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701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特点是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其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迎风面呈弧形;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至第四迎风口,第一至第四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至第四导风口,第一至第四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其优点为:风阻小,风量风压测量精度高,利于普及。
【专利说明】
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背景技术】
[0002]目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通过在铝管上钻孔。使用时,将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装在圆形管道内;由于铝管本身形状条件限制,钻孔的孔径及孔距不均匀,影响气流读取精度,不能精确测量气流的导流面的风量及风压,读取精度不高,不能精确控制室内温度,达不到节能和精确控制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风阻小,风量风压测量精度高,能精确控制室内温度,达到节能和精确控制的目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1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 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及第四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四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第一至第四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50±0.2毫米、100±0.2毫米及140 ± 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四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及两第四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四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四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〇±〇.2毫米、50 土 0.2毫米、100 ± 0.2毫米及140 ± 0.2毫米,第一至第四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 ± 0.2毫米。
[0005]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 18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 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及第六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 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〇±〇.2毫米、27±0.2毫米、 62±0.2毫米、118±0.2毫米、153±0.2毫米及17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及两第六导风口, 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 0.2毫米、27 ±0.2毫米、62 ± 0.2毫米、118±0.2毫米、153±0.2毫米及17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
[0006]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2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0.2毫米; 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及第六迎风口, 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27±0.2毫米、62±0.2毫米、138±0.2毫米、173±0.2毫米及 190 ± 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及两第六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 10±0.2毫米、27±0.2毫米、62±0.2毫米、138±0.2毫米、173±0.2毫米及19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 ± 0.2毫米。
[0007]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 22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 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及第六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 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9 ± 0.2毫米、33 ± 0.2毫米、78± 0.2毫米、147 ± 0.2毫米、192 ± 0.2毫米及216 ± 0.2毫米,所述六个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 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及两第六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9 ± 0.2毫米、33 ± 0.2毫米、78 ± 0.2毫米、147 ± 0.2 毫米、192 ± 0.2毫米及216 ± 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 ± 0.2毫米。
[0008]本实用新型第五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 2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 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及第六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 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33±0.2毫米、 77 ± 0.2毫米、173 ±0.2毫米、217 ± 0.2毫米及240 ± 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及两第六导风口, 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 0.2毫米、33 ±0.2毫米、77 ± 0.2毫米、173±0.2毫米、217±0.2毫米及24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
[0009]本实用新型第六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 3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 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第六迎风口、第七迎风口及第八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土 0.2毫米、30 ±0.2毫米、58 ±0.2毫米、100±0.2毫米、200 ±0.2毫米、242±0.2毫米、270 土 0.2毫米及290 ± 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两第六导风口、两第七导风口及两第八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 0.2毫米、30 ± 0.2毫米、58 ± 0.2毫米、100 ±0.2毫米、200±0.2毫米、242±0.2毫米、270±0.2毫米及290±0.2毫米,第一至第八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
[0010]本实用新型第七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 3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 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第六迎风口、第七迎风口及第八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土 0.2毫米、40 ±0.2毫米、77 ±0.2毫米、134±0.2毫米、216 ±0.2毫米、273±0.2毫米、310 土 0.2毫米及340 ± 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两第六导风口、两第七导风口及两第八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〇±〇.2毫米、40±0.2毫米、77 ±0.2毫米、134 ±0.2毫米、216±0.2毫米、273±0.2毫米、310±0.2毫米及340±0.2毫米,第一至第八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
[0011]本实用新型第八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长为 4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 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的顶面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所述迎风感应流道及导风感应流道的半径均为3 ±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4.3 ±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的轴线到迎风面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迎风面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第二迎风口、第三迎风口、第四迎风口、第五迎风口、第六迎风口、第七迎风口及第八迎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与迎风感应流道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土 0.2毫米、40 ±0.2毫米、77 ±0.2毫米、134±0.2毫米、266 ±0.2毫米、323±0.2毫米、360 土 0.2毫米及390 ± 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两第六导风口、两第七导风口及两第八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〇±〇.2毫米、40±0.2毫米、77 ±0.2毫米、134 ±0.2毫米、266±0.2毫米、323±0.2毫米、360±0.2毫米及390±0.2毫米,第一至第八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风阻小,风量风压测量精度高,,能精确控制室内温度,达到节能和精确控制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〇〇2〇]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0021]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俯视图;
[00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主视图;
[0023]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俯视图;[〇〇24]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主视图;
[0025]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俯视图;
[0026]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主视图;
[0027]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俯视图;
[0028]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主视图;
[0029]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俯视图;
[0030]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32]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顶部”、“尾部”、“左”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〇〇3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及“第八”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〇〇34] 实施例一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两条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150 ±0.2晕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0.2毫米及8.5 ± 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 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 的距离是4.3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及第四迎风口 114,所述第一至第四迎风口 111,112,113,114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四迎风口 111,112,113,114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土 0.2毫米、50±0.2毫米、100±0.2毫米及140±0.2毫米,第一至第四迎风口111,112,113, 114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及两第四导风口 124,所述第一至第四导风口 121,122,123,124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四导风口 121,122,123,124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土 0.2毫米、50±0.2毫米、100±0.2毫米及140±0.2毫米,第一至第四导风口121,122,123, 124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
[0036] 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四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四导风口 121,122,123,124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〇〇37] 实施例二
[0038]如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180±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 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 116,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 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0.2毫米、27 ±0.2毫米、 62 ± 0.2毫米、118 ± 0.2毫米、153 ± 0.2毫米及170 ± 0.2毫米,第一至第六迎风口的直径均是2±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两第二导风口、两第三导风口、两第四导风口、两第五导风口及两第六导风口,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均与导风感应流道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离风量风压感应杆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〇±〇.2毫米、27±0.2毫米、62±0.2毫米、118 ±0.2毫米、153±0.2毫米及17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
[0039]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六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40]实施例三
[0041]如图1、图2、图7及图8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2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 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 116,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 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0.2毫米、27 ±0.2毫米、 62±0.2毫米、138±0.2毫米、173±0.2毫米及190±0.2毫米,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 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 125及两第六导风口 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 125,126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27土 0.2毫米、62±0.2毫米、138±0.2毫米、173±0.2毫米及19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
[0042]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六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43]实施例四
[0044]如图1、图2、图9及图10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22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 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 ±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 116,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 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9±0.2毫米、33±0.2毫米、78 ±0.2毫米、147±0.2毫米、192±0.2毫米及216±0.2毫米,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 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 125及两第六导风口 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 125,126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9±0.2毫米、33土 0.2毫米、78±0.2毫米、147±0.2毫米、192±0.2毫米及216±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
[0045]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六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46]实施例五
[0047]如图1、图2、图11及图12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2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0.2毫米及 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 116,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 111,112, 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33±0.2毫米、 77±0.2毫米、173±0.2毫米、217±0.2毫米及240±0.2毫米,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 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 125及两第六导风口 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 125,126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33土 0.2毫米、77±0.2毫米、173±0.2毫米、217±0.2毫米及24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
[0048]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六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49]实施例六
[0050]如图1、图2、图13及图14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3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0.2毫米及 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第六迎风口 116、第七迎风口 117 及第八迎风口 118,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30±0.2毫米、58±0.2毫米、100±0.2毫米、200±0.2毫米、242±0.2毫米、270±0.2毫米及290±0.2毫米,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112,113,114, 115,116,117,118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 125、两第六导风口 126、两第七导风口 127及两第八导风口 128,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尚依次为10±0.2晕米、30 ±0.2晕米、58±0.2晕米、100 ±0.2晕米、200±0.2毫米、242±0.2毫米、270±0.2毫米及290±0.2毫米,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 122,123,124,125,126,127,128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
[0051]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八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52]实施例七
[0053]如图1、图2、图15及图16所示,其是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3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0.2毫米及 8.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第六迎风口 116、第七迎风口 117 及第八迎风口 118,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40±0.2毫米、77±0.2毫米、134±0.2毫米、216±0.2毫米、273±0.2毫米、310±0.2毫米及340±0.2毫米,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112,113,114, 115,116,117,118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 125、两第六导风口 126、两第七导风口 127及两第八导风口 128,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40±0.2毫米、77±0.2毫米、134±0.2毫米、216±0.2毫米、273±0.2毫米、310±0.2毫米及340±0.2毫米,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 122,123,124,125,126,127,128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〇〇54] 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八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55]实施例八
[0056]如图1、图2、图17及图18所示,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400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0.2毫米及8.5土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 ± 0.2 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 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 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第一迎风口 111、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第四迎风口 114、第五迎风口 115、第六迎风口 116、第七迎风口 117及第八迎风口 118,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与迎风感应流道 11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40±0.2毫米、77±0.2毫米、134±0.2毫米、266±0.2毫米、 323 ±0.2 毫米、360±0.2毫米及390 ±0.2 毫米,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 116,117,118的直径均是2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 122、两第三导风口 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 125、两第六导风口 126、两第七导风口 127及两第八导风口 128,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40±0.2毫米、77±0.2毫米、134±0.2毫米、266 ±0.2毫米、323±0.2毫米、360±0.2毫米及390 ±0.2毫米,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 123,124,125,126,127,128的直径均是1.5±0.2 毫米。[〇〇57] 使用时,由于风量风压感应杆1呈机翼形状,风阻小,风通过第一至八个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进入迎风感应流道11中,使迎风感应流道11内部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迎风感应流道11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风还通过第一至第八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进入导风感应流道12中,使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压差,测量机器测量导风感应流道12产生的压差,从而测量出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根据迎风面的风量及风压和导风面的风量及风压计算出风道的风量及风压。
[005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1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 111 )、第二迎风口( 112)、第三迎风口( 113)及第四迎风口( 114),所述第一至第 四迎风口(111,112,113,114)均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四迎风口(111,112, 113,114)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50±0.2毫米、100 土 0.2毫米及14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四迎风口(111,112,113,114)的直径均是2±0.2毫 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 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及两第四导风口(124),所述第一至第 四导风口(121,122,123,124)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 上,第一至第四导风口(121,122,123,124)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0.2毫米、50 ±0.2毫米、100 ±0.2毫米及140±0.2毫米,第一至第四导风口(121,122, 123,124)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2.—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180±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116),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 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 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27±0.2毫米、62±0.2毫米、118±0.2毫米、153±0.2毫 米及17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 一导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124)、两第五导 风口(125)及两第六导风口(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均 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 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27 土 0.2毫米、62±0.2毫米、118±0.2毫米、153±0.2毫米及17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 1.5±0.2 毫米。3.—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2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116),所述第一至六个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 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六个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 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27±0.2毫米、62±0.2毫米、138±0.2毫米、173±0.2毫 米及190±0.2毫米,所述六个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0.2毫米; 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 (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124)、两第五导风口(125) 及两第六导风口( 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均与导风感应 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27±0.2毫米、62 土 0.2毫米、138±0.2毫米、173±0.2毫米及19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4.一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225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116),所述第一至六个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 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 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9±0.2毫米、33±0.2毫米、78±0.2毫米、147±0.2毫米、192±0.2毫 米及216±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 一导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124)、两第五导 风口(125)及两第六导风口(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 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9±0.2毫米、33±0.2 毫米、78 ±0.2毫米、147 ±0.2毫米、192 ±0.2毫米及216 ±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 1.5±0.2 毫米。5.—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2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及第六迎风口(116),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与迎风感 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 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33±0.2毫米、77±0.2毫米、173±0.2毫米、217±0.2毫 米及24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六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的直径均是2土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第 一导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124)、两第五导 风口(125)及两第六导风口(126),所述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均 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六导风口(121, 122,123,124,125,126)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米、33土 0.2毫米、77±0.2毫米、173±0.2毫米、217±0.2毫米及240±0.2毫米,第一至第六导风口 (121,122,123,124,125,126)的直径均是 1.5±0.2 毫米。6.—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3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第六迎风口( 116)、第七迎风口( 117)及第八迎风口( 118),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 112,113,114,115,116,117,11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 米、30±0.2毫米、58±0.2毫米、100±0.2毫米、200±0.2毫米、242±0.2毫米、270±0.2毫米及29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的直径 均是2±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 设有两第一导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124)、 两第五导风口(125)、两第六导风口(126)、两第七导风口(127)及两第八导风口(128),所述 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 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〇.2毫米、30 ±0.2毫米、58 ±0.2毫米、 100±0.2毫米、200±0.2毫米、242±0.2毫米、270±0.2毫米及290±0.2毫米,第一至第八 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7.—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35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 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第六迎风口( 116)、第七迎风口( 117)及第八迎风口( 118),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 112,113,114,115,116,117,11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0.2毫 米、40±0.2毫米、77±0.2毫米、134±0.2毫米、216±0.2毫米、273±0.2毫米、310±0.2毫 米及34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的直径 均是2±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 设有两第一导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124)、 两第五导风口(125)、两第六导风口(126)、两第七导风口(127)及两第八导风口(128),所述 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均与导风感应流道(12)连通且位 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〇±〇.2毫米、40±0.2毫米、77±0.2毫米、 134±0.2毫米、216±0.2毫米、273±0.2毫米、310±0.2毫米及340±0.2毫米,第一至第八 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8.—种风量风压传感及压力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安装在风道处的风量风 压感应杆(1);所述风量风压感应杆(1)长为400 ± 0.2毫米,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截面呈机 翼形状,风量风压感应杆(1)截面的长度L及宽度M分别是25 ± 0.2毫米及8.5 ± 0.2毫米;风 量风压感应杆(1)的顶面为迎风面(15),所述迎风面(15)呈弧形,其半径为4.25±0.2毫米; 风量风压感应杆(1)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向内弧形倾斜从而形成导风面(14),所述导风面 (14)的半径为24.7 ± 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内设有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 流道(12),所述迎风感应流道(11)及导风感应流道(12)的半径均为3 ±0.2毫米,迎风感应流道(11)的轴线到迎风面(15)的距离是4.3±0.2毫米,导风感应流道(12)的轴线到迎风面 (15)的距离是14.3±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迎风面(15)的中线处依次设有 第一迎风口(111)、第二迎风口(112)、第三迎风口(113)、第四迎风口(114)、第五迎风口 (115)、第六迎风口( 116)、第七迎风口( 117)及第八迎风口( 118),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均与迎风感应流道(11)连通,第一至第八迎风口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土 0.2毫米、40 ±0.2毫米、77 ±0.2毫米、134±0.2毫米、266 ±0.2毫米、323±0.2毫米、360 土 0.2毫米及390±0.2毫米,所述第一至第八迎风口(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的 直径均是2±0.2毫米;在风量风压感应杆(1)上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 称的设有两第一导风口(121)、两第二导风口(122)、两第三导风口(123)、两第四导风口 (124)、两第五导风口(125)、两第六导风口(126)、两第七导风口(127)及两第八导风口 (128),所述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均与导风感应流道 (12)连通且位于导风感应流道(12)的中线上,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 126,127,128)离风量风压感应杆(1)的左端部的距离依次为10 ±0.2毫米、40 ±0.2毫米、77 ±0.2毫米、134±0.2毫米、266±0.2毫米、323±0.2毫米、360±0.2毫米及390±0.2毫米, 第一至第八导风口(121,122,123,124,125,126,127,128)的直径均是1.5±0.2毫米。
【文档编号】G01D21/02GK205593559SQ201620192488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4日
【发明人】王芬全
【申请人】广东康美风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