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
一般以侧边固定的液晶显示器模组外围均以一金属外框以固定构成液晶显示器的各零组件,此一外框亦同时成为与标的产品(如笔记型电脑、监视器等)其它硬件机构的连结介面。在该金属外框的断面设计上,有时亦在金属外框上钣金出一些凹凸形状,用以增强结构刚度。
如
图1所示,其为一般笔记型电脑的部分纵剖面图。由于笔记型电脑多使用楔型(Wedge-Type)的导光板L(Light Guide Plate,LGP),在导光板的薄边可以摆放印刷电路板P等元件。由于包围薄膜电晶体T(Thin Film Transistor,TFT)平面显示器的整体液晶显示器模组最外围的金属外框对于模组的结构刚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模组进行弯曲、振动等可靠度测试时,金属外框的结构刚度,便是影响整体测试结果的一项很重要因素。
为适应轻量化的需求,此金属外框的厚度设计有日渐轻薄的趋势,此轻量化结构设计将亦造成刚度降低。当产品在进行弯曲、振动等可靠度试验时,往往不易达到最低的试验标准。
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振动试验时,最容易破坏处,便是在导光板的薄壁端,因为此处的结构刚度弱,又处于精密的元件及接点区,很容易受到振动破坏,因此如何加强结构刚度,特别的是该区的结构刚度,是很重要的问题。
图2a及图2b揭示一种习知的平面显示器外框8。如图所示,此种习知的平面显示器外框8是为一矩形的中空框体,于该框体的四边分别垂直地向上延伸一侧壁。
图3a及图3b揭示另一种习知的平面显示器外框9。如图所示,此种习知的平面显示器外框9是为一矩形的中空框体,于该框体的四边亦分别垂直地向上延伸一侧壁,其中一侧壁,特别是欲安装导光板的薄壁区,是部分地向内弯曲。
然而,当金属外框的厚度很薄时,上述两种结构无法避免振动所带来的结构破坏。因此,需要有一种结构强化外框,其利用增强包围平面显示器外围的外框的刚度,同时不违背轻量化的需求,以通过振动测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可增加结构刚度,符合振动测试标准,有效保护平面显示器模组的内部元件,从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包含一中空框体,是由二相对的第一侧边及二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连续界定而成,各该第一侧边包含一第一端壁及自该第一端壁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各该第二侧边包含一第二端壁及自该第二端壁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其中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是同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其中之一该第一侧壁是向内翻折形成一外侧壁及一与该外侧壁呈相对的内侧壁。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边较该第二侧边长,该中空框体呈一矩形。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是向内翻折180°,该外侧壁与该内侧壁呈平行相对。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可以是贴紧于所相对的该外侧壁。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也可以与该外侧壁相隔一定间距。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孔。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凹口。
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孔,相对应于该内侧壁上所形成的凹口。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藉由该外框至少一侧壁的弯折设计,可大幅地提高结构的刚度,以保护平面显示器模组的内部元件;且其藉由该外框断面的特殊设计,使其轻易通过振动测试,以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了能对本发明有较佳的了解,请配合参阅下列图式及说明,其中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部分或元件。
图式简要说明图1为习知笔记型电脑平面显示器模组配合外框架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a为图1的习知平面显示器外框的立体图;图2b为图2a的2b-2b剖视图;图3a为另一种习知平面显示器外框的立体图;图3b为图3a的3b-3b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第一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a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5b为图5a的平面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9a、9b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加工步骤示意图;图10为以本发明进行数值分析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1,包含有一中空框体11,是由二相对的第一侧边12及二相对的第二侧边13所连续界定而成。第一侧边12较第二侧边13长,使中空框体11大致呈一矩形。各第一侧边12包含一第一端壁121及自第一端壁121大致呈垂直延伸的一第一侧壁122,各第二侧边13包含一第二端壁131及自第二端壁131大致呈垂直延伸的一第二侧壁132。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32是同向延伸。一第一侧壁122是向内呈反折180°的形态,以界定出一外侧壁123及一与外侧壁123呈大致平行相对的内侧壁124(参见图5a及5b)。
图6显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强化外框二的构造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强化外框1大致相同。然而其内侧壁224是贴紧于所相对应的外侧壁223,此可增加外框的内显示器模组各部位元件配置可利用的空间。
在某些装配应用上,为了避开内部塑料机构的卡钩而又不使整体外框的尺寸加大,必须在框体上开孔。图7及图8分别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及第四较佳实施例。于此第三及第四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强化外框3、4的构造分别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强化外框1大致相同。
于图7中,至少有一矩形孔325形成于框体31的内侧壁324上。于图8中,至少有一矩形凹口425形成于框体41的内侧壁424上,且开口于框体41内侧壁424的边缘。
为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强化外框的实施过程,兹以图9a、9b同时显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加工步骤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如图9b所示,其结构强化外框5的构造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强化外框4大致相同,其于第一侧壁522的顶缘设有三个矩形凹口525,并于第一侧壁522下方区域亦形成有三个矩形孔526,其分别与第一侧壁522上的矩形凹口525上下位置相对齐。
如图9a所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一位于长方形框体51的较长第一侧边处的第一侧壁522的顶缘及下方区域是分别预先形成三个彼此相对应的矩形凹口525及矩形孔526。如图9b所示,当反折第一侧壁522以界定出一外侧壁523及与之相对的内侧壁524时,三个矩形孔526恰可分别与反折后位于内侧壁524上的矩形凹口525相对齐,以适应预设的模组元件穿过其中而不致被框体51所阻挡。
为证明本发明确有功效上的增进,现举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强化外框作刚度分析(参见图10),并与图2a、2b及图3a、3b所示的习知技艺相较。
首先,如图10所示,在进行数值分析时,是在两较短的侧边上各取两点为固定边界,再以1牛顿之力(F,Force)均匀地施加在该外框的一较长的第一侧边上。然后量测该长边中心点的最大位移(d,displacement),并计算刚度的增加率(ΔS)。
兹先将刚度(S,Stiffness)定义如下S=Fd]]>则刚度的增加率(ΔS)为ΔS=S2-S1S1=Fd2-Fd1Fd1=(d1d2-1)×100%]]>数值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以图3a、3b所示习知技术的平面显示器的外框(厚度0.3mm)的刚度为基准S,由该表可知,与相同厚度的习知技术的平面显示器的外框相较,本发明的结构强化外框的刚度具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内侧壁的高度越大,则外框的刚度愈大,没有凹口的外框的刚度又较有凹口的外框的刚度大。表1刚度分析结果比较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包含一中空框体,是由二相对的第一侧边及二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连续界定而成,各该第一侧边包含一第一端壁及自该第一端壁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各该第二侧边包含一第二端壁及自该第二端壁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其中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是同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其中之一该第一侧壁是向内翻折形成一外侧壁及一与该外侧壁呈相对的内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边较该第二侧边长,该中空框体呈一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是向内翻折180°,该外侧壁与该内侧壁呈平行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是贴紧于所相对的该外侧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与该外侧壁是相隔一定间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孔。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凹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其特征在于该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孔,相对应于该内侧壁上所形成的凹口。
全文摘要
一种平面显示器的结构强化外框,包含:一中空框体,是由二相对的第一侧边及二相对的第二侧边界定而成,各该第一侧边包含一第一端壁及自该第一端壁垂直延伸一第一侧壁,各该第二侧边包含一第二端壁及自该第二端壁垂直延伸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是同向延伸;该第一侧壁形成向内翻折的形态。本发明可增加外框的结构刚度,以有效保护平面显示器模组的内部元件。
文档编号G06F1/16GK1360242SQ01109510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8日
发明者黄崑峯, 许新发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