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致动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77720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镜致动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镜致动器,该物镜致动器被装载在从以光盘为代表的信息记录介质 再生信息或向记录介质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的光学头上,用来驱动物镜。
背景技术
数字通用盘(DVD)能够以压縮盘CD的大约6倍的记录密度记录数字信息,因此,作 为可以记录大容量数据的光盘已为公众所知。近年来,随着应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量的增 大,需求容量更大的光盘。为了增大光盘的容量,需要在光盘上记录信息时及再生记录在 光盘上的信息时,通过使照射到光盘的光所形成的光点变小来提高信息的记录密度。通过 使光源的激光为短波长且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NA),可以使光点变小。在DVD中,使 用射出波长为660nm的激光的光源和数值孔径(NA)为0.6的物镜。例如,通过使用射出 波长为405nm的蓝紫色激光的激光器和NA为0.85的物镜,可达到DVD的记录密度的5倍 的记录密度。
然而,在使用蓝紫色激光的短波长的激光来实现高密度的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中,如 果让其具有能与既存的光盘兼容的功能,作为装置的有用性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使得改善 价格性能(cost performance)成为可能。此时,既将物镜的数值孔径提高到0.85又使动作 距离像DVD或CD用的物镜那样长是困难的。为此,在可以进行高密度的记录再生的兼容 型光盘装置中,需要分别设置为记录再生CD或DVD所使用的至少一个物镜和比该物镜更 具有高数值孔径的高密度记录用的物镜。
另一方面,在光盘装置用的物镜致动器中,形成有磁电路,以便可以在聚焦方向及跟 踪方向的两个方向进行驱动,该磁电路起到在聚焦方向将光盘和物镜之间的间隔维持在一 定的间隔,并在跟踪方向使物镜向所希望的轨道位置移动的作用。然而,如上所述,在兼 容使用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光盘的光盘装置中,由于需要分别适应具有不同记录密度 的多个光盘的物镜,因此,物镜致动器必须被做成可将多个物镜装载在可移动部并可以在 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
在对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光盘进行记录再生时,因为记录密度不同导致物镜的动作距离不同,所以可移动部的保持在聚焦状态(kept in focus)的位置被设定在不同位置。
以往技术公开了将多个物镜装载在可移动部上,对应于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三种光盘,保
持在聚焦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02163 号)。
专利文献1中,在可移动部上装载有将激光聚光到蓝光盘(BD)的记录面的第一物镜 和将激光聚光到CD或DVD的记录面的第二物镜,并将对B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时 可移动块在聚焦方向上的中立位置设定在对C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时可移动块在 聚焦方向上的中立位置和对DV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时可移动块在聚焦方向上的 中立位置的之间。
在具有上述以往结构的物镜致动器中,适应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 被设定成比适应B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更靠近盘的位置。 一般来说,BD 的数值孔径(NA)为0.85左右,较大,因此,动作距离(WD)被设定在0.2至0.4mm左 右,非常短。另一方面,CD在最内周数据区域的内侧形成有被称为栈肋(Stack Rib)的 肋。特别是在CD-R或CD-RW中,栈肋的高度按规格被容许最大到0.4mm为止。因此,如 果将适应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设定在比适应B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 可移动部的位置更靠近盘的位置,则在对CD进行记录再生时,从盘表面到可移动部的最 接近盘的部分的距离成为至少在0.2至0.4mm以下。因此,在该位置关系中,桟肋与可移 动部可能会发生接触或碰撞。即,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可移动部和CD的接触或碰撞, 使聚焦不可能,从而不能对CD进行记录再生。
而且,BD及DVD的面振动(surfacesway)按规格被容许到0.3mm为止,而CD的面振 动被容许到0.5mm为止。由此,可移动部的聚焦所需要的可移动范围在CD记录再生时为 最大。因此,如果将可移动范围为最大的CD所对应的聚焦动作位置设定在三种光盘所对 应的聚焦动作位置之中最靠近盘的位置,三种盘总的所需要的可移动范围会因三个可移动 范围的重叠区域减小而变大。因此,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镜致动器,该物镜致动器, 为了实现可以对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兼容型光盘装置,在可移动 部上装载两个物镜,避免可移动部与盘接触或碰撞且装置可以薄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物镜致动器,被装载在使光束聚光到光盘
上的光学头上,包括可移动体,具有在让上述光束聚光到记录密度比DVD高的高密度光
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一物镜、在让上述光束聚光到CD或DVD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
二物镜、保持两个物镜的透镜支架;底座;以及支撑部件,支撑上述可移动体使其相对上 述底座可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其中,假设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高密度光盘而处于 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
Dl,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 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2,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 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3,它们之间
满足以下关系式(1):
D1<D2<D3 ……(1)。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物镜致动器,被装载在使光束聚光到光盘上的光学头上, 包括可移动体,具有在让上述光束聚光到利用蓝紫色激光、基材厚度约为O.lmm且记录 密度比DVD高的第一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一物镜、在利用蓝紫色激光,让上 述光束聚光到CD的记录面、DVD的记录面、或基材厚度约为0.6mm且记录密度比DVD高 的第二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二物镜、保持两个物镜的透镜支架;底座;以及
支撑部件,支撑上述可移动体使其相对上述底座上可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其中, 假设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一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
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1,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CD而处于保持 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2, 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 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3,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二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 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4,它们 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2):
D1<D2<D3 —D4……(2)。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 (a)是用于说明适应B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b)是用于 说明适应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c)是用于说明适应DVD的保持 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适应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和栈肋的位置之间的关
系的图。 .
图4是表示适应BD、 CD及DVD的可移动范围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6 (a)是用于说明适应B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b)是用于 说明适应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c)是用于说明适应HDDVD的 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d)是用于说明适应DV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 可移动部的位置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适应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的位置和栈肋的位置之间的关 系的图。
图8是表示适应BD、 CD、 HDDVD及DVD的可移动范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物镜致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 (a)至(c)是表示在本 第一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中,适应BD、 DVD或CD的在聚焦动作状态中的可移动部的位置 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适应CD的在聚焦动作状态中的可移动部和栈肋之间的位置关系的 图,图4是用于说明适应BD、 DVD、 CD的可移动范围的图。
在图1中,箭头F表示聚焦方向,箭头T表示跟踪方向,箭头Y表示光盘(未图示)的 切线方向。上述聚焦方向F、跟踪方向T和切线方向Y相互垂直,并各自具有相当于三维的 垂直坐标的各坐标轴方向的方向。
本第一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包括由被成形的树脂构成的透镜支架3。在该透镜支架3上 装载有对CD类或DVD类的光盘进行记录再生时所使用的物镜2、以及利用蓝紫色半导体激 光对基材厚度约为0.1mm且密度比DVD类的光盘高的高密度光盘、例如蓝光盘(BD)进 行记录再生时所使用的物镜l。物镜1和物镜2在切线方向Y相互邻接而配置。
在透镜支架3上安装有作为用于给后述的可移动部施加聚焦方向的驱动力的聚焦方向 驱动部的聚焦线圈、和作为用于给可移动部施加跟踪方向的驱动力的跟踪方向驱动部的聚 焦线圈。配设有四个聚焦线圈,但在图3中只图示两个,并对其标注符号4a及4b。聚焦线
圈4a、 4b沿跟踪方向排列配置。其它的两个配置在图3的背面,被配置成在切线方向Y上 与聚焦线圈4a、 4b相对而置,另一方面,配设有两个跟踪线圈,但在图3中只表示其中一 个并标注符号5a。跟踪线圈5a配置在聚焦线圈4a、 4b之间,而另一个跟踪线圈被配置成在 切线方向与该跟踪线圈5a相对而置。
聚焦线圈4a与配置在该聚焦线圈4a的切线方向Y的聚焦线圈相互连接,其两端子被连 接在一方的端子板8上。该端子板8通过金属线9及基板13而被接线到控制电路(未图示)。 另一方面,聚焦线圈4b与配置在该聚焦线圈4b的切线方向Y的聚焦线圈相互连接,并被连 接到与上述端子板8不同的端子板8上。该端子板8通过与上述金属线9不同的金属线9及基 板13而被接线到上述控制电路。两个端子板8在跟踪方向T相互分离而配设。
而且,跟踪线圈5a及跟踪线圈相互串接接线(link together in series),并通过端子板 8、金属线9及基板13而被接线到上述控制电路(未图示)。
物镜致动器包括底座ll。在底座ll上固定有轭(Yoke) 10、悬式支架(Sus-Holder) 12及基板13。设置两个轭IO,这些轭10在切线方向Y留出间隔而配设。
其中一个轭10固定有第一磁体6,另一个轭10固定有第二磁体7。这些磁体6、 7都被多 极着磁,磁体6、 7被分成多个区域,以便与聚焦线圈4a、 4b及跟踪线圈5a相对应。
金属线9的基端侧的端部贯通悬式支架12被固定在基板13上。金属线9由铍铜、磷青铜 等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由具有圆形、大体上的多角形、椭圆形等剖面形状的线材或棒材形 成。金属线9的顶端部被固定在端子板8上。金属线9作为支撑后述的可移动部使其相对底 座ll可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的支撑部件而发挥作用。金属线9的顶端部成为可移动 部的支撑中心,该支撑中心被设定为与可移动部的重心基本上一致。可移动部包括 DVD/CD用的物镜2、 BD用的物镜1、透镜支架3、四个聚焦线圈、两个跟踪线圈。
物镜2及物镜1沿着切线方向Y排列在透镜支架3上。物镜2被设置在比金属线9的支撑 中心更靠金属线9的基端侧,而且,物镜1被设置在比金属线9的支撑中心更靠金属线9的顶 端侧。
透镜支架3在装载有物镜2的部分形成球面状的凹面部(图示省略)。另一方面,物镜 2与具有球面状的凸面部(图示省略)的斜动支架14组装在一起,这些部件作为一个单元 而构成。并且,斜动支架14的凸面部被设置在透镜支架3的凹面部之上。因此,通过使透 镜支架3的球面状凹面部和斜动支架14的球面状凸面部接触滑动,物镜2的角度可以独立地 得以调整。
物镜1被配置在比物镜2稍微靠近盘的位置。并且,透镜支架3具有位于比物镜1更靠近
盘的位置的部位。在该靠近部位设置有冲突防止部3b。即,冲突防止部3b被设定在可移动 部上最靠近光盘的位置。冲突防止部3b与物镜l及物镜2邻接而设置在透镜支架3上。
冲突防止部3b在冲突防止部主体的上面涂敷由聚氨基甲酸酯类的树脂构成的冲突防 止材料。冲突防止部3b是为了防止物镜l及物镜2与光盘(未图示)直接接触k碰撞而设置 的。
其次,参照图2 (a)至(c),就适应BD、 DVD及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部 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2 (a)所示,在透过物镜1的光束聚光到BD15的记录面时,将保持在聚焦状态的 BD15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设为Dl。
如图2 (b)所示,在透过物镜2的光束聚光到CD16的记录面时,将保持在聚焦状态的 CD16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设为D2。
如图2 (c)所示,在透过物镜2的光束聚光到DVD17的记录面时,将保持在聚焦状态 的DVD17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设为D3。
Dl、 D2、 D3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
DI<D2<D3 ...... (1)。
例如,Dl=0.25mm, D2 = 0.54mm, D3 = 0.80mm。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物镜致动器中,参照图3就适应CD16的聚焦动作状态中的可移动部 和栈肋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图3中,符号16是由CD-R或CD-RW构成的光盘。该 光盘包括圆板状的盘主体16b和从盘主体16b突出而形成的栈肋16a。栈肋16a配设在盘主 体16b中所设的记录区域的内侧。栈肋16a从盘主体16b突出的高度设为H2。
当光束在盘主体16b的记录区域上聚焦时,盘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 距离D2如上所述例如为0.54mm。即使假设栈肋16a的高度H2为按规格被容许的最大值 0.4mm,也由于距离D2为其以上的值,所以,栈肋16a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不会接 触或碰撞。
其次,使用图4对使光束聚光到BD15、 DVD17或CD16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 的可移动范围进行说明。
在图4中,范围S1表示记录或再生BD15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 范围S2表示记录或再生CD16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范围S3表示记 录或再生DVD17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而且,范围St表示可移动部 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总的可移动范围。换句话说,无论记录或再生哪一个光盘,可移动部的最靠近盘侧的部位都在该范围内St移动。这些可移动范围S1、 S2、 S3、 St都表示可移
动部的最靠近盘侧的部位可以移动的范围。
可移动范围S1、 S2、 S3的中心位置分别基于上述D1、 D2、 D3而设定。艮卩,适应BD15 的可移动范围S1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BD15的盘表面偏离距离D1的位置。并且,适应 CD16的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CD16的盘表面偏离距离D2的位置。适应 DVD17的可移动范围S3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DVD17的盘表面偏离距离D3的位置。
对于各光盘,所要求的可移动部的可移动范围通过估计盘面振动的量和装配误差等机 器误差而被设定。即,可以设定如下所述的可移动范围。
可移动范围S1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BD15的面振动量);
可移动范围S2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CD16的面振动量);
可移动范围S3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DVD17的面振动量)。
在此,对于机器误差,因为是组装在一个光盘装置及一个光学头装置中的物镜致动器, 所以,对任何一个光盘来说都可预料为相同值。另一方面,面振动的量根据光盘的种类会 有所不同。艮卩,BD15及DVD17的面振动量按规格被容许到0.3imn为止,而CD16的面振 动量按规格被容许到0.5mm为止。而且,关于CD16,在市场上存在很多超过规格的面振 动量约为0.7mm的CD。为此,对于面振动量,必须预料到CD16会比BD15及DVD17有更 大的值。因此,可移动部的聚焦方向所需要的可移动范围最好设为S1^S3〈S2,最好使 适应CD16的可移动部的可移动范围比适应其它两种盘的可移动范围都大。如果从上述的 面振动量求出可移动范围S2和可移动范围S1、 S3之差,贝ij:
S2—S1=(1.0 1.4)—0.3X2=0.4 0.8;
S2—S3=(1.0 1.4)—0.3X2=0.4 0.8。
另一方面,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和可移动范围S1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距离 D2和距离D1之差Z1,而且,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和可移动范围S3的中心位置之间的 距离等于距离D3和距离D2之差Z2。由此,
Z1=(S2—Sl) /2二0.2 0.4;
Z2=(S2—S3) /2=0.2 0.4。
此时,由于在可移动范围S2中大体上包含可移动范围S1及可移动范围S3,因此,总 的可移动范围St达到最小。而且,由于可以避免超过需要来限制Z1的值,所以可以在使可 移动范围St最小的条件的范围内使Zl最大。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因为将适应各光盘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心位置设定成满足DKD2〈D3,所以,可以设定D2大于0.4mm,其结果能够避免在适应CD-R或 CD-RW的聚焦状态下,可移动部和栈肋的接触或碰撞。
而且,由于将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范围为最大的CD16所适应的可移动范围的中 心位置设定在适应三种光盘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心位置中的中间,因此三个可移动范围的重 叠区域增多。由此,可以抑制总的所需要的可移动范围St增大。
因此,由于可移动部和CD16的接触或碰撞而导致不能聚焦、从而不能对CD16进行记 录再生这样的问题得以解决,为实现可以对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 兼容型光盘装置作出贡献,并且,通过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而使光盘装置的薄型化成为可 能。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Zl及Z2的值设定为0.2至0.4mm,配合实际的面振动 量的差异来设定可移动范围的重叠区域,从而可以可靠地减小总的可移动范围St。 另外,物镜致动器也可以用于再生专用机。 在此,对本第一实施例的概要进行以下说明。
(1) 如上所述,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如果将高密度光盘保持在聚焦状态的情况与CD 保持在聚焦状态的情况进行比较,CD保持在聚焦状态时可移动体离开盘。由此,既可以 维持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生性能,又可以降低在对具有栈肋的CD进行记录再生时可移动 体与盘接触或碰撞的可能性。而且,由于适应可移动范围较大的C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 可移动体位置,位于其它的两个盘的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体位置的之间,因此,可以 使这些可移动范围的重叠区域增大。从而可以抑制作为总的可移动范围的范围增大,由此, 能够实现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
(2) 上述可移动体包括具有比上述第一物镜及上述第二物镜更靠近光盘的部位的冲 突防止部,上述距离D1是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 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2是在使光束聚光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 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3是在使光束聚光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 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由此,即使盘与冲突防止部发生接触或碰撞,也可以避免 盘与第一或第二物镜接触或碰撞。从而能够防止物镜的损伤于未然。
(3) 上述第一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85,具有使波长为405nm的激光收束到上述高密 度光盘的记录面的特性。
(4) 上述距离D2大于0.4mm。因此,在第二物镜对应CD-R或CD-RW保持在聚焦状 态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可移动体与盘发生接触或碰撞。
(5)上述距离D2和上述距离Dl之差以及上述距离D3和上述距离D2之差都在0.2mm 以上0.4mm以下。
CD的面振动允许规格值为0.5mm,而DVD的规格值为0.3mm。另一方面,实际上在 市场出售的CD中,也有面振动量为0.7mm的CD。而且,即使在高密度光盘中,面振动量 被设定在0.3mm以下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此,如果将(D2—D1)的值以及(D3—D2) 的值分别设定为0.2至0.4mm,则即使面振动量根据盘的种类而有差异,也可以将可移动 体设定在适应其差异的位置。因此,在此例中,由于可移动体的可移动范围按照实际的面 振动量的差异来设定,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可移动范围的重叠范围,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 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
(第二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的立体图,图6 (a)至(d)是表示在本实施例的 物镜致动器中,适应BD、 DVD、 CD或HDDVD的聚焦动作状态中的可移动部的位置的示 意图,图7是表示适应CD的聚焦动作状态中的可移动部和栈肋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适应BD、 DVD、 CD、 HDDVD的可移动范围的示意图。
另外,基材厚度约为0.6mm且记录密度比DVD高的第二高密度光盘是例如HDDVD。 而且,第一高密度光盘例如像BD等是基材厚度约为0.1mm且密度比DVD类的光盘高的高 密度光盘。
在图5中,与图l的不同之处在于,DVD/CD用的物镜为物镜22,该物镜22是利用蓝紫 色激光、让上述光束聚光到CD的记录面、DVD的记录面或基材厚度约为0.6mm且记录密 度比DVD高的第二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二物镜。另外,对与图l相同的构成 要素标注了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其次,参照图6 (a)至(d),就适应BD、 DVD、 CD及HDDVD的保持在聚焦状态 的可移动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6 (a)所示,在透过物镜1的光束聚光到BD15的记录面的情况下,将保持在聚焦 状态的BD15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设为Dl。
如图6 (b)所示,在透过物镜22的光束聚光到CD16的记录面的情况下,将保持在聚 焦状态的CD16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设为D2。
如图6 (c)所示,在透过物镜22的光束聚光到HDDVD18的记录面的情况下,将保持
在聚焦状态的HDDVD18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设为D4。
如图6 (d)所示,在透过物镜22的光束聚光到DVD17的记录面的情况下,将保持在
聚焦状态的DVD17的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止部3b之间的距离为D3。 Dl、 D2、 D3、 D4满足以下的关系式(2): D1<D2<D4ND3 ...... (2)。
例如,Dl = 0.25mm, D2 = 0.54mm, D3=0.80mm, D4=0.72mm。
在此,虽然在DVD17上聚光时和在HDDVD18上聚光时透过的光束的波长不同,但是, 因为两种盘的基材厚度相同,数值孔径为0.65基本上相同,所以,D3 —D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物镜致动器中,参照图7就适应CD16的聚焦动作状态中的可移动部 和栈肋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图7中,与图2(应为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用物镜22取代 了物镜2。另外,对与图l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了同一符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光束在盘主体16b的记录区域聚焦时,盘表面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 止部3b之间的距离D2也如上所述例如为0.54mm。即使假设栈肋16a的高度H2为按规定被 容许的最大值0.4mm,也由于距离D2为其以上的值,所以,栈肋16a和可移动部的冲突防 止部3b不会接触或碰撞。
其次,使用图8对使光束聚光到BD15、 DVD17、 CD16或HDDVD18时可移动部所要 求的聚焦方向的可动范围进行说明。
在图8中,范围S1表示记录或再生BD15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 范围S2表示记录或再生CD16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范围S3表示记 录或再生DVD17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范围S4表示记录或再生 HDDVD18时可移动部所要求的聚焦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而且,范围St表示可移动部所要 求的聚焦方向的总的可动范围。换句话说,无论记录或再生哪一个光盘,可移动部的最靠 近盘侧的部位都在该范围内St移动。这些可移动范围S1、 S2、 S3、 S4、 St都表示可移动 部的最靠近盘侧的部位可以移动的范围。
可移动范围S1、 S2、 S3、 S4的中心位置分别基于上述D1、 D2、 D3、 D4而设定。艮P, 适应BD15的可移动范围S1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BD15的盘表面偏离距离D1的位置。并 且,适应CD16的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CD16的盘表面偏离距离D2的位置。 适应DVD17的可移动范围S3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DVD17的盘表面偏离距离D3的位置。 而适应HDDVD18的可移动范围S4的中心位置被设定在从HDDVD18的盘表面偏离距离 D4的位置。
对于各光盘,所要求的可移动部的可移动范围通过估计盘面振动的量和装配误差等机 器误差而被设定。即,可以设定如下所述的可移动范围。
可移动范围S1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BD15的面振动量); 可移动范围S2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CD16的面振动量); 可移动范围S3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DVD17的面振动量); 可移动范围S4二 (装置的机器误差)+ (HDDVD18的面振动量)。 在此,对于机器误差,因为是组装在一个光盘装置及一个光学头装置中的物镜致动器, 所以,对任何一个光盘来说都可预料为相同值。另一方面,面振动的量根据光盘的种类会 有所不同。g卩,BD15、 DVD17及HDDVD18的面振动量按规格被容许到0.3mm为止,而 CD16的面振动量按规格被容许到0.5mm为止。而且,关于CD16,在市场上存在很多超过 规格的面振动量约为0.7mm的CD。为此,对于面振动量,必须预料到CD16会比BD15、 DVD17及HDDVD18有更大的值。因此,可移动部的聚焦方向所需要的可移动范围最好设 为S1-S3 —S4〈S2,最好使适应CD16的可移动部的可移动范围比适应其它三种盘的可移 动范围都大。如果从上述的面振动量求出可移动范围S2和可移动范围S1、 S3、 S4之差, 则
S2_S1 = (1.0 1.4)—0.3X2=0.4 0.8, S2—S3 = (1.0 1.4)—0.3X2=0.4 0.8, S2—S4=(1.0 1.4)—0.3X2=0.4 0.8。
另一方面,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和可移动范围S1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距离 D2和距离D1之差Z1,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和可移动范围S3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等 于距离D3和距离D2之差Z2,可移动范围S2的中心位置和可移动范围S4的中心位置之间的 距离等于距离D4和距离D2之差Z3。由此,
Z1 = (S2—Sl) /2=0.2 0.4,
Z2 = (S2 —S3) /2=0.2 0.4,
Z3=(S2—S4) /2=0.2 0.4,
Z2 —Z3。
此时,由于在可移动范围S2中大体包含可移动范围S1、可移动范围S3及可移动范围 S4,因此总的可移动范围St达到最小。而且,由于可以避免超过需要来限制Z1的值,因而 可以在使可移动范围St最小的条件的范围内使Zl最大。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因为将适应各光盘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心位置设定成满足DKD2〈D4 —D3,所以,可以设定D2大于0.4mm,其结果能够避免在适应CD-R 或CD-RW的聚焦状态下,可移动部和栈肋的接触或碰撞。
而且,由于将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范围为最大的CD16所对应的可移动范围的中 心位置设定在三种光盘所对应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心位置中的中间,因此四个可移动范围的 重叠区域增多。从而可以抑制作为总的所需要的可移动范围St增大。
因此,由于可移动部和CD16的接触或碰撞而导致不能聚焦、从而不能对CD16进行记 录再生这样的问题得以解决,为实现可以对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 兼容型光盘装置作出贡献,并且通过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而使光盘装置的薄型化成为可 能。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Z1、 Z2及Z3的值设定为0.2至0.4m迈,配合实际的面 振动量的差异来设定可移动范围的重叠区域,从而可以可靠地减小总的可移动范围St。 另外,物镜致动器也可以用于再生专用机。 在此,对本第二实施例的概要进行以下说明。
(6) 如上所述,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如果将第一高密度光盘保持在聚焦状态的情况 与CD保持在聚焦状态的情况进行比较,CD保持在聚焦状态时可移动体离开盘。由此,既 可以维持第一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生性能,又可以降低在对具有栈肋的CD进行记录再生 时可移动体与盘接触或碰撞的可能性。而且,由于适应可移动范围较大的CD的保持在聚 焦状态的可移动体位置位于其它的三个盘保持在聚焦状态的可移动体位置的之间,可以使 这些可移动范围的重叠区域增大。因此,可以抑制作为总的可移动范围的范围增大,由此, 能够实现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
(7) 上述可移动体包括具有比上述第一物镜及上述第二物镜更靠近光盘的部位的冲 突防止部,上述距离D1是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一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 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2是在使光束聚光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 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3是在使光束聚光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 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4是在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二高密度光盘而处 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由此,即使盘与冲突防止部发生接触 或碰撞,也可以避免盘与第一或第二物镜接触或碰撞。从而能够防止物镜的损伤于未然。
(8) 上述第一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85,具有使波长为405nm的激光收束到上述第一 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的特性,上述第二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65,具有使波长为405nm的激 光收束到上述第二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的特性。(9) 上述距离D2大于0.4mm。因此,在第二物镜对应CD-R或CD-RW保持在聚焦状 态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可移动体与盘发生接触或碰撞。
(10) 上述距离D2和上述距离D1之差、上述距离D3和上述距离D2之差以及上述距 离D4和上述距离D2之差都在0.2mm以上0.4mm以下。
CD的面振动允许规格值为0.5mm,而DVD的规格值为0.3mm。另一方面,实际上在 市场出售的CD中,也有面振动量为0.7mm的CD。而且,即使在第一高密度光盘中,面振 动量被设定在0.3mm以下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此,如果将(D2—D1)的值、(D3—D2) 的值以及(D4—D2)的值分别设定为0.2至0.4mm,则即使面振动量根据盘的种类而有差 异,也可以将可移动体设定在与其差异相适应的位置。因此,在此例中,由于可移动体的 可移动范围按照实际的面振动量的差异来设定,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可移动范围的重叠范 围,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物镜致动器的薄型化。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对于为了实现可以对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兼容型光 盘装置而在透镜支架上装载两个物镜的物镜致动器极为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物镜致动器,被装载在使光束聚光到光盘上的光学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体,具有在让上述光束聚光到记录密度比DVD高的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一物镜、在让上述光束聚光到CD或DVD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二物镜、保持两个物镜的透镜支架;底座;支撑部件,支撑上述可移动体使其相对上述底座可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其中,假设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1;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2;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3,它们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1)D1<D2<D3……(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移动体,包括具有比上述第一物镜及上述第二物镜更靠近光盘的部位的冲突防 止部,上述距离D1,是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2,是在使光束聚光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 的距离,上述距离D3,是在使光束聚光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 位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物镜,其数值孔径 为0.85,具有使波长为405nm的激光收束到上述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的特性。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距离D2大于 0.4mm。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距离D2和上述 距离Dl之差以及上述距离D3和上述距离D2之差都在0.2mm以上0.4mm以下。
6. —种物镜致动器,被装载在使光束聚光到光盘上的光学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体,具有在让上述光束聚光到利用蓝紫色激光、基材厚度约为O.lmm且记录密度比DVD高的第一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一物镜;在利用蓝紫色激光、让上述 光束聚光到CD的记录面、DVD的记录面、或基材厚度约为0.6mm且记录密度比DVD高的 第二高密度光盘的记录面时所使用的第二物镜;保持两个物镜的透镜支架; 底座;支撑部件,支撑上述可移动体使其相对上述底座可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其中, 假设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一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 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1;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2;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3;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二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4,它们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2): D1<D2<D3 —D4……(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移动体,包括具有比上述第一物镜及上述第二物镜更靠近光盘的部位的冲突防 止部,上述距离D1,是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一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 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2,是在使光束聚光到C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 的距离,上述距离D3,是在使光束聚光到DVD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 位的距离,上述距离D4,是在使光束聚光到上述第二高密度光盘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从盘表面到上述部位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物镜,其数值孔径为0.85,具有使波长为405mn的激光收束到上述第一高密 度光盘的记录面的特性,上述第二物镜,其数值孔径为0.65,具有使波长为405mn的激光收束到上述第二高密 度光盘的记录面的特性。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距离D2大于 0.4mm。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距离D2和上 述距离D1之差、上述距离D3和上述距离D2之差以及上述距离D4和上述距离D2之差都在 0.2mm以上0.4mm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致动器,该物镜致动器在可移动体上装载两个物镜,避免可移动体与盘发生接触或碰撞且装置可以薄型化。假设在使光束聚光到高密度光盘(15)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1,在使光束聚光到CD(16)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2,在使光束聚光到DVD(17)而处于保持在聚焦状态下时,盘表面和上述可移动体的位于最靠近盘的位置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D3,它们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1)D1<D2<D3……(1)。
文档编号G11B7/12GK101346761SQ20068004905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佐野晃正, 和田秀彦, 松崎圭一, 田中俊靖, 若林宽尔, 金马庆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