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感测器及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723009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感测器及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 一 种感测器的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 有关于一种具有掺杂铝的接面的感测器的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中,影像感测器(image sensor)包括形成于 半导体基底中的多个感测元件或像素,感测元件是用于感测投 射至半导体基底的光线。感测元件可形成于基底的前表面,而 光可投射至基底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以传达至感测元件,通过光 投射至感测元件即可产生电信号,然而电信号可能分散至其他 感测元件而产生干扰(crosstalk)。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改善影 像感测器及/或其基底的结构及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感测器的结构及半导体装 置的制造方法,其具有掺杂铝的接面,借此可有效的消除电干 扰。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感测器,包括 一基底,其具有一前 表面及一后表面;多个感测元件,形成于该基底的该前表面上, 所述感测元件是用以接受入射至该后表面的光;以及一铝掺杂 区,形成于该基底中,在水平方向位于相邻的感测元件之间, 在垂直方向位于该后表面及所述感测元件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中该基底包括晶体方向为< 100>或< 111 〉的晶体硅。
本发明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中该铝掺杂区的铝掺杂浓度
约介于10"atoms/cm3至1020atoms/cm3。
本发明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中所述感测元件是选自互补 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影像感测器、电荷耦合元件、主动感测器、 被动感测器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影像感测器,包括 一感测元件,形成 于一半导体基底中; 一层间介电层,形成于该半导体基底中;
一导电元件,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中;以及一掺杂铝的接面,形 成于该层间介电层中,且在水平方向位于该感测元件的周围。
本发明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中该掺杂铝的接面的铝掺杂 浓度约介于10"atoms/cm3至102Qatoms/cm3。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一 半导体基底;提供一掩膜层于该半导体基底上;形成一开口于 该掩膜层中,该开口暴露该半导体基底;形成一含铝层于该掩 膜层上以及该开口中的该半导体基底上;以及经由该掩膜层的 该开口扩散该含铝层中的铝至该半导体基底,以在该感测元件 的周围形成一掺杂铝的接面。
本发明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更包括在扩散该含 铝层中的铝至该半导体基底之后,移除该含铝层。
本发明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中扩散该含铝层 中的铝至该半导体基底包括实施一退火制程。
本发明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中该退火制程的 退火温度约介于400。C至1200。C。
本发明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中该退火制程是 选自热退火、快速退火、激光退火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本发明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中形成该含铝层 的步骤是选自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电镀法及其 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本发明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及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由于 掺杂铝的深隔离壁宽度窄且深度深,故其占据半导体基底较小 的面积却又能有效的隔离元件。


图1 -图7是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掺杂铝的深接面 (deep junction)的背部受光型(backside illuminated)影<象感 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图8是绘示本发明另 一 实施例的具有掺杂铝的深接面 (deep junction)的正面受光型(front illuminated)影像感测器 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揭露多个不同的实施例以实施各种实施例的不同特 征,以下说明特定实施例中的元件及排列方法以简化说明,其 仅用以作为示例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并且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号标示,并且当4又述一 第一元件形成于一第二元件上,包含该第一元件直接接触形成 于该第二元件上,或者该第 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之间还有额外 的元件。
以下将配合图1 -图7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掺杂铝的 深接面(deep junction)的背部受光型(backside illuminated)
影像感测器及其制造方法。请参照图l,其是绘示本发明实施 例的剖面图,首先提供半导体元件100,其具有多个背部受光 型感测元件。
半导体元件100包括半导体基底110,半导体基底110包括 结晶硅,较佳者半导体基底110为具有< 100〉或< 110〉晶体
方向的硅,其在垂直于半导体基底110平面的方向相较于其他 方向具有较高的铝扩散速度。半导体基底110亦可包括其他元 素半导体,例如锗,或包括化合物半导体,例如碳化硅、砷化 镓、砷化铟及磷化铟。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基底110在某方
向上相较于其他方向具有最高的铝扩散速度。半导体基底110 可包括各种p型掺杂区及/或n型掺杂区用以形成各种功能的元 件及装置。上述的掺杂步骤可通过如离子注入或扩散等方法。 半导体基底110亦可包括其他元件,如外延层、硅覆盖绝缘层 (SOI)基底或其组合。
半导体元件100包括感测元件(或像素)120,其形成于半导 体基底110的前表面上及/或半导体基底110内。在一实施例中, 感测元件120设置于半导体基底110的前表面上并延伸至半导 体基底110内。感测元件120包括感光区(或影^象感测区),感光 区是通过如扩散或离子注入等掺杂方法,以于半导体基底110 中形成n型或p型掺杂区。感光区的掺杂浓度约介于 10"atoms/cm3至1021atoms/cm3,而感光区的表面积约为其对 应的感测元件面积的10%至80% ,感光区的表面积范围可依据 需求调整以接受光(或来自欲成像物体的辐射线)。感测元件120 例如为光二极管(photodiodes)、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影像感测器、电荷耦合元件(CCD)、主动感测器、被动 感测器及/或其他形成于或扩散至半导体基底110的元件。感测 元件120可包括已知或未来发展的影像感测元件。
半导体元件100可包括多个以阵列形式或其他形式排列的 感测元件,这些感测元件可为各种感测形式,举例而言, 一些 感测元件可为CMOS影像感测器,而另 一 些感测元件可为被动 感测器。并且,感测元件120可包括彩色影像感测器或单色影 像感测器。半导体元件100在运作时可接受入射至半导体基底
110的后表面的光(或辐射线)125,借此可消除由如4册才及元件或
金属元件等物体对光路径造成的阻碍,并且可使感光区对于照
射光的暴露面积增加至最大。半导体基底110是相对薄以便于 使来自其后表面的光有效率的到达感测元件120。
半导体元件100更包括耦合至感测元件120的多层内连线 结构(MLI)130,感测元件120可借此响应照射光。多层内连线 结构130可形成于半导体基底110上并置于其前表面以及感测 元件120上。多层内连线结构130可包括导电材料,例如铝、铝 /硅/铜合金、钛、氮化钛、鴒、多晶硅、金属硅化物(metal silicide) 或其组合。多层内连线结构130较佳为铝内连线,铝内连线的 形成方法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如溅镀法)、学气相沉积法 或其组合,其他形成铝内连线的制程包括光刻及蚀刻制程以图 案化导电材料,借以形成垂直(如介层窗或接触窗)或平行的连 线(如导线)。而具有金属硅化物的多层内连线结构130可通过热 退火制程形成,或者多层内连线结构13 0可为铜多层内连线结 构,其包括铜、铜合金、钛、氮化钛、钨、多晶硅、金属硅化 物(metal silicide)或其组合,铜多层内连线结构可通过化学气 相沉积法、賊镀法或其他适合的方法形成。多层内连线结构的 金属硅化物可包括硅化镍、硅化钴、硅化鴒、硅化钽、硅化钛、 硅化铂、硅化铒、硅化钯或其组合。
半导体元件100包括层间介电层(ILD)140,用以绝缘形成 于其中的多层内连线结构130。层间介电层140可为低介电常数 材料,例如介电常数小于约3.5的介电材料。层间介电层140可 包括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聚亚醯胺(polyimide)、旋 涂式玻璃(SOG)、氟硅玻璃(FSG)、掺杂碳的氧化硅、Black Diamond⑧(力p州Santa Clara应用化学公司制造)、干凝胶 (Xerogel)、气凝胶(Aerogel)、掺氟的非晶系碳(amorphous
fluorinated carbon )、 聚对二甲基苯(parylene)、 苯并环丁蹄 树月旨(BCB , bis - benzocyclobutenes) 、 SiLK(美国Dow Chemical公司制造)及/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层间介电层140可 通过旋涂式(spin - on)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溅4度法或其 他适合的方法形成。多层内连线结构130及层间介电层140可通 过整合制程形成,例如镶嵌(damascene)制程或光刻/等离子蚀 刻制程。
请参照图2,于半导体基底110的后表面上形成掩膜层150, 以作为后续铝扩散制程中的扩散阻挡层,掩膜层150可包括氧 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其他适合的介电材料及其组合。掩 膜层150可更包括阻障材料,如钛、氮化钛、钽或氮化钽。掩 膜层150可为多层结构以作为有效的掩膜层,举例而言,掩膜 层150为钛、氮化钛及氧化硅薄膜的叠层。掩膜层150需具有足 够的厚度以阻挡铝的扩散,其可通过热处理形成,例如热氧化 法或热氮化法,或者可通过旋转涂布法(spin - on coating)、化 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其组合形成。在一实施例中, 可先以溅镀法形成钛/氮化钛薄膜,再以化学气相沉积法于钛/ 氮化钛叠层上形成氧化硅。
请参照图3-图4,图案化掩膜层150以形成多个开口160, 并暴露出开口 160中的半导体基底110,开口 160形成的位置是 对应于后续欲形成于半导体基底110中的摻杂铝的深隔离壁 (wall)的区域。如图4所示,由俯视图可知开口 160是形成于邻 近的感测元件120之间,并且开口 160大致包围感测元件120。 开口 160可为各种的尺寸及形状,举例而言,包围感测元件120 的开口 160可为圆形或方形,其宽度W的范围约介于0.1微米至 5微米。开口 160可通过光刻制程以及如干蚀刻(等离子蚀刻)或 湿蚀刻的蚀刻制程形成。在一实施例中,于掩膜层150上形成
光致抗蚀剂层,接着以光刻制程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以于光致 抗蚀剂层中形成开口 ,之后实施等离子蚀刻以蚀刻在光致抗蚀
剂层开口中暴露的掩膜层,并以如湿剥除(wet stripping)或等 离子灰化法移除光致抗蚀剂层。
请参照图5,在图案化的掩膜层150上以及开口 160中的半 导体基底110上形成含铝层170。含铝层170可另包含其他材料, 例如含有少许比例的硅以形成可改善性质的硅/铝合金。含铝层 170的厚度以大于约1 OOO埃为佳,其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电镀法或其组合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含铝 层170是通过溅镀法形成。可选择性的利用如化学机械研磨法 (CMP)的制程移除图案化掩膜层150上的含铝层170,如此含铝 层170仅留在掩膜层150的开口 160中的半导体基底110上。
请参照图6 ,实施热处理以扩散含铝层17 0中的铝至掩膜层 150的开口 160中的半导体基底110中,借此在半导体基底IIO 中以及在邻近的感测元件120之间形成一参杂铝的深隔离壁180。 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大致上形成在半导体基底110的后表面 与感测元件12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其可延伸至邻近层间介 电层140的区域。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的铝浓度约介于 10"atoms/cm3至102()atoms/cm3。扩散铝的热处理方法可包括 如利用快速高温退火(RTP)机台进行快速高温退火或利用快速 退火(flash annealing)机台进行快速退火的热退火制程,退火 温度约介于400。C至600。C。在多层内连线结构130可承受更高 温的情况下,退火温度可约介于400。C至1200。C。在其他实施 例中,可利用激光退火作为扩散铝的热处理,激光光束聚焦于 含铝层170以及开口 160中的半导体基底110,如此仅这些部分 加热至高温,而不会导致其他部分的半导体元件过热,例如多 层内连线结构130。退火时间可持续几分钟至数十个小时,取
决于所欲形成的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的高度D。如前所述,由 于在本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基底110是晶体方向为< 100 〉或<
110〉的硅基底,因此铝的扩散速度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较其 他侧向方向快,借此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就不会过于向侧边 形成。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的高度D则由半导体基底110的厚 度决定,较佳者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的高度D是大于半导体基 底110的厚度的四分之一,举例而言,半导体基底110的厚度约 为4微米,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的高度则约大于1微米。掺杂 铝的深隔离壁180的深/宽比约大于3左右。
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是接触深阱的摻杂的半导体基底, 其形成深接面并作为隔离元件,借此在影像感测器运作时由成 像辐射线所产生的电信号因被隔离,而只存在 一个感测元件中 且不会分散至其他感测元件,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的形成可 消除影像感测器在操作时的电干扰(electrical crosstalk)。在 其他实施例中,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可延伸至多层内连线结 构13 0的导电元件,以于深隔离壁施加偏压借此增加隔离效果。
请参照图7,在形成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之后,可通过适 合的铝蚀刻制程移除含铝层170,举例而言,铝的蚀刻液可包 括磷酸、醋酸、硝酸、氢过氧化物、水或其组合,并且蚀刻液 可加热至室温以上,例如约25。C至100。C。掩膜层150亦可移除 以避免影像感测器在操作时掩膜层150会散射及/或吸收光。在 其他实施例中,含铝层170及掩膜层150可通过相同的化学机械 研磨步骤移除。
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及借此形成的深接面亦可形成于正 面受光型(front illuminated)感测器,如图8所示。半导体元件 200包括半导体基底110、多个感测元件120、多层内连线结构 130以及层间介电层140,其形成方法、组成与结构与半导体元
件100中的元件相似,然而半导体元件200是正面受光型感测
器,其接受入射至半导体基底的前表面的光。掺杂铝的深隔离
壁180形成于半导体基底110中,并且水平的形成于于邻近的影 像感测元件之间,类似于图7中半导体元件100,在垂直方向上, 摻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大致上在半导体基底IIO的后表面与感 测元件120之间。除了在半导体元件200中4参杂铝的深隔离壁 180是形成在半导体基底的前表面中之外,半导体元件200的掺 杂铝的深隔离壁18 0的形成方法大致上类似于在半导体元件 IOO中的形成方法。举例而言,于半导体基底110的前表面上形 成掩膜层150,并图案化掩膜层150以在对应邻近的感测元件之 间的区域上形成多个开口 。含铝层(图中未绘示)形成于层间介 电层140上,并且在掩膜层150的开口中的层间介电层140上。 接着实施热处理以使含铝层中的铝扩散至半导体基底110中, 而形成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通过不同的实 施例来完成本发明,举例而言,半导体元件100具有多个背部 受光型感测元件,其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可在多层内连线结 构130及层间介电层140形成之前先形成,由于在制作掺杂铝的 深隔离壁180时,多层内连线结构130还未形成,借此可消除如 热预算的问题。或者,感测元件不限定于影像感测器,然其亦 可为如热感测器等其他感测元件。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 0可以 任何形式排列,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邻近的感测元件之间的电干 扰,举例而言,摻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可为栅栏(fence)结构, 该结构是在邻近的感测元件之间以及每个感测元件周围设置柱 (post)。用以扩散铝至半导体基底的热处理制程亦可包括额外 的场(field),如电场,以使铝具方向性的扩散至半导体基底。
在上述的结构及方法中,半导体元件100或200所接受的照
射光并不限定于可见光,其亦可为任何如红外光(IR)或紫外光
(UV)的辐射光束。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 0可加以设计或排列,
以有效的吸收及/或反射光束。
半导体元件100或200更可包括于多层内连线结构上形成 保护(passivation)层,半导体元件IOO更可包括透明层,其贴 附于半导体基底110的后表面,以作为机械性的支撑并使来自 后表面的光通过半导体基底IIO。半导体元件100更可包括在感 测元件120及半导体基底110的后表面之间形成彩色滤光器,以 作为彩色成像的目的。半导体元件100更可包括在感测元件120 及半导体基底110的后表面之间形成多个纟鼓透镜(micro -lens),或者若有彩色滤光器形成,微透镜可形成于彩色滤光器 及半导体基底110的后表面之间,如此背部照明光可聚焦于感 光区。由于掺杂铝的深隔离壁180宽度窄且深度深,故其占据 半导体基底较小的面积却又能有效的隔离元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 一 种半导体影像感测器,其包括感测 元件,形成于半导体基底中;以及掺杂铝的深接面,形成于半 导体基底中,由半导体基底的俯视图来看其水平的设置于感测 元件的周围。
在上述半导体影像感测器中,半导体基底可包括结晶硅, 较佳者其结晶方向为< 100>或< 111> 。该一参杂铝的深接面的 深度约大于l微米,其深/宽比约大于3左右。该半导体影像感测 器更包括微透镜,形成于半导体基底中,用以投射成像辐射线 至感测元件。掺杂铝的深接面形成在感测元件及微透镜之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 一 种半导体影像感测器,其包括具有 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基底;多个感测元件,形成于基底的前表面 上,各感测元件是用以接受入射至基底的后表面的光;以及铝 掺杂区,形成于基底中,并设置于相邻的感测元件之间以及基
底的后表面与感测元件之间。在该半导体影像感测器中,铝掺杂区的深/宽比约大于3左 右。基底可包括结晶方向为< 100>或< 111〉结晶硅。铝掺杂区的高度约为大于l微米,且铝掺杂浓度约介于10"atoms/cm3 至10^atoms/cm3。感测元件是选自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影像感测器、电荷耦合元件(CCD)、主动感测器、被动 感测器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影像感测器,其包括感测 元件,形成于半导体基底中;层间介电层,形成于半导体基底 中;导电元件,形成于层间介电层中;以及掺杂铝的接面,形 成于层间介电层中,且由半导体基底的俯视图来看其水平的设 置于感测元件的周围。在该半导体影像感测器中,掺杂铝的接面的深度约大于l 微米,其深/宽比约大于3左右,而铝掺杂浓度约介于 10"atoms/cm3至1020atoms/cm3。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提供半导体基底,该半导体基底在某方向具有最高的铝扩散速 率;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掩膜层;在掩膜层中形成开口,以暴 露在开口中的半导体基底;在掩膜层上及开口中的半导体基底上形成含铝层;以及经由掩膜层中的开口扩散于含铝层中的铝 至半导体基底,借此掺杂铝的深接面形成于感测元件的周围(由 半导体基底的俯视图来看)。该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在扩散铝之后,移除含铝 层。扩散含铝层中的铝至半导体基底的步骤包括退火处理,退 火温度可介于400。C至120(TC,退火制程可选自热退火、激光 退火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掩膜层可选自氧化硅、氮化硅、 氮氧化硅、钛、氮化钛、钽或氮化钽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形成掩膜层的方法可选自热氧化法、热氮化法、旋转涂布法(spin - on coating)、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及其组 合所组成的群组。于掩膜层中形成开口的方法可选自等离子蚀 刻、湿蚀刻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形成含铝层的方法可选自 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电镀法及其组合所组成的 群组。半导体基底可包括晶体方向为< 100>或< 111〉的晶体 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100:半导体元件10:半导体基底120:感测元件125:光130:多层内连线结构140:层间介电层150:掩膜层160:开口170:含铝层180:掺杂铝的深隔离壁200:半导体元件W:宽度D: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影像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感测器包括一基底,其具有一前表面及一后表面;多个感测元件,形成于该基底的该前表面上,所述感测元件是用以接受入射至该后表面的光;以及一铝掺杂区,形成于该基底中,在水平方向位于相邻的感测元件之间,在垂直方向位于该后表面及所述感测元件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基 底包括晶体方向为< 100 〉或< 111 〉的晶体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铝 掺杂区的铝掺杂浓度介于1O"atoms/cm3至1020atoms/cm3。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感测元件是选自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影像感测器、电荷耦 合元件、主动感测器、被动感测器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5. —种影像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感测器包括 一感测元件,形成于一半导体基底中; 一层间介电层,形成于该半导体基底中; 一导电元件,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中;以及 一掺杂铝的接面,形成于该层间介电层中,且在水平方向位于该感测元件的周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掺 杂铝的接面的铝掺杂浓度介于1013atoms/cm3至 1020atoms/cm3。
7. —种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 元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基底; 提供一掩膜层于该半导体基底上;形成一开口于该掩膜层中,该开口暴露该半导体基底; 形成一含铝层于该掩膜层上以及该开口中的该半导体基底上;以及经由该掩膜层的该开口扩散该含铝层中的铝至该半导体基 底,以在该感测元件的周围形成一掺杂铝的接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 在于,更包括在扩散该含铝层中的铝至该半导体基底之后,移 除该含铝层。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 在于,扩散该含铝层中的铝至该半导体基底包括实施一退火制 程。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退火制程的退火温度介于400。C至120(TC。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退火制程是选自热退火、快速退火、激光退火及其 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其特 征在于,形成该含铝层的步骤是选自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 相沉积法、电镀法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感测器及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影像感测器,包括一基底,其具有一前表面及一后表面;多个感测元件,形成于该基底的该前表面上,所述感测元件是用以接受入射至该后表面的光;以及一铝掺杂区,形成于该基底中,在水平方向位于相邻的感测元件之间,在垂直方向位于该后表面及所述感测元件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影像感测器及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由于掺杂铝的深隔离壁宽度窄且深度深,故其占据半导体基底较小的面积却又能有效的隔离元件。
文档编号H01L21/822GK101106144SQ20071008951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
发明者伍寿国, 杨敦年, 王中枢, 蒋尚义 申请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