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磁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内燃机(以下简称发动机)的吸气阀、排气阀的开闭定时进行控制的、对于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油等流体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可作为油控阀门(以下简称「OCV」)等使用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从前的电磁阀大致是由布置于具有多个流体孔的机架内可使阀柱滑动的阀门部、与该阀门部的所述阀柱相抵接、与所述阀柱可一起移动的轴朝所述机架的轴方向进行移动的电磁铁部所构成。这里,电磁铁部具有为了产生电磁力的线圈和为了卷绕该线圈的大致呈圆筒状的绕线管。在绕线管的中央形成贯穿孔,通常将构成磁路的2个定子布置成从轴方向的两侧压入或者插入。在绕线管上形成进行来自外部电源供电的端子压入孔,多数情况是将卷绕线圈的绕线管与端子作为插入构件,以包含接线柱的形态封装一体成形,以封装树脂部进行被覆。
但是,象这样将卷绕线圈的绕线管作为插入构件而进行封装成形的结构的电磁阀中,由于封装成形时的成形压力直接作用于绕线管的轴方向一端面,因此,在绕线管的轴方向产生应变变形。一旦产生应变等的变形,就有可能引起绕线管的薄壁部产生裂纹、插入绕线管内的铁心等的结构构件之间的组装精度的恶化、或者因卷绕于绕线管上的线圈之间相互摩擦而使线圈的被膜剥离而产生的误导通等、导致对电磁铁部产生致命性的多种的不良情况。
为了避免产生所述的不良情况,可考虑例如增加绕线管的壁厚而增加机械强度的方法。但是,作为这样壁厚增厚化的产品的电磁阀、其尺寸、重量又回归到原先的大型化。
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设置有各个台阶的绕线管的电磁阀,形成无论对于哪一个绕线管在成形时成形压力都直接作用的结构。日本专利特开平10-266923号公报(图2)[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0-130629号公报(图2)[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平11-118063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从前的电磁阀中的缺点所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避免成为电磁阀的尺寸、重量增大的原因的绕线管的壁厚增厚,而在封装成形时具有能够防止绕线管的变形等不良情况的结构的电磁阀。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磁阀,是由布置于具有多个流体孔的机架内可使阀柱进行滑动的阀门部;与该阀门部的所述阀柱相抵接、可整体性移动的轴朝所述机架的轴方向进行滑动的电磁铁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部具有中央设置有贯穿孔的大致呈圆筒状的绕线管、卷绕于该绕线管的外周上的线圈、设置有布置于所述绕线管的所述贯穿孔内的筒部和在该筒部的一端所形成且与所述绕线管的轴向一端面接触的具有凸缘的铁心、所述绕线管部的轴向一端面在贴紧所述铁心的凸缘的状态下以封装成形形成使所述铁心及所述绕线管一体化的封装树脂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使绕线管的轴方向的一端面紧贴铁心的凸缘部的状态下形成使所述铁心及所述绕线管一体化的封装树脂部而作成封装成形的结构,故能够消除绕线管的轴方向一端面与铁心的凸缘部之间的间隙,凭此在封装成形时可防止成形压力直接作用于绕线管上而可靠地防止绕线管的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绕线管的薄壁部产生裂纹、与插入绕线管内的铁心等的结构构件之间的组装精度的恶化、或者卷绕于绕线管的线圈之间相互摩擦而使线圈的被膜剥离而产生的误导通等多种不良情况的产生。另外,由于能够避免绕线管的壁厚的增厚化,能够得到避免随之所产生的增加电磁阀的尺寸、重量的效果。
图1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1电磁阀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在封装成形前的铁心等的结构构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的封装成形时的铁心等结构构件的剖视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磁阀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2所示的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中封装成形前的铁心等的结构构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中封装成形时的铁心等结构构件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以右侧作为前方、以左侧作为后方的同时,在图3及图4中以上侧为前方、以下侧为后方。
如图1所示,电磁阀1是大致由阀门部3与控制该阀门部3开闭的电磁铁部5构成。
阀门部3是大致由具有贯穿孔7a的大致呈圆筒状的机架7和布置于该机架7的贯穿孔7a内可在其轴方向(箭头A方向或者箭头B方向)进行滑动的大致呈圆柱状的阀柱9构成。在机架7的外周面上形成多个(在该实施形态1中为5个)流体孔11。这些流体孔11与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未作图示)的超前角液压室(未作图示)、迟缓角液压室(未作图示)及液压泵(未作图示)或者油盘(未作图示)相连接。因此,利用机架7内的阀柱9的位置关系、各流体孔11的开口面积发生变化而形成对油等流体的给排量进行控制。
另外,在机架7上、在贯穿孔7a的最后部形成后端壁7b,在该后端壁7b与阀柱9的后端部9a之间布置有使阀柱9经常向箭头A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13。在后端壁7b上形成有当阀柱9向箭头B方向移动时、将产生于后端壁7b与阀柱9的后端部9a之间产生的背压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孔7c。尤其,在机架7的最前部形成可与电磁铁部5结合的大直径的基端部7d,在该大直径的基端部7d的后部形成安装座部7e。
电磁铁部5,是由线圈成形体15;具有保护该线圈成形体15功能、构成磁路的外壳17大致构成。线圈成形体15,大致是由大致呈圆筒状的绕线管19、卷绕于该绕线管19的外周面19a上的线圈21、因压入所述绕线管19而被固定的端子23、构成磁路的大致呈有底筒状的铁心25、使该铁心25与所述绕线管19和端子23一起一体化的封装树脂部27构成。
在绕线管19的中央形成向轴方向贯穿的贯穿孔29,在该贯穿孔29的最前部形成向绕线管19的直径方向的外方延伸的前端面(轴向一端面)31。除去对线圈21与端子23之间的排线进行处理的处理部分以外,前端面31形成平坦状。在贯穿孔29的最后部形成向朝所述直径方向的外方延伸的后端部33,在该后端部33上形成有朝直径方向的内方凹陷的接受封装树脂部27的凹陷部35。另外,在后端部33上,为了使封装树脂部27的壁厚均匀化而形成沿外周方向的凹槽37。另外,端子23与封装树脂部27的一部分构成向电磁铁部5进行供电的与外部电源(未作图示)之间进行电气连接的接线柱部。
在铁心25的中央后部的内侧形成有底筒部(筒部)39,在铁心25的外周面25a的前部侧形成向直径方向的外方延伸的凸缘部41。凸缘部41的后面(外周面)41a形成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相同的平坦状,当铁心25压入贯穿绕线管19的贯穿孔29内而被固定时,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能紧贴。另外,在凸缘部41的外周边缘上,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形态1中为3个)切口部43,这些切口部在封装成形时以铁心为界限确保在前后的接线柱部及绕线管的线圈卷绕部之间树脂的流动。另外,为了布置有为确保电磁铁部3的内外气密用的O形圈,而在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前部侧端面上由封装树脂部27形成一体性的阶梯部。这里,该切口部43的底部、即距离凸缘部41的外周边缘最远部分的外径尺寸被设定为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的外径尺寸相等或者大于该尺寸。因此,如图2所示,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因铁心25的凸缘部41而实际上被覆盖,所以,树脂的流动不会直接作用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
在这样构成的线圈成形体15的绕线管19的贯穿孔29内布置有轴45。轴45的中央外周面上在规定位置压入固定有作为可动件的阀芯47、该阀芯47被容纳于与其外周面具有一定间隙的铁心25的有底筒部39的内周面内。轴45的前端部45a与后端部45b分别与布置于铁心25的有底筒部39及绕线管19的贯穿孔29内的后部侧的、被压入固定于轴套51的内周面的规定位置的轴承构件49、50滑动接触、并被支撑。在轴45的后端部45b的外周面上在规定位置、在布置于绕线管19的贯穿孔29内的后部侧的轴套51的内周面上压入固定有轴承构件50。轴套51为截面呈大致H字形的构件,具有与贯穿孔29的内周面相接触的磁吸引部51a。轴套51的后端部51b被压入固定于区分阀门部3与电磁铁部5的大致呈圆盘状的板53的中孔53a内。板53为钢板冲孔构件,其周边部被同轴夹持于阀门部3的机架7的大直径基端部7d与在后述外壳17的后端所形成的后端薄壁部17c和壳体部17a的边界阶梯部之间。另外,轴45的后端部45b相对于阀门部3的阀柱9的前端部9b在同轴上对接,在向电磁铁部5进行通电时阀柱9的可滑动距离只能相应于轴45的滑动距离。
如图1所示,外壳17是由大致呈圆筒状的壳体部17a、形成于该壳体部17a前端的前端厚壁部17b、在壳体部17a的后端所形成的后端薄壁部17c大致地构成。在壳体部17a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焊接固定有大致呈L字形的托架55。在托架55上形成为了在发动机(未作图示)上固定电磁阀1而使用的、穿插螺栓(未作图示)的螺栓孔55a。前端厚壁部17b向内侧折弯,在布置于线圈成形体15内的、覆盖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封装树脂部27之间对O形圈57进行压缩,形成夹持的构造。后端薄壁部17c被折弯,对线圈成形体15通过板53进行支承的机架7的大直径基端部7d进行保持。
接着,关于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未向电磁阀1的电磁铁部5进行通电(非通电时)时,如图1所示,利用螺旋弹簧13,对阀门部3的阀柱9和与其相抵接的轴45向箭头A方向施力,轴45停止于阀芯47的前端面与轴承构件49的后端面相抵接的位置。接着,当电磁阀1被通电时,由于从线圈21所产生的磁力使阀芯47向箭头B方向移动。此时,使阀芯47通过被压入固定的轴45,阀柱9也克服螺旋弹簧13的施力,只是在规定距离进行动作,由此对机架7的流体孔11的开口面积进行控制。
接着对有关线圈成形体15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及图3所示,在树脂成形后的绕线管19的外周面19a上线圈21只是按规定的圈数卷绕,铁心25被压入固定于绕线管19的贯穿孔29内。接着,端子23被压入绕线管19,以熔融方式将线圈21固定于该端子23,在规定位置将端子23折弯弯曲而形成组装体。接着,准备由上模具59与下模具61所构成的成形模具63,如图4所示将所述组装体在定位的状态下插入下模具61内。此时,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后面(外周面)41a在与下模具61的前端面(上端面)61a进行抵接的同时,铁心25的有底筒部39的后端面(轴方向另一端面)39a与下模具61的中央内底面61b相抵接。另外,线圈成形体15的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与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后面41a同时形成平坦状,并且,两者间紧贴成不产生间隙的程度。
接着,将上模具59载放于下模具61之上,从上模具59的浇口65注入成形用树脂。浇口65形成于构成接线柱部的端子23的附近位置。从浇口65注入的树脂通过上模具59内的空隙到达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话,则成形压力作用于凸缘部41。但是,在紧贴于凸缘部41的后面41a的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成形压力未直接作用。另外,如果成形压力作用于凸缘部41,则铁心25因受成形压力的推压而后退,但此时,铁心25的有底筒部39的后端面39a被牢牢地按压在下模具61的中央内底面61b上。由此,作用于铁心25的成形压力几乎都能向下模具61分散,故能够避免成形压力直接作用于绕线管19。
另一方面,到达凸缘部41的成形树脂,通过经过形成于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多个切口部43,迂回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等、流向下模具61内的空隙,围住绕线管19及线圈21的周围,形成封装树脂部27。由此,树脂的流动,即成形压力不会直接作用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1,由于形成使线圈成形体15的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与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后面41a紧贴的结构,因此,两者间能够无间隙,凭此防止封装成形时的成形压力直接作用于绕线管19、能够可靠地防止绕线管19的变形。能够可靠地防止绕线管19薄壁部产生裂纹、与插入绕线管19内铁心25等的结构构件之间的组装精度的恶化、或者,卷绕于绕线管19的线圈21相互摩擦而使线圈21的被膜产生剥离以致导通不良等,种种不良情况的产生。凭此能够避免绕线管19的厚壁化,能够起到避免由此产生的增大电磁阀1的尺寸、重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形态1,由于形成于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切口部43底部的外径尺寸被设定成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的外径尺寸相等或者大于该尺寸的结构,故不仅仅成形树脂能够顺畅地流过,还能够避免成形树脂对于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的直接作用,凭此能够起到可靠地防止绕线管19发生变形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形态1,在封装成形时,承受成形压力的铁心25中,由于构成成型模具63的下模具61的一部分承受凸缘部41的后面41a及有底筒部39的后端面39a,因此,铁心25因成形压力被推压而后退,铁心25的有底筒部39的后端面39a被牢牢地按压在下模具61的中央内底面61b上,由此,作用于铁心25的成形压力能够向下模具61分散,能够起到避免成形压力直接作用于绕线管19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阀,包括布置于具有多个流体孔的机架内可使阀柱滑动的阀门部;与该阀门部的所述阀柱相抵接、使可与所述阀柱一起移动的轴朝所述机架的轴方向滑动的电磁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部具有中央设置有贯穿孔的大致圆筒状的绕线管;卷绕于该绕线管外周的线圈;设置有布置于所述绕线管的所述贯穿孔内的筒部和在该筒部的一端所形成且与所述绕线管的轴向一端面接触的凸缘部的铁心;以及在所述绕线管的轴向一端面贴紧所述铁心的凸缘部的状态下、通过封装成形形成、使所述铁心及所述绕线管一体化的封装树脂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铁心的凸缘部的外周边缘形成有多个切口部,该切口部的底部外径尺寸等于绕线管的轴向一端面的外径尺寸,或设定得比该尺寸大。
3.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封装成形时承受成形压力的铁心中,用成形模具的一部分支承凸缘部的外周面及筒部的轴方向另一端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磁阀,具有避免成为增大电磁阀尺寸、重量的原因的绕线管的厚壁化、封装成形时能够防止绕线管变形的结构。电磁阀(1)的电磁铁部(5)的线圈成形体(15),包括大致圆筒状的绕线管(19)、卷绕于该绕线管(19)的外周面(19a)上的线圈(21)、与绕线管(19)一体设置的端子(23)、构成磁路的呈有底筒状的铁心(25)、使该铁心(25)与所述绕线管(19)和端子(23)一起一体化的封装树脂部(27),绕线管(19)的前端面(31)与铁心(25)的凸缘部(41)的后面(41a)紧贴。
文档编号H01F7/06GK1644913SQ20041009275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9日
发明者长谷浩文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