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86338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随着电子设备输入电源结构方式,而轻易改变锂电池组电源输出的低阻抗并联方式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的锂电池组结构(如移动电话、PDA等电子设备所用的电池),是将多个锂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串并联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分别通过导线与特殊接头焊接,并加以包覆封装,使该锂电池组的特殊接头部分露于包覆体外,以形成可供电子设备使用的电池。
虽然上述公知的锂电池组结构在目前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该多个锂电池的正、负极以镍带串并联后再分别通过导线与特殊接头相连接,因此,易造成不均匀的高阻抗,不利于大电流放电,且导线不易固定较易断裂,易导致有接触不良的现象;而且由于该锂电池组结构在制造成型后,其正、负极的位置及接头即固定无法再行变动,因此导致每一电子设备以及每一不同厂牌的同样电子设备皆必须要有特殊接头及电压的电池与之配合,而无法以单一相同电压的电池适用于不同厂牌的同样电子设备,造成资源的浪费及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包括内端面设有集电板的壳体,在该集电板上设有多个供电池电极穿过的插孔,在该电池电极穿过插孔后弯折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该集电板上的接点,将电池的电源输出。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将锂电池组输出电源结构重新设计,可用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并且可按照该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实现配合不同电子设备输入电源结构方式,而轻易改变锂电池组输出电源的低阻抗并联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合状态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状态图;图5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1a、1b-壳体11-上盖12-下盖 111、121-缺口部13-插槽 2-电池 14-隔板141-对应槽21-电极 14-凹陷部3、3a、3b-集电板 31-穿孔32-接点 33-凹口321-固定孔4-导电组件 41-固定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外观图。如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包括有壳体1及多个电池2,可配合不同电子设备的输入电源结构方式,而轻易改变电池组输出电源的联结方式。
壳体1包括上盖11及下盖12。壳体1内具有插槽13,在插槽13中插接有集电板3,在集电板3上设置有多个插孔31,且在集电板3上具有连通壳体1一面的接点32。
多个设在壳体1内的电池2,各电池2的电极21插接在集电板3的插孔31中,并将各电极21加以弯折接触,在集电板3上形成连接,并利用各电池2的极性将接点32定义为正、负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合状态剖面图。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将每一电池2的电极21穿过集电板3的插孔31后,将电极21弯折连接在一起后,再将电池2装入下盖12内部,同时将集电板3插接在插槽13中,再将上盖11盖合在下盖12上,即完成电池组的组装。利用集电板3的接点32所定义出的正、负极与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即可供给电子设备电力。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状态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在壳体1的端面两侧分别具有凹陷部14,使集电板3上的接点32与凹陷部14连通。而凹陷部14为多方向连通的凹槽,接点32具有固定孔321,固定孔321通过固定组件41将导电组件4设于各凹陷部14中,让固定组件41与接点32电连接。同时导电组件4为可弯折的金属板体。
图5、图6、图7及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使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时,可按照该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将导电组件4以直向或横向的方式设于具有三方向连通的凹陷部14中,并以固定组件41将导电组件4与接点32电连接,利用导电组件4以适当的设置型态与壳体1的凹陷部14相互配合,而达到随不同的电子设备改变其供电方式。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9所示,壳体1的上、下盖11、12的一端面可分别设置有缺口部111、121,使集电板3插接在插槽13中后,限位于缺口部111、121之间,并外露于壳体1的一端面。
图10为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0所示,壳体1的上、下盖11、12的一端面可分别设置有集电板3a、3b,且集电板3a、3b的插孔31两侧端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凹口33,使上、下盖11、12结合后,利用其相对应的各凹口33将接点32限位于其中。
图11为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1所示,壳体1的插槽13中央处设置有具有对应槽141的隔板14,能够在插槽13中利用隔板14插接有两集电板3,且各集电板3的对应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插孔31,使各电池2的电极21插接在各集电板3的插孔31中,并将各电极21加以弯折接触,在集电板3上形成连接,并利用各电池2的极性将接点32定义为正、负极。
图12为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时,可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将多个壳体1、1a、1b加以叠置,本实施例为叠置三个壳体1、1a、1b。将壳体1的负极与另一壳体1a的正极以直向的方式配合凹陷部14用导电组件4加以连通,并将壳体1a的负极与另一壳体1b的正极以直向的方式配合凹陷部14用导电组件4加以连通,并通过固定组件41将导电组件4与接点32电连接,利用导电组件4以适当的设置型态连接各叠置的壳体1、1a、1b,从而达到随不同的电子设备改变其供电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集电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其上具有多个插孔及接点;以及多个锂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池的电极插入所述插孔中并连接在一起,形成锂电池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下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用于插接所述集电板的插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集电板上的接点定义出电源正、负极。
5.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其端面两侧分别具有凹陷部;集电板,设在所述壳体内部,其上具有至少一组接点,所述接点与所述凹陷部形成相通状态;多个锂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锂电池的电极连接在集电板上;以及多个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导通组件与接点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具有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至少三方向连通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为弯折的金属板体。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固接在所述接点上。
10.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上具有多个穿孔及固定孔;接点,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上;多个锂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池的电极穿过所述穿孔并连接在一起,形成锂电池组。
专利摘要一种锂电池组的低阻抗结构,包括有壳体及多个锂电池,在该壳体内设有集电板,在该集电板上设有多个供锂电池电极联结的插孔,当该电池电极穿过该插孔后,弯折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该集电板上的接点,将锂电池的电源输出,利用上述的结构形成可随着电子设备输入电源结构方式,而轻易改变锂电池组电源输出的低阻抗联结方式。
文档编号H01M2/10GK2847547SQ20052011448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
发明者程敬义, 黄汉文, 林建忠 申请人: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