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阻式防盗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防盗器,尤其电阻式感应头,无法完整拆离被保护 物体,防盗可靠性极高。
技术背景
现有的物品防盗器如开关式防盗器、压力式防盗器、无线防盗器都是将防盗 器感应头或防盗器的一部分粘贴在被保护物上进行防盗,只要不改变其防盗状 态将其完整地与被保护物分离,防盗器即失去作用。所以现有的物品防盗器存 在许多漏洞,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则克服了现有的物品防盗器漏洞较多、可靠性较低的缺点,电阻 式感应头一旦安装好,就无法从被保护物体完整拆离,防盗可靠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阻式防盗器主要由电阻 式感应头和主机组成,电阻式感应头主要由电阻膜和两个导电触点组成。两个 导电触点与电阻膜接触,形成电阻的两个引脚,引脚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形成 回路,主机通过检测阻值的变化,判断物品是否被盗。
设防时,首先用强力胶将电阻膜贴在被保护物品上,两个导电触点放在电阻 膜上,再覆上双面胶,最后在双面胶上粘贴感应头外壳。由于所选用的电阻膜 较薄、强度较小,无法将用强力胶粘贴的电阻膜从被保护物品上完整地剥离, 所以要从物品上将其完整地移去,并且保持电阻不变,几乎不可能。由于两个 导电触点的安装距离是随机的,盗贼无从知道其阻值,因而想用其他电路取代 也是不可能的,因而防盗非常可靠。
另外,电阻式防盗器与无线防盗器子机结合成新型子机,无线防盗器也可成为新型无线防盗器——电阻式无线防盗器,防盗性能将大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l.主机,2.导线,3.感应头外壳,4.双面胶,5.导电触点,6.电阻 膜,7.被保护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感应头包含带有导线2的导电触点5、感应头外壳3、双面胶4和 电阻膜6。两个导电触点5与电阻膜6接触,形成电阻的两个引脚,引脚通过两 条导线2与主机1相连形成回路,主机通过检测两个导电触点5与电阻膜6之 间阻值的变化,判断物品是否被盗。
设防时,首先用强力胶将电阻膜6粘贴在被保护物品7上,电阻膜6—经粘 上就不能再完整地撕下,带有导线2的两个导电触点5间隔一定距离放在电阻 膜6上,再覆上双面胶4,最后在双面胶上粘贴感应头外壳3,这时,两个导电 触点5之间阻值已经确定。正常时阻值不变,当感应头遭到破坏时,电阻膜6 被拉伸或断裂,或者两个导电触点5位置发生变化,两个导电触点5之间阻值 发生变化。注意导线2要固定在感应头外壳3上,以免轻轻一碰阻值就发生变 化。
感应头也可以预先做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将带有导线2固定在感应头外壳3 上,与导线2连接的导电触点5穿过双面胶4,双面胶4 一面贴在感应头外壳3 上,另一面贴导电触点5,在两个导电触点5之间贴上电阻膜6,最后在电阻膜 6上盖上保护膜。设防时,揭开保护膜,首先用强力胶涂在电阻膜6上,再将感 应头粘贴在被保护物品7上即可。感应头需粘贴在被保护物品上, 一般用较厚(3mm左右)的具有弹性的粘性 较好的双面胶,面积有5 20平方厘米己可以粘贴牢靠,即感应头的大小可以依 此而定,电阻膜6—般比双面胶4小,小至可以放下两个导电触点5大一点即 可;导电触点要尽量薄,以免影响感应头与被保护物品的粘贴,也可以直接用 去除绝缘部分的导线头作为导电触点。
电阻膜6 (也叫导电膜) 一般选用较薄、强度较小的,用强力胶粘贴在被保 护物品上将无法完整地剥离,其阻值没有限制,只要使用方便,便于主机检测 即可。强力胶可选502胶水。所以要从被保护物品7上将感应头完整地移去, 并且保持两个导电触点5之间电阻值不变,几乎不可能。由于两个导电触点5 的安装距离是随机的,盗贼无从知道其阻值,因而想用其他电路取代也是不可 能的,因而电阻式防盗器几乎没有漏洞,防盗非常可靠。
权利要求1.电阻式防盗器主要由电阻式感应头和主机组成,其特征是电阻式感应头主要由电阻膜和两个导电触点组成,两个导电触点与电阻膜接触,形成电阻的两个引脚,引脚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形成回路,主机通过检测阻值的变化,判断物品是否被盗。
专利摘要电阻式防盗器主要由电阻式感应头和主机组成,电阻式感应头主要由电阻膜和两个导电触点组成。两个导电触点与电阻膜接触,形成电阻的两个引脚,引脚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形成回路,主机通过检测阻值的变化,判断物品是否被盗。设防时,首先用强力胶将电阻膜贴在被保护物品上,两个导电触点放在电阻膜上,再覆上双面胶,最后在双面胶上粘贴感应头外壳。选用的电阻膜较薄、强度较小,无法将用强力胶粘贴的电阻膜从被保护物品上完整地剥离,所以要从物品上将其完整地移去,并且保持电阻不变,几乎不可能。由于两个导电触点的安装距离是随机的,盗贼无从知道其阻值,因而想用其他电路取代也是不可能的,因而防盗非常可靠。
文档编号G08B13/22GK201359754SQ20092000505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2日
发明者戴鹏辉 申请人:戴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