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82286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中的防砂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包括顶部安装有搅拌系统的砂浆罐,砂浆罐底部连接于高压泥浆泵的入口,高压泥浆泵的出口依次连接进液口流量计、进液口阀门、进液口压力传感器、高压釜的进液管,高压釜的出液管连接出液口压力传感器、出液口阀门、回收罐上部,回收罐中部依次与水泵、回收液重复利用阀门、砂浆罐顶部相连,高压釜底部连接有反向清洗阀门,高压釜配备有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检测出各种防砂筛管的挡砂精度、抗堵塞性能、出砂粒径、粒度分布等,又可以进行机械防砂时充填质量和充填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实现室内油井防砂模拟。
【专利说明】
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中的防砂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疏松砂岩油气藏的开采中,为了防止油气井出砂,降低对油气井寿命或是对生产设施产生影响,采用防砂筛管的机械防砂方法是一种既经济又可行的方法,被国内外各大油公司广泛应用于疏松砂岩油气藏的开采中。
[0003]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用防砂筛管的油气井中,仍然有部分油气井会出现防砂失败的情况,而引起防砂筛管失效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筛管的挡砂精度、筛管的强度、地层砂特性、地层流体特性、油气水产量、生产压差、生产制度等等,防砂筛管的失效大多数时候不是因单一影响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0004]按照行业标准SY/T5183-2000中对油井防砂效果的评价,使用含砂量这一指标作为评价油井防砂效果的评价指标,当防砂后的含砂量(占产出液的百分比)小于0.03% (3t/104m3)时,认为防砂是完全有效。同时地面生产流程对油气井的含砂量也有严格的要求,当含砂量超过地面生产流程的承受极限后,会损害地面生产流程,影响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因此,如何科学的实现室内评价防砂筛管的防砂效果,显得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既可以检测出各种防砂筛管的挡砂精度、抗堵塞性能、出砂粒径、粒度分布等,又可以进行机械防砂时充填质量和充填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实现室内油井防砂模拟;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砂浆驱替实验、人造岩心驱替实验、酸化解堵评价实验、注水实验等实验。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种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包括顶部安装有搅拌系统(2)的砂浆罐
(I),所述砂浆罐(I)底部通过管汇连接于高压泥浆栗(10)的入口,所述高压泥浆栗(10)的出口通过管汇依次连接进液口流量计(3)、进液口阀门(4)、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所述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通过管汇连接高压釜(6)的进液管(6-9),所述高压釜(6)的出液管(6-1)通过管汇依次连接出液口压力传感器(7)、出液口阀门(8),所述出液口阀门(8)通过管汇连接回收罐(9)上部,所述回收罐(9)中部通过管汇依次与水栗(12)、回收液重复利用阀门
(II)、砂浆罐(I)顶部相连,所述回收罐(9)底部安装有出砂计量筒,高压釜(6)底部的反向清洗进液管(6-16)连接有反向清洗阀门(14),高压釜(6)配备有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
[0008]所述高压釜(6)为带有加热保温装置的耐压圆柱体结构,包括顶部设置有上活动大盖(6-5)、底部设置有下固定大盖(6-10)的釜体(6-6);所述上活动大盖(6-5)上平行布置有两个提升吊耳(6-4);所述下固定大盖(6-10)设置有冲洗打压孔(6-24),所述下固定大盖(6-10)底部设置有刮板(6-11),所述刮板(6-11)和所述下固定大盖(6-10)之间的环空密封有可膨胀体;所述釜体(6-6)的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支撑轴(6-23),该支撑轴(6-23)通过轴承与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旋转支架(13-6)相连;所述釜体(6-6)侧壁中部设置有进液管(6-9),所述进液管(6-9)前端通过管汇与所述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相连,后端穿过所述爸体(6-6)与进液盘管(6-8)相连,所述进液盘管(6-8)均勾螺旋分布在所述爸体(6-6)外壳内壁和分流网套(6-7)的环空中,其上均匀满布出液小孔;所述分流网套(6-7)为所述釜体(6-6)从外向内的第二层内壁,其上均匀分布着分流槽;所述分流网套(6-7)内依次安装有带孔管(6-21)、套管试件、筛管试件,带孔管(6-21)上均匀分布着进液孔(6-22);套管试件通过上套管压帽(6-3)和下套管压帽(6-12)固定,所述上套管压帽(6-3)设置在所述上活动大盖(6-5)中心并通过第三O型密封圈(6-20)进行密封,所述下套管压帽(6-12)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大盖(6-10)中心并通过第一O型密封圈(6-13)进行密封;筛管试件通过上筛管压帽(6-2)和下筛管压帽(6-14)固定,所述上筛管压帽(6-2)设置在所述上套管压帽(6-3)内部并通过第四O型密封圈(6-25)进行密封,所述下筛管压帽(6-14)设置在所述下套管压帽(6-12)内部并通过第四O型密封圈(6-25)进行密封;所述上筛管压帽(6-2)中心设置有由釜腔顶部引出的上密封管(6-19),所述上密封管(6-19)通过压套(6-17)压紧于所述上筛管压帽(6-2),且所述上密封管(6-19)与所述上筛管压帽(6-2)通过第二O型密封圈(6-18)进行密封,所述上密封管(6-19)连接有所述出液管(6-1);所述下筛管压帽(6-14)中心设置有由釜腔底部引出的下密封管(6-15),所述下密封管(6-15)通过压套(6-17)压紧于所述下筛管压帽(6-14),且所述下密封管(6-15)与所述下筛管压帽(6-14)之间通过第五O型密封圈(6-26)进行密封,所述下密封管(6-15)连接反向清洗进液管(6-16);
[0009]所述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由釜盖拆卸部分和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组成,所述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釜盖拆卸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活动大盖(6-5)外边缘的釜盖卸盖齿条(13-1),所述釜盖卸盖齿条(13-1)与卸盖摇杆齿轮(13-3)相咬合,所述卸盖摇杆齿轮(I3-3)的轴连接卸盖摇杆(13-2),旋转所述卸盖摇杆(13-2),可通过所述卸盖摇杆齿轮(13-3)和所述釜盖卸盖齿条(13-1)驱动所述上活动大盖(6-5)旋转;所述高压釜(6)两侧设置有移动轨道(13-13),所述移动轨道(13-13)上安装有设置在钢架结构底部的滚动滑轮(13-11),所述钢架结构上部连接有设置提升杆液压筒(13-12)的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的横向杆用于与上活动大盖(6-5)的提升吊耳(6-4)配合;所述滚动滑轮(13-11)通过齿轮连接有摇杆(13-9),所述摇杆(13-9)可对滚动滑轮(13-11)的滚动距离进行微调;所述钢架结构外侧设置有手推杆(13-8),通过推拉所述手推杆(13-8)可以实现所述摇杆(13-9)、所述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所述滚动滑轮(13-11)、所述提升杆液压筒(13-12)在移动轨道(13-13)上滑动;所述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包括旋转支架(13-6),所述旋转支架(13-6)由平行的两个三角形钢架结构组成,每个三角形钢架结构底部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螺栓(13-7)与地面固定,所述旋转支架(13-6)的顶端连接有所述高压釜(6)的两个支撑轴(6-23),所述支撑轴(6-23)连接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13-6)顶端的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连接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外端为手动摇杆,内端为涡杆结构,该涡杆结构与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相配合,摇动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可通过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驱动所述高压釜(6)旋转,调节所述高压釜(6)的倾斜角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一)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釜可耐高压30MPa,且带加热保温装置,可以模拟地层温压系统,使实验条件更加接近实际的地层情况,从而得到更加可靠、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0012](二)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配备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通过釜体斜度调节摇杆调节高压釜的倾斜角,从而模拟定向井的实际情况;
[0013](三)为了方便高压釜的釜盖拆卸,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配备了釜盖拆卸部分,通过移动轨道、滚动滑轮、釜盖拆卸提升杆、提升杆液压筒的配合,实现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方便高压釜的釜盖安装和拆卸。
[0014](四)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不同筛管在井下工况(压力、温度、驱替速度)套管射孔/裸眼+滤砂管防砂/砾石充填防砂等各种组合形式下的防砂效果检测;实现不同筛管反循环冲洗、酸洗解堵效果的检测;实现注水井注水、关停、再开井注水条件下筛管外混砂层渗透率及近井筒地带渗透率值的检测;可模拟实际地层高温高压环境、注蒸汽环境、出砂速率、任意井斜、多种完井方式,效果更接近真实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中:I一砂浆罐、2—搅拌系统、3—进液口流量计、4一进液口阀门、5—进液口压力传感器、6—高压釜、7 —出液口压力传感器、8—出液口阀门、9一回收罐、10—高压泥浆栗、11 一回收液重复利用阀门、12—水栗、13—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4一反向清洗阀门;
[0019]图2中:6-1 —出液管,6-2—上筛管压帽,6_3—上套管压帽,6_4—提升吊耳,6-5—上活动大盖,6-6—釜体,6-7—分流网套,6-8—进液盘管,6-9—进液管,6_10—下固定大盖,6-11—可胀刮板,6-12—下套管压帽,6-13—第一 O型密封圈,6-14—下筛管压帽,6-15—下密封管,6-16—反向清洗进液管,6-17—压套,6-18—第二 O型密封圈,6-19—上密封管,6-20—第三O型密封圈,6-21—带孔管,6-22—进液孔,6_23—支撑轴,6_24—冲洗打压孔,6-25—第四O型密封圈,6-26—第五O型密封圈;
[0020]图3中:13-1—爸盖卸盖齿条、13~2一卸盖摇杆、13-3—卸盖摇杆齿轮、13-4—爸体斜度调节涡轮、13-5—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6—旋转支架、13-7—支架固定螺栓、13-8—手推杆、13-9—摇杆、13-10—爸盖拆卸提升杆、13-11—滚动滑轮、13-12—提升杆液压筒、13-13—移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在实验室模拟油井实际防砂情况,检测油井防砂效果的装置,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至少包括有如下部分:砂浆罐I及搅拌系统2、高压泥浆栗10、流量及压力监测系统、高压釜6、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回收罐9、回收液重复利用系统、管阀件等。
[0023]砂浆罐I用于盛放介质为白油、刮胶液、水、含砂液、酸液等的实验液体。搅拌系统2的本体安装在砂浆罐I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砂浆罐I的顶部相连;搅拌系统2由电机提供动力,其搅拌棒伸入到砂浆罐I内部,起到对砂浆罐I内部实验液体进行搅拌的作用,使实验液体混合均匀。高压泥浆栗10起到给实验流体加压的作用,高压泥浆栗10的入口通过管汇与砂浆罐I底部相连,其出口通过管汇依次与进液口流量计3、进液口阀门4、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相连,所有部件均通过螺栓相连,连接的中间接触部分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流量及压力监测系统由高压釜6的入口管汇上连接的进液口流量计3和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高压釜体出口管汇上连接的出液口压力传感器7、出液口阀门8组成,均采用螺栓连接,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进液口流量计3用于实时监测流入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的流量,进液口阀门4用于调节进入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的流量,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安装于高压釜6的入液口前端,用于监测进入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的压力;出液口压力传感器7用于实时监测流出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的压力值,出液口阀门8用于调节流出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流量。反向清洗阀门14与高压釜6底部的反向清洗进液管6-16相连,打开该阀门,通过反向清洗进液管6-16可以向高压釜6注入清洗液,实现对高压釜6内腔内各部件的反向清洗。
[0024]如图2所示,高压釜6为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的最核心部分,其结构为一个大圆柱体,可耐压30MPa,且带有加热保温装置,可以模拟实际地层的温压系统。高压釜6至少包含有出液管6-1、上筛管压帽6-2、上套管压帽6-3、提升吊耳6-4、上活动大盖6_5、釜体6-6、分流网套6-7、进液盘管6-8、进液管6-9、下固定大盖6_10、刮板6_11、下套管压帽6-12、第一O型密封圈6-13、下筛管压帽6-14、下密封管6-15、反向清洗进液管6_16、压套6-17、第二 O型密封圈6-18、上密封管6-19、第三O型密封圈6-20、带孔管6-21、进液孔6-22、支撑轴6-23、冲洗打压孔6-24、第四O型密封圈6-25、第五O型密封圈6-26。
[0025]高压釜6顶部安装上活动大盖6-5、底部安装下固定大盖6-10。上活动大盖6-5顶面平行布置了两个提升吊耳6-4,可以与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中釜盖拆卸部分的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相连;在上活动大盖6-5的圆形外边缘还布置有釜盖卸盖齿条13-1。冲洗打压孔6-24位于下固定大盖6-10上,可以通过其向刮板6-11和下固定大盖6-10之间的环空的密封可膨胀体注入液压油加压,从而推动刮板6-11向上移动,刮板6-11的作用主要是便于高压釜6釜腔内底部的实验残留物的清理。支撑轴6-23对称焊接在釜体6-6的中间位置,其通过轴承与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旋转支架13-6相连。进液管6-9前端通过管汇与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通过螺栓相连,后端穿过釜体6-6侧壁中部与进液盘管6-8相连。进液盘管6-8均匀螺旋分布在分流网套6-7和釜体6-6外壳内壁的环空中,其上均匀满布出液小孔。分流网套6-7为釜体6-6从外向内的第二层内壁,其上均匀分布着分流槽。分流网套6-7内依次安装有带孔管6-21、套管试件、筛管试件。带孔管6-21安装在分流网套6-7和套管试件中间的环空,其上均匀分布着进液孔6-22。套管试件安装在带孔管6-21和筛管试件的中间环空,通过上套管压帽6-3和下套管压帽6-12固定。上套管压帽6-3设置在上活动大盖6-5中心,第三O型密封圈6-20安装在上套管压帽6-3与上活动大盖6-5之间,起到密封的作用;下套管压帽6-12设置在下固定大盖6-10中心,第一O型密封圈6-13安装在下固定大盖6-10与下套管压帽6-12之间,起到密封的作用。筛管试件安装在釜腔的最内层,通过上筛管压帽6-2和下筛管压帽6-14固定。上筛管压帽6-2设置在上套管压帽6-3内部并通过第四O型密封圈6-25进行密封,下筛管压帽6-14设置在下套管压帽6-12内部并通过第四O型密封圈6-25进行密封。上筛管压帽6-2中心由釜腔顶部引出上密封管6-19,上密封管6-19通过压套6-17压紧于上筛管压帽6-2,且上密封管6-19与上筛管压帽6-2通过第二 O型密封圈6-18进行密封。上密封管6-19连接有出液管6-1,出液管6-1处于上活动大盖6-5外部的中心位置。下筛管压帽6-14中心由釜腔底部引出下密封管6-15,下密封管6-15通过压套6-17压紧于下筛管压帽6-14,且下密封管6-15与下筛管压帽6-14之间通过第五O型密封圈6-26进行密封。下密封管6-15连接反向清洗进液管6-16,反向清洗进液管6-16处于下固定大盖6-10外部的中心位置。
[0026]如图3所示,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由釜盖拆卸部分和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组成。
[0027]高压爸操作辅助装置13的爸盖拆卸部分至少包括有爸盖卸盖齿条13-1、卸盖摇杆13-2、卸盖摇杆齿轮13-3、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提升杆液压筒13-12、滚动滑轮13-11、手推杆13-8、移动轨道13-13、摇杆13-9。釜盖卸盖齿条13-1分布在高压釜6上活动大盖6-5的边缘,与卸盖摇杆齿轮13-3相咬合,卸盖摇杆13-2与卸盖摇杆齿轮13-3的轴相连,可以手动旋转卸盖摇杆13-2,从而驱动卸盖摇杆齿轮13-3转动,最后驱动高压釜6上活动大盖6-5旋转,实现釜盖和釜体6-6的拧紧或是松开。移动轨道13-13由一对安装在地面的平行钢制轨道组成,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与钢架结构相连,通过钢架结构底部设置的滚动滑轮13-11与移动轨道13-13相连,在钢架结构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手推杆13-8,通过推拉手推杆13-8可以实现摇杆13-9、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滚动滑轮13-11、提升杆液压筒13-12在轨道上滑动,从而使其左右移动。摇杆13-9与滚动滑轮13-11通过齿轮相连,手动摇动摇杆13-9,可以对滚动滑轮13-11的左右滚动距离进行微调。提升杆液压筒13-12与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相连,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上部的横向杆与高压釜6上活动大盖6-5的提升吊耳6-4配合,类似与液压千斤顶的原理,通过向液压筒注入高压流体,从而推动提升杆13-10向上移动,逐步泄压,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则向下移动。
[0028]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至少包括旋转支架13-6、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釜体倾斜调节涡轮13-4。旋转支架13-6为平行的两个三角形钢架结构组成,每个三角形钢架结构底部分别通过三个支架固定螺栓13-7与地面固定,高压釜6外壳上对称的两个支撑轴6-23与旋转支架13-6顶端相连,起到支撑釜体的重量的作用。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安装在旋转支架13-6的顶端,并与高压釜体的支撑轴6-23固定连接。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外端为一个手动摇杆,内端为涡杆结构,该涡杆结构与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相配合。通过手动摇动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其涡杆结构转动,从而驱动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转动,并带动高压釜6旋转,从而调节高压釜6的倾斜角度。
[0029]回收罐9上部通过管汇与高压釜出液管线的末端相连,回收罐9呈锥体状,锥体部分在下,锥体底部安装出砂计量筒。回收罐9中间位置通过管汇依次与水栗12、回收液重复利用阀门U、砂浆罐I顶部相连,所有部件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螺栓接触处安装橡胶密封圈。
[0030]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原理是:实验流体在高压釜6内部首先通过进液盘管6-8和分流网套6-7进行分流,然后依次通过人造地层岩心(充填在分流网套6-7与带孔管6-21之间的环空人造岩心)、井壁(带孔管6-21)、套管射孔孔眼(上套管压帽6-3与下套管压帽6-12之间固定的套管试件)、防砂充填砾石层(充填在套管试件和筛管试件之间环空的砾石)、实验筛管(上筛管压帽6-2与下套管压帽6-14之间固定的筛管试件),从上出液管6-1流出;出液口压力传感器7用于实时监测流出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的压力值,出液口阀门8用于调节流出高压釜6的实验流体流量。回收罐9用于回收从高压釜6流出的实验流体,同时还配备了出砂计量筒,可以使用于回收计量返出流体中的砂量。水栗12入口端连接回收罐9,出口端连接砂浆罐I,可以将回收的实验液体栗入砂浆罐I,从而实现实验流体的重复利用。上述各部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闭合循环回路,从而模拟油井防砂后的生产过程,并可以对各种类型的防砂筛管进行检测和评价,也可以检测机械防砂时的充填质量和充填效果,从而有效指导现场的防砂设计和防砂施工。
[0031]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方法如下:
[0032]1.将防砂筛管做成筛管短节,有效过滤长度50cm,置于高压爸6腔体内,位于最内层,通过上筛管压帽6-2与下筛管压帽6-14固定;
[0033]2.将一定粒径的石英砂/陶粒按照一定的质量百分比充分混合后,将人工砂按照地层岩石胶结强度进行岩心纵向压载,制成环状人造岩心,将人造岩心置于高压釜6腔体内分流网套6-7与带孔管6-21组成的环空中;
[0034]3.配合安装带孔管6-21、筛管以及筛套环空人工填砾石,实现对油气井地层岩心层、套管壁、砾石层、筛管的模拟;
[0035 ] 4.将一定粒径的石英砂/陶粒按照一定的质量百分比加入一定粘度的刮胶胶液中,形成砂浆,实验砂浆储存于砂浆罐I中,通过搅拌系统2对其进行搅拌;
[0036]5.高压泥浆栗10按照一定的流速栗注驱替液(介质为白油、刮胶液、水)到实验管线中,实验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记录防砂筛管及高压釜6内各环空的压力值,反算筛管的渗透率值,并收集产出砂液于回收罐中,通过安装在回收罐9下部的出砂计量筒,计量出砂量;
[0037]6.在人造岩心驱替实验结束后,将一定配方的酸液(海上酸化解堵配方10 %HC1体系)由高压釜6栗入,流经筛套环空—筛管内—出液口,进行24h循环清洗,实验结束,再次进行岩心驱替实验,栗注驱替液,记录实验过程中防砂筛管及高压釜6内各环空的压力值,反算筛管的渗透率值,以此反映酸化解堵的效果;
[0038]7.从筛管内向外注入一定排量的清水,模拟注水井的注入过程,注水压差按照最大承压能力30MPa设计,注入参数稳定后,瞬间停注,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高压釜6内各环空的压力参数;
[0039]8.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0040]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是用于套管完井和裸眼完井方式下防砂筛管(包括割缝筛管、绕丝筛管、金属网筛管、金属棉筛管等)防砂效果的评价装置,可设置并实时采集实验中驱替液的流量,实时采集防砂筛管的过流前/后压降,系统的入口压力及出口压力,所得数据可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得到防砂筛管性能参数的评价指标。
[0041]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实尺寸防砂筛管防砂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安装有搅拌系统(2)的砂浆罐(I),所述砂浆罐(I)底部通过管汇连接于高压泥浆栗(10)的入口,所述高压泥浆栗(10)的出口通过管汇依次连接进液口流量计(3)、进液口阀门(4)、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所述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通过管汇连接高压釜(6)的进液管(6-9),所述高压釜(6)的出液管(6-1)通过管汇依次连接出液口压力传感器(7)、出液口阀门(8),所述出液口阀门(8)通过管汇连接回收罐(9)上部,所述回收罐(9)中部通过管汇依次与水栗(12)、回收液重复利用阀门(U)、砂浆罐(I)顶部相连,所述回收罐(9)底部安装有出砂计量筒,高压釜(6)底部的反向清洗进液管(6-16)连接有反向清洗阀门(14),高压釜(6)配备有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 所述高压釜(6)为带有加热保温装置的耐压圆柱体结构,包括顶部设置有上活动大盖(6-5)、底部设置有下固定大盖(6-10)的釜体(6-6);所述上活动大盖(6-5)上平行布置有两个提升吊耳(6-4);所述下固定大盖(6-10)设置有冲洗打压孔(6-24),所述下固定大盖(6-10)底部设置有刮板(6-11),所述刮板(6-11)和所述下固定大盖(6-10)之间的环空密封有可膨胀体;所述釜体(6-6)的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支撑轴(6-23),该支撑轴(6-23)通过轴承与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旋转支架(13-6)相连;所述釜体(6-6)侧壁中部设置有进液管(6-9),所述进液管(6-9)前端通过管汇与所述进液口压力传感器(5)相连,后端穿过所述爸体(6-6)与进液盘管(6-8)相连,所述进液盘管(6-8)均勾螺旋分布在所述爸体(6-6)外壳内壁和分流网套(6-7)的环空中,其上均匀满布出液小孔;所述分流网套(6-7)为所述釜体(6-6)从外向内的第二层内壁,其上均匀分布着分流槽;所述分流网套(6-7)内依次安装有带孔管(6-21)、套管试件、筛管试件,带孔管(6-21)上均匀分布着进液孔(6-22);套管试件通过上套管压帽(6-3)和下套管压帽(6-12)固定,所述上套管压帽(6-3)设置在所述上活动大盖(6-5)中心并通过第三O型密封圈(6-20)进行密封,所述下套管压帽(6-12)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大盖(6-10)中心并通过第一 O型密封圈(6-13)进行密封;筛管试件通过上筛管压帽(6-2)和下筛管压帽(6-14)固定,所述上筛管压帽(6-2)设置在所述上套管压帽(6-3)内部并通过第四O型密封圈(6-25)进行密封,所述下筛管压帽(6-14)设置在所述下套管压帽(6-12)内部并通过第四O型密封圈(6-25)进行密封;所述上筛管压帽(6-2)中心设置有由釜腔顶部引出的上密封管(6-19),所述上密封管(6-19)通过压套(6-17)压紧于所述上筛管压帽(6-2),且所述上密封管(6-19)与所述上筛管压帽(6-2)通过第二 O型密封圈(6-18)进行密封,所述上密封管(6-19)连接有所述出液管(6-1);所述下筛管压帽(6-14)中心设置有由釜腔底部引出的下密封管(6-15),所述下密封管(6-15)通过压套(6-17)压紧于所述下筛管压帽(6-14),且所述下密封管(6-15)与所述下筛管压帽(6-14)之间通过第五O型密封圈(6-26)进行密封,所述下密封管(6-15)连接反向清洗进液管(6-16); 所述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由釜盖拆卸部分和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组成,所述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釜盖拆卸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活动大盖(6-5)外边缘的釜盖卸盖齿条(13-1),所述釜盖卸盖齿条(13-1)与卸盖摇杆齿轮(13-3)相咬合,所述卸盖摇杆齿轮(13-3)的轴连接卸盖摇杆(13-2),旋转所述卸盖摇杆(13-2),可通过所述卸盖摇杆齿轮(13-3)和所述釜盖卸盖齿条(13-1)驱动所述上活动大盖(6-5)旋转;所述高压釜(6)两侧设置有移动轨道(13-13),所述移动轨道(13-13)上安装有设置在钢架结构底部的滚动滑轮(13-11),所述钢架结构上部连接有设置提升杆液压筒(13-12)的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的横向杆用于与上活动大盖(6-5)的提升吊耳(6-4)配合;所述滚动滑轮(13-11)通过齿轮连接有摇杆(13-9),所述摇杆(13-9)可对滚动滑轮(13-11)的滚动距离进行微调;所述钢架结构外侧设置有手推杆(13-8),通过推拉所述手推杆(13-8)可以实现所述摇杆(13-9)、所述釜盖拆卸提升杆(13-10)、所述滚动滑轮(13-11)、所述提升杆液压筒(13-12)在移动轨道(13-13)上滑动;所述高压釜操作辅助装置(13)的釜体倾斜度调节部分包括旋转支架(13-6),所述旋转支架(13-6)由平行的两个三角形钢架结构组成,每个三角形钢架结构底部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螺栓(13-7)与地面固定,所述旋转支架(13-6)的顶端连接有所述高压釜(6)的两个支撑轴(6-23),所述支撑轴(6-23)连接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13-6)顶端的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连接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外端为手动摇杆,内端为涡杆结构,该涡杆结构与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相配合,摇动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摇杆(13-5)可通过所述釜体斜度调节涡轮(13-4)驱动所述高压釜(6)旋转,调节所述高压釜(6)的倾斜角度。
【文档编号】G01N15/08GK205506636SQ201620185704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0日
【发明人】孟召兰, 车争安, 张春升, 王世强, 季菊香, 张晓诚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