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的卡 板构造。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是一公知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是一体成型于电连接器的塑胶座体10—端借以卡定一接口板20,其包括有一扳动弹臂 15,该扳动弹臂15可侧向弹动,其一侧设有一卡扣部16,其向外端延伸 一扳柄17,该接口板20的一侧设有一卡缘21 (是为一凹口),当接口板 20插入电连接器10连接时,其一侧的卡缘21可为该卡扣部16卡定。 上述公知设计有以下缺点,艮P:1. 需向外延伸一扳动弹臂15,使整体产品占用空间。2. 扳动弹臂15若设于塑胶座体10右侧则仅能从右侧,若设于左侧 则仅能从左侧扳动,无法两侧任意扳动,使用上较为不便。3. 扳动弹臂15与塑胶座体一体成型,故其与塑胶座体10为相同的 塑胶材质,扳动弹臂15是作弹性扳动作用需有弹性需求,而其上的卡扣 部16是卡扣接口板故需有硬度需求,然而塑胶材质的弹性及硬度是相互 冲突的,无法两者皆佳。因此若使用弹性系数佳的塑胶材质,虽可使扳 动弹臂15有良好的弹性,然而该卡扣部16则硬度不够,容易磨损而造成 卡扣接口板不佳;若使用硬度佳的塑胶材质,虽可使卡扣部16有足够的 硬度而耐磨,可确保卡扣接口板,然而会扳动弹臂15亦跟随太硬而没有 良好的弹性,如此在扳动时容易断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是可达到不 占用空间且易于扳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可达到 单手操作取板效果,且取板后卡扣元件可自动回复原位。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是可达 到可任一侧扳动,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是可达 到弹臂具有良好的弹性而卡扣体具有足够的硬度。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是用 以卡定一插入该电连接器的接口板,该电连接器设有一塑胶座体,该塑 胶座体上设有插槽,该插槽是可插入该接口板,该接口板的一端设有卡 缘,该卡缘形成一凹口,该卡板构造设有 一套接座,其是设于该塑胶 座体的一端; 一卡扣元件,其设有一套接部及一卡扣体,该套接部套接 于该套接座,使该卡扣元件可于套接座内作动,该卡扣体是可卡扣于该 接口板的凹口; 一弹性元件,是提供该卡扣元件向一端作动,借以使卡 扣元件的卡扣体卡扣该接口板的凹口;及一退卡弹扣,其是设于该卡扣 元件上,当卡扣元件的卡扣体卡扣该接口板的凹口时该退卡弹扣弹性抵 压于接口板的板面,当卡扣元件向另一端作动使其卡扣体脱离该接口板 的卡扣时,该退卡弹扣弹出抵扣于接口板的卡缘而使卡扣元件定位, 不致因该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回弹,达到单手操作取板,并于取板后,因 该退卡弹扣不再抵扣于接口板的卡缘,借由弹性元件的弹力而使该卡扣 元件自动回复原位。
图l是一种公知电连接器与接口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局部剖开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局部剖开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板时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板时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取板时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取板时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ll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板时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取板时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 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是用 以卡定一插入电连接器的接口板,该电连接器设有一纵长的塑胶座体 31,该塑胶座体31上设有一纵长延伸的插槽32,该插槽32是可插入一接 口板20 (参阅图5),该接口板20的一侧设有卡缘21,该卡缘形成有一凹 口22,该卡板构造其设有 一套接座40、 一卡扣元件50、 一弹性元件60 及一退卡弹扣70,其中该套接座40是设于该塑胶座体31的一端,其中央设有一滑槽41, 该滑槽41的上缘设有挡块42且两侧各设有一凹槽43,该凹槽43内设 有成阶差的外壁及在外壁44内端的止挡壁45。该卡扣元件50、弹性元件60及退卡弹扣70是为金属片一体冲压 成形,其中该卡扣元件50设有一套接部51、 一卡扣体55、及二上板 57,该套接部51是截面成匸形(也可称为半包围形状)的板体,其设 有两侧板52及一中间板53,该卡扣体55是连接于该套接部的中间板体 53上端且设有导入斜面56,该二上板57呈水平,其是由套接部51的两侧板52上端向上延伸出,该二上板57各设有一 向上凸出的扳动部58, 该套接部51套接于该滑槽41且其是上缘为该挡块42阻挡。该弹性元件60包括有二弹片61,该弹片61 —端连接于套接部的 一侧板52上端而另一端为开放端62弯入该凹槽43内并抵于该止挡壁 45,借由该两片61的弹力提供该卡扣元件50向内端弹动,借以使卡扣 元件50的卡扣体55卡扣该接口板的凹口 22。该退卡弹扣70是自该卡扣元件50的套接部51的一侧板刺破冲压 出,其设有一弹臂71及一扣体72,该扣体72设于弹臂71末端,其可 侧向弹动。请参阅图5,接口板20插入时其下缘是延着卡扣元件50的卡扣体 55的导入斜面56压下,使卡扣元件50向外端滑动撑开;请参阅图6, 当接口板20插入至定位时该卡扣元件50借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回弹使卡 扣体55卡扣该接口板的凹口 22,此时该退卡弹扣弹性抵压于接口板20 的板面。请参阅图7,在取板时是自该扳动部58向外端推出使卡扣元件50 的卡扣体55脱离卡扣该接口板20的凹口 22时,该退卡弹扣70弹出抵 扣于接口板20的卡缘21而使卡扣元件50定位,不致因该弹性元件60 的弹力而回弹,此时即可放手去取板,达到单手操作取板效果;请参阅 图8,于取板后,因该退卡弹扣70不再抵扣于接口板20的卡缘21,借 由弹性元件60的弹力而使该卡扣元件50自动回复原位。由以上的构造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 该卡扣元件50、弹性元件60及退卡弹扣70均在套接座40的范围 内,并未具有向外延伸的弹臂,故不会占用功空间。2. 接口板20插入后,于左右两侧均设有扳动部58,使用上非常方便。3. 取板时只需推动该扳动部58令卡扣元件50向外端滑动即可脱扣,操作上很方便且省力。4. 取板时可借由该退卡弹扣70弹出抵扣于接口板20的卡缘21而使 卡扣元件50定位,不致因该弹性元件60的弹力而回弹,此时即可放手去取板,达到单手操作取板效果。5于取板后,因该退卡弹扣70不再抵扣于接口板20的卡缘21,借 由弹性元件60的弹力而使该卡扣元件50自动回复原位。6.卡扣元件50、弹性元件60及退卡弹扣70是为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形 制造上很方便,且具有良好的硬度及弹性。请参阅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 同,其中差异在于该弹性元件60是为一金属的U形弹片,该弹性元件 60不与卡扣元件50及退卡弹扣70 —体成形,该弹性元件60组装于该 套接座40外端的一凹槽47且弹性抵压于该卡扣元件50外端。请参阅图IO,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实施例 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弹性元件60是与套接座40—体成形。请参阅图11及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该电连接器设 有一纵长的塑胶座体31,该塑胶座体31上设有一纵长延伸的插槽32, 并于一端设有一塑胶弹臂33,该插槽32是可插入一接口板20,该接口 板20的一侧设有卡缘21,该卡缘形成有一凹口22,该卡板构造设有 一套接座40、 一卡扣元件50、 一弹性元件60及一退卡弹扣70,其中该套接座40是设于该塑胶座体31的塑胶弹臂33 —端,其呈一长 方形体,其上端设有一凹槽46,其右侧设有一凹槽47,其外端设有一 卡槽48。该卡扣元件50、弹性元件60及退卡弹扣70是为金属片一体冲压 成形,其中该卡扣元件50设有一套接部51、 一卡扣体55、及一扳动 部58,该套接部51是设有上、下、左侧、右侧面而形成一中空的套体, 该套接部51是套合于该套接座40外,其上端设有一卡片59卡入该套 接座40的凹槽46,该卡扣体55是自套接部51的右侧面冲压凸出内面, 该卡扣体55设有一由上而下向右侧倾斜的导入斜面56,该扳动部58 是连接于该套接部51的外面上端并向外侧凸出;该弹性元件60 —端为 固定端63连接于该套接部51的外面上端,另一端为开放端62卡勾于 套接座40的卡槽48;该退卡弹扣70是自卡扣元件50的套接部51的右侧面刺破冲压凸出,其设有一弹臂71及一卡勾72,其位于套接座40 的凹槽47。请参阅图13,接口板20插入时其下缘是延着卡扣元件50的卡扣 体55的导入斜面56压下,使卡扣元件50借由塑胶弹臂33弹动而向左 侧张开后再回弹使卡扣体55卡扣该接口板20的凹口 22,此时该退卡弹 扣70弹性抵压于接口板20的板面;请参阅图14,在取板时是自该扳动 部58向外端推出使卡扣元件50的卡扣体55脱离卡扣该接口板20的凹 口 22时,该退卡弹扣70弹出其卡勾72卡勾于接口板20的卡缘21而 使卡扣元件50定位,不致因该弹性元件60的弹力而回弹,此时即可放 手去取板,达到单手操作取板效果;于取板后,因该退卡弹扣70不再 卡扣于接口板20的卡缘21,借由弹性元件60的弹力而使该卡扣元件 50自动回复原位。上述实施例皆是以接口板连接器作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 点应用在其他插板或插卡类型的连接器仍具同样效果,举如记忆卡连接 器,或是塑胶座体外覆铁壳者。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 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 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以下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 变化实施。标号说明塑胶座体31插槽32接口板20卡缘21凹口22配置座40滑槽4挡块42凹槽43外壁44止挡壁45凹槽46凹槽47卡槽48卡片59卡扣元件50套接部51卡扣体55上板57侧板52中间板53导入斜面56扳动部58弹性元件60弹片61开放端62固定端63退卡弹扣70弹臂71扣体72。9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是用以卡定插入该电连接器的接口板,该电连接器设有一塑胶座体,该塑胶座体上设有插槽,该插槽可插入该接口板,该接口板的一端设有卡缘,该卡缘形成一凹口,其特征在于该卡板构造设有套接座,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的一端;卡扣元件,其设有套接部及卡扣体,该套接部套接于该套接座,使该卡扣元件可于套接座内作动,该卡扣体可卡扣于该接口板的凹口;弹性元件,提供该卡扣元件向一端作动,借以使卡扣元件的卡扣体卡扣该接口板的凹口;及退卡弹扣,其设于该卡扣元件上,当卡扣元件的卡扣体卡扣该接口板的凹口时该退卡弹扣弹性抵压于接口板的板面,当卡扣元件向另一端作动使其卡扣体脱离该接口板的卡扣时,该退卡弹扣弹出抵扣于接口板的卡缘而使卡扣元件定位,不致因该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回弹,达到单手操作取板,并于取板后,因该退卡弹扣不再抵扣于接口板的卡缘,借由弹性元件的弹力而使该卡扣元件自动回复原位。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元件及退卡弹扣为金属片一体成形,该卡扣元件的套接部是截面成匸形 的板体,其设有两侧板及一中间板,该卡扣体成形于套接部的中间板体, 该套接座中央设一滑槽,该卡扣元件的套接部于该滑槽滑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元件、退卡弹扣及弹性元件为金属片一体成形,该卡扣元件的套接部是 截面成匸形的板体,其设有两侧板及一中间板,该卡扣体是成形于套接 部的中间板体,该套接座中央设一滑槽,该卡扣元件的套接部于该滑槽 滑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的一侧设有止挡壁,弹性元件为弹片,其是一端连接于套接部的侧板上 端而另一端为开放端抵于该止挡壁。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滑槽 的两侧各设有止挡壁,该弹性元件为二弹片,其是一端连接于套接部的 侧板上端,而另一端为开放端抵于该止挡壁。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元件上端一侧设有凸出的扳动部。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元件上端两侧各设有凸出的扳动部。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滑槽 上缘设有挡块阻挡该卡扣元件不致向上脱离。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塑胶 座体成纵长延伸,该插槽亦成纵长延伸。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弹 性元件为金属的U形弹片,该弹性元件不与卡扣元件一体成形,该弹性 元件组装于该套接座外端的一凹槽且弹性抵压于该卡扣元件外端。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弹 性元件是与套接座一体成形。
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卡 扣元件、退卡弹扣及弹性元件为金属片一体成形,该套接部是设有上、 下、左侧、右侧面而形成一中空的套体,该套接部是套合于该套接座外。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塑 胶座体的一端设有一塑胶弹臂,该套接座是设于该塑胶座体的塑胶弹臂 一端,其呈一长方形体,其上端设有一凹槽,其右侧面设有一凹槽,其 外端设有一卡槽;该卡扣元件的套接部上端设有一卡片卡入该套接座上 端的凹槽;该弹性元件一端为固定端连接于该套接部的外面上端,另一 端为开放端卡勾于套接座外端的卡槽;该退卡弹扣是自卡扣元件的套接 部的右侧面刺破冲压凸出,其位于套接座的右侧面的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板构造,包括套接座,设于塑胶座体的一端;卡扣元件,设有套接部及卡扣体,该套接部套接于该套接座,使该卡扣元件可于套接座内作动,该卡扣体可卡扣于接口板的凹口;弹性元件,提供该卡扣元件向一端作动,使卡扣元件的卡扣体卡扣接口板的凹口;及退卡弹扣,设于该卡扣元件上,当卡扣元件的卡扣体卡扣接口板的凹口时该退卡弹扣弹性抵压于接口板的板面,当卡扣元件向另一端作动使其卡扣体脱离接口板的卡扣时,该退卡弹扣弹出抵扣于接口板的卡缘使卡扣元件定位,不致因该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回弹,达到单手操作取板,并于取板后,因该退卡弹扣不再抵扣于接口板的卡缘,借由弹性元件的弹力而使该卡扣元件自动回复原位。
文档编号H01R12/00GK201104337SQ2007201284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7日
发明者蔡周旋 申请人:蔡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