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并和另一个 连接器相对接的电连接器。技术背景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307892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可直立安装于一 个电路板上并和另 一个对接连接器相配接使用。该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 收容在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其中绝 缘本体为一体成型且结构较为复杂,在模具的设计上以及在绝缘本体的制造上均存在困难。若将绝缘本体分为两件式的组合结构,则每一个独立部分的结构较为简 单,在设计和制造上较为容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一绝缘本体配合的若千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 接器包括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二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与第二绝缘本体 相配合,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出的对接部及位于基部两侧 的侧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 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分为两件式设计,可便于电连接器的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电 连接器1直立式组装于电路板6上,用来和另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使 用,其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收容于第一绝缘本 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中并和第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相配合的若干导 电端子4以及包覆在第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上的遮蔽壳体5。第一绝缘本体2包括一个基部20,自基部20向前延伸出 一个呈平板状的对 接部21,对接部21上设有若干并排的供导电端子4容纳的端子槽210。导电端子 4可连同对接部21 —同插入到对接连接器中。基部20上设有若干供导电端子4 穿过的通孔200。基部20的上下两侧分别水平延伸出上侧臂22和下侧臂23,上 侧臂22和下侧臂23分别自基部20向前后两侧延伸。基部20和上下侧臂22、 23 构成一个大致呈"工"字型的结构。上侧臂22和下側臂23分别于靠近对接部21 的内侧开设有导引槽220, 230,用来导引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其中导引槽220 向后延伸。上侧臂22上在远离对接部21的末端处形成挡块221,挡块221上留有 一个较小的开口222。导引槽220向后延伸至挡块221。上侧臂22的顶部开设有 滑槽223。下侧臂23的导引槽230向后延伸至基部20,下侧臂23由基部20处继续 向后延伸形成一对平行相对的夹板231,夹板231的底缘各设有一个凸块2310。 下侧臂23的底部大致于基部20的下方设有一个大致呈U型的座脚232,其直接 与电路板接触,用于将电连接器l平稳地安置在电路板上。第二绝缘本体3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2,并对导电端子4作进一步固持,其 包括底板30,由底板30向上垂直延伸的定位部31及位于定位部31后侧的后挡部 32。其中底板两侧均设有一个缺口300,用于与第一绝缘本体2下侧臂23上的凸块2310相配合。底板30的前端形成凸块301,第一绝缘本体的座脚232套于该凸 块上,以使第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之间装配稳固,并使电连接器l稳 固地安置于电路板上。另外底板30于靠近后挡部32处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出一个挡板302。定位部31用于固定导电端子4,其中设有端子孔(未标示),分别 供两种结构不同的导电端子4插入。后挡部32大致呈板状,其顶部末端设有呈 台阶状的凸块320,其包括宽部3200及位于宽部上的窄部3201。当第 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相组装后,第 一绝缘本体2下侧臂23上 的夹板231夹于第二绝缘本体3定位部31的两侧,夹板231的末端位于第二绝缘 本体3上挡板302与定位部31之间。下侧臂23底部的凸块2310位于底板30两侧缺 口300中,座脚232套于底板30末端的凸块301上。第二绝缘本体3上后挡部32 末端的凸块320卡于第一绝缘本体2上的上侧臂22的末端,其中宽部3200卡于挡 块221内侧,而窄部3201位于开口222中。由于挡块221挡住凸块320的宽部3200, 使得第二绝缘本体3无法脱离第 一绝缘本体2而向后运动。导电端子4与第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相配合。导电端子4具有两种 不同结构,每一端子均包括一个接触部40,固定部41、及连接固定部和接触部 的连接部42。每一种端子的接触部40所在平面与固定部41所在平面平行,固定 部41于接触部4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接触部40垂直。两种不同导电端子的固定 部41分别向左右两侧弯折从而分别排成一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40穿过第一绝 缘本体基部20上的通孔200后插于对接部21上的端子槽210中。连接部22插入定 位部31上相应端子孔中,固定部41从第二绝缘本体3的底板30的底部穿出。遮蔽壳体5包覆在第一绝缘本体2和第二绝缘本体3上,其为金属沖压后圈 设而成。遮蔽壳体5的两侧及顶部分别设有向内凸起的弹片50、 51,其中弹片 50用于抵压所插入的对接连接器,弹片51在遮蔽壳体5与第一绝缘本体2及第二 绝缘本体3组装时,沿第一绝缘本体2顶部的滑槽223滑动,并使第一绝缘本体2 及第二绝缘本体3稳固地容纳在遮蔽壳体5中。遮蔽壳体5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 焊接脚52及卡脚53,其将电连接器1固定于电路板6上。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将绝缘本体分为两件式设计,可便于模具的开发设 计,并便于电连接器的制造。此外由于第一上侧臂上的导引槽前后贯穿,所以 在制造过程中,针对该导引槽仅需要一个模具,待产品成型后该模具从导引槽 的前端退出即可,而不需要针对基部两侧部分的导引槽分别开发相应模具,且 将基部两侧导引槽打通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材料,从而可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一绝缘本体配合的若干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二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与第二绝缘本体相配合,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出的对接部及位于基部两侧的侧臂。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 绝缘本体上包覆有一个遮蔽壳体,所述侧臂为上侧臂和下侧臂,上侧臂和下侧 臂分别自所述基部向前后两侧延伸。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 绝缘本体上包覆有一个遮蔽壳体,所述侧臂为上侧臂和下侧臂,上侧臂于靠近 所述对接部的 一侧设有导引槽,导引槽向后延伸穿过所述基部。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 括一个底板,自底板向上垂直延伸的定位部及位于定位部后侧的后挡部,所述 定位部中设有端子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臂末端设有挡块, 挡块上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后挡部顶端设有一个呈台阶状的凸块,该凸块包括 一个宽部和一个窄部,宽部位于所述挡块的内侧,窄部位于所述开口内。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下侧臂底部设有 座脚,所述底板末端设有凸块,座脚套于该凸块上。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側臂向后延伸出一 对夹板,两夹板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部两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设有挡板, 所述夹板的末端位于挡板与所述定位部之间。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设有缺口, 夹板底部设有位于缺口中的凸块。
10.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 子具有两种不同结构,每一种端子均具有接触部和固定部,接触部所在平面与 固定部所在平面平行,固定部于接触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接触部垂直,两种 不同结构的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分别排成一排。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一绝缘本体配合的若干导电端子,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二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与第二绝缘本体相配合,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出的对接部及位于基部两侧的侧臂,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之绝缘本体分为两件式设计,可方便电连接器的制造。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112781SQ20072004054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4日
发明者吴庭和, 林 黄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