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78198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
技术背景例如,光头装置具有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将从激光光源射出的射出光向物镜引导而使其会聚到CD和DVD等光记录盘片的记录面上的目标位置上,并 将被该光记录盘片反射的返回光向受光元件引导。构成光学系统的各种光学元 件用粘结剂固定在装置框架等被固定部件的规定位置上。例如,在专利文献l的光头装置及其利记博彩app中,在使用作为热固性粘结 剂的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将作为光学元件的半透明反射镜(half mirror)固定在树脂制成的装置框架上时,首先用压紧弹簧片使半透明反射镜与装置框架紧 贴,将环氧树脂类粘结剂涂布在半透明反射镜的上表面的角上并实施热处理, 从而使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固化。在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固化后,将压紧弹簧片拆 下。通过像这样将半透明反射镜固定在装置框架上,在热处理时可从树脂制成 的装置框架中除去残余应力,从而此后不容易因温度变化而引起装置框架的扭 曲。因此,可抑制因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粘结剂收缩或膨胀而导致安装位 置偏差、从而导致光学元件的光轴产生变动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44398号公报然而,由于诸如被固定部件、光学元件和粘结剂之类的构成上述光头装置 的各零件各自的材料不同,因此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在光头装置动作时的 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各光学元件会产生不同的伸縮量。例如,在光头装置 中,在动作时因光源的发热等而处于高温状态,并在停止时回到常温状态,反 复进行膨胀和收缩。因此,即使例如像专利文献l那样消除了装置框架本身的 扭曲,在光头装置动作时的环境温度成为高温状态的场合,粘结剂会热膨胀,由于粘结剂的不与光学元件和被固定部件接触的一侧(露出侧)比与光学元件 和被固定部件接触的一侧容易膨胀,因此光学元件和被固定部件会产生浮动。 因此,光学元件会产生位置偏差,进而使光头装置产生光轴偏差,存在精度下 降的问题。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 高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为了解决这种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是一种与被固定部 件上形成的基准面抵接并通过粘结剂固定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 于,包括第一粘结部,在所述基准面侧跨接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被固定部件 地涂布有第一粘结剂;以及第二粘结部,在能抑制所述光学元件因所述第一粘 结剂的热膨胀而从所述基准面离开的位置上涂布有第二粘结剂。采用本发明,可利用第二粘结剂的热膨胀来抑制或防止因第一粘结剂的热 膨胀而引起的应变。由此,可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光学元件 的固定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和所述第二粘结剂最好在固化后的硬 度不同。由此,在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 的同时,还可利用固化后的硬度较小的一方的粘结剂来吸收对被固定部件作用 的振动等引起的冲击。在上述本发明中,最好所述第一粘结部跨设在所述基准面和与所述基准面 抵接的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粘结部跨设在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 所述光学元件的面和所述被固定部件上。这样,若使所述第一粘结部跨设在所 述基准面和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粘结部跨 设在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光学元件的面和所述被固定部件上,则成为从所 述基准面的两个方向粘结固定所述光学元件,从而可利用第二粘结剂的热膨胀 来抑制或防止因第一粘结剂的热膨胀而引起的应变。具体而言,可构成为使涂 布在所述第一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一粘结剂的露出侧和涂布在所述第二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二粘结剂的露出侧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露出。在上述本发明中,可构成为所述光学元件是具有针对来自激光光源的射 出光的入射面和射出面的半透明反射镜,所述被固定部件是用于固定所述半透 明反射镜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是与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入射面和射 出面中的任一方抵接、用于将所述半透明反射镜固定在离开所述激光光源规定 光路长度的位置上的面。此时,可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半透 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如上所述,在所述光学元件为半透明反射镜的场合,可构成为所述第一 粘结部跨设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和与该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 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粘结部跨设在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 面和所述框架上,涂布在所述第一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一粘结剂的露出侧和涂布 在所述第二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二粘结剂的露出侧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 面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露出。在上述本发明中,最好构成为所述第一粘结部跨接所述框架的所述 基准面和与该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侧面地设成长条状,且所 述第二粘结部跨接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面和所述框架地设成点状,涂布在设成所述长条状的所述第一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一粘结 剂的固化后的硬度小于涂布在设成点状的所述第二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二粘 结剂的固化后的硬度。若这样构成,则容易利用硬度小的第一粘结剂来吸 收振动等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涂布面积狭窄的第二粘结部上涂布硬度高 并具有刚性的第二粘结剂,因此在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 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的同时,还可利用固化后的硬度小的第一粘结剂 来吸收对半透明反射镜作用的振动等引起的冲击。采用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可利用第二粘结剂的热膨胀来抑制或 防止因所述第一粘结剂的热膨胀而引起的应变。由此,可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 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固定结构的光头的光学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光头的具体例的仰视图。图3是从光源侧看到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部分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从相反的 -侧看到的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部分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从正面看到的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部分的图。 图6是从背面看到的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部分的图。 图7是俯视看到的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部分的图。 图8是表示半透明反射镜的激光透射区域的图。 图9是表示涂布有第一粘结剂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涂布有第- -粘结剂的位置的另-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在第--及第二安装部的高度大于半透明反射镜的高度时涂布 有第一粘结剂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图12是表示涂布有第二粘结剂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 (元件符号说明) 1光头 2激光光源 3受光元件 4光学系统 5光记录盘片 6装置框架(被固定部件) 41半透明反射镜 42全反射镜 43准直透镜 44物镜 45衍射元件 46前侧监视器受光元件 47传感器透镜81第一安装部82第二安装部81P、 82P基准面(正面)91A、 91B第一粘结部91a、 91b第一粘结剂92A、 92B第二粘结部92al、 92a2、 92b 1、 92b2第二粘结剂C激光的光轴D光记录盘片L激光LR返回光LP激光的透射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光头装置的光学系统的概略 结构图。图2是光头装置的仰视图。本实施形态的光头装置1是将波长为650nm带的第一激光(红外光) 和波长为780nm带的第二激光(外侧红外光)用作激光光源2的可对DVD 类盘片和CD类盘片进行记录和重现的双波长光头装置。因此,在光头装置 l中使用的激光光源2是包括射出第一激光的AIGalnP类的激光二极管和射 出第二激光的AIGaAs类的激光二极管的双激光光源。如图l所示,光头装置1用于对CD和DVD等光记录盘片5进行信息的 再现、记录等,包括激光光源2、受光元件3、以及使从激光光源2射出 的射出光L在光记录盘片5上聚焦并将被光记录盘片5反射的返回光LR向 受光元件3引导的光学系统4。在本实施形态中,光学系统4包括半透明 反射镜41、全反射镜42、准直透器受光元件46和传感器透镜47。构成光学系统4的衍射元件45将激光衍射成跟踪检测用的0次光、+ l次光、-l次光三种光线。半透明反射镜41是反射来自激光光源2的射出 光L并使被光记录盘片5反射的返回光LR透射的光路分离元件(光学元件), 使被衍射元件45分离成三种光线的激光进行部分反射。准直透镜43使来 自半透明反射镜41的激光成为平行光。全反射镜42将该平行光朝着光记 录盘片5竖起。物镜44使来自全反射镜42的激光在光记录盘片5的记录 面上聚焦。另外,在光学系统4中配置有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位于与衍射元件 45相反的一侧的前侧监视器受光元件46。前侧监视器受光元件46对从激 光光源2射出的射出光L进行监视,并对激光光源2的输出进行控制。另 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半透明反射镜41与受光元件3之间配置有传感器 透镜47,该传感器透镜47用于对激光被光记录盘片5的记录面反射而穿过 物镜44、全反射镜42、准直透镜43和半透明反射镜41后的返回光LR赋 予像散。在将彼此正交的坐标轴设为X轴、Y轴、Z轴(图1中用箭头X、 Y、 Z 表示)时,所述光学系统4包括将从激光光源2向Y轴方向射出的激光 衍射成三种光线的衍射元件45、将激光(射出光L)向X轴方向反射的半 透明反射镜41、使来自半透明反射镜41的激光(射出光L)成为平行光的 准直透镜43、使激光(射出光L)向Z轴方向竖起的全反射镜42、使来自 全反射镜42的激光(射出光L)在光记录盘片5的记录面上聚焦的物镜44、 前侧监视器受光元件46、以及传感器透镜47等。另外,在光线系统4中, 激光(射出光L)被光记录盘片5的记录面反射而成为返回光LR,从而逆 向地沿光路前进,透射半透明反射镜41,进而被受光元件3接收。如图2所示,构成光头装置1的激光光源2、受光元件3、构成光学系 统4的衍射元件45、半透明反射镜41、准直透镜43、全反射镜42、物镜 44、前侧监视器受光元件46、传感器透镜47等光学元件分别在调整了 X 轴、Y轴、Z轴上的位置和斜度的状态下装设在装置框架6上。(装置框架)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2所示,光头装置1的装置框架6包括由树脂 制成的框零件构成的主框6a和金属制成的副框6b。副框6b在配置在主框 6a内侧的状态下得以保持。在主框6a的两端形成有与盘片驱动装置(未图 示)的进给丝杠和导轴卡合的第一轴承部61和第二轴承部62,光头装置1 被沿着光记录盘片5的径向驱动。另外,在主框6a上装设有物镜驱动机构7。在物镜驱动机构7上安装 有物镜44。由此,物镜44在跟踪方向和对焦方向上的位置被物镜驱动机构 7伺服控制。另外,在图2中,物镜44隐藏在全反射镜42的下方,并未直 接示出。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副框6b的中央区域粘结固定有半透明反射镜41。 另外,在副框6b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81和第二安装部82,半透明反射镜 41横跨配置在第一安装部81和第二安装部82上。换言之,半透明反射镜 41配置在激光光源2与将从激光光源2射出的激光L照射到光记录盘片5 上的物镜44之间的光路中。在半透明反射镜41的侧方安装有衍射元件45, 在衍射元件45的侧方配置有激光光源2。 (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图3是从光源侧看到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从 光记录信息盘片侧看到的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图3所示的半透 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的后视图,图7是图3所示的半透明反射镜的固定结构的 俯视图。图8是表示半透明反射镜的激光透射区域的图。另外,在本实施形态 中,以作为光学元件使用半透明反射镜41、作为被固定部件使用装置框架6、 并使用粘结剂将半透明反射镜41固定在装置框架6上的固定结构为例进行说 明。如图3 图8所示,半透明反射镜41是包括入射面411和射出面412的 呈平板状的长方体。半透明反射镜41包括反射激光光源2的射出光L并供光 记录盘片5的记录面所反射的返回光LR入射的入射面(光源侧的面)411、以及将返回光LR向受光元件3射出的射出面(受光元件侧的面)412,并 具有隔着光轴C (激光)相对的上表面(第一端面)413和下表面(第二端 面)414左侧面(第-一安装部侧的侧面)415、以及右侧面(第一安装部 侧的侧面)416。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8所示,入射面411和射出面412的尺寸大于 激光的透射区域LP (虚线所包围的区域),在透射区域LP的外侧包括涂布 粘结剂的区域K。另外,激光的透射区域LP是虚线所包围的区域,是使激 光的光轴C位于呈平板状的入射面411和射出面412的大致中央、并以光 轴C为中心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区域。在副框6b上形成的第一安装部81和第二安装部82中,与半透明反射 镜41的入射面411抵接的面81P和82P构成离开激光光源2规定光路长度 的位置、即基准面。入射面411的一方的端部与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 抵接,同样地,入射面411的另一方的端部与第二安装部82的基准面82P 抵接,从而使半透明反射镜41在光轴C方向上定位。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6所示,半透明反射镜41与基准面81P、 82P抵接而相互重叠的区域由抵接部T示出。抵接部T位于上述区域K内, 该抵接部T的面积等并没有限制。下面对第一粘结部91、第二粘结部92进行说明。半透明反射镜41横跨配置在第一安装部81和第二安装部82上,其入 射面411与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和第二安装部82的基准面82P抵 接。另外,在第一粘结部91上涂布有第一粘结剂,在第二粘结部92上涂 布有第二粘结剂。如图4所示,第一粘结部91在第一安装部81侧、第二安装部82侧的 各一个部位上形成为长条状。具体而言,第一粘结部91A跨接基准面81P 和半透明反射镜41的左侧面415两个面地形成,在基准面81P与半透明反 射镜41之间的抵接部分的中央部呈长条状地涂布有第一粘结剂91a。同样 地,第一粘结部91B跨接基准面82P和右侧面416两个面地形成,在基准 面82P与半透明反射镜41之间的抵接部分的中央部呈长条状地涂布有第一粘结齐U 91b。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粘结剂91a和第一粘结剂91b使用具有 相同特性的粘结剂以大致相同的量、大致相同的面积、大致相同的位置进 行涂布,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3、图5所示,第二粘结部92在第一安装部81 侧呈点状地设置在符号92Al、 92A2所示的两个部位的位置上,在第二安装 部82侧呈点状地设置在符号92B1、 92B2所示的两个部位的位置上。在第一安装部81顶lj,第二粘结部92形成在第一端面81A (图5的上 端面)、第二端面81C (图5的侧面)的两个部位上。具体而言,在第一安 装部81的上端面上形成的第二粘结部92A1上以跨接第一安装部81的第一 端面81A和半透明反射镜41的入射面411的形态点状地涂布有第二粘结剂 92al。另外,在第一安装部81的下侧形成的第二粘结部92A2上以跨接与 第一端面81 A正交的端面、即第二端面81C和入射面411的形态点状地涂 布有第二粘结剂92a2。同样地,在第二安装部82顶ij,第二粘结部92B形成在第一端面82A(图 5的上端面)、第二端面82C (图5的侧面)的两个部位上。在第二粘结部 92Bl上,以跨接第二安装部82的上端面、即第一端面82A和半透明反射镜 41的入射面411的形态点状地涂布有第二粘结剂92bl。另外,在第二安装 部82的下侧形成的第二粘结部92B2上以跨接与第一端面82 A正交的端面、 即第二端面82C和入射面411的形态点状地涂布有第二粘结剂92b2。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二粘结剂92al、 92a2和第二粘结剂92bl、 92b2使用具有相同特性的粘结剂以大致相同的量、大致相同的面积、大致 相同的位置进行涂布,但并不局限于此。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基准面81P、 82P侧构成为以跨接半 透明反射镜41和第---安装部81、第二安装部82的形态呈长条状地涂布有 第一粘结剂91a、 91b的第一粘结部91A、 91B;以及点状地涂布有第二粘 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的第二粘结部92A1 、 92A2、 92Bl、 92B2。 由此,半透明反射镜41被长条状的第一粘结剂91a、 91b固定在第一、第二安装部81、 82上,且可利用点状固定的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的热膨胀来抑制或防止因呈长条状固定的第一粘结剂91a、91b的热膨 胀而引起的应变。由此,可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半透明 反射镜41的固定结构。更具体地说明,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粘结部91A、 91B相对于激 光的透射区域LP被配置在抵接部T的外侧,且第二粘结部92A1、 92A2、 92Bl、 92B2配置在抵接部T的内侧或附近。其中,如图8所示,在半透明 反射镜41的入射面411和射出面412的大致中央示出了以激光的光轴C为 中心形成为大致圆形的激光的透射区域LP (虚线所包围的区域)。g卩,在 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粘结部91A、 91B位于远离透射区域LP的位置,第二 粘结部92A1、 92A2、 92B1、 92B2位于靠近透射区域LP的位置。换言之,第二粘结部92A1、 92A2、 92B1、 92B2位于形成为四边形的 半透明反射镜41的大致角部。如图8所示,角部是指半透明反射镜41的 端部边缘附近的四个角的区域,更具体而言,是指在入射面411和射出面 412上形成的激光的透射区域LP的外侧区域K。 g卩,在第二粘结部92A1、 92A2、 92Bl、 92B2上,能以不与半透明反射镜41的激光透射区域LP干涉 的形态涂布粘结剂,可确保激光的透射区域LP。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粘结部91A和第二粘结部92Al、 92A2相对 于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位于大致对称(相对)的位置上。具体而言, 涂布在第一粘结部91A上的第一粘结剂91a露出的一侧、即不与半透明反 射镜41的入射面411和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接触的一侧为图示的 大致上侧。与此相反,涂布在第二粘结部92A1 (92A2)上的第二粘结剂 92al (92a2)露出的一侧、即不与入射面411和第一端面81A (第二端面 81C)接触的一侧为图示下侧。换言之,第一粘结剂91a露出的一侧和第二 粘结剂92al、 92a2露出的^一侧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与第一安装部81抵 接的基准面81P位于大致对称(相对)的位置上。这样,第一粘结剂91a露出的一侧和第二粘结剂92al、 92a2露出的一 侧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的基准面81P位于大致对称(相对)的位置上。即,在第一粘结部91A、第二粘结部92A1、 92A2,第一粘结剂91a露出的 一侧和第二粘结剂92al、 92a2露出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 81P彼此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在光头装置l动作时,在其环境温度处于 高温状态的场合,第一粘结剂91a和第二粘结剂92al、 92a2热膨胀。但是, 由于容易膨胀的未接触的一侧(露出侧)隔着基准面81P位于大致对称的 位置上,朝向相反方向,因此形成彼此干涉而很难膨胀的状况。因此,与 以往的结构相比,半透明反射镜41不容易从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 浮动。因此,半透明反射镜41不容易产生位置偏差,可获得不容易产生光 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半透明反射镜41的固定结构。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 由于第一粘结剂91a的露出侧和第二粘结剂92al、 92a2的露出侧形成为在 大致光轴方向上朝向相反方向,因此还可将光路长度的变化抑制得较小。同样地,如图7所示,第 一粘结部91B和第二粘结部92Bl、 92B2相 对于第二安装部82的基准面82P位于大致对称(相对)的位置上。具体而 言,涂布在第一粘结部91B上的第----粘结剂91b露出的一侧、即不与入射 面411和第二安装部82的基准面82P接触的一侧为图示的大致上侧。与此 相反,涂布在第二粘结部92B1 (92B2)上的第二粘结剂92bl (92b2)露 出的一侧、即不与入射面411和第一端面82A (第二端面82C)接触的一 侧为图示下侧。换言之,第一粘结剂91b露出的一侧和第二粘结剂92bl、 92b2露出的一侧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与第二安装部82抵接的基准面82P 位于大致对称(相对)的位置上。这样,第--粘结剂91b露出的一侧和第二粘结剂92bl、 92b2露出的一 侧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的基准面82P位于大致对称(相对)的位置上。 即,在第一粘结部91B、第二粘结部92B1、 92B2,第一粘结剂91b露出的 一侧和第二粘结剂92bl、 92b2露出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 82P彼此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在光头装置l动作时,在其环境温度处于 高温状态的场合,第一粘结剂91b和第二粘结剂92bl、 92b2热膨胀。但是, 由于容易膨胀的未接触的一侧(露出侧)隔着基准面82P位于大致对称的 位置上,因此形成彼此干涉而很难膨胀的状况。因此,与以往的结构相比,半透明反射镜41不容易从第二安装部82的基准面82P浮动。因此,半透 明反射镜41不容易产生位置偏差,可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 的半透明反射镜41的固定结构。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第一粘结剂 91b的露出侧和第二粘结剂92bl、 92b2的露出侧在大致光轴方向上形成为 朝向相反方向,因此还可将光路长度的变化抑制得较小。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粘结剂91a、91b和第二粘结剂92al、92a2、 92bl、 92b2使用的是固化后硬度不同的粘结剂。具体而言,使用的第一粘 结剂91a、 91b的硬度小于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的硬度。另外,并不局限于此,只要第-一粘结剂91a、 91b的硬度与第二粘结剂 92al、 92a2、 92bl、 92b2的硬度不同即可。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粘结剂91a、 91b为固化后硬度小的一方 的粘结剂,涂布在半透明反射镜41的入射面411与第一、第二安装部81、 82的基准面81P、 82P抵接的面上。由此,可吸收对装置框架6作用的振 动等引起的冲击,从而抑制冲击传递给半透明反射镜41。另一方面,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为固化后硬度大的一 方的粘结剂,涂布在半透明反射镜41的入射面411与第一、第二安装部81、 82抵接的面上。由于,固化后的硬度可抑制或防止第一粘结剂的热膨胀引 起的应变。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粘结剂91a、 91b相对于激光的透射 区域LP被涂布在抵接部T的外侧,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 被涂布在抵接部T的内侧或附近。这样,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被涂布在激光的透射区域LP的附近,为了以不与激光的透射区域LP 干涉的形态进行涂布,可以在半透明反射镜41上涂布的区域变狭窄。由此, 在可确保较大的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的涂布面积的第一粘结部91A、91B 上涂布硬度较小的第一粘结剂91a、 91b,从而使振动等的冲击变得更容易 吸收。与此相对,在涂布面积狭窄的第二粘结部92A、 92B上涂布硬度较 大并具有刚性的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由此,在获得不容 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半透明反射镜41的固定结构的同时,还可利用固化后硬度小的一方的第一粘结剂91a、 91b来吸收对半透明反射镜41作用的 振动等引起的冲击。(本实施形态的主要效果)这样,第一粘结部91A、 91B跨设在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第二 安装部的基准面82P和半透明反射镜41的右侧面415、左侧面416上,且第 二粘结部92A1、 92A2、 92B1、 92B2相对于基准面81P、 82P配置在大致 对称(相对)的位置上。由此,通过在能抑制半透明反射镜41因涂布在第 一粘结部91A、 91B上的第一粘结剂热膨胀而从基准面81P、基准面82P 离开的位置上涂布第二粘结部92Al、 92A2、 92Bl、 92B2的第二粘结剂, 可将半透明反射镜41牢固地固定在基准面81P、 82P上,可获得不容易产 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半透明反射镜41 (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艮口, 在光头装置1动作时,在其环境温度处于高温状态的场合,第一粘结剂91a、 91b和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热膨胀。但是,由于容易膨胀 的未接触的一侧(露出侧)隔着基准面81P、 82P位于大致对称的位置上, 因此形成彼此干涉而很难膨胀的状况。另外,使用的第一粘结剂91a、 91b的硬度小于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的硬度。即,在相对于半透明反射镜41可确保较大的涂布面积 的第一粘结部91A、 91B上涂布硬度较小的第一粘结剂91a、 91b,从而使 振动等的冲击变得容易吸收。与此相反,在涂布面积狭窄的第二粘结部 92A、92B上涂布硬度较大并具有刚性的第二粘结剂92al、92a2、92bl、92b2。 由此,在获得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半透明反射镜41的固定结构 的同时,还可利用固化后硬度较小的第一粘结剂91a、 91b来吸收对半透明反 射镜41作用的振动等引起的冲击。另外,通过将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设置在半透明反射 镜41的角部,能以不与半透明反射镜41的激光透射区域LP干涉的形态涂 布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可确保激光的透射区域LP。 (其它实施形态)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表示了将像半透明反射镜41那样使来自激光光源2的射出光透射的透射型光学元件固定在装置框架6上的固定结构,但本发 明也可在固定像反射镜那样的反射部件等光学元件时的固定结构中使用。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第一或第二粘结剂跨接基准面81P、 82P和 半透明反射镜41的左侧面415及右侧面416地涂布,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 这种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4所示,第一粘结部91A、 91B通过在跨接半透 明反射镜41的左侧面415及右侧面416和第一安装部81的基准面81P、第 二安装部82的基准面82P的位置上沿图中上下方向连续涂布第一粘结剂 91a、91b而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粘结剂910al、 910a2、 910bl、 910b2也可以沿半透明反射镜41的左右侧面415、 416的图 中上下方向非连续地局部涂布。另外,如图IO所示,第一粘结剂911a、911b 也可以用接触半透明反射镜41的与基准面81P、 82P接触的入射面411的 相反一侧的射出面412、并覆盖半透明反射镜41的左右侧面415、 416的形 态涂布。另外,也可以在半透明反射镜41的入射面411与其所接触的基准 面81P、 82P之间夹设第一粘结剂911a、 911b。另外,如图ll所示,例如, 在第一及第二安装部81、 82的高度GD大于半透明反射镜41的高度MD 的场合等,也可以跨接基准面81P、 82P和半透明反射镜41的上表面413 及下表面414地涂布第一粘结剂912c,并涂布第一粘结剂912a、 912b。另外,跨接半透明反射镜41的与基准面81P、 82P接触的面411和基 准面81P、 82P之外的任一面地涂布第一或第二粘结剂即可,例如,如图 12所示,在第一及第二安装部81、 82的高度大于半透明反射镜41的高度 的场合(参照图11)等,也可以跨接半透明反射镜41的与基准面抵接的面 (在此为入射面411)和第一及第二安装部81、 82的相对的端面811、 812 地涂布第二粘结剂920a、 920b。另外,上面对第一粘结剂91a、 91b与第二粘结剂92al、 92a2、 92bl、 92b2为不同硬度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根据光学元件、 固定位置、粘结面积等使用相同硬度的粘结剂。另外,涂布第一、第二粘 结剂的位置、量等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
权利要求
1.一种与被固定部件上形成的基准面抵接并通过粘结剂固定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粘结部,在所述基准面侧跨接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被固定部件地涂布有第一粘结剂;以及第二粘结部,在能抑制所述光学元件因所述第一粘结剂的热膨胀而从所述基准面离开的位置上涂布有第二粘结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和所述第二粘结剂的固化后的硬度不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部跨设在所述基准面和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且所 述第二粘结部跨设在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光学元件的面和所述被固定部 件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涂布在所 述第一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一粘结剂的露出侧和涂布在所述第二粘结部上的所 述第二粘结剂的露出侧相对—f-所述基准面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露出。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是具有针对来自激光光源的射出光的入射面和射出面的半透明反射镜,所述被固定部件是用于固定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是与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入射面和射出面中的 任一方抵接、用于将所述半透明反射镜固定在离开所述激光光源规定光路 长度的位置上的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粘结部跨设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和与该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 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粘结部跨设在与所述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 面和所述框架上,涂布在所述第一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一粘结剂的露出侧和涂布 在所述第二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二粘结剂的露出侧相对—f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露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和所述第二粘结剂的固化后的硬度不同。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结部跨接所述框架的所述基准面和与该基准面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侧面地设成长条状,且所述第二粘结部跨接与所述基准面 抵接的所述半透明反射镜的面和所述框架地设成点状,涂布在设成所述长条状的所述第一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一粘结剂的固化后 的硬度小于涂布在设成点状的所述第二粘结部上的所述第二粘结剂的固化后 的硬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光轴偏差且可靠性高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一种半透明反射镜(41)与在装置框架(6)上形成的基准面(81P、82P)抵接并被粘结剂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有第一粘结部(91A、91B),位于基准面(81P、82P)侧,跨接半透明反射镜(41)和装置框架(6)地涂布有第一粘结剂(91a、91b);以及第二粘结部(92A、92B),在能抑制半透明反射镜(41)因第一粘结剂(91a、91b)的热膨胀而从基准面(81P、82P)离开的位置上涂布有第二粘结剂(92a1、92a2、92b1、92b2)。
文档编号G11B7/135GK101251634SQ20081008106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1日
发明者和出达贵, 春日孝文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