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

文档序号:652622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针对复杂配电网,基于隐式高斯潮流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计及线路不对称,考虑负荷不平衡、类型多样、星形/三角形连接共存的特点,分析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对配电网进行拓扑分析,建立节点导纳矩阵,编码无连接节点,分解节点导纳矩阵,迭代计算节点电压,获得潮流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快速性。
【专利说明】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对于配电网,其潮流计算必须在满足适用对象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精度、速度、收敛性、鲁棒性指标。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工具,具有深刻的理论研究基础;相关内容包括确定性潮流、随机潮流、模糊潮流、区间潮流、优化潮流等,计算方法有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前推回代法、回路阻抗法、隐式高斯法等,改进手段有网络分解、分布/并行计算、智能方法求解等。当前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理论研究资源也很丰富,但进入实际应用的却极为有限,主要是针对单相的前推回代型潮流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0003]潮流计算是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分析、预测、仿真、控制等高级应用的功能基础,地位非常重要。传统的潮流算法一般是针对输电网提出的,配电网具有许多不同于输电网的显著特征:
[0004](I)线路不对称。单相、两相和三相线路可能同时存在。
[0005](2)负荷类型多,包括恒功率、恒电流、恒阻抗负荷;星形、三角形连接方式共存;负荷三相不平衡。
[0006](3)拓扑结构随意多变,短距离间隔的大量分布式负荷。
[0007](4)线路R/X比值大,传统解耦方法会有较大误差。
[0008](5)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影响。
[0009](6)电压调节器、无功补偿装置等控制设备的使用。
[0010]综上所述,配电网网络结构复杂、处理对象多、数据量大、三相不平衡,其潮流计算及程序实现方法均面临较大挑战。

【发明内容】

[001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针对复杂配电网,基于隐式高斯潮流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计及线路不对称,考虑负荷不平衡、类型多样、星形/三角形连接共存的特点,分析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对配电网进行拓扑分析,建立节点导纳矩阵,编码无连接节点,分解节点导纳矩阵,迭代计算节点电压,获得潮流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快速性。
[001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13]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确定初始数据信息,并对配电网进行拓扑分析;
[0015]步骤2:构建节点导纳矩阵;[0016]步骤3:初始化节点电压矩阵;
[0017]步骤4:计算节点注入电流矩阵;
[0018]步骤5:计算t+Ι次迭代中的节点电压矩阵;
[0019]步骤6:判断节点电压是否收敛。
[0020]所述步骤I中的初始数据信息包括配电网线路、配电网开关、配电网负荷、分布式电源连接关系,线路、负荷、分布式电源参数、系统额定电压和平衡节点。
[0021]所述步骤I中,对配电网进行拓扑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0022]A)以平衡节点为始点进行宽度优先搜索,对节点重新编号,建立新旧节点编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按节点顺序对支路进行排序;
[0023]B)对于开关,合并其两端节点为一个节点,相应连接关系全部转移到该节点上,该支路不包含在新支路序列中;
[0024]C)统计得出节点数量η。
[0025]所述步骤2中,节点导纳矩阵用Y表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2-1:计算线路阻抗Zij ;有
[0027]Zij = Izij(I)
[0028]其中,I为线路长度,Zij为与线路型号相关联的单位长度的阻抗值;
[0029]步骤2-2:计算线路导纳Yij ;
[0030]I)对于三相电路,有: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初始数据信息,并对配电网进行拓扑分析; 步骤2:构建节点导纳矩阵; 步骤3:初始化节点电压矩阵; 步骤4:计算节点注入电流矩阵; 步骤5:计算t+Ι次迭代中的节点电压矩阵; 步骤6:判断节点电压是否收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初始数据信息包括配电网线路、配电网开关、配电网负荷、分布式电源连接关系,线路、负荷、分布式电源参数、系统额定电压和平衡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对配电网进行拓扑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A)以平衡节点为始点进行宽度优先搜索,对节点重新编号,建立新旧节点编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按节点顺序对支路进行排序; B)对于开关,合并其两端节点为一个节点,相应连接关系全部转移到该节点上,该支路不包含在新支路序列中; C)统计得出节点数量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节点导纳矩阵用Y表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计算线路阻抗Zu;有 Zij = Izij(I) 其中,I为线路长度,Zij为与线路型号相关联的单位长度的阻抗值; 步骤2-2:计算线路导纳Yij ; 1)对于三相电路,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建立数据结构并初始化;
U= [U1; U2;...; Ui;...; Un](6) 其中…为节点电压矩阵,^=^;1;#;^],U:, t/f和K分别为母线i处a相、b相和c相的相电压; 与之对应,节点注入电流矩阵I为:
I = [I1; I2;...; Ii;...; In] (7) 其中,I1-[/;;/;';/;], η、/f和//分别为母线i处a相、b相和c相的节点注入电流; 负荷的复功率S为:
S= [S1;S2;...;si;...;Sn] (8) 当母线i负荷为YN连接时,S1= [`S:次:幻,S:、Si;、$分别为母线i处a相、b相和c相的节点注入复功率;当母线i负荷为D连接时,Si HWfyn,Sf Sb S,分别为母线i处ab相间、be相间和ca相间的消耗的复功率; 步骤3-2:初始化节点电压矩阵; Ui = [l;e-1J*2"3;e1J*2"3]i e {1,2,...,η}(9) 步骤3-3:处理平衡节点; 计算平衡节点注入电流b,有 b = -YVb(10) 其中,Vb为平衡节点电压矩阵,有; Vb = zeros (3*n, I)(11) Vb(3*s-2:3*s) = [l;e^1J*2"/3;e1J*2"/3](12) 其中,s为平衡节点的节点编号; 步骤3-4:编码;针对所有母线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功率以及节点导纳矩阵,剔除不需计算的数据对象,包括单相或两相线路中无线路节点及平衡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①初始化num = O, coding = zeros (3*n, I); ②对于所有i= 1,2,...,3*n,依次进行下列计算; 若存在 Z (i, i)~=0&ceil (i/3)~=s,贝丨J
num = num+1
(13)
coding(num) = i 其中,符号~=含义为不等于,函数ceil表示大于等于目标的最小整数; ③去掉coding末尾的零元素,有coding= coding (1: num);步骤3-5:分解编码后的节点导纳矩阵;有 [Q, R, P] = qr (Y (coding, coding))(14) 其中,函数qr O表示正交三角分解,矩阵Q、R和P将用于线性方程求解,计算编码后的节点导纳矩阵的逆矩阵H,满足: H = P*(R\QT)(15) 其中,符号\表示矩阵的左除运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第t次迭代中,根据节点电压矩阵、额定电压条件下的节点负荷矩阵计算节点注入电流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计算负荷端电压U=;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t+Ι次迭代中的节点电压矩阵用Ut+1表示,有
U(t+1) (coding) = H*I(t) (coding)(27) 其中,I(t)为t次迭代中节点注入电流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根据判断标准判断节点电压是否收敛; 所述判断标准为:满足Hiax(Bbs(A)Jt)) < le-6或t > t_lim ;其中,函数max O取出向量中最大的元素,节点电压变化量Λυω =υα+1)_υω,υω为七次迭代中的节点电压矩阵;t_lim为最大迭代次数限制; 1)若不满足收敛标准,迭代次数t自增1,转步骤4继续迭代求解; 2)若满足收敛标准,完成潮流计算,按照需求输出潮流计算结果。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3683284SQ20131073962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科研, 何开元, 盛万兴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