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在集成soi工艺中防止寄生沟道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MOS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除薄膜CMOS器件中设置在源区的寄生MOS沟道的技术,或称作源跟随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为了有效完成发明的结构,进行深N离子注入的方法。虽然大部分应用在PMOS器件中,本发明也可以在NMOS结构中使用。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包括源101、漏102和MOS栅区103的薄膜CMOS器件。SOI层104形成具有埋入氧化层106的MOS结105。衬底层107在埋入氧化层106下面,衬底层典型地为几百微米厚。在图1中示出的尺寸上,衬底层107太厚了而不能描绘,因此没有完全示出。
在源跟随模式下,有时称作源高模式,通过典型地高于衬底107保持电压的电压为源101加偏压。在典型的应用中,这个电压差可以超过两百伏特。在SOI层104可以仅仅稍微比一微米厚度更厚的薄膜器件中,这个电压差可以足够在MOS结105或附近感应出不希望的耗尽区。因此如图1中所示,在MOS结处存在在源101和漏102之间的寄生通道110。这个区产生了寄生MOS沟道,使得当真实的MOS栅区103倾向于关闭时,漏电流在源101和漏101之间传输。该器件由此不希望地工作就好像第二栅区存在,其中第二栅极在接通状态,即使当实际栅区103处于关闭状态。
在目前为止,当在源跟随结构中使用薄膜SOI器件时,没有已知方法能用于停止这个漏电流。现有解决方法都包括使用更厚的SOI层104,而不是薄膜器件。这些现有器件具有如此厚的SOI层以使得不会在寄生MOS沟道110中产生耗尽区。然而,在薄膜应用中该区110用作除了常规栅区的第二电流通路。
在具有薄膜SOI器件的源跟随结构中需要用于消除这个寄生沟道110的技术。
在互补结构中(即使用NMOS器件,其中源的偏压远远低于衬底),可能存在类似的结构。
附图简介图1是现有技术中CMOS薄膜器件的描述图,示出了寄生MOS沟道110;图2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器件的示意性描述图。
图3A-D描述了贯穿器件在不同位置处的掺杂浓度。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2描述了包括设置在源区101下的深N层201的典型PMOS器件。衬底区107保持示例性的-200伏特的电压,低于源偏置的电压超过200伏特。由于相对薄的SOI层104,(稍微大于1微米),寄生MOS沟道110由如图1中所示在漏102和源101之间形成的耗尽区产生。然而,所示的直接位于源区101下的深N层201阻止了完全耗尽,而改为形成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空间电荷中性区205。这个空间电荷中性区205阻止了在源101和漏102之间的电流沿着可能跨过MOS沟道110形成的任何寄生沟道流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深N层201的注入应当使用31P++和200KeV注入机器的双重离子注入完成。这在不需要高能量注入机器的情况下给出了400KeV的注入能量。
也应当注意在图2中在源区101下示出了深N层,应当注意空间电荷中性区205可以沿着可能成为在源101和漏102之间的寄生电流通路110的任何地方形成,因此,深N层201可以直接设置在漏区102下面,而不是源区101下面。
当器件在源高PMOS结构中有主要应用,互补器件也可以在NMOS中进行。这样的NMOS器件包括在源或漏下面的与那些已经描述的浓度类似的P注入,和可以应用于其中器件的偏压结构与这里关于PMOS器件的描述相反的配置中。
图3A-D示出了关于在PMOS器件中实施本发明的进一步制造信息。图3A描述示出了上述的器件不同部分相对厚度的剖面图。在图3A中描述的器件以图3B中描绘的浓度掺杂。注意图3C和3D比较了在源和漏区中分别存在的掺杂浓度。注意在图3D中示出的深N区的掺杂浓度比在图3B中示出用于N阱、栅区的浓度高1个数量级。
注意以上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多种修改和添加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修改倾向于被下面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覆盖。
权利要求
1.薄膜绝缘体的硅(SOI)器件包括源(101),栅(103),漏(102),SOI层(104)和衬底层(107),衬底层保持在比源足够低的电势,以使得寄生MOS沟道(110)在源和漏之间形成;在源或漏和寄生MOS沟道之间形成深N注入层(201)以阻止当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在源和漏之间的电流经过寄生MOS沟道流动。
2.如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中深N注入层(201)在源(101)和寄生MOS沟道(110)之间形成。
3.如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中深N注入层(201)在漏(102)和寄生MOS沟道(110)之间形成。
4.薄膜绝缘体的硅(SOI)器件包括源(101),栅(103),漏(102),SOI层(104)和衬底层(107),该SOI层保持在比源(101)足够高的电势,以使得寄生MOS沟道(110)在源和漏之间形成;在源或漏和寄生MOS沟道之间形成深P注入层以阻止当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在源(101)和漏(102)之间的电流经过寄生MOS(110)沟道流动。
5.如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中深P注入层在源(101)和寄生MOS沟道(110)之间形成。
6.如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中深P注入层在漏(102)和寄生MOS沟道(110)之间形成。
7.分离MOS器件的源和漏以避免寄生MOS沟道形成的方法,包括加入注入双倍离子化的31P++,在MOS器件的漏(102)或源(101)下形成深N层(201),由此阻止当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流经过在所述MOS器件中形成的寄生MOS(110)沟道流动。
8.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器件包括埋入氧化层,和其中所述寄生MOS沟道在埋入氧化层(106)-硅层(104)的界面处或附近形成。
9.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深N层(201)的掺杂浓度大约高于在器件上的N阱层的掺杂浓度一个数量级。
10.一种CMOS器件,包括邻近埋入氧化层(106)并被栅区(103)分开的源(101)和漏(102)区,埋入氧化层邻近衬底层(107),和直接在漏(102)或源(101)下的粒子注入层(201),以使得在衬底和源之间的电势的差超过30伏特时,横跨栅区感应出寄生MOS沟道(110)和注入层(201)把所述寄生MOS沟道(110)从所述漏区(102)分离开以由此阻止电流在所述源(101)和漏(102)之间经过所述寄生MOS沟道(110)流动。
11.如权利要求10的器件,其中离子化粒子使用大约200KeV的能量注入。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绝缘体上的硅器件,其中通过在源或漏下面的深N注入阻止了在器件的薄膜部分感应出的寄生沟道(110)使得电流在源(101)和漏(101)之间流动。深N注入阻止了耗尽区的形成,由此切断了可能发生的电流在源(101)和漏(101)之间流动。
文档编号H01L27/12GK1806342SQ200480016201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1日
发明者T·勒塔维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