 属,在上部设置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金属可以对第一桥接电极170产生稳定化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桥接电极170的厚度dW尤选处于大约0.5,到 1 ,的范围内。使第一桥接电极170与公共电极180间隔处于几卿到几mm 范围内的距离。
公共电极180含有具有低功函数的金属,从而向光发射层80内有效注 入电子。公共电极180可以含有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像素电极70内的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光可以通过与绝缘基板10相对的表面出射,这与本实施例 中光通过绝缘基板10出射不同。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钝化层(未示出),以保护第一桥接电极170 和公共电极180。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桥接电极和公共电极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如图4所示,第一桥接电极170沿栅极线110的方向延伸,并在同一层上与 公共电极180间隔预定距离。
在绝缘基板10上形成线110、 120和130、电源焊盘140以及电源条150, 第一桥接电极170由与公共电极180相同的材料构成。如上所述,形成基本 与第一桥接电极170对称的电压供应单元160,并在它们之间设置公共电极 180。
第一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1设置于绝缘基板10的右侧,并向公共电极 180施加公共电压。第一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1通常由栅极金属层构成,并 且在对栅极金属层构图时独立于电源焊盘140而形成于非显示区内。第一公 共电压施加焊盘181通过多个接触区域连接至公共电极180,由外接电源向 第一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1独立提供公共电压。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6中的第一桥接 电极171和电压供应单元161不同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第一桥接电4及170 和电压供应单元160。
将第一桥接电极171划分为间隔预定距离的多个子部分。将临近数据线 120排列的电源线130连接至数据驱动电路和第一桥接电极171的子部分。 也就是说,在数据扇出区123之间使第一桥接电极171的每一子部分间隔预 定距离。可以在以各种方式对公共电极180和第一桥接电极171构图的情况 下完成这一构造。因此,公共电极180和第一桥接电极171可以根据对其构 图的方式而具有各种任意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压供应单元161具有与第 一桥接电极171相同的构造,并且基本与第一桥接电极171对称设置,从而使施加驱动 电压时产生的电阻程度均衡。换言之,将驱动电压供应单元161划分为间隔 预定距离的多个子部分。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桥接电极和公共电极的显示装置的 平面图。如图7所示,沿矩形显示区A的每侧设置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a、 185b、 185c和185d,并在显示区的四边施加/>共电压。
随着显示装置变大,可以在各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两端设置作为多个部分 的栅极驱动部分和数据驱动部分,以提供栅极电压和数据电压。同样地,可 以提供作为多个子部分的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来施加公共电压。
设置于显示区的右侧上的第二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a具有与图4和图6 所示的第一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1相同的形状,并且其从显示区的右侧向公 共电极183施加公共电压,"右侧"是指图7中的取向。
将设置于显示区的左侧的第三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b连接至公共电极 183。"左侧"是指图7中的取向。公共电极183扩展至栅极线110的栅极扇 出区113。设置于栅极扇出区113之间的第三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b从显示 区的左侧向公共电极183施加公共电压。也就是说,从显示区的左侧向显示 区施加的信号为公共电压和栅极电压。第三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b由与栅 极线110相同的栅极金属层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公共电压施加焊盘 l 5b与栅极线110隔开,从而避免与栅极线110短路。
如果栅极扇出区113形成于显示区的右侧,并且被施加栅极电压,那么 第二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a将具有与第三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b相同的形 状。突起区域184从公共电极183突出,并且形成于设置了数据扇出区123 的非显示区内。将突起区域184与公共电极183作为整体形成,并将突起区 域184连接至第四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c。也就是说,公共电极183连接至
盘185c,所述"上部"参考图7。而且,在数据扇出区123之间临近驱动电 压焊盘140设置第四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c。将第四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c 与数据线120和驱动电压焊盘140隔开,从而避免任何短路。 向显示区提供数据电压、公共电压和驱动电压。
在显示区的下部对应于第四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c形成第五公共电压 施加焊盘185d。"下部"是指图7中的取向。电压供应单元161与第五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d相邻,并且以交替的方式设置电压供应单元161和第五 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d。第五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d和电压供应单元161 之间的尺寸的比率是恒定的,但是可以根据显示设备或所施加的电压量而变 化。这里所采用的"公共电极183"不包括位于显示区的上部的突起区域184。
可以从数据线120的两端提供数据电压以及栅极电压。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数据扇出区123形成于显示区的下部和上部,因此第五公共电压施加焊 盘185d具有与第四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c类似的形状。
如文中所述,公共电压施加焊盘185和公共电极183的形状取决于显示 装置的各种因素,例如,栅极驱动部分和数据驱动部分的构造和位置或所需 要的电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更具体地说,图8 是第四实施例中与图1的区域C对等的部分的放大图。下文中将省略多余的 说明。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构造,除了所述显 示装置不具有电源条150。更具体地说,在第四实施例中,电源焊盘140直 接连接至电源线130,不像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焊盘140通过电源条150 间接连接至电源线130。
第一桥接电极173通过形成于电源线130上的接触孔132和形成于电源 焊盘140上的接触孔141连接电源线130和电源焊盘140。
电源焊盘140在不采用电源条150的情况下直接连接至电源线130,由 此提高了驱动电压的传输速度,并有效降低了金属电阻。
而且,在电源条150与电源线130重叠的情况下,金属层之间发生短路 的可能性也更大。没有电源条的第四实施例减少了电源条与电源线130发生 短路的机会,清除了金属层之间的寄生电容。此外,去除电源条简化了显示 设备的制造工艺,由此有效地降低了缺陷率。
虽然已经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要理解的 是,可以在这些实施例中做出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总构思的原理和精神, 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及其等价要件中加以界定。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9月2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2005-0089032的权益,其公开全文引入于此以做参考。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条电源线;电压供应单元,具有在所述非显示区中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子部分和多个第二子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子部分连接至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子部分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线;形成于电压供应单元内的接触孔;以及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所述电源线和电源焊盘的桥接电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栅极线;垂直于所迷栅极线延伸的数据线;开关晶体管,设置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交叉处;连接至所述电源线和像素电极的驱动晶体管;形成于所述像素电极上的光发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光发射层上的公共电极,其中所述桥接电极由与所述公共电极相同的层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压供应单元由与所述 栅极线相同的层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子部分彼此分隔规 则的预定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亮度的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包括多条电源线;电压供应单元,具有在所述非显示区中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子部分和多个第二子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子部分连接至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子部分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线;形成于电压供应单元内的接触孔;以及通过所述接触孔连接所述电源线和电源焊盘的桥接电极。
文档编号H01L27/32GK101431095SQ200810174049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4日
发明者崔埈厚, 朴承圭, 许宗茂, 金南德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