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22270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花塞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缸内直喷式发动机的火花塞。
技术背景例如就用于汽车汽油发动机的火花塞而言,作为防止附着在绝缘 子上的碳等导电成分堆积的构造,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具有平行接地电 极和多个副接地电极的构造。平行接地电极和各副接地电极绕中心电极配置。各副接地电极与 中心电极的侧周面相对。这种火花塞中,在中心电极与副接地电极之 间进行火花放电。通过该火花放电,将附着的碳等导电成分烧除。平行接地电极的前端和副接地电极的前端不位于同一平面内(例如日本特开2001-110546号公报)。另外,为延长火花塞的寿命,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具有多个接地电 极的构造。通过使火花塞具有多个接地电极,当1个接地电极因火花 放电而被消耗掉时,会由别的接地电极进行火花放电。由此使火花塞 的寿命延长。上述各电极的前端与中心电极的侧面相对。因此,在各接地电极 与中心电极之间进行的火花放电,在垂直横切火花塞轴线的平面内进 行。另外,各接地电极的前端位于大致同一平面内(例如日本特开平 4-196080号公报)。发明内容另一方面,在使用喷射器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射雾状燃料的缸内直 喷式发动机中,在由喷射器向火花塞直接喷射雾状燃料的喷射导向式 发动机中,喷射出的燃料气化,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最适合的混合气。 然后,对该混合气点火而使燃料燃烧。具体而言,以雾状喷射的燃料 因与接地电极碰撞而扩散,促进了与空气的混合和气化,滞留于中心 电极的周边。如此滞留的燃料被火花塞点燃。用于使燃料稳定燃烧的点火时间,随燃料的滞留状态而变化。艮P, 用于使燃料稳定燃烧的点火时间的自由度随燃料滞留状态而变得较大 或较小。燃料的滞留状态随接地电极相对喷射器的姿势而变化。然而,控制接地电极的姿势较难。关于该点进行具体说明。在火 花塞上形成有螺纹部。通过将该螺纹部螺合到气缸盖上,将火花塞固 定到发动机主体上。因此,接地电极的姿势随火花塞和发动机主体的螺合状态而变化, 所以较难控制接地电极相对喷射器的姿势。此外,在多缸发动机的情况下,可以说接地电极相对喷射器的姿 势会因各气缸而异。在接地电极相对喷射器的姿势因各气缸而异的情况下,点火时间 的自由度也会因各燃烧室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点火正时则为各燃烧室中均处于燃料稳 定燃烧的点火时间的自由度中的共同期间。因此,在多缸发动机的情况下,用于使燃料稳定燃烧的点火时间 的自由度有变小的倾向,所以可说难以使燃料稳定燃烧。于是,人们考虑设置多个接地电极来抑制因接地电极姿势使燃料 的滞留状态发生变化。日本特开2001-110546号公报所公开的火花塞中,平行接地电极 的前端与副接地电极的前端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即,当喷射出的燃料 与平行接地电极碰撞时的燃料扩散状态、同喷射出的燃料与副接地电 极碰撞时的燃料扩散状态不同。因此可以说,日本特开2001-110546号公报所公开的火花塞中, 随着火花塞姿势的不同,燃料扩散状态也不同。另外,日本特开平4-196080号公报所公开的火花塞中,各接地电 极的前端位于同一平面上,但在上述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进行的 火花放电是在横切中心电极轴线的方向上进行的。因此,中心电极的 前端与各接地电极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当喷雾与接地电极碰撞时, 必然也会与中心电极碰撞。若喷雾也与中心电极碰撞,则会造成绝缘 电阻下降而难于进行火花放电,或覆盖火花塞,因而并不理想。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燃料稳定燃烧的火花塞。本发明的火花塞具有火花塞主体、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和喷雾 控制侧柱。所述中心电极设置于所述火花塞主体上。所述中心电极配 置于所述火花塞主体的轴线上。所述接地电极在所述火花塞主体上围 绕所述中心电极设置。所述接地电极在所述火花塞主体的轴线方向上 具有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相对的相对部。所述喷雾控制侧柱在所述 火花塞主体上围绕所述中心电极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轴线方向的所 述接地电极的前端与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喷雾控制侧柱的前端位于垂 直地横切所述轴线的大致同一平面上。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喷雾控制 侧柱围绕所述中心电极大致等间隔配置。采用这种结构,喷射出的燃料与接地电极或喷雾控制侧柱中的任 一方碰撞而扩散,并滞留于中心电极周围。因此,例如即使在将从喷射器喷射出的燃料直接点燃的喷射导向 式的缸内直喷式发动机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使用火花塞。此外,由于接地电极与喷雾控制侧柱等间隔分离配置,所以可防 止燃料的扩散状态随火花塞相对燃料朝向火花塞的方向的姿势而大幅 度变化,例如在将从喷射器喷射出的燃料直接点燃的喷射导向式的缸 内直喷式发动机的情况下,可防止燃料的扩散状态随火花塞相对喷射 器的姿势而大幅度变化。因此,可抑制因火花塞姿势的变化而产生的燃料扩散不均。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火花塞具有三个所述喷雾控制侧柱。采用这种结构,接地电极与喷雾控制侧柱相互间隔90度地沿中心 电极的周向配置。因此,可抑制因火花塞的姿势而导致燃料燃烧条件 变化。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发动机燃烧室的 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l所示火花塞前端侧的立体图。图3是切开图1所示火花塞前端部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4是当图1所示火花塞的姿势为第1姿势时,沿喷射器轴线方 向表示从喷射器以雾状喷射燃料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当图1所示火花塞的姿势为第3姿势时,沿喷射器轴线方 向表示从喷射器以雾状喷射燃料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沿火花塞轴线方向表示从喷射器以雾状喷射的燃料滞留于图4所示的中心电极周围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火花塞的稳定燃烧区域的坐标图。图8是沿火花塞轴线方向表示从喷射器以雾状喷射的燃料滞留于图5所示的中心电极周围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当图1所示的火花塞的姿势为第2姿势中的除第3姿势以外的姿势时,沿火花塞轴线方向表示从喷射器以雾状喷射的燃料滞留于中心电极周围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前端侧的立体图。图11是切开图IO所示火花塞前端部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12是切开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火花塞前端部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13是切开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火花塞前端部的一部分进行表 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 9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进行说明。本实施方 式的火花塞10例如用于汽车的往复式汽油发动机20。发动机20为多 气缸发动机。另外,发动机20为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图l表示发动机20的一个燃烧室30附近的剖视图。如图l所示, 发动机20具有气缸体21、气缸盖22等。在气缸体21中形成有多个气缸23。气缸23中收容有活塞24。活 塞24经由未图示的连杆与曲轴连接。活塞24受燃烧气的压力驱动而 在气缸23内作往复运动。曲轴通过活塞24的往复运动而旋转。在气缸体21中,在气缸23附近形成有水套25。冷却液在水套25 内流动。气缸盖22固定在气缸体21的上端面21a上。在气缸盖22上与气缸23重叠的部位形成有燃烧凹部22b。燃烧凹部22b例如为屋顶形。 在上端面21a上开口的气缸23被凹部22b覆盖。由燃烧凹部22b、活塞24的外表面和气缸23的内表面划出的空间 成为燃烧室30。气缸盖22上形成有进气通路26和排气通路27。进气通路26的一 端向燃烧凹部22b内开口 。进气通路26的位于燃烧凹部22b —侧的开 口端成为进气口26a。进气口 26a上设置有进气门28。排气通路27的一端向燃烧凹部22b内开口。排气通路27的位于 燃烧凹部22b —侧的开口端成为排气口 27a。排气口 27a上设置有排气 门29。另外,在气缸盖22上安装有火花塞10以及以雾状喷射燃料F的 喷射器40。发动机20为由火花塞10直接点燃从喷射器40以雾状喷射 的燃料F的喷射导向式发动机。喷射器40具有喷射口 41。喷射器40以如下方式安装于气缸盖22 的顶点部分22c的附近喷射口 41从燃烧凹部22b的顶点部分22c附 近面对燃烧凹部22b内。在燃烧凹部22b的顶点部分22c附近,火花塞10安装于避开喷射 器40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喷射器40,火花塞10配置 于向图中右方错开的位置上。火花塞10具有火花塞主体51、中心电极51 (如图中虚线所示)、 接地电极53和多个喷雾控制侧柱。火花塞主体51为支撑在气缸盖22等固定火花塞10的相应部件上的部分。该火花塞主体51大致为圆柱形。火花塞主体51例如具有火花塞壳体54、未图示的中轴及绝缘子 55 (如虚线所示)等。中轴收容于火花塞壳体54内。中轴将电流导入 火花塞壳体54内。绝缘子55收容于火花塞壳体54内,且其局部从火 花塞壳体54的一端伸出。在火花塞主体51的前端侧形成有螺纹部56。螺纹部56上形成有 外螺纹。气缸盖22上形成有内螺纹部22d,以与螺纹部56螺合。内螺 纹部22d上形成有内螺纹。图2为表示火花塞主体51的前端侧的立体图。中心电极52收容 在火花塞主体51内。如图1所示,中心电极52被绝缘子55包围。如 图l及图2中的虚线所示,中心电极52的前端部52a从火花塞主体51 伸出。中心电极52的中心配置在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上。接地电极53设置在火花塞主体51的前端。接地电极53设置在中 心电极52的周围,沿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延伸。图3切开火花塞10的前端部10a的一部分进行表示。如图3所示, 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以在火花塞主体51轴线方向A上与中心电 极52相对的方式朝向火花塞主体51内侧弯折。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 53a即为本发明中所说的相对部。在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与中心 电极52之间进行火花放电。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喷雾控制侧柱的一例, 具有第1喷雾控制侧柱61、第2喷雾控制侧柱62和第3喷雾控制侧柱 63。第1喷雾控制侧柱61与接地电极53沿图中顺时针方向01相邻。第2喷雾控制侧柱62与接地电极53沿图中逆时针方向02相邻。第3 喷雾控制侧柱63配置于第1喷雾控制侧柱61和第2喷雾控制侧柱62 之间的、与接地电极53相反的一侧。接地电极53与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沿中心电极 52的周向相互等间隔分离配置。换言之,接地电极53与第1 第3喷 雾控制侧柱61、 62、 63围绕中心电极52间隔90度分离配置。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形状可相同,所以仅以第3 喷雾控制侧柱63为代表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3喷雾控制侧柱63 沿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延伸。第3喷雾控制侧柱63的前端部60朝 向火花塞主体51内侧弯折。考虑使第3喷雾控制侧柱63的前端部60 不与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接触。第1、 2喷雾控制侧柱61、 62的前端部60也与第3喷雾控制侧柱 63的前端部60同样弯折。如图2所示,沿中心电极52周向的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宽度Wl与沿中心电极52周向的接地电极53的宽度W2大 致相同。另外,如图3所示,沿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的接地电极53 的长度L2与沿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的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长度L1大致相同。因此,接地电极53的前端53b与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前端60a大致位于垂直横切火花塞主体51轴线C的第1假想平面 71内。接下来对火花塞10的姿势进行具体说明。图4是从气缸23 —侧 看喷射器40与火花塞10的立体图。其中,在图4中省略了进气门28 与排气门29等零件。如图4所示地设定第2假想平面72与第3假想平面73。第2假想 平面72通过喷射器40的喷射口 41的中心和轴线C。第3假想平面73 通过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且与第2假想平面72垂直。设定出由第2假想平面72和第3假想平面73划分出的第1假想 区域81、第2假想区域82、第3假想区域83和第4假想区域84。第1假想区域81为图中的左上区域。第2假想区域82为图中的 左下区域。第3假想区域83为图中的右上区域。第4假想区域84为 图中的右下区域。通过螺纹部56与内螺纹部22d的螺合,将火花塞10固定在气缸 盖22 _t o因此,接地电极53与各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喷射器40 的姿势根据火花塞10的安装状况、即火花塞10相对气缸盖22的旋转 状况变化。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分为以下说明的第1姿势和第2 姿势。对第l姿势进行说明。在这里,设定第1 第4假想线91、 92、 93、 94。第1假想线91为,从沿中心电极52周向的接地电极53的宽度中 心开始朝向第1假想平面71与轴线C的交点P的线。第2假想线92 为,从沿中心电极52周向的第1喷雾控制侧柱61的宽度中心开始朝 向交点P的线。第3假想线93为,从沿中心电极52周向的第2喷雾 控制侧柱62的宽度中心开始朝向交点P的线。第4假想线94为,从沿中心电极52周向的第3喷雾控制侧柱63的宽度中心开始朝向交点P 的线。因此,第1假想线91与第4假想线94在同一直线上。第2假想 线92与第3假想线93在同一直线上。所谓第1姿势,是指第1 第4假想线91、 92、 93、 94位于第2、 3假想平面72、 73上的状态。因此,作为第l姿势的一例,如图4所示,第1假想线91和第4 假想线94与第2假想平面72重合,第2假想线92和第3假想线93 与第3假想平面73重合。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作为第l姿势,也有火花塞10从图4中所 示的状态绕轴线C每次90度旋转的状态。作为其一例,有第2假想线 92和第3假想线93位于第2假想平面72上,第1假想线91和第4假 想线94位于第3假想平面73上的情况等。图4表示如下状态,在以上说明的第l姿势中,第3喷雾控制侧 柱63相对于接地电极53位于喷射器40—侧,且第l、 4假想线9K 94位于第2假想平面72上。所谓第2姿势,是指第1 第4假想线91、 92、 93、 94分别逐一 配置于第1 4假想区域81、 82、 83、 84内的状态。图5是从气缸23 —侧看喷射器40和火花塞10的立体图,表示第 2姿势的一例。在图5中省略了进气门28与排气门29等零件。在图5中,第1假想线91位于第3假想区域83内,第2假想线 92位于第4假想区域84内,第3假想线93位于第1假想区域81内,第4假想线94位于第2假想区域82内。作为第2姿势的其他示例,也可以是第1假想线91位于第1假想 区域81内,第3假想线93位于第2假想区域82内,第4假想线94 位于第4假想区域84内,第2假想线92位于第3假想区域83内的状 态。图5所示的第2姿势为第2假想平面72与第3假想线93所成 的角度a大致为45度。第2假想平面72与第4假想线94所成的角度 e大致为45度。第2假想平面72与第1假想线91所成的角度e大致 为45度。第2假想平面72与第2假想线92所成的角度Y大致为45 度。在第1 第4假想线91、 92、 93、 94中,相邻的假想线之间相互 正交。因此,在第2姿势中,在第l、 2假想区域81、 82内,第1 第 4假想线91、 92、 93、 94中的某一条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在 45度以内。例如,在图5中,当第3假想线93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 度a例如为50度时,第4假想线94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P 就为40度。同样,当第3假想线93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a 例如为80度时,则第4假想线94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P就为io度。如此,在第2姿势中,在第l、 2假想区域81、 82内,第1 第4 假想线91、 92、 93、 94中的某一条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在 45度以内。如图5所示,在第2姿势中,各假想线91、 92、 93、 94与第2假 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为45度时的状态为第3姿势。第2姿势为第1 第4假想线91、 92、 93、 94分别逐一配置于第 1 4假想区域81、 82、 83、 84中的某一区域的状态。因此,接地电极53的局部或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 中的某一个的局部位置比中心电极52更靠喷射器40 —侧。换言之, 由于接地电极53或喷雾控制侧柱61、62、63中某一个的局部位于第1、 2假想区域81、 82内,所以该局部比火花塞10更靠喷射器40—侧。接下来,对火花塞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当火花塞10 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为图4所示的第1姿势时,从喷射器40以雾状 喷射燃料F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沿轴线C的方向观察火花塞10前 端时的视图。如图4及图6所示,喷射器40朝向火花塞IO喷射燃料F。如图6 所示,从喷射器40喷射出的燃料F中的燃料F1主要与第1、 2喷雾控 制侧柱61、 62碰撞而扩散,从而促进了与空气的混合,之后失去动能 而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边。图中,X所示的范围表示燃料F1与空气混合后滞留的范围。喷射器40的喷射口 41被设定为如下状态喷射出的燃料F主要 与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或与第l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 的前端部60碰撞。因此,如图3所示,燃料F1所滞留的范围X在轴 线C方向上位于中心电极52的前端与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之间。然后,通过在中心电极52和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之间进行 火花放电,将燃料F与空气的混合气点燃。图7是表示燃料F的稳定燃烧区域的坐标图。所谓稳定燃烧区域是指使燃料F稳定燃烧的点火时间的范围。换言之,相对于喷射器40 的喷射时间而言,如果火花塞10的点火时间位于稳定燃烧区域所围起 的范围内,则燃料F稳定燃烧。如上所述,通过与第2、 3喷雾控制侧柱62、 63碰撞,促进了燃 料F与空气的混合,并滞留于中心电极52周围。因此,在第l姿势时, 从以雾状喷射燃料F后到点火为止的这一期间较宽。因此,如图7所 示,第1姿势的稳定燃烧区域101较宽。图8是表示当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为如图5所示的第3 姿势时从喷射器40以雾状喷射燃料F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从轴线 C方向观察火花塞IO前端时的视图。如图8所示,当处于如图5所示的第3姿势时,从喷射器40喷出 的燃料F中的燃料F1主要与第2、 3喷雾控制侧柱62、 63碰撞,而扩 散,从而促进了与空气的混合。而且,所喷射的燃料F与第2、 3喷雾 控制侧柱62、 63碰撞后失去动能,而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围。因此,当处于第3姿势时,由于燃料F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围, 所以可使从喷射燃料F到点火为止的这一期间较宽。因此,如图7所 示,第3姿势的稳定燃烧区域103较宽。此时,在第3姿势时,燃料F 稳定燃烧的点火时间比第1姿势的稳定燃烧区域101还宽。图9是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为第2姿势、且第3假想 线93与第2假想平面72所成的角度ct例如为50度时,从火花塞10 的轴线C方向观察燃料F从喷射器40喷出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即使在处于除第3姿势以外的第2姿势时,从喷射 器40喷出的燃料F的内燃料Fl也可通过与第2、 3喷雾控制侧柱62、 63的碰撞而扩散,促进了与空气的混合。然后,失去动能的燃料F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围。因此,如图7所示,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为除第3姿 势以外的第2姿势时的稳定燃烧区域102的边界,位于第1姿势时的 稳定燃烧区域101的边界与第3姿势时的稳定燃烧区域103的边界之 间。因此,该状态下的稳定燃烧区域102较宽。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第1姿势时的稳定燃烧区域101最小。 因此,即使在各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各异时,例如当1个 火花塞10为第1姿势,另1个火花塞10为第3姿势,还有1个火花 塞10为除第3姿势以外的第2姿势时,第1姿势的稳定燃烧区域101 也为各火花塞IO共同的稳定燃烧区域。另一方面,无论各火花塞IO为何种姿势,以雾状喷射出的燃料F 通过与接地电极53或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撞而扩散 并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围。因此,与不具有喷雾控制侧柱而具有1 个接地电极的火花塞相比,火花塞IO具有非常大的稳定燃烧区域。另 外,第1 第3姿势的稳定燃烧区域101、 102、 103相互间没有太大的 不同。艮P,第1 第3状态下,虽然多少有差异,但稳定燃烧区域没有太 大差异,所以无论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处于何种姿势,稳定燃烧 区域即燃烧条件均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此构成的火花塞10具有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 接地电极53与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互等间隔地分离 配置。接地电极53与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前端53b、 60a位于横切火花塞主体51轴线C的第1假想平面71内。因此,从喷射器40喷射出的燃料F不与中心电极52直接碰撞而与接地电极53和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中的某一个碰撞, 由此扩散而促进了与空气的混合。然后,燃料F失去动能而滞留于中 心电极52的周围。
艮P,在火花塞IO不具有喷雾控制侧柱的情况下,虽然所喷出的燃 料F与接地电极53碰撞而扩散,但有时会因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 的姿势而使与接地电极53碰撞后扩散的燃料F不滞留于中心电极52 的周围。例如即使燃料F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围,其滞留的量也较 少,稳定燃烧区域非常小。
然而,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因火花塞IO具有第1 第3喷雾控 制侧柱61、 62、 63,燃料F与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 撞而扩散,滞留于中心电极52的周围。
因此,燃料F的着火性得到提高,且稳定燃烧区域变宽。此外, 燃料的扩散状态或稳定燃烧区域与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变 化无关而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燃料F可稳定燃烧。
另外,火花塞10具有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接地 电极53与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互间隔90度地沿中 心电极52的周向配置。
因此,火花塞10相对喷射器40的姿势成为第1姿势或第2姿势 中的某一个,不会因火花塞IO的姿势而导致燃烧条件产生大的变化。 而且,各火花塞10的共同的稳定燃烧区域例如与第1姿势的稳定燃烧 区域101相同。第1姿势的稳定燃烧区域101较宽。因此,即使是具 有多气缸的发动机20,也能具有较宽的共同的稳定燃烧区域,因此燃 料F可稳定燃烧。
另外,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沿轴线C方向与中心电极52相对地向火花塞主体51内侧弯折。而且,中心电极52,在其与接地电极
53的前端部53a之间沿着轴线方向A进行火花放电。
因此,中心电极52的前端与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之间有燃 料F滞留即可,所以火花塞IO在轴线方向A上的安装误差被由中心电 极52的前端与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之间所划定的空间吸收。此外, 由于接地电极53的前端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前端隔离,所 以易于对由中心电极52的前端与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之间划定的 空间进行调整。另外,如果接地电极53的前端的火花放电面积变大, 则冷却损失也相应变大,着火性恶化。然而,接地电极53的前端与喷 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前端隔离,所以火花放电面积不会变大,所 以不会导致着火性的恶化。
接下来参照图10与图11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进行 说明。其中,对与第l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
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形状与第 l实施方式中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中相同。
对上述不同点进行具体说明。图IO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 的前端侧的立体图。图11是切开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的前端部10a 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10和图ll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 第3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前端部60不向火花塞主体51内侧弯折,而是沿火花塞主体 51的轴线C延伸。
本实施方式也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接下来,参照图12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进行说明。 其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 对其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形状 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也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上述不 同点进行具体说明。
图12是切开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的前端部10a的一部分进行 表示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 制侧柱61、 62、 63朝向火花塞主体51内侧倾斜延伸。因此,接地电 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C具有规 定的倾斜度。
如图1所示,火花塞10相对于喷射器40配置于图中的右侧。而 且,接地电极53与各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位置比喷雾口41更 靠近图中的下侧。
因此,如图12中的箭头D所示,从喷雾控制侧柱63—侧朝向接 地电极53倾斜地以雾状喷射燃料F。箭头D为燃料F的行进方向。
如上所述,由于接地电极53及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轴 线C具有倾斜度,所以雾状喷射的燃料F中与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 侧柱61、 62、 63碰撞的量变少。
换言之,通过调整接地电极53及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 轴线C的倾斜度,可调整燃料F中与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撞的量。
艮口,通过调整接地电极53及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轴线C的倾斜度,可改变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在燃料F 的流动方向D内的姿势。通过该姿势的变化,燃料F中与接地电极53 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撞的量得到了调整。
例如,当滞留于中心电极52周边的燃料F较多时,通过调整接地 电极53及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轴线C的倾斜度,可调整与 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撞的燃料F的量。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使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朝向火花塞主体51内侧倾斜。如此一来,燃料F中与接地电极53 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撞的量变少。
当燃料F中与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撞的量 变少时,滞留于中心电极52周围的燃料的量也会变少。
本实施方式中,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通过 调整接地电极53及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相对轴线C的倾斜度, 可调整滞留于中心电极52周围的燃料的量。因此,燃料F的燃烧状态 得到改善。
接下来,参照图13对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火花塞IO进行说明。 其中,对与第3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 对其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形状 与第3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也可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对上述不 同点进行具体说明。
图13是切开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的前端部10a的一部分进行 表示的剖视图。如图13所示,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63,以朝向中心电极52的前端部52a的前方、变窄地平滑突出的方式 弯曲。
如上所述,通过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的弯曲 状态,来调整燃料F中与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侧柱61、 62、 63碰 撞的量。
本实施方式中,可得到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其中,第1 4实施方式中,采用了3个喷雾控制侧柱,但并不限 于此。例如,也可以是3个或5个。
其中,在第1 4实施方式中,燃料F通过与第1 第3喷雾控制 侧柱61、 62、 63碰撞而扩散,但也不限于此。例如,在第1 第3姿 势中,通过绕轴线C旋转90度,接地电极53的位置可存在4种模式。 因此,例如接地电极53也可以位于第1、 2假想区域8K 82。在这种 情况下,所喷出的燃料F与接地电极53碰撞而扩散。
另外,第1 4实施方式中,使用了 l个接地电极53,但并不限于 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多个接地电极53
工业实用性
由于可抑制因火花塞姿势变化产生的燃料扩散不均,所以可使燃 料稳定燃烧。
权利要求
1.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具有火花塞主体、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和喷雾控制侧柱,所述中心电极设置于所述火花塞主体上,且配置于所述火花塞主体的轴线上;所述接地电极在所述火花塞主体上围绕所述中心电极设置,且具有在所述火花塞主体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相对的相对部;所述喷雾控制侧柱在所述火花塞主体上围绕所述中心电极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接地电极的前端与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喷雾控制侧柱的前端位于垂直地横切所述轴线的大致同一平面上,且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喷雾控制侧柱围绕所述中心电极大致等间隔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采用三个所述喷雾控制侧柱。
全文摘要
一种火花塞(10),其具有火花塞主体(51)、中心电极(52)、接地电极(53)和喷雾控制侧柱(61、62、63)。接地电极(53)具有在火花塞主体(51)的轴线方向(A)上与中心电极(52)的前端相对的前端部(53a)。轴线方向(A)的接地电极(53)的前端部(53a)与轴线方向(A)的喷雾控制侧柱(61、62、63)的前端(60a)位于垂直地横切轴线(C)的平面(71)上。接地电极(53)与喷雾控制侧柱(61、62、63)围绕中心电极(52)等间隔配置。
文档编号H01T13/00GK101223680SQ200680025959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5日
发明者山本茂雄, 田中大, 长仓启介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