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包括终端监测器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散热风扇、压力喷嘴、信号发射电路、数模转换器和电源,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在数模转换器与温湿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数模转换器相连接,该控制器通过信号发射电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能够更好的对动物养殖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能更好的进行降温增湿,提高养殖环境,降低了养殖难度与成本,同时还能更好的保障动物的健康。
【专利说明】
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増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的蓄牧养殖中,为了降低动物的养殖难度,提高养殖与管理的效率,大部分养殖窝棚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监管,而在养殖的过程中,最难监管的就是养殖的温度与湿度,而养殖环境的温湿度与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温度过高时,将会大大影响动物的成长,甚至还会导致动物死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能够更好的对动物养殖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能更好的进行降温增湿,提高养殖环境,降低了养殖难度与成本,同时还能更好的保障动物的健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包括终端监测器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散热风扇、压力喷嘴、信号发射电路、数模转换器和电源,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在数模转换器与温湿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信号处理电路, 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数模转换器相连接,该控制器通过信号发射电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连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相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测量温度范围在25-85 °C的WZP-230温度传感器;该压力喷嘴设置在窝棚的顶端,在该压力喷嘴上还连接有供水管路,该压力喷嘴为压力雾化喷嘴,其出口端面对窝棚内部设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终端监测器为智能手机或者PC电脑。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运算放大器P3,正极经电阻R3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1,与电容C1并联设置的电阻R1,正极经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3,与电容C3并联设置的电阻R6,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4,与电阻R5并联设置的电阻R7,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5,与电容C5并联设置的电阻R10,一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9,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电源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6,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与电容C7并联设置的电阻R11,P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负输入端相连接、N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4, 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13,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8,以及P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运算放大器P2的正电源端和运算放大器P3的正电源端上均接+12V电源,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和运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均相连接且接地,电容C1的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组成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〇3的财及与电容C8的负极组成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 天线N,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5,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 D4, 一端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 滑动端经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9,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1,正极经电阻R20后与电阻R15和电阻R18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0,与电阻R20并联设置的电容C9, 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2,正极与三极管 VT4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1,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2,正极经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3, 一端与电容C10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23,与电阻R23并联设置的电感L1,以及正极与电容C13 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天线N相连接的电容C14组成;其中,二极管D3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 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5和电阻R18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4的P极组成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天线N作为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出端。
[0010]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温湿度传感对窝棚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检测,并在温度或湿度达到预设值时自动控制散热风扇或者压力喷嘴运行,从而达到了对窝棚散热或增湿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窝棚内养殖环境的品质,使得养殖的动物能够更好的进行生长,从而提高了养殖的产量。
[0012](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对温湿度传感器传出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降低信号中的杂波,进一步提高了信号的准确性,从而使得信号在进行数模转换时能够更加的精准,大大提高了产品对信号的辨识率,避免了系统的误操作,进而提升了系统的使用效果。
[0013](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信号发射电路,能够对控制器发出的反馈信号进滤波处理,很好的降低了信号中的杂波,提高了信号发射的效果,使得终端监测器接收信号后显示的数据能够更加的准确,大大提高了终端监测器对信号的辨识率,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更好的判断窝棚的当前状态,提升了系统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发射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终端监测器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散热风扇、压力喷嘴、信号发射电路、数模转换器和电源,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在数模转换器与温湿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数模转换器相连接,该控制器通过信号发射电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连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相连接。
[0020]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测量温度范围在25-85°C的WZP-230温度传感器;该压力喷嘴设置在窝棚的顶端,在该压力喷嘴上还连接有供水管路,该压力喷嘴为压力雾化喷嘴,其出口端面对窝棚内部设置。所述终端监测器为智能手机或者PC电脑。
[0021]安装时,先将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主要的热集中位置处,以使其能够更好的对窝棚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检测温度的同时能够完成对窝棚内湿度的检测,而压力喷嘴则设置在窝棚的顶部,尤其是在热集中处的上方必须要设置至少一个压力喷嘴,散热风扇设置在窝棚的边墙处,其设置的位置需要根据窝棚的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尽量使其吹出的风力能够贯穿尽可能多的空间,如此便可以很好的提高散热风扇的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控制器可以选用工控机或者PLC控制器,在其中设置智能化的程序使其能够自动化的进行降温与增湿。[〇〇22] 如图2所示,信号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运算放大器P3,二极管 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 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 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组成。[〇〇23]连接时,电容C1的正极经电阻R3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设置,电容C2的正极经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电容 C3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 R6与电容C3并联设置,电容C4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电阻R7与电阻R5并联设置,电阻R8的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0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5,与电容C5并联设置,电阻 R9的一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电源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7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l 1与电容C7并联设置,二极管D1的P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P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负输入端相连接、N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电阻 R14的一端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电容C8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〇〇24]其中,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运算放大器P2的正电源端和运算放大器P3的正电源端上均接+12V电源,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和运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均相连接且接地,电容C1的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组成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〇3的财及与电容C8的负极组成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〇〇25]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 天线N,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1,电感L2,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 电容C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 R23,以及滑动变阻器RP1组成。[〇〇26]连接时,电阻R15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滑动端经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三极管VT1 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10的正极经电阻R20后与电阻R15和电阻R18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9与电阻R20并联设置,电阻R22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11的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12的正极与三极管 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13的正极经电感L2后与三极管 VT4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电容C10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电感L1与电阻R23并联设置,电容C14的正极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天线N相连接。[〇〇27]其中,二极管D3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 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5和电阻R18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4的P极组成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天线N作为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出端。
[0028]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将其检测到的温度与湿度信号实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则再次将温度信号实时传递给终端监控器,使得终端监控器能够实时掌控窝棚内相关位置的温度信息。当窝棚内的湿度达到了增湿的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压力喷嘴启动喷出水雾进行增湿;当窝棚内的温度达到降温的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启动鼓风进行降温; 当窝棚内的湿度达到了增湿的预设值且窝棚内的温度达到降温的预设值时,控制器同时控制压力喷嘴与散热风扇启动,同时对窝棚进行降温与增湿。
[0029]通过上述方法,便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主权项】
1.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监测器和 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散热风扇、压力喷嘴、信号发射电路、数模转换器和电源, 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在数模转换器与温湿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信号处 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数模转换器相连接,该 控制器通过信号发射电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连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 接、其输出端与终端监测器无线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测量温度范围在25-85 °C的WZP-230温度传感器;在该压力喷嘴上还 连接有供水管路,该压力喷嘴为压力雾化喷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终端监测器为智能手机或者PC电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运算放大器P3,正极经电阻R3后与 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 容C1,与电容C1并联设置的电阻R1,正极经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 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 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3,与电容C3并联设置的电阻R6,正极与运算 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4, 与电阻R5并联设置的电阻R7,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 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 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5,与电容C5并联设置的电阻R10, 一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 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9,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电源端相连接、 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6,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 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与电容C7并联设置的电阻R11,P极与运算放大器P2 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运算放大器P3 的负输入端相连接、N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 一端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4, 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 大器P2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13,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 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运 算放大器P3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容C8,以及P极与运算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 管D3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运算放大器P2的正电源端和运算放大器P3的正 电源端上均接+12V电源,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运算放大器P2的负电源端和运算放大 器P3的负电源端均相连接且接地,电容C1的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组成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 入端,二极管〇3的财及与电容C8的负极组成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窝棚信号多重处理温湿度检测智能降温增湿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天线N,一端与三极 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5,N极与 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经电阻R16后 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滑动端经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 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 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9, 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 相连接的电阻R21,正极经电阻R20后与电阻R15和电阻R18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 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0,与电阻R20并联设置的电容C9,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 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2,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 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1,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1 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2,正极经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 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3, 一端与电容C10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 的电阻R23,与电阻R23并联设置的电感L1,以及正极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天线N 相连接的电容C14组成;其中,二极管D3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 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5 和电阻R18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4的P极组成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天线N作为该信号发 射电路的输出端。
【文档编号】G05D27/02GK205608566SQ201620203458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6日
【发明人】韩群艳
【申请人】成都宏凯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