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可应用于高速无限频宽(InfiniBandTM)领域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信息存取速度成为人们关心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诸如计算机或服务器之类的数据处理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信息处理速度增长很快,该设备上的输入/输出设备的信息处理速度却相对较慢。这样,将导致数据处理设备不能够以人们期望的速度从互联网上取得所需信息。
一种InfiniBandTM输入/输出端口被开发用来解决上述问题,该端口可提供三种传输速率2.5Gbits/秒、10Gbits/秒及30Gbits/秒。然而,应用在如此高速情形下的电连接器通常会产生串音干扰问题,这意味着会对相邻信号线所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
美国专利第6,394,839 B2号案揭示了一种高速传输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具有两根导线12a、12b,每一导线包括一导电信号芯线对20及一个接地导体18。该接地导体18与一个短路元件50相连,该短路元件50具有位于上述导电信号芯线对20之间的第一部分52来改善该导电信号芯线对20之间的串音干扰问题。
然而,上述美国专利第6,394,839 B2号所揭示的结构仍然不能解决用于InfiniBandTM体系电连接器中产生的串音干扰问题,因为这些电连接器必须传输及处理更加高速的信息及数据。
美国专利申请第2002/0081874 A1号案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具有若干接地端子26,这些接地端子26将信号导线对36a、36b分隔开而将相邻信号导线对36a、36b隔离。这样,相邻两对信号导线对36a、36b之间的串音干扰得到控制。但是,该专利申请的信号导线对36a、36b与相应信号端子38a、38b的连接比较费力。此外,由于接地导线38与相应接地端子26的电性连接是通过电路元件16来达成,二者之间的连接也不可靠。
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组装且能够有效减小信号对之间串音干扰的InfiniBandTM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传输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线缆的接地导线可与遮蔽体可靠结合且信号导线能够与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比较容易的电性连接;此外,相邻信号对间的串音干扰得到了有效降低及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其包括有壳体、绝缘体、若干导电端子、印刷电路板、上、下设置的上、下挡板、遮蔽体、及线缆。所述绝缘体收容在金属壳体中。所述导电端子安装在绝缘体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包括有若干导线,这些导线的前端组装在绝缘挡板内。每一导线具有至少一个信号导线及与相应遮蔽体电性连接的接地导线。信号导线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表面的信号迹线电性连接。上述遮蔽体是呈上、下设置的上、下遮蔽体,上、下遮蔽体分别与印刷电路板上、下表面的接地迹线电性连接,每一导线的信号导线位于两对上、下遮蔽体之间用来有效控制相邻两根导线之间的杂讯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若干对上、下设置的遮蔽体,将相邻导线的信号导线间隔,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相邻信号导线间的串音干扰,确保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导电端子与线缆的导线通过内置印刷电路板转接,二者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线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盖体安装于其上。
图5是如图4标号5所示部位的放大图。
图6是如图3标号6所示部位的放大图。
图7是沿图3线B-B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盖体安装于其上。
图8是沿图3线C-C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盖体安装于其上。
图9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连接模块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前端及上挡板、下挡板分别组装有上遮蔽体及下遮蔽体的放大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如图10所示的上、下挡板及上、下遮蔽体的放大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是应用在InfiniBandTM领域,其包括有盖体3(请参阅图4、图7及图8)、线缆连接模块30及基部80,其中盖体3及基部80均由诸如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压铸形成。当线缆连接模块30放入基部80内之后,上述盖体3提供有可锁入形成在基部80螺栓83的螺纹孔831内的螺钉(未图示)而与线缆连接模块30及基部80组装成一体。盖体3安装在基部80时,位于盖体3前端的突起(未图示)首先分别定位在基部80侧缘85的下方,然后盖体3的安装有螺钉的后端则相对于上述侧缘85向下旋转直至该后端与基部80的后部相接触。于盖体3及基部80之间还活动安装有推拉件82,用来释放位于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电连接器间的固持元件。详细内容会在下面介绍。
请配合参阅图9、图10及图11,上述线缆连接模块30包括由八根导线44组成的线缆42、与上述八根导线44前末端均匀间隔并可靠连接的挡板46、九片上遮蔽体50、九片下遮蔽体52、印刷电路板62及绝缘体64,其中绝缘体64包括有与印刷电路板62前端相连的后部及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66。若干导电端子662分别收容在舌板66的上、下表面(未图示)上用来与对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每一导电端子662的尾部焊接至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前端。上述挡板46呈长方体构形并由上挡板462及下挡板464组成。
上述每一挡板462、464大致呈U形结构,在挡板462(464)的两侧壁474之间形成有八个分隔壁466,因此八个通道472也相应形成在上述两相邻的分隔壁466之间。在上挡板462的一侧壁474底面形成有矩形收容槽(未图示),在其另一侧壁底面形成有矩形柱体476。在下挡板464的一侧壁474顶面形成有矩形收容槽470,在其另一侧壁474顶面形成有矩形柱体476。将上述上挡板462的柱体476组入下挡板464的收容槽470内而将下挡板464的柱体476组入上挡板462的收容槽470内,则上、下挡板462、464就可以组装形成挡板46。请参阅图2及图11,下挡板464于其顶面形成有八个凹槽480,相应地,上挡板462于其底面也形成有八个凹槽480(未图示)。上、下挡板462、464组装成一体时,这些凹槽共同形成挡板46的收容通道482,每一收容通道482呈椭圆形。上述线缆42的导线44分别收容在这些收容通道482中。而且,由于收容通道482呈椭圆形,上述导线44可更加可靠地收容在其中。
请参阅图10及图11,每一遮蔽体50、52具有L形主体部502,该主体部502具有竖直翼部504及水平翼部506。自竖直翼部504向前延伸形成有固持臂部508,该固持臂部508的自由末端形成有突起510。自竖直翼部504向后延伸形成有具有若干倒刺(未标号)的安装部512。将上遮蔽体50的安装部512组入并与上挡板462干涉配合后,上述水平翼部506分别位于上述分隔壁466的顶面,其中固持臂部508的突起510面向下方。如此,上遮蔽体50与上挡板462组装完成。将上述下遮蔽体52的安装部512组入并与下挡板464干涉配合后,上述水平翼部506分别位于分隔壁466的底面,其中固持臂部508的突起510面向上方。如此,下遮蔽体52与下挡板462的组装完成。
请继续参阅图10,线缆42的每一导线44包括有一差分对信号导线442、444及接地导线446。
请参阅图3至图9,上述线缆连接模块30组装时,上述印刷电路板62的前端与导电端子662的尾部相焊接,信号导线442、444则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62后部上、下表面上的信号迹线(未标号)分别焊接。组装有上遮蔽体50的上挡板462及组装有下遮蔽体52的下挡板464组装于印刷电路板62的后部,当柱体476组入收容槽470内后,印刷电路板62的后部则夹持在上、下遮蔽体50、52的固持臂部508之间,每一固持臂部508的突起510则焊接至印刷电路板62上、下表面的接地迹线(未标号)上。最后,接地导线446分别焊接至上遮蔽体50的水平臂部506上,如此,如图9所示的线缆连接模块30的组装完成。
请进一步参阅图5至图9,线缆连接模块30组装完毕后,上、下遮蔽体50、52互相电性连接,如此,印刷电路板62底面的接地迹线也与焊接至上遮蔽体50的接地导线446电性连接。此外,分别焊接至印刷电路板62上、下表面上的相邻导线44的信号导线442、444的前端被位于相邻两导线44之间的上、下遮蔽体50、52的固持臂部508所分隔,相应地,相邻两导线44之间的串音干扰可经由上、下遮蔽体50、52的固持臂部508得到有效控制。
请参阅图1、图2,上述推拉件82包括有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对臂部822,每一臂部822在后部内侧形成有安装块体824,在臂部822的前部内侧形成有驱动块体86。一对固持元件88分别安装在上述基部80的侧壁前端,每一固持元件88具有当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用来与对接电连接器扣持的扣持端884、固持在基部80的后部882及形成在扣持端884及后部882之间的凸轮状部886。该凸轮状部886的内表面抵靠在上述推拉件82相应臂部822的驱动块体86上。凸轮状部886向内向后形成阶梯状。因此,当上述推拉件82向后拉动而驱动块体86也向后移动时,该驱动块体86则推动凸轮状部886使得扣持端884向外横向移动。如此,上述位于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电连接器间的固持元件88得到释放。线缆连接器组件1还包括有一对弹片84,每一弹片84具有固持在推拉件82相应臂部822的安装块体824上的前末端及固持在基部80上的后端。当推拉件82向后拉时,这些弹片84会受到压迫产生变形;当拉力撤消时,弹片84则会恢复原位。如此,会促使推拉件82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固持元件80也恢复到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更多的结构,如推拉件82、弹片84及固持元件88的安装与动作可参阅美国专利申请10/112,922号案。
线缆连接模块30、推拉件82、固持元件88及弹片84是以图1及图2所示方式安装至基部80上。然后,盖体3以上述方式安装至基部80上,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的组装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有壳体、绝缘体、若干导电端子、印刷电路板、绝缘挡板、遮蔽体、及线缆,所述绝缘体收容在金属壳体中;所述导电端子安装在绝缘体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包括有若干导线,这些导线的前端组装在绝缘挡板内,每一导线具有至少一个信号导线及与相应遮蔽体电性连接的接地导线,信号导线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表面的信号迹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挡板呈上、下设置,上述遮蔽体也呈上、下设置,上、下遮蔽体分别与印刷电路板上、下表面的接地迹线电性连接,每一导线的信号导线位于两对上、下遮蔽体之间用来有效控制相邻两根导线之间的杂讯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遮蔽体组装至上挡板,下遮蔽体组装至下挡板,每一导线的信号导线是上、下设置的一对信号导线,该对信号导线位于相邻两对上、下遮蔽体之间并分别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上、下表面的信号迹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上、下遮蔽体均包括有主体部、自主体部延伸形成并与上述印刷电路板电性相连的固持臂部及自主体部延伸形成并与相应上、下挡板干涉配合的安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L形,其包括有竖直翼部及与相应接地导线电性连接的水平翼部,上述固持臂部及安装部均自竖直翼部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遮蔽体彼此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形成有椭圆形收容通道,上述导线分别收容在相应椭圆形收容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滑动安装在金属壳体上的推拉件,一固持元件安装在金属壳体内并与上述推拉件驱动式地连接,当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该固持元件用来扣持在对接电连接器上,当推拉件被拉动时,该固持元件也随推拉件运动用来分离相对接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对接电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金属壳体内的弹片,当上述推拉件被拉动时,该弹片会受到压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在其底面形成有柱体及收容槽,下挡板在其底面形成有柱体及收容槽,上挡板的柱体收容在下挡板的收容槽内,下挡板的柱体收容在上挡板的收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线的接地导线是焊接至相应的上遮蔽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其包括盖体(30)、基部(80)及线缆连接模块(30)。线缆连接模块包括具有收容在上、下挡板(462、464)之间的若干导线(44)的线缆(42)。每一导线具有焊接至印刷电路板(62)上、下表面的信号迹线上的一对信号导线(442、444)及一根焊接至上遮蔽体(50)的接地导线(446)。上、下遮蔽体(50、52)分别组装至上、下挡板上。遮蔽体具有分别焊接至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下表面的接地迹线上的固持臂部(5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上、下设置的两排遮蔽体来间隔相邻两根信号导线,相邻两信号导线间的串音干扰得到有效的降低,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R13/658GK2697893SQ0324099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杰利·吴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