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10047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用以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通常由基体、与基体相组接的盖体及收容于基体与盖体间的驱动件组合而成。如“Development of a ZIFBGA Socket”(P16-18,May 2000,Connector Specifier)一文中即揭示了此种技术。另,台湾专利公告第502882、487230、481360、289497号及美国专利第6,340,309号也揭示了类似的电连接器。
请参阅图1,该种电连接器6一般具有扁平状基体60、可动装设于基体60的盖体61及可动装设于基体60与盖体61间的驱动件62。基体60包括设有若干端子孔6000的收容部600及从该收容部600一端向外延伸用以容置驱动件62的枢接部601,该枢接部601于其延伸外侧两端位置设有卡槽6013,于其延伸方向的中间设有若干段圆弧状支撑槽6010,该支撑槽6010用于收容驱动件62,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槽6010内设有限位台6012,而端子孔6000是用以收容若干导电端子63。盖体61于对应卡槽6013位置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卡勾611,对应于端子孔6000位置设有若干开孔610,以供芯片模块(未图示)的针脚的插入。驱动件62设有操作臂621及自该操作臂621一端垂直延伸的枢轴620,枢轴620上对应于枢接部601的支撑槽6010位置设有支撑轴6200,该支撑轴6200可旋转地容置于支撑槽6010内,中间位置的支撑轴6200设有限位块6201,该限位块6201可与基体60的限位台6012相配合而将驱动件62限位于操作臂621垂直于基体60的位置。当芯片模块与该电连接器6相组接时,旋转操作臂621至与基体60垂直,此时枢轴620带动盖体61,使其开孔610与基体60的端子孔600对齐,从而可将芯片模块的针脚以零插入力通过盖体61的开孔610插入基体60的端子孔6000中,接着将驱动件62的操作臂621旋转至水平位置,枢轴620带动盖体61及芯片模块而使芯片模块的针脚与导电端子63电性导接。
但在为取出芯片模块而将驱动件62的操作臂621扳动至垂直于基体60过程中,若扳动操作臂621的作用力过大时,会使驱动件62的限位块6201与支撑槽6010内的限位台6012相抵接后,操作臂621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靠近操作臂621的支撑轴6200对其对应的支撑槽6010产生一较大的作用力,而此支撑槽6010位于基体60边缘,且因其内侧设有卡槽6013而形成一悬臂结构,故容易应力集中而破坏断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改善基体受力状况而确保其良好使用性能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以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可动装设于基体上的盖体及可动装设于基体与盖体之间的驱动件。基体一侧设有枢接槽,该枢接槽内进一步设有限位台。驱动件包括操作臂及自该操作臂一端垂直延伸出用以安装于枢接槽的枢轴,该枢轴对应于基体的限位台位置设有限位块,其中枢轴于离操作臂一定距离位置设有第二支撑轴,且于第二支撑轴至操作臂间的部分与枢接槽之间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取出芯片模块,而将驱动件的操作臂扳动至限位块抵接于限位台过程中,若扳动操作臂的作用力过大,而使在限位块抵接于限位台后操作臂继续有一转动时,由枢轴于第二支撑轴至操作臂间的部分与枢接槽之间设有间隙,从而避免了枢轴的支反力作用于枢接槽端部,而使该力作用于第二支撑轴处,故能有效地防止枢接槽端部的断裂。

图1为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驱动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沿IV-IV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驱动件操作臂处于与基座垂直位置时基体与驱动件的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驱动件操作臂处于与基座平行位置时基体与驱动件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示)至电路板(未图示)上,其主要包括有扁平状基体10、装设于基体10的盖体13、装设于基体10与盖体13间的驱动件14及收容于基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5。
基体10为扁平状塑料构件,其包括具有若干端子孔110的收容部11及由该收容部11一侧延伸出的枢接部12。该收容部11具有两相邻的第一侧壁111及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块1110。枢接部12由收容部11第二侧壁112的对侧向外延伸,其中间位置上设有平行于第二侧壁112的枢接槽120,该枢接槽120一端设有档壁122,另一端设为开口。枢接槽120自开口端依次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支撑槽1203、第二支撑槽1204、第三支撑槽1205、第四支撑槽1206,这些支撑槽截面均为半圆弧状,其中第三支撑槽1205设置于枢接槽120中间位置,其底部设有限位台1201,且相邻各支撑槽间均设有底面略高出支撑槽的让位槽1202。形成这些支撑槽的两侧为略高出收容部11的支撑壁123,相邻各支撑壁123之间设有凹室125,且支撑壁123沿枢接槽120开口方向延设有挡块1230。枢接部12延伸外侧两端位置各设有一卡槽124,前述卡槽124之一设置于第一支撑槽1203与第二支撑槽1204之间位置。
盖体13可动装设于基体10上,其上对应于基体10的收容部11及枢接部12位置分别设有承接部130及配合部131。承接部130上对应于基体10的若干端子孔110位置设有若干贯穿该承接部130的开孔1300,以供芯片模块的针脚(未图示)插入,对应于基体10的凸块1110位置设有凸勾132。而配合部131上对应于基体10的凹室125位置凸设有驱动块1310,对应于卡槽124设有卡勾1311,盖体13组装于基体10上时,驱动块1310与基座10的凹室125相配合,卡勾1311与卡槽124相互扣合。
请参阅图3及图4,驱动件14具有操作臂141及自该操作臂141一端垂直延伸且装设于基体10与盖体13之间的枢轴140。该枢轴140容置于基体10的枢接槽120内,其对应于基体10的第一支撑槽1203、第二支撑槽1204、第三支撑槽1205、第四支撑槽1206位置设有圆柱形的第一支撑轴1403、第二支撑轴1404、第三支撑轴1405、第四支撑轴1406,第一支撑轴1403于远离操作臂141延伸方向设有半径减小的半圆柱面,并形成缺口1407,使其在组合时,与基体10的枢接槽120径向存在间隙;第三支撑轴1405对应枢接槽120限位台1201位置设有凹口1401,该凹口1401与限位台1201相配合,且凹口1401一端设有限位块1402,该限位块1402设于操作臂141延伸方向相反的位置,且相邻的这些支撑轴之间设有与这些支撑轴有一定偏心距的驱动轴1400,其偏心的方向与操作臂141的延伸方向一致。操作臂141上对应于盖体13凸勾132的位置设有开槽1410(图7参照)。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图5及图7,当该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连接器1相组装时,可先操作驱动件14的操作臂141,使其转动至与基体10垂直的位置,此时枢轴140的限位块1402抵接于枢接槽120内的限位台1201上,而盖体13的开孔1300则与基体10的端子孔110对正,接着将芯片模块的插脚(未图示)以零插入力插入盖体13的开孔1300中,然后转动驱动件14的操作臂141,直至开槽1410与盖体13的凸勾132相扣合,此过程中驱动轴1400推抵驱动块1310,从而带动盖体13及芯片模块相对于基体10移动,最后使芯片模块的插脚与收容于基体10内的导电端子15电性连接,即完成该电连接器1与芯片模块的组装。
当从电连接器1上拆卸芯片模块时,先使驱动件14旋转至其操作臂141与基体10垂直的位置,驱动轴1400带动盖体13使其开孔1300移动至与基体10的端子孔110对正,限位块1402最后抵接于枢接槽120内的限位台1201上,然后将芯片模块从盖体13上取下。在驱动件14旋转至其操作臂141与基座12垂直位置过程中,枢轴140的限位块1402抵接于枢接槽120内的限位台1201上之后,当继续过推操作臂141时,由于操作臂141上的操作力,使枢轴140于限位块1402至操作臂141段产生一扭矩,并于此扭矩作用下发生一定角度的扭转变形,使操作臂141能继续转动一定角度而抵接于档块1230上;并且于操作臂141至第二支撑轴1404段产生一弯矩,并于此段产生一弯曲变形,由于第一支撑轴1403上设有缺口1407,从而使驱动件14对枢接部12的支反力作用于第二支撑槽1204上,藉此避免当第一支撑轴1403上未设有缺口1407时,支反力作用于第一支撑槽1203上。又因第一支撑槽1203设置于基座10边缘,容易应力集中,且其内侧设有卡槽124,使此处的支撑壁123形成一悬臂结构,从而不能承受过大的支撑力;而第二支撑槽1204设置于基体10内,其应力集中效应小,能承受较大的支撑力,故将支反力由作用于第一支撑槽1203上移转到作用于第二支撑槽1204上时,便有效避免对第一支撑槽1203的破坏。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装设于基体上的盖体及驱动件,其中基体一侧设有枢接槽,该枢接槽内进一步设有限位台;驱动件包括操作臂及自该操作臂一端延伸出并装设于枢接槽的枢轴,该枢轴对应于基体的限位台位置设有限位块,其特征在于枢轴于离操作臂一定距离的位置设有第二支撑轴,且于第二支撑轴至操作臂间的部分与枢接槽之间存在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间隙存在于与操作臂延伸方向相反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枢轴于操作臂与第二支撑轴之间设有驱动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体于枢接槽一侧的两端位置各设有卡槽,其中一卡槽设于操作臂与第二支撑轴之间的对应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枢轴于中间位置还设有第三支撑轴,第二支撑轴设于操作臂与第三支撑轴之间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限位块设于第三支撑轴上远离操作臂延伸方向的位置,而与其相配合的限位台设于对应枢接槽的底部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枢接槽一端设有可与操作臂抵接限位的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枢轴于操作臂与第二支撑轴之间位置设有第一支撑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轴与枢接槽之间存在的间隙,由第一支撑轴上凹设的缺口而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轴为圆柱形,第一支撑轴为半径不同的两半圆柱结合而成,前述间隙由第一支撑轴半径较小的圆柱面与枢接槽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以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可动装设于基体上的盖体及可动装设于基体的驱动件。基体一侧设有枢接槽,该枢接槽内进一步设有限位台。驱动件包括操作臂及自该操作臂一端延伸出用以安装于枢接槽的枢轴,该枢轴对应于基体限位台位置设有限位块,其中枢轴于离操作臂一定距离位置设有第二支撑轴,且于第二支撑轴至操作臂间的部分与枢接槽之间存在间隙,故在取出芯片模块时若扳动操作臂作用力过大,在未设有间隙时枢轴作用于枢接槽端部的支反力,此时作用于第二支撑轴处,进而有效防止枢接槽端部的断裂。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682665SQ0326209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2日
发明者叶辉, 黄华银, 曾金敏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