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视系统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的技 术。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废品率低、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 优点,在目前的企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数控机床都是相互独立的,在数控机床运行时需要为每台数控机床配 备一人对其状态进行人工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由于人工方式具有不确定因素,难免会在 人工检查和记录时发生错误,而且劳动强度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 自动采集数控机床的相关数据,实时追踪数控机床的状态,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数控机床 的自动监视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1、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 包括多台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端计算机和多台客户端计算 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及各客户端计算机分别经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每台数控机床的控制单元中均设有网络通信模块,各数控机床的网络通信模块经 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内装有用于采集各数控机床实时数据的数据采集软件;所述各客户端计算机内装有用于查询各数控机床信息的监视软件。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各客户端计算机及各数控机床以TCP通信协议 进行数据通信,每个通信节点均分配有固定的IP地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由于服务器端计算机、客户端计算 机和数控机床通过网络交换机互联,服务器端计算机通过网络自动采集各数控机床的相关 数据并存储,客户端计算机通过网络读取各数控机床的实时数据或读取服务器端计算机所 采集的历史数据,因此能实时追踪各数控机床的状态,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还避免了人工 检查及记录的方式所导致的错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包括多 台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端计算机和多台客户端计算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及各客户端计算机分别经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每台数控机床的控制单元中均设有网络通信模块,各数控机床的网络通信模块经 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内装有用于采集各数控机床实时数据的数据采集软件;所述各客户端计算机内装有用于查询各数控机床信息的监视软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各客户端计算机及各数控机床以TCP 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每个通信节点均分配有固定的IP地址,以保证各通信节点之间的 无损传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行时,服务器端计算机内的数据采集软件一直处于运行状 态,客户端计算机内的监视软件可仅在检查数控机床状态时开启运行;服务器端计算机内的数据采集软件的运行时,每间隔0. 5秒即对各数控机床的数 据进行一次采样,采样的数据包括机床状态、主轴各项位置数据及旋转速度,采样得到的数 据存储在服务器端计算机中,其中机床状态作为特殊数据保存,只记录机床的状态变化;客户端计算机内的监视软件运行时,可直接读取数控机床的实时数据以监视数控 机床的实时状态,也可通过访问服务器端计算机内存储的数据查询各数控机床的历史数 据,从数控机床读取的实时数据及从服务器端计算机查询到的历史数据经图形化处理后在 客户端计算机的显示屏上显示。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包括多台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交换 机、服务器端计算机和多台客户端计算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及各客户端计算机分别经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 每台数控机床的控制单元中均设有网络通信模块,各数控机床的网络通信模块经网线 连接到网络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各客户端计算机及 各数控机床以TCP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每个通信节点均分配有固定的IP地址。
专利摘要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监视系统,涉及监视系统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自动监视控机床状态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多台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端计算机和多台客户端计算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及各客户端计算机分别经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每台数控机床的控制单元中均设有网络通信模块,各数控机床的网络通信模块经网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所述服务器端计算机内装有用于采集各数控机床实时数据的数据采集软件;所述各客户端计算机内装有用于查询各数控机床信息的监视软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G05B19/406GK201845209SQ20102024924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张子业, 邢涛 申请人:光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