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装置和压接端子的方法

文档序号:723078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压接装置和压接端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压接装置和用于压接端子的方法,用于将电线压接到具有压接片的端子上,所述压接片的端部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
背景技术
在制造端子被电连接到电线上的布线线束时,即,在将端子的压接片压接到电线上时,采用各种压接装置(作为一个例子,参照专利文献1)。端子压接装置具有砧座、压接器、和驱动单元。砧座和压接器以能够在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以便通过将电线的端部插入到压接片之间,将电线的端部压接到端子的压接片上。驱动单元使移动砧座和压接器在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上。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将屏蔽线的织物压接到外部端子上,在该织物内,内部端子预先压接到芯线上,所述外部端子容纳内部端子并且与内壁端子电绝缘。外部端子具有底板,用于将屏蔽线的织物定位到底板的表面上,并具有一对从底板的外边缘延伸的压接片。通过将电线的织物插入到压接片之间,然后将压接片向底板弯折,将外部端子与织物电连接。由于预先将与底板分开的压接片的各端部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以,通过压接,外部端子的压接片更紧密地与屏蔽线的织物接触,。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在将内部端子插入到外部端子中之后,将与内部端子连接的屏蔽端子的织物插入到压接片之间,并且,将内部端子插入到外部端子之间,与此同时,通过将砧座向压接器移动、使它们相互接近,将压接片弯折。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通过组装外部端子和内部端子并将屏蔽线连接到外部端子上,组装同轴电缆的端子。
专利文献1JP 3456422发明内容在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端子压接装置中,由于压接片具有弯曲的端部,所以,有可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当将屏蔽线的编织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时,编织电线与压接片的端部发生干扰。当织物与压接片的端部干扰时,尽管织物未彻底地被插入到压接片之间,然而,压接片将会被压接。因此,织物和压接片,即,织物和外部端子,有可能不会充分地相互连接。从而,利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压接装置,存在着织物(即屏蔽线)不能可靠地压接到端子上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端子压接装置和端子压接方法,用于将电线压接到具有压接片的端子上,所述压接片的端部沿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线和端子,其中,一对从端子的底板垂直延伸的压接片在远离底板的每一个端部处形成具有相互接近地弯曲的弯曲部,以便通过弯折压接片对端子进行压接,使得压接片的端部接近底板,所述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用于将端子放置在其表面上;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对应地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通过接近第一模具,将压接片压接;第三模具,该第三模具与第一模具对应地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在第二模具压接压接片之前接近第一模具,从而将电线推向底板,并将电线插入到一对压接片之间。
上述端子压接装置的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三模具沿着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接近和分开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并且借助加载器件向第一模具加载,当第三模具与第一部件分离时,与第二模具相比,第三模具更加向第一模具突出。
上述端子压接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单元,用于移动第三模具和第二模具,以便一起接近和远离第一模具,所述驱动单元是伺服马达。
在上述端子压接装置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着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设置定位夹具,以借助加载器件向第一模具加载,以便在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以前,通过接近第一模具并且将端子夹在第一模具与其本身之间,将端子定位。
在上述端子压接装置中,包括检测器件,在该检测器件中检测第三部件是否已经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上述端子压接装置中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于设置在端子处的压力接触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方法中,一对压接片从端子的底板垂直地延伸,所述压接片在其远离底板的端部处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向端子的底板弯折,以便将电线压接到压接片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端子定位到第一模具的表面上;将电线插入到一对压接片之间;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彼此相向地移动;以及,用压接片压接电线。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中,通过具有第三模具,将电线可靠地插入到弯曲的压接片之间,其中,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之前,所述第三模具通过将电线向底板推压,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进而,由于第二模具将电线向底板推压,所以,可以防止电线和端子在电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中,由于第三模具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模具上,所以,只借助一个驱动装置,就可以使第三模具和第二模具两者沿着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的方向滑动。进而,由于借助加载器件使第三模具比第二模具更加向第一模具突出,所以,当只借助一个驱动器件使第三模具和第二模具两者沿着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时,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之前,第三模具仍然能够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进而,由于第三模具相对于第二模具可滑动地配置,并且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时,被加载器件加载,所以,第三模具借助第一模具的压力、抗拒加载装置的加载力,与第二模具相对地滑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因为使用伺服电动机作为驱动器件,用于移动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所以,能够以顺序的步骤将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向第一模具移动,其中,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因为端子压接装置设有定位夹具,用于在第三部件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之前,将端子定位,所以,能够利用第三模具可靠地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因为端子压接装置设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三部件是否已经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所以,可以将压接工作暂时停止,以避免任何缺陷、例如插入不足等,从而可以减少将电线压接到的端子上的缺陷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因为第二模具能够使电线与端子的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所以,在将电线压接于压接片时,可以使电线压力与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
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方法中,因为在压接工作之前,电线被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所以,可以将电线可靠地定位在弯曲的压接片之间。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因为电线被可靠地插入到弯曲的压接片之间,所以,通过压接,能够将电线可靠地连接到端子上。
进而,因为可以避免电线和端子沿电线的长度方向相互偏移,所以,能够可靠地将电线和端子压接,同时保持电线和端子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以优异的质量制造带有端子的电线。
在本发明中,因为只利用一个驱动单元沿着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第三模具和第二模具两者,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降低端子压接装置的制造成本。
进而,当利用一个驱动单元使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沿着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时,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之前,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将电线与端子的弯曲的弯曲的压接片可靠地压接。
更进一步,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时,由于借助第一模具的压力抗拒加载装置的加载力,使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对地滑动,所以,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时,可以避免第三模具对压接工作造成的妨碍。从而,可靠地将电线安装到端子上。
在本发明中,因为通过分步骤地使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能够逐步向第一模具移动,其中,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所以,能够监控每个步骤的完成,藉此,可以降低缺陷率并防止质量的恶化。
在本发明中,因为第三模具能够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所以,能够可靠地将电线压接到端子上。
在本发明中,因为端子压接装置设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三部件是否已经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所以,可以降低将电线压接到压接端子上时的缺陷、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将电线向压接片压接的工作以及将织物导体向压接片压接的工作的过程中,使电线与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同时,使芯部与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所以,能够在一个步骤中,将屏蔽线(作为电线)压接到用于屏蔽线的端子上。从而,在一个步骤中完成(屏蔽线向用于屏蔽线的端子的)压接工作,防止工作步骤增多。
在本发明中,因为将电线可靠地定位到弯曲的压接片之间,所以,能够可靠地将电线压接到端子上。


图1是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压接装置的结构;图2是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图1中所示的端子压接装置的端子压着机;图3是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图2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主要部件;图4是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由图3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定位夹具定位到砧座上的插头;图5是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由图4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电线压模插入到一对压接片之间的屏蔽线的编织导体;图6是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借助压力接触模具与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的导体芯线、和被图5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压接器压接的压接片;图7是一个说明图,表示图3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定位夹具与砧座的相对位置关系;图8是一个说明图,表示图4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定位夹具与砧座的相对位置关系;图9是一个说明图,表示图3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电线插入模具与砧座的相对位置关系;图10是一个说明图,表示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电线插入模具与砧座的相对位置关系;图11是一个说明图,说明电线插入模具未能插入图3所示的端子压着机的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之间;图12是被图1所示的端子压接装置压接到插头上的屏蔽线的端部;图13是图12所示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14,仅仅作为一个例子,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个例子。
端子压接装置1将作为端子的电插头3(下面称为“插头”)与作为电线的屏蔽线2的端部压接。
如图2所示,屏蔽线2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芯部的导体芯4、覆盖导体芯4的绝缘体5、覆盖绝缘体5的导电织物6、以及作为外罩的覆盖导电织物6的绝缘护套7。
导体芯4由导电材料制成,并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直线状。绝缘体5由电绝缘的合成树脂制成。导电织物6由以网状规则编织的导电材料的多个绞股线制成。绝缘护套7由电绝缘的合成树脂制成。在具有上述特征的屏蔽线2的端部,将绝缘护套7、导电织物6和绝缘体5分别部分地除去,导体芯线4和导电织物6和绝缘体5,在端部被暴露出来。
如图12-14所示,插头3具有由导电金属制成的插销8、绝缘罩9和由导电金属制成的外部触头10。插销8通过弯折金属薄板来制成。
如图12和14所示,插销8具有电接触部11和压力接触部12。电接触部11形成圆柱形,以便被插入到诸如机动车辆的天线底座等电气设备等内,并与电气设备连接。
压力接触部12具有截面形状为C形的主体13,该主体延续到电接触部11的外表面;以及触头片14,该触头片从主体13的内表面竖起。在触头片14处设置狭缝15。狭缝15从主体13的开口的近端配置,笔直地沿着触头片14竖起的方向延伸。通过将导体芯4压入到触头片14的狭缝15内,使导体芯线4,即,屏蔽线2与压力接触部12压力接触。藉此,将压力接触部12,即,插销8与导电芯4电连接。
绝缘罩9形成圆柱形,由电绝缘的合成树脂制成。绝缘罩9压配合到插销8的压力接触部12的外表面。绝缘罩9将插销8与外部触头10电绝缘。
外部触头10通过弯折金属板制成。外部触头10具有固定部16和电线连接部17。
固定部16具有圆柱形的主体18和多个连接片19。主体18通过与绝缘罩9的外表面压配合,与绝缘罩9结合。连接片19的一个端部延续至主体18,其另一个端部在与插销8分离的方向上延长。连接片19从该端部向另一个端部弯曲,以便远离插销8。连接片19通过与诸如天线座等电气设备的连接孔的内表面结合,将插头3固定到电气设备上。
电线连接部17包括护套压接部22、织物压接部21以及与固定部16的主体18的外表面连接的底板20。底板20呈平面矩形形状,底板的一端延续至固定部16的主体18,沿着将插销8和主体18分开的方向延长。
编织压接部21包括一对外部压接片25、一对内部压接片24、以及置于底板20之上的用于织物的底板23。用于织物的底板23呈扁平的矩形形状,置底板20之上。
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沿着宽度方向从底板23的边缘竖起。如图13所示,在内部压接片24的中心区域形成弯曲部26,以便使端部离开弯曲部26的底板,相互接近。
所述一对外部压接片25沿着宽度方向、围绕着内部压接片24,从底板20的外边缘竖起。即,所述一对外部压接片25将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置于其间。
至于编织压接部21,从屏蔽线2的端部暴露出来的编织导体6被堆叠在底板23上,压接片24、25被沿着接近底板20、23的方向弯折。
织物压接部21,通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压接到压接片24、25与底板20、23之间,对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进行压接。
护套压接部22具有一对护套压接片27。护套压接片27被沿着宽度方向置于底板的外边缘处,并且比压接片24、25远离插销8。
护套压接部22被沿着护套压接片27接近底板20的方向弯折。通过将屏蔽线2的绝缘护套7置于压接片27和底板20之间,护套压紧部22对屏蔽线2的绝缘护套7进行压接。
至于外部触头10,固定部16的主体18被安装到绝缘罩9上,编织压接部21压接编织导体6,护套压接部22压接绝缘护套7,使得外部触头10固定到屏蔽线2和绝缘罩9两者上。
进而,外部触头10与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电连接。
绝缘罩9与插销8的压接部12的外周结合,固定部16的主体18与绝缘罩9的外周结合,从而将插头3组装起来。
至于插头3,允许屏蔽线2的一端沿着以直角与底板20、23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接近底板20、23。
在将编织导体6置于用于织物的底板23上之后(在该处,屏蔽线2的暴露的编织导体6被置于编织压接部21的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将压接片24、25、27向底板20、23弯折,将编织导体6和绝缘护套7压接到一起,与此同时,导体芯4被压配合到压接部12的触头片14的狭缝15内。藉此,将插头3安装到屏蔽线2的端部,并与电气设备连接。
如图1所示,端子压接装置包括主体28、驱动单元29、端子压着机30、电线运送器件31、作为检测装置的第一传感器32和第二传感器33、以及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器件34。
主体28具有底板35和垂直壁36,所述垂直壁从底板35竖起;以及顶壁37,该顶壁延续至垂直壁36。底板35和顶壁37在水平方向上基本上呈扁平状,并且相互平行地配置。
驱动单元29包括作为驱动单元的伺服马达38、以及连接机构39。在图中,设置一个伺服马达。伺服马达38具有主体40和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上的输出轴41。伺服马达38是驱动装置,用于允许压接器48、电线插入模具51、和定位模具50作为一个整体接近和远离砧座47。
连接机构具有偏心销42、第一连接轴43、第二连接轴44和滑动构件45。偏心销42形成圆柱形,从输出轴41的端面突出。偏心销42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之间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换句话说,偏心销42与输出轴41的轴线不同心地配置,而是与输出轴41的轴线偏心。
第一连接轴43的一端可旋转地与偏心销42结合。第一连接轴43的纵向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地配置,同时,砧座47和压接器48位于分离最远的位置。第二轴44置于第一轴43之上,第二连接轴44的纵向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地配置,同时,砧座47和压接器48位于分离最远的位置。第二连接轴4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43的对向端相互可旋转地结合。滑动构件45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由顶壁37支承。滑动构件45部分地从顶壁37突出。滑动构件45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轴44的对向端。
在上述连接机构39中,当伺服马达38的输出轴41旋转时,滑动构件45借助偏心销42和连接轴43、44竖直地滑动。通过借助伺服马达38的驱动力将滑动构件45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机构39沿着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
端子压着机30配置在主体28的底板35上。如图2和3所示,端子压着机具有机架46、作为第一模具的底部部分47(下面称为“砧座”)、作为第二模具的上部部分48(下面称为“压接器”)、以及锤体(RAM)49、定位模50、作为第三模具的电线插入模具51、作为电线压接部的压接部52。
机架46从侧面观察到的形状为移位的U字形。机架46位于主体28的底板35上。机架46具有砧座保持部53、朝上的部分54、和锤体(RAM)保持部55。砧座保持部53位于主体28的底板35上。砧座保持部53将砧座47固定。
朝上的部分54从砧座保持部53朝着顶壁37向上延伸。锤体(RAM)保持部55与朝上的部分54的上端结合。锤体保持部55保持锤体49,使锤体49自由地向上下升降。即,锤体保持部55在使砧座47和压接器48接近和远离的方向上可滑动地保持锤体49。
砧座47被固定在砧座保持部53上,以便安装到机架46上。插头3被置于砧座47上。
将插头3置于砧座47上,同时,砧座47与底板20接触。插头3的压接片24、25、27被置于砧座47上,从砧座47向上延伸。
锤体49基本上呈立方体状。锤体49由锤体保持部55支承,在其中可以沿竖直方向运动。锤体49的纵向方向与所述可移动的方向平行,换句话说,平行于竖直方向。锤体的上部安装到滑动构件45上,锤体49借助伺服马达38的驱动力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沿着相互接近和远离的方向滑动)。
压接器48安装在锤体49上,沿着竖直方向面对砧座47。
锤体49由锤体保持部55可上下移动地支承,从而,压接器48在接近和远离砧座47的方向上由砧座47支承。
压接器48被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并且在接近和远离砧座47的方向上运动。即,锤体与压接器48的运动相连动地上下运动,在接近和远离砧座47的方向上运动。
压接器48包括第一压接器48a和第二压接器48b。第一压接器48a和第二压接器48b处于沿着砧座48的竖直方向彼此相互面对的位置处。第一压接器48a面对插头3的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所述插头安置在砧座47上,当锤体49上下运动时,接近和离开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25。
第一压接器48a向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25运动,并且将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25沿着接近底板20、23的方向弯折,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被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25压接。
第二压接器48b面对被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护套压接片27,并且,当锤体上下运动时,接近和远离护套压接片27。第二压接器48b向护套压接片27运动,并且将护套压接片27向接近底板20的方向弯折,护套压接片27压接屏蔽线2的绝缘护套7。
定位模具50由锤体49支承,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即,定位模具50可向压接器48滑动地配置。定位模具50的一部分从锤体49向砧座47突出,并且借助锤体49和其它部件防止从锤体49掉下。定位模具50被制成柱形,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借助起加载装置作用的弹簧56,将定位模具50向砧座47的插头3加载。当砧座47和压接器48位于相互离开的位置时,定位模具50比压接器48a、48b更加从锤体49向砧座47突出。
进而,如图7所示,定位模具50沿着砧座47和压接器48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即,沿着竖直方向,面对被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插销8。
如图7所示,在定位模具50的靠近砧座47的端部,设置定位凹痕57。定位凹痕57在定位模具50的靠近砧座47的端部的表面上凹陷。当锤体49下降、砧座47和压接器48相互接近时,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插销8被定位于定位凹陷57的内部。当在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一对压接片24之间之前、并且在压接器48a、48b对压接片24、25、27进行压接之前使锤体49下降时,定位模具50将插头3的插销8定位到定位凹痕57内,将插头3的插销8置于砧座47之间。这意味着,通过将插头3的插销8置于砧座47之间,定位模具50将插头3定位。
电线插入模具51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地安装到锤体49上。即,电线插入模具51可滑动地安装到压接器48上。借助支承电线插入模具51的锤体49连同支承在向砧座47突出的位置处的电线插入模具51的部分,防止电线插入模具51从锤体49上掉落。借助诸如弹簧58这样的加载装置,将电线插入模具51向位于砧座47上的插头3加载。电线插入模具51被置于压接器48a、48b之间。当砧座47和压接器48位于相互远离的位置时,电线插入模具51比压接器48a、48b更加从锤体49向砧座47突出,并且比定位模具50更少从锤体49向砧座47突出。
进而,电线插入模具51沿着砧座47和压接器48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取向,竖直地面对位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压接部21。22之间的空间。换句话说,电线插入模具51接近和远离位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压接部21、22之间的空间。
如图9所示,电线加压模具51包括一对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平行部59、将一对平行部59连接到一起的连接板60、以及电线插入部6L平行部59的纵向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连接部60将平行部59的每一个的下部连接起来。电线插入部61基本上配置在连接部60的中间,从连接部60向砧座47突出。电线定位凹痕62配置于电线插入部61。电线定位凹痕62在电线插入部61的靠近砧座47的边缘处呈弧形凹入。当锤体49下降并且砧座47和压接器48相互靠近运动时,暴露在屏蔽线2端部处的编织导体6被电线运送器件31的卡盘69保持,并且被定位到电线定位凹痕62内。
当锤体49下降时,电线插入模具51推压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所述屏蔽线2由卡盘69沿着被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方向保持。在压接器48a、48b压接压接片24、25、27之前,电线插入模具51通过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向底板23推压,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一对压接片24之间。
在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上,配置宽的部分63和窄的部分64,宽的部分63和窄的部分64的内缘面对电线插入模具51的另外的平行部59b,并且,配置在一个平面上。毋庸赘言,将宽的部分63的宽度设置得比窄的部分64的宽度宽。在平行部59a之一上,通过切掉平行部59a的外缘的一部分,而配置有切口。
压力接触模具52形成板状,并固定到锤体49上。与锤体49相比,压力接触模具52更加向砧座47突出。压力接触模具52沿着竖直方向面对砧座47,同时,面对在屏蔽线2的端部露出的导体芯4,所述屏蔽线2被固定到卡盘69上。压力接触模具52沿着竖直方向(即,砧座47和压接器48的接近和远离方向)指向位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压力接触部12,并将屏蔽线2的导体芯4插入到压力接触部12内。
当锤体49上下运动时,压力接触模具52在接近和离开插头3的压力接触部12的方向上运动。压力接触模具52通过与压接器48一起向砧座47接近,将导体芯4与压力接触部12压接,并且将固定在卡盘69上的屏蔽线2的导体芯4插入到压力接触部12的压力接触片14的狭缝15之间。
在上述结构中,端子压着机30借助伺服马达38的驱动力使砧座47和压接器48相互靠近地运动,定位模具50将插头3定位到砧座47上,然后,端子压着机30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使之相互接近,通过利用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向底板方向推压,将固定在电线运送器件31的卡盘69上的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织物压接部21的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
然后,端子压着机30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使之相互接近,通过利用压接器48a、48b将压接片24、25、27向底板20、23的方向弯折,同时,利用压力接触模具52将屏蔽线2的导体芯4插入到压力接触部12的压力触头片14的狭缝15之间,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和绝缘护套7压接到插头3上。如上所述,借助伺服马达38的驱动力,端子压着机30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使之相互靠近,同时,将屏蔽线2的端部和插头3置于砧座47和压接器48之间,并且将屏蔽线2的端部压接到插头3上。
在这样做的同时,通过利用第一压接器48a将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25向底板20、23弯折,压接片24、25压接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通过由第二压接器48b将护套压接片27向底板20弯折,护套压接片27压接屏蔽线2的绝缘护套7。
压接器48a、48b与砧座47之间的距离根据插头3和屏蔽线2的外径而改变。例如,当压接具有相对大的外径的电线时,压接器48a、48b与砧座47将相对较远地离开,当压接具有相对小的外径的电线时,压接器48a、48b与砧座47将相对靠近。
如图2所示,电线运送器件31包括竖直壁65、线性导向件(linierguide)66、用于滑动运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升降缸(fluctuatingcylinder)67、卡盘缸68和所述一对卡盘69。
竖直壁65从主体28的底板35垂直竖起地设置。线性导向件(linierguide)66具有导轨70和滑动件71。导轨70沿着直线延伸。导轨70安装到竖直壁65上。导轨70的纵向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滑动件71可沿着导轨70的纵向方向滑动地安装到导轨70上。用于滑动运动的驱动装置将滑动件71沿着导轨70的纵向方向移动。
升降缸67具有缸体72和杆73,所述杆可以从缸体72上下自由移动地设置。缸体72安装在线性导向件66的滑动件71上。缸体72安装在滑动件的这样一个位置处在该位置,突出杆73沿着竖直方向从缸体72向下运动。
卡盘缸68包括缸主体74和一对卡盘杆75。缸主体74安装到升降缸67的突出杆73上。所述一对卡盘杆75沿着直线相互平行地延伸。卡盘缸68使每个卡盘杆75沿着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移动。卡盘缸68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所述一对卡盘杆75从缸主体74向下延伸,并且卡盘杆75的纵向边缘与竖直轴线平行地配置。卡盘69被分别安装到卡盘杆75上。将屏蔽线2的绝缘护套7置于一对卡盘69之间,卡盘缸68使所述一对卡盘69沿着相互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电线运送器件31,使卡盘缸68沿着线性导向件66的导轨70沿着导轨70的纵向方向移动,同时,升降缸67的突出杆73伸出和缩回。卡盘缸68的所述一对卡盘杆75的每一个沿着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移动,将由杆(未示出)保持的带有端部被除去的绝缘护套7或者编织导体6的屏蔽线2置于卡盘69之间。然后,通过卡盘缸68沿着线性导向件66的导轨70的纵向长度方向移动,电线运送器件31将屏蔽线2从杆73运送到端子压着机30。然后,借助电线运送器件31,将被保持在卡盘69之间的屏蔽线2的端部定位到被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顶部。类似地,电线运送器件31将屏蔽线2一个接一个地从杆(未示出)运送到端子压着机30上。
如图7所示,第一传感器32配置在砧座47上。在图中,第一传感器32是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检测定位模具50是否已经将插头3正确地定位到砧座47上。当定位模具50将插头3正确地定位到定位凹痕57内、使插头3紧靠在砧座47时,第一传感器32检测到定位模具50的存在。当定位模具50未能将插头3正确地定位到定位凹痕57内时,以及当插头3远离砧座47时,第一传感器32检测不到定位模具50的存在。通过检测定位模具50的存在,第一传感器32检测定位模具50是否已经将插头3定位到定位凹痕57内,或者插头3是否被定位到砧座47上。
如图9所示,第二传感器33安装到器件主体28的附件79上。传感器附件79被固定到器件主体28上,沿着被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径向方向排列,并且还与具有用于电线插入模具51的宽的部分63和窄的部分64的一个平行部59a(即,具有切口的平行部59a)对齐。
第二传感器33配置在与电线插入模具51和插头3的平行部59a之一对齐的位置,即,沿着屏蔽线2的径向方向配置。进而,第二传感器33位于砧座47和电线插入模具51之间,该电线插入模具位于竖直地(在砧座47和压接器48接近和远离的方向上)最远离砧座47处。
在图中,第二传感器33是接近开关,检测电线插入模具51是否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被插入到织物压接部21的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当由电线插入模具51定位在电线定位凹痕62内部的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被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时,以及当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的宽的部分63面对第二传感器33时,第二传感器33检测到宽的部分63的存在。
当被电线插入模具51置于电线定位凹痕62内的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行进到压接片24之一上、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的窄的部分64面对第二传感器33时,第二传感器33检测不到宽的部分63的存在。通过检测电线插入模具51的宽的部分63的存在,第二传感器33检测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是否被正确地插入到一对压接片24之间。
控制器件34是具有公知的ROM、RAM、CPU的计算机,该计算机连接到致动部29的前面所述的伺服马达38上,或者,所述计算机带有传感器32、33等,该控制器件34控制被连接的器件,并控制作为一个整体的端子压接装置1。
ROM存储有CPU(即端子压接装置1)的运动程序。在CPU执行操作时,RAM暂时容纳数据。CPU根据ROM存储的编程的运动,指示端子压接装置1运转。当将插头3压接到屏蔽线2的端部上时,CPU首先驱动伺服马达38,将锤体(RAM)49向砧座47移动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定位模具50将插头3置于定位凹痕57内,并且使插头3紧靠砧座47。
当CPU接收到由第一传感器32检测到并发出的显示定位模具50存在的信息时,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并将RAM 49向砧座47移动。如果CPU未接收到来自于第一传感器32的定位模具50存在的信息时,则CPU使伺服马达38停止,并向连接到控制器件34上的输出器件发出出错信号(表示插头3未被定位模具50定位)。于是,CPU指示输出器件输出表示插头3未被定位模具50正确定位的出错信号。
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将锤体(RAM)49向砧座47移动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电线插入模具51将被置于电线定位凹痕62内的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
当CPU接收到由第二传感器33检测出并发出的表示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的宽的部分63存在的信息时,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将锤体(RAM)49向砧座47移动。如果CPU未接收到来自于第二传感器33的表示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上的宽的部分63存在的信息,则CPU使伺服马达38停止,并向输出器件发出出错信息(表示电线插入模具51未能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然后CPU指示输出器件输出表示电线插入模具51未能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的出错信号。
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并通过利用砧座47和压接器48弯折压接片24、25、27,将屏蔽线2与插头3压接。然后,CPU驱动伺服马达38,将砧座47和压接器48相互分离。藉此,CPU依次驱动伺服马达38,并根据每一个工作步骤,移动砧座47、压接器48和电线插入模具51,使之更加接近,在所述工作步骤中,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并且压接器48对压接片24、25、27进行压接。
下面将说明利用上述端子压接装置1将屏蔽线2的端部压接到插头3上的工序。如图2和3所示,通过利用伺服马达38,在将一个插头3置于砧座47上时,砧座47和压接器48离开得最远。与此同时,将配置在插销8的主体13上的压接部12(即,开口)被置于压力接触模具52的反向侧,将织物压接部21的压接片24、25置于压接器48b的反向侧。电线运送器件31将从杆中取出的单个屏蔽线2的端部置于砧座47与压接器48之间。进而,如图7所示,定位模具50在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反向侧被分离,并且,如图9所示,电线插入模具51也在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的反向侧被分离。
然后,控制器件34的CPU使端子压着机30的伺服马达38运动,逐渐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使之逐渐接近。然后,定位模具50逐渐向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接近,并且逐渐将插头3插入到定位凹痕57中。然后,被插入到定位凹痕57内的插头3被定位模具50定位到砧座47上。然后,第一传感器32检测已经将插头3置于砧座47的位置上定位模具50,控制器件34的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进一步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使之相互靠近。
当插头3未被正确地定位到定位凹痕57上和置于定位模具50和砧座47之间时,定位模具50沿着锤体(RAM)49的方向推压置于砧座47上的插头3,藉此,使插头3沉入到锤体(RAM)49中。于是,第一传感器32检测出插头3未被定位模具50正确地定位到砧座47上,控制器件34的CPU使伺服马达38停止。从而,CPU指示输出器件输出出错信号,表示插头3未被正确地定位到砧座47上。
如图4所示,当第一传感器32检测出定位模具50已经将插头3定位到砧座47上时,电线插入模具51紧靠在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上,并且,电线插入模具51将被卡盘69保持的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定位到电线定位凹痕62内。然后,如图5和10所示,控制器件34的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向底板23推压,藉此,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被插入到压接部21的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
第二传感器33将不会检测出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的宽的部分63的存在,而检测出被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的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然后,控制器件34的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以便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使之相互靠近。
如图11所示,当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没有被定位到电线定位凹痕62内时,编织导体6跑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一上,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将被置于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与编织导体6被正确地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的情况相比,电线插入模具51将编织导体6更加向锤体(RAM)49推压,并使编织导体6沉入锤体(RAM)49内。第二传感器33检测出电线插入模具51的平行部59a之一的宽的部分63的存在,并推断,电线插入模具51没有正确地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压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控制器件34的CPU停止伺服马达38的运动。控制器件34的CPU指示输出器件发出出错信号,表示电线插入模具51未能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正确地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
当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时,压力接触模具52将屏蔽线2的导体芯4压向压接部12。当第二传感器33检测出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插入到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示于图6)时,控制器件34的CPU进一步驱动伺服马达38,压接器48a、48b压接压接片24、25、27,并且压力接触模具52将导体芯4压入到压接部12的触头片14的狭缝15之间。
如前面说明的那样,上面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1将插头3压接到屏蔽线2的端部。当插头3向屏蔽线2的端部的压接工作完成时,端子压接装置1的控制器件34的CPU,通过控制伺服马达38,将砧座47和压接器48分离。在将砧座47和压接器48分离之后,电线运送器件31将下一屏蔽线的端部运送到端子接着机30,将下一个插头3定位到砧座47上,并将下一个插头3压接到下一个屏蔽线2的端部上。
上面描述的定位模具50,通过沿着沉入锤体(RAM)49内的方向滑动,不会妨碍压接器48a、48b压接压接片24、25、27,同时,插头3被定位到砧座47上,并且同时,压接器48a、48b压接压接片24、25、27。进而,通过沿着沉入锤体(RAM)49内部的方向滑动,上述电线插入模具51不会妨碍压接器48a、48b的压接工作,同时,屏蔽线2的编织导体6被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并且,压接器48a、48b压接压接片24、25、27。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压接压接片24、25、27之前,通过由压接器48将屏蔽线2向底板23推压,并且,通过具有将屏蔽线2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的电线加压模具51,屏蔽线2被可靠地插入到弯曲的压接片24之间。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屏蔽线2压接到插头3上。本实施例,通过在压接器48压接压接片24、25、27之前,借助压接器48将屏蔽线2压向底板23,能够同时进行压接和压力接触。
更进一步,通过由电线插入模具51将屏蔽线2插向底板23,防止屏蔽线2和插头3偏离它们在屏蔽线2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屏蔽线2压接到插头3上,同时保持所需的彼此的相对位置。
因而,本发明能够制造所需品质的具有屏蔽线2的插头3。
由于电线插入模具51相对于压接器48可滑动地配置,所以,电线插入模具51和压接器48两者只利用一个伺服马达38就能够沿着接近和远离砧座47的方向移动,减少在端子压接装置1中使用的部件的数目。从而,可以降低端子压接装置1的生产成本。
通过使电线插入模具51比压接器48更加向砧座47突出,电线插入模具51能够在压接压接片24、25、27之前,将屏蔽线2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压接器48和电线插入模具51两者被伺服马达38沿着接近和远离砧座47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可靠性将屏蔽线2压接到带有弯曲的压接片24的插头3上。
而且,由于电线插入模具51相对于压接器48可滑动地配置,并且当压接器48被弹簧58加载时,电线插入模具51滑动,同时,借助被砧座47推压的电线插入模具51压接压接片24,反抗弹簧58的加载力,并相对于压接器48滑动,所以,可以防止在压接工作(压接器48压接压接片24)中电线插入模具51造成障碍。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屏蔽线2安装到插头3上。
由于利用伺服马达38作为驱动装置,用于移动压接器48和电线插入模具51,所以,能够依次移动压接器48和电线插入模具51,在这一过程中,压接器48将屏蔽线2插入到压接片24之间,并且压接器48压接压接片24。从而,可以监控每一个工作阶段的完成,可以减少在成品(装有插头3的压接的屏蔽线2)中的缺陷率,防止电线的质量的恶化。
由于电线插入模具51具有定位模具50,该定位模具50在将屏蔽线2插入到内部压接片24之间之前将插头3定位,所以,能够将屏蔽线2可靠地插入到插头3的所述一对内部压接片24之间。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屏蔽线2压接到插头3上。
由于电线插入模具51具有第二传感器33,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屏蔽线2是否被可靠地插入到压接片24之间,所以,能够在发生任何压接故障之前暂时停止工作,并且降低将屏蔽线2向插头3上压接的缺陷率。
由于压力接触模具52能够使屏蔽线2的导体芯4与插头3的压力接触部12压力接触,所以,能够同时将屏蔽线2的导体芯4与压力接触部12压接,将屏蔽线与压接片24、25、27压接,藉此,能够在一个工序中将屏蔽线2压接到屏蔽线2的插头3上。从而,可以在一个步骤中将屏蔽线2安装到屏蔽线2的插头3上,减少工序的数目。
借助上述实施例,可以获得下面描述的端子压接方法。
一种端子压接方法,其中,插头3包括一对从底板23竖起的压接片24,从底板23竖起的所述一对压接片24的每一个具有弯曲部26。弯曲部26配置在压接片24的远离底板23的各个端部,并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
在位于砧座47的表面上插头3被固定就位之后,将屏蔽线2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然后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砧座47和压接器48,并且通过将所述一对压接片24向底板23的方向弯曲,,将屏蔽线2压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24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带有导体芯4的屏蔽线2的端部压接到包括压力接触部12的插头3上。但是,本发明能够将编织导体6,或者不带导体芯的屏蔽线的端部与传统的压接端子压接,所述传统的压接端子没有压力接触部。
本实施例只表示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例,并不将本发明限制在上述实施例。换句话说,在不脱离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实施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压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线和端子,其中,一对从端子的底板垂直延伸的压接片在远离底板的每一个端部处形成有相互接近地弯曲的弯曲部,以便通过弯折压接片对端子进行压接,使得压接片的端部接近底板,所述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用于将端子放置在其表面上;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对应地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通过接近第一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以及第三模具,该第三模具与第一模具对应地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在第二模具对压接片进行压接之前接近第一模具,从而将电线推向底板,并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模具沿着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并且被加载装置向第一模具加载,当第三模具与第一模具分离时,比第二模具更加向第一模具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移动第三模具和第二模具,使它们一起接近和远离第一模具,所述驱动单元是伺服马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着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并且设置定位夹具,以借助加载器件向第一模具加载,以便在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以前,通过接近第一模具并且将端子夹在第一模具与其本身之间,将端子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检测器件,用于检测第三部分是否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到设置在端子的压力接触部上。
7.一种端子压接方法,用于连接电线和端子,其中,一对从端子的底板垂直地延伸的压接片在远离底板的端部处形成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相互接近地弯曲,以便通过弯折压接片来压接端子,从而通过使端子位于其表面上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接近,使所述压接片的端部靠近底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端子定位到第一模具的表面上;将电线插入到一对压接片之间;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彼此相向地移动;以及用压接片压接电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着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以及设置定位夹具,以便借助加载器件向第一模具加载,以便在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以前,通过接近第一模具并且将端子夹在第一模具与其本身之间,将端子定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着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并且设置定位夹具,以便借助加载器件向第一模具加载,以便在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以前,通过接近第一模具并且将端子夹在第一模具与其本身之间,将端子定位。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检测器件,用于检测第三部分是否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检测器件,用于检测第三部分是否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检测器件,用于检测第三部分是否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到设置在端子上的压力接触部上。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到设置在端子上的压力接触部上。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到设置在端子上的压力接触部上。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到设置在端子上的压力接触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的端子压接装置和端子压接方法,所述装置将电线压接到具有压接片的端子上,所述压接片的端部在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述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用于将端子置于其表面上;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对应于第一模具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通过接近第一模具来压接压接片;第三模具,该第三模具对应于第一模具配置,并且可以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在第二模具压接压接片之前接近第一模具,从而将电线推向底板,并且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文档编号H01R43/048GK101051726SQ20071009673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高田和彦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