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无机盐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显示领域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具体涉及一种无机盐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1987年,自从美国柯达公司Tang首先报道了双层结构的高效率、高亮度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以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因其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高、色彩丰富以及工艺简单可制成大面积平板显示等优点而成为当前平板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用化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但电致发光效率存在一个理论极限。为了能够在诸如照明或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等需要强光的情况下得到应用,必须开发出高效率、高亮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在OLED器件各层材料确定后,如何更好的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包括电子和空穴从电极的注入、激子的形成及复合发光,其中,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由于有机层与电极之间存在能级差,从而形成界面势垒,电子和空穴要注入有机层就必须克服界面势垒,因此有机层与电极的接触性质直接影响载流子的注入效率。通过调节有机层和电极之间势垒的高低可以控制载流子的注入,继而改变器件的光电特性。克服载流子注入势垒需要足够高的电场强度,也就是说注入效率受控于电场强度;在外电场作用下,要提高载流子的注入效率,接触势垒越低越好。应选择功函数低的材料作阴极,功函数高的材料作阳极,这样才可以降低载流子注入的能带势垒,从而降低所需的工作电压。势垒的高低取决于有机材料能级和电极功函数之差,因此通过采用不同功函数的电极可以有效控制载流子的注入。为了利于载流子注入,应尽量采用高功函数的空穴注入电极和低功函数的电子注入电极。在外电场作用下,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移动,这个动态过程称为载流子的传输。载流子传输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有机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大多数有机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较低,不利于载流子的有效传输。而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厚度仅仅为几百个纳米,所以在较低的电压下便可以在发光层产生很高的电场,使载流子的传输效率大大加强。一般在电致发光中,两种载流子需要从两个电极以高的注入比和相同的速率注入有机层才能保证正负载流子在发光层有效的结合,但由于大部分有机或高分子材料的禁带较宽,难以同时使低功函数的阴极和高功函数的阳极与有机层的导带、价带相匹配。
近年来人们的研究工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集中在提高有机器件的亮度和效率上。有机电致发光的亮度和效率都和材料中载流子注入平衡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以得到高效率和稳定性好的器件,人们不仅使用了电子注入更为有效的LiF/Al和CsF/Al等复合电极,同时也使用了空穴缓冲层,如S.A.VanSlyke等在ITO和NPB之间使用CuPc,使得器件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A.Gyoutoku等用碳膜使器件的半寿命超过3500小时;最近,Y.Kurosaka等和Z.B.Deng分别在ITO和空穴传输层之间插入一薄层Al2O3和SiO2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在通常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从阴极向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Alq3中注入电子较难,引起器件中载流子注入不平衡。而在本专利中,我们就是从载流子平衡注入的角度出发,在OLED器件省略了电子传输层,在发光层中掺杂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无机盐如LiF、LiBr等,越靠近金属阴极掺杂浓度越大,该层中的无机盐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起到电子传输层的作用,而且由于无机盐深入掺杂到发光层的内部,在减少了发光层猝灭中心的同时,还大大增加了与发光层的接触面积,使得电子的注入效率显著提高;而在OLED器件中,空穴的迁移率是电子的一百多倍,这样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平衡条件,因此在发光层中有更多的载流子复合,从而大大改善了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降低了工作电压和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工作电压低、能耗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的无机盐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玻璃基板以及设置在玻璃基板上表面的ITO导电层,其特点是,在ITO导电层上依次设置有空穴传输层、下发光层、掺杂有无机盐的上发光层和金属阴极;所说的ITO导电层和金属阴极分别与直流电压的正负电极相连。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无机盐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解决了发光层材料载流子迁移率低的问题,同时使得电子注入效率显著提高,大大增加了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亮度和寿命;其次,由于省略了电子传输层,简化了OLED器件结构,节省了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了工艺难度。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基板6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玻璃基板6上表面的ITO导电层5、空穴传输层4、下发光层3、上发光层2和金属阴极1,其中,ITO导电层5和金属阴极1分别与直流电压的正负电极相连,在上发光层2掺杂有氟化锂LiF或溴化锂LiBr无机盐材料,且靠近金属阴极1处的无机盐材料与发光材料的最大摩尔掺杂比例小于80%,向下按照2%/纳米的掺杂梯度递减。
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传统发光层均采用有机材料,而有机材料载流子迁移率较低,易导致载流子的局部堆积,从而阻止载流子的进一步注入和复合发光,影响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而本实用新型在上发光层内部引入无机盐,由于无机盐载流子迁移率较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子的注入势垒,其次,无机盐的掺杂相当于将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传输层延伸至发光层中,大大增加了两层的有效接触面积,这样可大大增加电子的注入效率,由于空穴迁移率是电子的一百多倍,电子注入的增加有利于协调电子空穴的平衡注入,使得器件发光效率和亮度明显改善。
权利要求1.一种无机盐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玻璃基极[6]以及设置在玻璃基板[6]上表面的ITO导电层[5],其特征在于在ITO导电层[5]上依次设置有空穴传输层[4]、下发光层[3]、掺杂有无机盐的上发光层[2]和金属阴极[1];所说的ITO导电层[5]和金属阴极[1]分别与直流电压的正负电极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无机盐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玻璃基板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玻璃基板上表面的ITO导电层、空穴传输层、下发光层、上发光层和金属阴极,ITO导电层和金属阴极分别与直流电压的正负电极相连,在上发光层掺杂有无机盐材料,且靠近金属阴极处的无机盐材料与发光材料的最大摩尔掺杂比例小于80%,向下按照2%/纳米的掺杂梯度递减。本实用新型将无机盐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解决了发光层材料载流子迁移率低的问题,同时使电子注入效率显著提高,大大增加了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的几率,改善了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亮度和寿命;其次,由于省略了电子传输层,节省了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了工艺难度。
文档编号H01L51/54GK2919540SQ20062007822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王秀峰, 牟强, 李新贝, 张方辉, 靳宝安, 马颖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