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微处理器、继电器控制装置、红外监控、显示屏、CAN总线通信装置、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用CAN总线进行通信,结构比较简单,通信更快捷,微处理器将室内室外环境监测装置所监测的环境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作出指令,通过CAN总线传输指令,控制继电器控制装置,实现控制驱动装置的目的,达到模块化管理,可以保证温室内的环境处于理想状态,红外监控配合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测到室内的实景,同时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提醒用户,使得本实用新型更智能化,模块化,可以高效快捷的管理农作物。
【专利说明】
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CAN是ControIIer Area Network的缩写(以下称为CAN),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在汽车产业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了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通信协议。此后,CAN通过I SOl 1898及I SOl 1519进行了标准化,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CAN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已被认同,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并取得了巨大进步。由于对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高要求,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控制面向多元化,系统面向分散化,即负载分散、功能分散、危险分散和地域分散。对温室大棚的控制来说,在专利号为CN201520134384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涉及温室技术领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控制器、输入接口模块、限位开关、手动开关、输出接口模块、继电器模块、执行机构、模数转换模块、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可以对环境变量进行调整和改变,以达到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使温室内部小气候生态环境适宜作物栽培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003]上述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对环境变量进行调整和改变,以达到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使温室内部小气候生态环境适宜作物栽培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智能化,模块化,高效快捷的管理农作物缺少技术性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用于解决如何模块化,更智能化,通信更快捷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微处理器、继电器控制装置、红外监控、显示屏、CAN总线通信装置、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所述室外环境监监测装置设置在温室外面,所述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设置在温室室内,所述室外环境监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继电器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CAN总线通信装置相连,所述显示屏、红外监控、语音提醒装置、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窗电机、遮阳电机、通风电机、加热装置、压水栗和喷淋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继电器控制装置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
[0009]优选的,所述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温室内驱动装置限位停止处。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实用新型用CAN总线进行通信,结构比较简单,通信更快捷,微处理器将室内室外环境监测装置所监测的环境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作出指令,通过CAN总线传输指令,控制继电器控制装置,以达到控制驱动装置的目的,达到模块化管理,可以保证温室内的环境处于理想状态,红外监控配合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测到室内的实景,同时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提醒用户,使得本实用新型更智能化,模块化,可以高效快捷的管理农作物。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微处理器、继电器控制装置、红外监控、显示屏、CAN总线通信装置、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所述室外环境监监测装置设置在温室外面,所述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设置在温室室内,所述室外环境监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继电器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CAN总线通信装置相连,所述显示屏、红外监控、语音提醒装置、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
[0017]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开窗电机、遮阳电机、通风电机、加热装置、压水栗和喷淋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继电器控制装置相连,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温室内驱动装置限位停止处。
[0018]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和室外监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分析,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而会控制继电器控制装置工作,带动驱动装置工作,从而可以打开或关闭开窗电机、遮阳电机、通风电机、加热装置、压水栗、喷淋栗,是的温室内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等可以基本达到理想化,当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到二氧化碳浓度超出人类安全范围值时,会通过报警器通知工作人员,小心进入温室,当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氧浓度低于人类安全值时,也会报警,同时遇到恶劣突发天气情况时,也会报警,同时微处理器也会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0019]本实用新型用CAN总线进行通信,结构比较简单,通信更快捷,微处理器将室内室外环境监测装置所监测的环境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作出指令,通过CAN总线传输指令,控制继电器控制装置,以达到控制驱动装置的目的,达到模块化管理,可以保证温室内的环境处于理想状态,红外监控配合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测到室内的实景,同时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提醒用户,使得本实用新型更智能化,模块化,可以高效快捷的管理农作物。
[002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微处理器、继电器控制装置、红外监控、显示屏、CAN总线通信装置、语音提醒装置和报警器;所述室外环境监监测装置设置在温室外面,所述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设置在温室室内,所述室外环境监监测装置、室内环境监测装置、继电器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CAN总线通信装置相连,所述显示屏、红外监控、语音提醒装置、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窗电机、遮阳电机、通风电机、加热装置、压水栗和喷淋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继电器控制装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温室内驱动装置限位停止处。
【文档编号】G05D27/02GK205450841SQ20162017190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7日
【发明人】马红梅, 赵立永, 张全柱, 邓永红, 黄成玉, 薛伟宁, 潘玉明, 雷旻
【申请人】华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