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53985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该引线电极用于将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其中,形成在基板上的引线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并且在所述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以形成所述引线电极。
【专利说明】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
[0001]本案为分案申请,其母案为于2013年2月28日提交的题为《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的申请号为201280002663.6的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引线电极包括弯曲部或者精细突起。
【背景技术】
[0003]一般而言,触摸屏板是一种输入装置,它允许用户利用手或者物体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上选择指令内容从而输入命令。
[0004]为此,将触摸屏板设置到图像显示装置的正面,其中,触摸屏板将与用户的手或物体直接接触的接触位置转换成电信号。因而,可以将在接触位置所选的指令内容接受为输入信号。
[0005]触摸屏板可以替代单独的输入装置(例如键盘和鼠标),这些单独的输入装置与图像显示装置连接的同时进行工作,因此,触摸屏板的应用领域在逐渐拓宽。
[0006]触摸屏板的实现方法可以分为电阻型、电容型和电磁型。在上述类型中,两个最典型的类型是电阻型和电容型。
[0007]电阻型触摸屏板由布设了透明电极的两个基板形成。当利用手指或笔接触(或按压)电阻型触摸屏板时,在触摸点处两个基板的对应部分相互附着,由此检测到触摸位置。但是,由于难以操作以及触摸位置的检测不准确等缺点之故,电阻型的应用领域已经减少了。
[0008]对于电容型来说,当人手或物体在其上接触时,信号感测图形感测相对于其他信号感测图形或接地电极的电容的变化,由此将接触位置转换成电信号。也就是说,它利用了人体静电的感测原理。这种电容型触摸屏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良好的传输性和快速的响应时间。最近,电容型触摸屏板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9]就电容型触摸屏板而言,用于感测触摸位置(例如,用户手指所触及的位置)的信号感测图形占据了大部分屏幕;用于将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以驱动具有所述触摸屏板的电子设备的引线电极则位于屏幕的边缘。
[0010]然而,相关领域中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具有下述问题,这些问题将参考图1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相关领域中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
[0011]如图1所示,相关领域中的触摸屏板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信号的信号感测图形1、2以及用于将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的引线电极10、30和50,其中,信号感测图形I和2设置于基板100的中央。更详细地说,引线电极由与信号感测图形I和2连接的接触部10、与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50、以及用于使接触部10和键合部50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30形成。所述引线电极能够通过在基板100内形成沟槽并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来传输电信号。
[0012]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基板100内形成沟槽,利用形状与所述沟槽对应的压花模具实施脱模过程。在相关领域的情形中,引线电极的信号传输部30设有弯折部11。另外,为进行所述脱模过程,在所述压花模具内提供与所述弯折部11对应的压花部。所述模具的该压花部在脱模过程中可能会断裂。
[0013]另外,由于引线电极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填充简单形状的沟槽而形成,因而在触摸屏板的制造过程中,所填充的导电材料可能容易发生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由信号感测图形I和2感测的触摸信号将不会被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

【发明内容】

[0014]技术问题
[0015]因此,本发明是在考虑上述问题的情况下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该引线电极避免了压花模具因脱模过程而断裂,并且在利用刮刀向沟槽填充导电材料时获得了填充稳定性,其中,所述压花模具用于在触摸屏板的基板上的所沉积的树脂层内为所述引线电极形成沟槽。
[00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电极,其包括多个精细突起,以避免导电材料与用于形成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的基板沟槽分离。
[0017]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随后的说明中加以阐述,部分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检验下文以后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对本发明的实践中习知。
[0018]技术方案
[0019]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与本发明的目的一致,如文中所体现和宽泛地描述的,提供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其用于将所述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所述弓I线电极形成在基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
[0020]所述弓I线电极可以包括所述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
[0021 ] 可以在所述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从而避免导电材料与沟槽分离。
[0022]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可以突出,以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0023]所述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可以包括与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电连接的接触部、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以及用于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键合部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所述弯曲部。
[0024]这里,所述键合部的线宽可以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线宽。
[0025]所述接触部、键合部和信号传输部可以通过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沟槽以及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而形成。
[0026]所述多个精细突起可以形成在所述接触部、键合部和信号传输部的至少一个沟槽的内表面上,从而避免导电材料与沟槽分离。
[0027]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以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0028]所述键合部的沟槽内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可以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沟槽内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
[002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其用于将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所述引线电极包括在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其中,在所述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
[0030]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可以突出,以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0031]另外,所述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可以包括:与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电连接的接触部;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所述键合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精细突起;以及用于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键合部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精细突起。
[0032]所述键合部的线宽可以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线宽,所述键合部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可以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
[0033]有益效果
[0034]根据本发明,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以替代相关领域中的弯折部,从而避免压花模具在成型过程中断裂,其中,压花模具用于在触摸屏板的基板上所形成的树脂层上形成沟槽图形。根据本发明,利用刮刀能够向沟槽稳定而牢固地填充导电材料,因为本发明的引线电极没有弯折部。
[0035]此外,所述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多个精细突起,从而避免基板上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与沟槽分离。因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将触摸屏板感测到的信号无误地传输至具有触摸屏板的电子装置的外部驱动电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
[0037]图2到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
[0038]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
[0039]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引线电极的布置实例。
[0040]图8示出了引线电极中的导电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1]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述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在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如果提及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连接,那么应当理解为所述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相互直接接触,或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结构之间插入有第三结构。只要可能,在所有的附图中都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这里,参考附图要描述和说明的本发明的结构和效果可以是至少一个实施例,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主要结构和效果不限于下述说明。
[0042]首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将描述如下。
[0043]图2到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
[0044]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形成在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基板100是指具有板或膜形式的基础构件,它可以由各种材料形成,不受限制,例如透明材料、玻璃材料、塑料材料等。
[0045]所述引线电极包括与信号感测图形I电连接的接触部10 ;用于将信号感测图形I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的键合部50 ;以及用于使接触部10和键合部50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30。[0046]接触部10是与信号感测图形I的一端接触的焊盘,其中,接触部10由能够实现电信号传输的导电材料形成。
[0047]键合部50形成在基板100的端部上,以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键合部50的线宽可以大于信号传输部30的线宽。提供这一结构以便将设计为与键合部50连接的对应连接装置(未示出)稳定地连接至键合部50。所述连接装置(未示出)设有对应于键合部50的导电连接线。当所述导电连接线和键合部50与信号传输部30的细小线宽相比具有稍大的线宽时,能够实现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0048]信号传输部30是用于连接前述接触部10和键合部50的线,其中,信号传输部30由能够在接触部10和键合部50之间实现电信号传输的导电材料形成。信号传输部30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12。弯曲部12通过使信号传输部30渐缓弯曲而形成。在弯曲部12处信号传输部30的曲率可以自由改变。
[0049]将参考图3和图4说明在信号传输部30中形成弯曲部12的理由。通过在基板100上形成树脂层90、在树脂层90上形成沟槽92以及用导电材料93填充沟槽92形成包括接触部10、信号传输部30和键合部50的引线电极。因此,在基板100上的树脂层90内形成沟槽92,在沟槽92内将形成引线电极。为了形成沟槽92,使用形状与沟槽92对应的压花模具80。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具有细线的压花模具,以便在树脂层90上形成沟槽92,在沟槽92内将形成由细线构成的信号传输部30。然而,在相关领域中,由于信号传输部30具有直角弯折部(参考图1的“11”),因而压花模具80的压花部在成型过程中容易断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引线电极在信号传输部30中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12并且没有弯折部。
[0050]将参考图5说明信号传输部30具有弯曲部12的另一原因。
[0051]在图5中,(A)示出了具有直角弯折形状的引线电极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B)示出了具有弯曲部的引线电极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
[0052]在图5的(A)中,采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以形成信号传输部30。但是,由于信号传输部30是直角弯折的,因而在信号传输部30的一些区域内可能产生未填充有导电材料的未填充部32。因此,(A)可能具有与导电材料填充方面的低稳定性相关的问题。
[0053]同时,(B)示出了在具有本发明所述的结构的引线电极中包含了所述弯曲部,如(B)所示,由于在引线电极中不包含弯折部,因而信号传输部30全部填充有导电材料。因而,在本发明所述的引线电极中不形成所述未填充部,这将实现更稳定的信号传输。
[0054]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将说明如下。
[0055]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图7示出了图3所示的引线电极的布置实例。
[0056]参看图6和图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精细突起32和52。更详细地说,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引线电极的信号传输部30和键合部50的每者中可以形成多个精细突起32和52。精细突起32和52形成在用于形成上述引线电极的沟槽内。精细突起32和52是通过在所述沟槽内使沉积在基板上的树脂层(参见图3的“90”)的局部部分突起而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精细突起32和52利用上述模具形成。优选地,所述精细突起32和52与所述沟槽同时形成,而所述沟槽是通过所述模具的压花部在所述树脂层内形成的。也就是说,在所述模具的压花部中提供用于形成精细突起32和52的沟槽图形,由此,在所述树脂层内形成沟槽,并同时在该沟槽内形成精细突起32和52。
[0057]下面说明形成精细突起32和52的原因。如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为了形成所述引线电极,在基板100的树脂层(参考图3的“90”)中形成沟槽,并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在这种情况下,呈糊剂状态的导电材料填充在沟槽内,之后通过固化过程对其进行固化,由此,固化后的导电材料用作引线电极。这里,引线电极的信号传输部30和键合部50的线宽大于形成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的网格的线宽,因此导电材料易于分离。
[0058]也就是说,触摸屏板的制造过程包括基板100的清洁步骤,或使用刮刀的挤压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可能使填充在所述基板的树脂层(参见图3)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与所述沟槽分离。
[0059]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所述引线电极的信号传输部30和键合部50中形成多个精细突起32和52,从而避免导电材料的分离。也就是说,如果在引线电极的沟槽内形成精细突起32和52,则其线宽将变得大于信号感测图形的网格,因而可以避免导电材料在触摸屏板的制造过程中发生分离。因此,多个精细突起32和52能够使信号传输部30和键合部50的线宽减小,同时能够使导电材料与精细突起32和52的表面接触,从而避免导电材料的分离。
[0060]下面将参考图8说明填充在沟槽中的导电材料的厚度。
[0061]在图8中,(A)是平面图,示出了沟槽内填充的导电材料的填充状态和引线电极的精细突起,而(B)是其透视图。
[0062]如图8的(A)和(B)所示,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填充所述导电材料,使得精细突起52的高度变得与通过在沟槽内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的电极的高度相同,或者所述电极的高度变得低于精细突起52的高度。因而,使键合部50内填充的导电材料与精细突起52紧密接触,从而避免导电材料与键合部50分离,并且在引线电极填充方面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图8示出了在图7的键合部50中形成的精细突起52。然而,所述方式同样可用于在图7的信号传输部30中形成的精细突起32。
[0063]同时,精细突起32和52可以在形状上变化。例如,精细突起32和5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矩形、半椭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精细突起32和52的各种截面形状可以增加要与导电材料接触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填充稳定性,并且避免导电材料分离。优选地,所述精细突起可以形成圆柱或者椭圆柱形状。
[0064]另外,设置在信号传输部30中的多个精细突起32可以沿信号传输部30布置。设置在键合部50内的多个精细突起52的形状和布置可以按照与设置在信号传输部30中的多个精细突起32相同的方式而变化。
[0065]然而,由于键合部50的线宽大于信号传输部30的线宽,因此,优选地,设置在键合部50内的精细突起52的水平截面积大于设置在信号传输部30内的精细突起32的水平截面积。这里,水平截面积是指平行于所述树脂层切割精细突起32和52时精细突起32和52的水平截面的面积。
[0066]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如下。
[006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和多个精细突起。更详细地说,在引线电极的信号传输部30中形成弯曲部12,在信号传输部30和键合部50每者中形成精细突起32和52。
[0068]通过将本发明的前述两个实施例所述的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的特性相结合,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这一点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理解,因此将不再加入详细的说明。
[0069]已经通过有限的实施例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可以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而,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该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其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用于将所述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所述弓I线电极形成在基板上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 其中,所述引线电极包括在所述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并且在所述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 与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电连接的接触部; 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以及 用于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键合部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所述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键合部的线宽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线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接触部、键合部和信号传输部通过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沟槽以及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多个精细突起形成在所述接触部、键合部和信号传输部的至少一个沟槽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键合部的沟槽的内表面上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沟槽的内表面上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
9.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用于将所述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所述引线电极包括在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其中,在所述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 与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电连接的接触部; 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所述键合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精细突起;以及 用于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键合部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精细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键合部的线宽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线宽,而且所述键合部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853385SQ20141008377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敬铉, 崔亨培, 柳盛进, 朴纪垣 申请人:未来奈米科技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