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包括射频收发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散热电路、制冷制热电路、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射频收发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散热电路和制冷制热电路电性连接,电源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射频收发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散热电路和制冷制热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温度采集电路能够实时采集冷藏箱内的温度,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电路,并通过射频收发电路发射至远程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出控制指令,射频收发电路接收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制冷制热电路工作制冷或制热,从而实现物联网式控制。
【专利说明】
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冷藏箱是人们在食品运输和药品运输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其具有一定的冷藏保温效果,冷藏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冷藏箱中的蓄冷剂易熔化成液体,使用一段时间后,蓄冷剂因为熔化而不再制冷,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间更换蓄冷剂。然而,现有的冷藏箱不具备实时监测温度的功能,且更换蓄冷剂很不方便,散热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冷藏箱内的温度,自动制冷和制热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包括:
[0006]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的射频收发电路;
[0007]用于检测冷藏箱内的温度的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
[0008]用于散热的散热电路;
[0009 ]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电路;
[0010]用于控制整个电路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
[0011]用于给整个电路提供直流电的电源电路;
[0012]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射频收发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散热电路和所述制冷制热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射频收发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散热电路和所述制冷制热电路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温控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晶振电路,所述晶振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温控电路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控制芯片的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温控电路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温控电路还包括显示电路,所述显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数码管和LED灯。
[0017]优选的,所述温控电路还包括用于给直流电降压的稳压电路。
[0018]优选的,所述散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子散热电路,每一个所述子散热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风扇,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风扇的负极接线端连接,所述风扇的正极接线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制冷制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H桥式子电路,每一个所述H 桥式子电路包括第二至第九三极管、第一至第四电阻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和第九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能够实时采集所述冷藏箱内的温度,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电路,并通过射频收发电路发射至远程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出控制指令,射频收发电路接收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电路工作制冷或制热,从而实现物联网式控制。【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的结构框图;[〇〇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电路的电路原理图;[〇〇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制热电路的电路原理图。[〇〇25]图中各标记如下: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Q7、第七三极管;Q8、第八三极管;Q9、第九三极管;R1、 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U1、风扇;U2、半导体制冷片。【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0027]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包括:
[0028]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的射频收发电路;
[0029]用于检测冷藏箱内的温度的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
[0030]用于散热的散热电路;[0031 ]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电路;
[0032]用于给整个电路提供直流电的电源电路;
[0033]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晶振电路;
[0034]用于复位所述控制芯片的复位电路;
[0035]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
[0036]显示电路,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数码管和LED灯;
[0037]用于给直流电降压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
[0038]用于控制整个电路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0039]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射频收发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散热电路、所述制冷制热电路、所述晶振电路、所述复位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及所述显示电路电性连接。
[0040]其中,所述散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子散热电路,每一个所述子散热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l和风扇Ul,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风扇Ul的负极接线端连接,所述风扇UI的正极接线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
[0041]此外,所述制冷制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H桥式子电路,每一个所述H桥式子电路包括第二至第九三极管Q9、第一至第四电阻R4和半导体制冷片U2,所述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和第九三极管Q9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均为PNP型三极管。
[0042]所述第一电阻Rl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在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U2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U2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U2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U2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
[004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源电路能够提供12V直流电,所述稳压电路能够将12V直流电转换成5V直流电和3.3 V直流电,其中,12V直流电给风扇UI和半导体制冷片U2供电,
3.3V直流电给控制芯片供电,5V直流电给其它电路供电。
[00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采用CC2530芯片,所述显示电路包括四个LED灯,每一个LED灯与保护电阻串联连接在控制电路和地之间,分别用于显示冷藏箱的报警状态、联网状态、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所述数码管能够显示温度信息。
[0045]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以设置多个按键电路,分别用于控制冷藏箱总回路、报警电路、显示电路和制冷制热电路所在回路的通断。
[00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能够实时采集所述冷藏箱内的温度,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电路,并通过射频收发电路发射至远程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出控制指令,射频收发电路接收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流经半导体制冷片U2 的电流方向,即控制半导体制冷片U2制冷或制热,从而实现物联网式控制。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U2的制冷温度范围为3 °C?10 °C ;制热温度范围为43 °C?50 °C。
[0047]相对于现有冷藏箱,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既可制冷又可制热,能够实时采集并显示温度信息,远程移动终端能够实时监控温度信息并发出调整温度的控制命令,无污染、抗干扰,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高,抑制噪声。
[004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的射频收发电路;用于检测冷藏箱内的温度的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散热的散热电路;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电路;用于控制整个电路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用于给整个电路提供直流电的电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射频收发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散热电路和所述制 冷制热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射频收发电路、所述温度采 集电路、所述散热电路和所述制冷制热电路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 路还包括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晶振电路,所述晶振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 路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控制芯片的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 路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 路还包括显示电路,所述显示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数码管和 LED 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 路还包括用于给直流电降压的稳压电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 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子散热电路,每一个所述子散热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风扇,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 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风扇的负极接线端连接,所述风扇的正极接线端与所述电源电路 电性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 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H桥式子电路,每一个所述H桥式子电路包括第二至第九三 极管、第一至第四电阻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 基极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 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 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 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三极 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 冷片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 八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 制电路之间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 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九三极 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和第九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
【文档编号】G05D23/19GK205656512SQ201620049002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公开号201620049002.4, CN 201620049002, CN 205656512 U, CN 205656512U, CN-U-205656512, CN201620049002, CN201620049002.4, CN205656512 U, CN205656512U
【发明人】王野
【申请人】丽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