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合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将软性排 线的讯号转换为电子卡的讯号的电连接器组合。背录技术现有的电连接器,如公告于2005年12月01日的中国台湾专利,该专利 的证书号数为第M282341号,其所揭露产品为一种"排线连接器结构改 良",上述的排线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多个端子及盖板,座体设有多个端子 槽,这些端子插置于这些端子槽内,各端子尾端伸出座体外,可焊接于一电 路板上,盖板活动的枢设于座体。使用时,先将盖板向上掀起,供软性排线 插入该座体内,与插置在座体内部的端子构成电性连接,再将盖体向下盖 合,使得软性排线固定在座体内部。另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如公告于2005年12月11日的中国台湾专利, 该专利的证书号为M283366号,其所揭露的一种"电连接器",上述的电连 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插接端子、 一活动盖及一对锁合端子,绝缘本体 设有多个嵌置槽,插接端子是装设于这些嵌置槽内,每一插接端子尾端伸出 绝缘本体外,可焊接于一电路板上,每一插接端子设有枢合槽,活动盖具有 多个端子沟道,每一端子沟道内设有一枢轴,可枢设于该枢合槽,该对锁合 端子插置于绝缘本体两侧形成固定。现有的电连接器皆借由伸出该座体(或绝缘本体)的端子尾端焊接于电路 板预设的接点的方式,而固设在该电路板上,从而将软性排线的讯号转换为 电路板的讯号。现有的电连接器仅能以焊接的方式与电路板结合,而将软性排线的讯号 转换为电路板的讯号,而无法转换为电子卡的讯号。上述现有电连接器,在 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诸多缺点,而于使用时产生麻烦与不便,实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可将软性排线的讯号转为电子卡的讯号,且令该电子卡的接点的间距(pitch)较大,接点本身 的宽度亦增宽,而容易与电连接器达成电性连接。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 第一壳体,其前端往内凹设有一四边封闭的插口,该第一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 一第二壳体,其前端连结于该第一壳体的后端,该第二壳体的后 端设有一插槽,且该第二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以及多对端子,每对 端子皆包含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与第二端子的前端皆由该第一 壳体的后端往前容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且该第一端子前端上缘延伸出一接 触部,该接触部凸伸于该插口内部上方处,该第二端子前端下缘延伸出另一 接触部,该另一接触部凸伸于该插口内部下方处,及该第一与第二端子的后 端皆由该第二壳体的前端往后容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且该第一、第二端子 后端各设有一接触臂及一与该接触臂相对设置的支撑臂,该接触臂与该支撑 臂是伸入该第二壳体的插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将软性排线的讯号转为电子卡的讯号,电子卡可设置间距较大、宽度较宽的接点,而易与电连接器达 成电性连接,电子卡可以插置的方式与电连接器结合,快速又方便。附闺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4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包括 一第一壳体10、 一第二壳体20、 一组第一端子30、 一组第二端子40及二金属片50。第一壳体10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前端往内凹设有一四边封闭的插口 11,该插口 11前端是呈方形开口状,该插口 11可插置一电子卡100,电子 卡100的上、下两面各设有多个接点101。第一壳体10后端面开设有多个 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子槽12,这些第一端子槽12是位于该第一壳体10 内部,这些第一端子槽12与插口 ll相通,并贯穿至该第一壳体10前端面, 这些第一端子槽12内部各凹设有一固定槽121 (请参阅图5及图6)。该第一壳体10两侧后端分别向后凸设一矩形的臂部13,该臂部13下方 具有一卡体14,该卡体14是由第一壳体10后端面向后凸出形成。该第一壳体10顶面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向下凹设一长形的嵌槽15, 该嵌槽15底部近前端处另往第一壳体10内部凹设一第一扣槽16 (请参阅图 7),该第一扣槽16是贯穿至第一壳体10底面。该二嵌槽15上缘中央处另 分别向外凹设一容置槽17,该容置槽17是与该二嵌槽15连通。第二壳体20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呈一方块状,该第二壳体20后端凹设 有一插槽21,可插置一软性排线200,该软性排线200并具有多个朝上设置 的接点201。该插槽21另往第二壳体20内部凹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22,这 些第二端子槽22位于该第二壳体20内,这些第二端子槽22是呈间隔的设 置,且贯穿至第二壳体20前端面,各第二端子槽22内部并凹设有一固定槽 221 (请参阅图5及图6)。该第二壳体20顶面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向下凹设一与第一壳体10的 嵌槽15相对应的嵌槽24 (请参阅图7),该嵌槽24底部近后端处另向下凹 设一第二扣槽25。该第二壳体20前端面左、右两侧处各向内凹设有一卡槽23,该二卡槽 23是与该第一壳体10的二卡体14相对应,第二壳体20是以该二卡槽23卡 接于该二卡体14,使得第二壳体20前端连结于该第一壳体10的后端,且位 于该二臂部13下方处。此时,该第二壳体20的嵌槽24是与该第一壳体10 的嵌槽15相连通。该第二壳体20可进一步装设有一制动件26,该制动件26与该插槽21
相对应,并设有多个与这些第一、第二端子30、 40相对应的沟槽261,每一 沟槽261内设有一枢轴262。第一、第二端子30、 40是以金属材料制成,且以成对的方式设置,每对 端子皆包含一第一端子30及一第二端子40。该第一、第二端子30、 40的前端皆由该第一壳体10的后端往前容置于 该第一端子槽12内,该第一、第二端子30、 40的后端皆由该第二壳体20的 前端往后容置于该第二端子槽22内,使第一、第二端子30、 40连接于第一 壳体IO与第二壳体20之间。请参阅图5及图6,第一端子30前端上缘、第二端子40前端下缘分别 延伸形成一接触部31、 41,该第一端子30的接触部31是凸伸于插口 11内 部上方处,第二端子40的接触部41凸伸于插口 11内部下方处。该第一、第 二端子30、 40的接触部31、 41是分别与该电子卡100上、下两面的接点 101相对应。第一端子30前端下缘、第二端子40前端上缘各延伸形成一固定部32、 42,这些固定部32、 42是插置于该第一端子槽12内的固定槽121。该第一、第二端子30、 40后端各延伸出一接触臂33、 43、 一支撑臂 34、 44及一固定臂35、 45,该支撑臂34、 44是与接触臂33、 43为相对的设 置,支撑臂34、 44内面并凹设一凹槽341、 441,该制动件26的枢轴262是 卡接于这些凹槽341、 441,从而使该制动件26可盖合或掀开的枢接于第二 壳体20。固定臂35、 45是位于该接触臂33、 43上方,并对应的插置于该第二壳 体20的固定槽221内。第一端子30的接触臂33、支撑臂34是与第二端子40的接触臂43、支 撑臂44分别位于相同的高度,接触臂33、 43与支撑臂34、 44是伸入该第二 壳体20的插槽21内,该软性排线200可插入于接触臂33、 43与支撑臂 34、 44的间隔空间,并藉由该制动件26的压制,而令接点201能与该接触 臂33、 43接触而达成电性连接。请参阅图7,每一金属片50具有一基部51,该基部51前端连接一侧墙 52,后端连接一另一侧墙53。该二侧墙52是与第一壳体10的二第一扣槽16 相对应。 〃
该基部51收容于该第一壳体10的嵌槽15与第二壳体20的嵌槽24内, 侧墙52、另一侧墙53分别插置于第一扣槽16、第二扣槽25,使该二金属片 50跨置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内部的相对两侧,令第一壳体10与第 二壳体20通过该二金属片50而紧密结合。该基部51上缘另往第一壳体10外侧弯折延伸一弯折部54,供组装时握 持使用,该弯折部54是收容于第一壳体10的容置槽17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以软性排线200插入第二壳体20的插槽21 内,并将制动件26盖合,使得接点201与接触臂33、 43接触,达成电性连 接。并以电子卡100插入第一壳体10的插口 11内,使得第一、第二端子 30、 40的接触部31、 41与电子卡100的接点101接触而达成电性连接,从 而使得软性排线200的讯号可转换为电子卡100的讯号。是以,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是利用上、下设置的接触部31、 41,使 得电子卡100的接点101能够对应的设置在上、下两面,减少设置在同一面 的接点101数量,让接点101平均的设置在电子卡100上、下两面,并拉大 接点101之间的距离,进而使接点101本身的宽度可以加宽,令端子30、 40 容易对准接点101,并形成电性连接。另,电子卡100是以插置的方式结合 于电连接器,可较快速、方便的将软性排线200的讯号转换至电子卡10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 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 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其前端往内凹设有一四边封闭的插口,该第一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一第二壳体,其前端连结于该第一壳体的后端,该第二壳体的后端设有一插槽,且该第二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以及多对端子,每对端子皆包含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与第二端子的前端皆由该第一壳体的后端往前容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且该第一端子前端上缘延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伸于该插口内部上方处,该第二端子前端下缘延伸出另一接触部,该另一接触部凸伸于该插口内部下方处,及该第一与第二端子的后端皆由该第二壳体的前端往后容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且该第一、第二端子后端各设有一接触臂及一与该接触臂相对设置的支撑臂,该接触臂与该支撑臂是伸入该第二壳体的插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前端 连结于该第一壳体的后端,是于该第一壳体后端凸设至少一卡体,第二壳体 前端凹设一与该卡体相对应的卡槽,该卡槽是卡接于该卡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是枢 设有一制动件,该插槽是插置一软性排线,该软性排线夹设于该制动件与该 插槽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第二 端子的支撑臂各凹设一凹槽,该制动件设有多个沟槽,这些沟槽内部各设有 一轴部,这些轴部是卡接于这些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插 口是插置一电子卡,该电子卡上、下两面各设有多个接点,该电子卡上面、 下面的接点是分别与该第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应,且形成电性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金属 片,该二金属片分别具有一基部,该基部前端连接该侧墙,该基部后端连接 一另一侧墙,该第一壳体内部凹设有二第一扣槽,该第二壳体内部凹设有二 第二扣槽,该二侧墙插置于该二第一扣槽,该二另一侧墙插置于该二第二扣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组第一端子、一组第二端子及二金属片,第一壳体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及一四边封闭的插口,该插口可插置一电子卡,第二壳体连结于第一壳体,并设有多第二端子槽及一插槽,该插槽可插置一软性排线,第一、第二端子是成对的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另一接触部,该二接触部分设于插口的上、下方;藉此,而能容易的与电子卡达成电性连接,并接收软性排线的讯号。
文档编号H01R12/79GK201015140SQ2006201474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4日
发明者苏柏魁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