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单相或Vx接线牵引变压器制 造领域。
技术背景电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单相或Vx接线牵引变压器原理图如图2。其中Vx接线牵引 变压器是由两台单相牵引变压器组合而成,下述均以单相牵引变压器展开,结论同样适 用于Vx接线牵引变压器。该变压器由一次侧高压绕组l、 二次侧T或牵引绕组2、三次 侧F或正馈绕组3组成,为使该变压器在变电所出口能取消AT,阻抗应满足1) Z21=Z31 (可以有误差)2) 对于三相Vx接线,(3Z21+Z31—Z23-1) /4< (0.45/N) Q (可以有误差) 对于单相Ii接线,(3Z21+Z31—Z23-1) /4< (0.45/N) Q (可以有误差) 其中Z21为一次侧短路后从二次侧(牵引绕组)看到的阻抗。 Z31为一次侧短路后从三次侧(正馈绕组)看到的阻抗。 Z23-l为一次侧短路后从二、三次侧绕组串联回路两端看到的阻抗。 N为大于零的实数,通常为l。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满足 阻抗要求,使得变压器在变电所出口能消除AT的电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单相或Vx接 线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高压绕组、牵引绕组以 及正馈绕组,所述的牵引绕组由两部分串联组成,所述的正馈绕组由两部分串联组成, 所述的牵引绕组的两部分与正馈绕组的两部分径向交叉布置。所述的牵引绕组的两部分均匀相等,所述的正馈绕组的两部分均匀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论采用何种铁心结构的单相牵引变压器或者由两台单相组成的 Vx接线牵引变压器,每一铁心柱上的二次侧和三次侧绕组分为上下均勾的两部分并且径 向交叉排列, 一次侧高压绕组可串联也可并联,二次侧T或牵引绕组与三次侧F或正馈
绕组交叉布置成"X"形,且二次侧的两部分串联,三次侧的两部分串联。如果变压器 容量较大,也就是阻抗分量对电抗的影响很小,线圈设计时只要保证二次侧的两部分、 三次侧的两部分,四只线圈幅向厚度相同、轴向电抗高度相同即可;如果变压器容量较 小,也就是阻抗分量对电抗的影响较大,线圈设计时除了考虑二次侧的两部分、三次侧 的两部分四只线圈幅向厚度相同、轴向电抗高度相同外还要使电阻相同。这些因素考虑 后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满足阻抗要求,原因是他们空间几何形状对称。因为,阻抗Z—V+及2 '当电阻分量影响较小或电阻相同时,只考虑漏抗&即可。漏抗计算公 式如下3xlO-6(Q)其中W--胆数/--频率 &--电抗高度"|2--漏磁空道的厚度 ^--漏磁空道的平均半径fl,、 fl2--内外线圈的幅向厚度 n、 r2--内外线圈的平均半径由上可知,当一个线圈绕制成型后,变压器漏抗与频率成正比,与匝数的平方成正 比,与绕组间的几何尺寸空伺几何形状成正比,与线圈的高度成反比,当变压器频率、匝数和高度固定后,漏抗只与绕组间的几何尺寸或者空间几何形状有关。2、 3、 4、 5 线圈在每一个铁心柱上的都很对称,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阻抗理论上满足Z21=Z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满足阻抗要求,很好的消除了变 电所的变压器出口的AT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单相或Vx接线牵引变压器原理图。 其中T为接触网、N为钢轨、F为正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高压绕组l,牵引绕 组2以及正馈绕组3,牵引绕组2分割为均匀的两部分,正馈绕组3也分割为均匀的两
部分,正馈绕组3的两部分与牵引绕组2的两部分径向交叉布置成"X"形,正馈绕组3 的两部分相互串联,牵引绕组2的两部分相互串联。
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包括高压绕组(1)、牵引绕组(2)以及正馈绕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绕组(2)由两部分串联组成,所述的正馈绕组(3)由两部分串联组成,所述的牵引绕组(2)的两部分与正馈绕组(3)的两部分径向交叉布置成“X”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绕组(2) 的两部分均匀相等,所述的正馈绕组(3)的两部分均匀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单相或Vx接线的牵引变压器绕组结构,包括高压绕组、牵引绕组以及正馈绕组,所述的牵引绕组由两部分串联组成,所述的正馈绕组由两部分串联组成,所述的牵引绕组的两部分与正馈绕组的两部分径向交叉布置成“X”形;所述的牵引绕组的两部分均匀相等,所述的正馈绕组的两部分均匀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牵引绕组和正馈绕组各分成两部分,且成交叉布置,满足阻抗要求。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1215756SQ20072004601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
发明者白忠东 申请人: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